前言
本书的写作目的有三,简而言之,我们希望能够:
● 减少无价值的产品;
● 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及产品开发流程提供实践指导;
● 让设计冲刺更加简单易行。
我们之所以为设计冲刺流程所吸引,是因为它是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在一周内完成任何产品原型的设计与测试。
同其他许多产品设计团队一样,我们见过太多不能适应市场的产品。这些失败不仅仅浪费金钱和精力,最重要的是浪费时间。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能否让一款产品迅速上市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对于企业来说,为正确的创意投入资源至关重要,否则,所推出的产品必然不受顾客欢迎。此外,企业不仅面临时间和金钱方面的挑战,而且还要应对办公室政治,因为大机构里的某些人行事目的不纯。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既能帮助控制成本,又能防止方向性错误,还有助于保持团队和睦的方法呢?在混乱的产品设计领域,这种神奇的方法真的存在吗?
数字化产品虽然诞生仅仅数十年,但已成为我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在本书写作之时,每天有500多款新应用上市!这还不包括同这些应用相关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这个速度如此之快,我们很难想象研发如此多的产品需要付出多少精力和时间,至于那些浪费掉的时间和金钱,就更无法统计了。
你可能认为制造数字化产品比制造有形产品更容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常常无法理解他们在数字化产品领域的投资为什么无法产生回报。开发数字化产品看似非常简单,无须注塑成型,也无须专程飞到国外与供应商见面,比开发有形产品轻松多了。事实上,虽然开发的确成本低、速度快,但要想制造出能够占领市场的数字化产品,却同制造传统产品一样,极为困难。究其原因,数字化产品的关键部分不是像素,也不是代码,而是人、时间和过程。而一旦涉及人,事情往往就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你是一位产品主管,时间紧迫恐怕是让你夜不能寐的一大因素。我们曾经参与过800多款数字化产品的开发工作,对此深有感触。
本书基于数字化产品设计的现实情况,为实现设计冲刺的原则和技术提供了一份实用指南。由于深知没有哪种方法能够保证创造出完美的产品,所以我们提出的并非是一种规范。但在任何情况下,采用具有一定规范性、经过验证的方法总比即兴发挥要好。因此,本书旨在帮助所有从事数字化产品设计的人员从理论走向实践。
本书的另一个特色在于,我们会详细阐述设计冲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同受控环境或案例研究不同,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并不总是那么有序。在纷纷扰扰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挤出连续5天的时间不被打扰,很难让自己的好方案引起高管的注意,也很难找到完美匹配的测试对象。本书的写作目的,便是帮助设计人员应对这样一个棘手的、混乱的、无序的世界。
我们访谈过数十位和你一样的专业产品设计人员,发现设计冲刺的运用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事实上,在接受我们访谈的组织中,没有任何两家以相同方式运用设计冲刺。谷歌风投推行5日制冲刺流程,Intrepid Pursuits公司的设计冲刺持续4~6周,像Fresh Tilled Soil之类的设计机构的设计冲刺时长上限为两周,而有些公司的设计冲刺只有几个小时。但是,一味压缩设计冲刺的时间同样值得警惕!在像Constant Contact这样的大公司,设计冲刺的时间从半天到9天不等,具体视不同项目而定。设计冲刺是一个框架,而非一套规则。本书将展示根据自身需求来“裁剪”设计冲刺的多种方式。
虽然设计冲刺的高度灵活性是一个重要优势,但我们对它的喜爱之所以远超其他设计流程,是因为设计冲刺与许多产品设计人员依靠的“直觉”型方法完全不同。Upward Lab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Patrick Solvabarro在使用一次设计冲刺之后称:“设计冲刺就像一个个小型科学实验。”我们十分认同这一类比。科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模式,帮助我们成功地从大脑中提取创意(假说),并在这个巨大的、不友好的世界里对其进行抗压测试(实验),从而验证假说的合理性,或找出错误所在。
试错法(E. E. Lewis)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采用“构思——构建——测试——验证”这一模式开展工作。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学名誉教授E. E. Lewis在其著作Masterworks of Technology中论述了科学与工程如何构建21世纪的技术世界。在论述中,他援引了众多著名发明家采用上述模式的事例。著名发明家伽利略就曾借助实验来验证他的想法,在他进行的传奇实验中,他将两个材质不同、质量不同的球从比萨斜塔上抛下,观察到两个球同时落地,而这一结论与当时的传统观念是相悖的;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过程中,曾实验过300多种方法;毕加索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位多产艺术家,并非是因为他作品数量多,而是因为他对不同的艺术方向进行了尝试。
我们认为,产品团队也应该效仿这种做法。
