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自新大陆
如果,不接触音乐,我并不了解音乐名人和他们的作品,不了解保罗·莫里哀,不了解保罗·莫里哀乐团,不了解理查德·克莱德曼,不知道诺丁山,不知道安东·德沃夏克,博拉母斯这样陌生的名字让我茫然,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也不会在我的虾米播放器里存储。这半年下来,我手机里音乐播放次数不多,但是也不少,300来次,里面的音乐作品除了管弦乐还有民族乐,当然,少不了我喜欢的中国民谣。音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要说物质上,于我来说还真没有,精神上,也不是什么多么崇高的感觉,就是清静,一个人走路的时候,等车的时候,晒太阳的时候,甚至是上班的时候,都听一听,反倒人安静了许多,想的事儿少,很快就清楚明白。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听了音乐,别的都不太烦自己的时候,一切又都那么自然,
我在物流公司兼职,每天的工作比快递员轻松,但单调,不同音乐让人有新鲜感,相同、重复、整日单曲循环的音乐势必会让人的认知和生活发生改变,拖住人生活的后腿,不同的音乐,时刻让人充满活力,忧伤的音乐给人忧伤的感觉,欢喜的音乐给人欢喜的感觉。我虽然不会弹吉他,手上的吉他弹不响,没关系,心里的吉他弹不响,是不是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有时候,我总在想,我们个人的理想和情感、思考和分析能寄托的地方有多少,建筑,音乐和书画。除了这三样,人类创造的一切仿佛都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去做的,精神食粮到底有多少。这个世界的精神食粮有很多,有的时候空对大自然也是一种精神的超然物外,但这对我们没用,这个时代变了,我们哪儿有机会面对一个纯自然的自然,这个时代充斥着现代气息,充斥着经济、政治、文化,有许多我们追求的然而又看起来,于一个理想毫无用处的东西。
追求什么都是在追求理想,没有什么追求是与理想不可调和的。这句话没有一点矛盾。
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试想,在所有的小组合作中,你一直听从其他组员或者组长的意见,而自己不发表任何看法,不去分析,去完成别人的目的来满足自己的空虚,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有劲吗?没有一个理想,漫无目的的活着,这样的日子,好受吗?没有一个爱好,庸庸碌碌的重复着昨天的工作,明天是个未知数,但你不去体会,这样的今天,不难熬吗?
走近音乐,走进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就是一个我在听音乐的时候不觉得烦,还能够在我的电脑上,毫不费力的写着西方音乐赏析的作业,轻而易举的打出:“西方音乐让一个理想主义青年产生的想法”的世界。
当你爱听的东西还没有结束,你就这样,做完了作业。
也就是如此我这篇《西方音乐让一个理想主义青年产生的想法》文章结束,通篇个人论述,我想理解虽然不深,但多少有了自己的理解,这们课也就在这样的理解中结束,交了一份满意又需要补充、需要进步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