虽然采用这种方法并不能避免失败,但它能帮助团队尽快发现失败的苗头,进而迅速获得下一个突破。事实上,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避免犯错。此外,本书的目的并非探讨如何彻底消除错误,加快失败的速度本身就是上述方法的一部分。设计冲刺能够提供一种“反弹”的力量。由于可以立即给出反馈,设计冲刺能够让你确定所提出的方向是否会导致失败;如果会,它能够帮你更快地找到成功之路。采用设计冲刺之后,你虽然仍可能历经数次失败,却拥有了能够帮助你重整旗鼓、应对下一个挑战的工具。
设计冲刺是一种厘清各种复杂设计考量的有效手段。它能将目标或问题描述出来,然后制定潜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能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可视化、直观化的强大方法。它还能通过测试,将客户需求与实际的和情绪化的用户反馈联系起来,为未来的设计与开发指明道路。
本书的适用对象
我们访谈了创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首席技术官、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产品管理副总裁,以及首席设计师,询问他们在产品设计流程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他们向我们讲述了组建团队以及凝聚团队成员的方法。从中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两个设计冲刺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在此将受访者的观点列出,以便你从这些不同经历中学习如何运用设计冲刺驱动产品开发。
通常,负责设计冲刺的人并非高级主管。如果你是一位产品经理,希望说服首席执行官、首席营销官以及重要利益相关方给你5天的时间专门进行产品冲刺,那么你需要过的可不止一关。在为设计冲刺寻求支持时,你需要向他人传达设计冲刺的价值和预期成果。一般能够看到的三大价值是团队对产品理念的一致认识、资源消耗降低,以及客户视角下的创意验证。就其本质而言,设计冲刺能够促进实践。
我们是何许人也
简而言之,我们是过来人。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其实和你一样!在产品管理领域深耕多年之后,Todd作为咨询师在XPLANE工作过一段时间,而XPLANE是一家为设计机构提供咨询服务的企业。同时,他还拥有自己的咨询机构,名为CATALYTIC。Todd还以创新架构师的身份参与了Constant Contact公司的小企业创新阁楼(InnoLoft)项目,负责引导Constant Contact公司团队以及入驻InnoLoft的创业公司通过设计冲刺来厘清思路、获得客户意见,并为其产品设计制定方向。Todd参与过的设计冲刺数量恐怕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
Richard曾在Fresh Tilled Soil公司带领一支资深设计战略师团队,帮助客户进行设计冲刺。其团队服务的客户范围广泛,大到世界500强企业,如英特尔和史泰博,小到风投支持下的创业公司和新兴业务。Fresh Tilled Soil的设计与开发团队已经完成50多次的设计冲刺服务。
Trace曾是thoughtbot公司的一名总监,负责管理该公司在纽约的办公室。Trace参与并主持过众多产品的设计冲刺,保证所涉项目获得充分的初步验证。thoughtbot的设计人员与开发者已完成数百次设计冲刺,并将其经验放到了GitHub开源数据库中共享。
本书的写作方式
既然本书是关于设计冲刺的,那么自然应该以设计冲刺的方式写成!为此,我们借助“时间框”来应对这个大而复杂的问题。使用书中所述方法写一本书能够让人对该方法论的优缺点了如指掌。设计冲刺能够促使一个概念在数日之内变成现实;同样,本书也是在短短数日之内写就的。
我们最初的假设是:产品相关人员需要一本有关设计冲刺的指南。毕竟,我们从同事、合作伙伴以及客户那里听来的中肯建议都值得研究和推广。我们为此广泛地搜集了数字化产品管理人员及相关咨询人员的各种观点及意见。我们的访谈对象包括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产品设计人员、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以及副总裁。经过4天的紧张写作,本书的草稿初成,我们将它分享给了同事。这份草稿可以视为本书的第一次迭代。
在此之后,我们对草稿进行审阅、修改,然后继续进行访谈工作。为了能将本书付梓,以飨大众,我们与O'Reilly签订了合同。为此,Richard和Todd甚至督促Trace前往波士顿数次。在这几天里,我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作。之后,我们举行了远程结对写作会,对写作成果进行完善,并进行成书前的最后一次“写作冲刺”。那么,这本书真的就算完成了吗?
本书的结构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基础知识,包括背景信息以及设计冲刺的优点和局限性。此外,该部分还通过介绍我们或其他人(或组织)运用设计冲刺的方式,呈现了将设计冲刺融入组织的不同方法。第二部分则介绍了运用设计冲刺的具体细节。该部分每章都列明了从计划到实施的重要步骤,以为你提供范本。
第一部分包括以下几章。
第1章 何谓设计冲刺
在进行详细阐述之前,有必要先给设计冲刺下个定义,并对其追本溯源。
第2章 何时适合(或不适合)实施设计冲刺
这一章将阐述实施(以及不实施)设计冲刺的原因。
第3章 如何着手设计冲刺
这一章将展示设计冲刺这个框架的灵活性,介绍典型的5天设计冲刺,以及短至3小时长至4周的设计冲刺。
第二部分包括以下几章。
第4章 设计冲刺之前:做计划
这一章将讨论如下话题:你需要哪些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人?设计冲刺在何处进行?设计冲刺的时长该怎么确定?
第5章 第一阶段:理解
第一阶段需要确定并厘清当前问题。在这一阶段,你需要理解用户背景,确定他们的需求与工作流程,以便制定解决方案。
第6章 第二阶段:发散思维
通过集体进行头脑风暴和绘制草图等活动,你会探索出解决现有问题的各种可能思路。
第7章 第三阶段:融合
将众多创意进行提炼,浓缩成1~2个解决方案,以进行后续测试。
第8章 第四阶段:构建原型
这一章将讨论实现解决方案并将其呈现给用户的各种方式。
第9章 第五阶段:测试
在这一阶段,此前所有的努力将接受现实的检验,因为产品的最终用户会参与原型测试。我们会阐述实施测试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第10章 设计冲刺之后
在完成一次设计冲刺之后,你应该做什么呢?这一章会教你如何将设计冲刺的成果融入后续工作流程(如敏捷或Scrum)、后续的设计实践以及其他方法。
致谢
在此,首先感谢O'Reilly出版社的所有人:Nick Lombardi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Angela Rufino负责本书的编辑工作;Edie Freedman负责设计;Dellaena Maliszewski负责市场推广。
本书的技术审阅人包括Keith Hopper、Scott Jenson、Harry Max、Joe McNeil以及Dan Saffer。他们的严格审查和反馈对本书贡献良多。
我们的同事Alicia Chavero(h2i研究所)和Steven Fisher(NetApp)对部分章节提出了意见。
此外,我们还获得了各自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向Fresh Tilled Soil团队致以衷心的谢意。感谢Michael Connors为本书设计原型并与Todd共同探讨封面设计问题;感谢Mark Grambau提供的插图;感谢Chris Wilcox和Alex Stetson在营销方面为我们出谋划策。
同时,我们还要感谢Constant Contact公司的InnoLoft团队。Andy Miller和Laura Northridge支持Todd编写本书。创新催化师Ethan Bagley帮助我们评审了在北安普顿完成的第一版原型。创新催化师Jill Starett和Kayla Doan欣然接受了有关运行设计冲刺的培训。对Jill、Kayla和Ethan进行培训对我们完善本书的方法论大有裨益,因为在向他人传授知识之前,有必要将所传授的知识融会贯通。此外,Constant Contact用户体验团队的Damon Dimmock向我们展示了整合设计冲刺与敏捷开发的方法。Michael Kennedy、Cay Lodine、Tom Gallo、Sam Roach以及Scott Williams都是顶级的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在设计冲刺领域可谓身经百战。Constant Contact企业团队的Erika Tower为我们厘清了对内公共关系和投资关系,而Jason Fidler帮助我们理解对外公共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感谢产品副总裁Piyum Samaraweera和产品高级副总裁Ken Surdan愿意拨冗,倾听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新思路。
我们还要感谢thoughtbot的整个设计团队对设计冲刺概念的拥护和大力实践,感谢他们将知识分享给我们以及整个设计界。特别感谢Galen Frechette参与创建设计冲刺方法并撰写博客文章大力推广;感谢Dan Croak对设计冲刺方法进行提炼,并将其置于thoughtbot公司战略的首要和核心位置;感谢Alex Baldwin在设计冲刺方法方面提供的丰富经验;感谢Andrew Cohen和Corwin Harrell提供的优秀思路,展示了如何在用户拒绝第一套方案后通过迭代来扭转局面。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Kyle Fiedler致以特别的感谢,因为他整理并公开了本书的方法论,方便人们根据此方法运行自己的设计冲刺。还要感谢我们的客户,是他们提供了各种故事和素材,尤其是Character Lab,他们依靠良好的设计冲刺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们还要感谢所有受访人员,谢谢你们抽出时间接受访谈,也感谢你们将各自的经验分享给我们,受访人员名单如下:
Matt Bridges(Intrepid)
Heather Abbott(Nasdaq)
SteveFisher(NetApp)
Patrick Solvabarro(Upward Labs)
Marc Guy(Faze-1)
Scott Jangro(Shareist)
Damon Dimmick(Constant Contact)
Brian Colcord(LogMeln)
Dana Mitroff-Silvers
Karen Crosshe和Jürgen Spangl(Atlassian)
Larissa Chavarria(The Advisory Board)
Rie Yamaoka(Truila)
Alex Britez(MacMlillan Education)
Dan Ramsden(BBC)
Alok Jain(3 Pillar Global)
Seth Godin
Ben Ronning(Tradecraft)
Andrew MacCarthy(Red Radix)
Alan Klement(ReWired)
Alex Nemeroff(Dynamo)
Ariadna Font Llitjos(IBM)
最后,向我们身边最重要的家人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没有你们的爱和支持,写作本书一事无从谈起。
电子书
本书为各位读者提供了中文电子版,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