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设计:用脑做培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工具

在本章结束时,我们想再次强调,一个好的、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应该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关键研讨问题;二是活动流程。此外,对教学活动的不断优化是非常必要的。讲师在引导和实施一次教学活动后,要评估该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该教学活动不太成功,讲师就要反思:该教学活动不太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在该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员有什么困惑;学员对该教学活动中关键研讨问题的兴趣度如何;通过做该教学活动,学员有没有得出自己希望看到的结论。通过反思上述问题,讲师可以进一步琢磨该教学活动中关键研讨问题的问法、措辞是否可以调整,以及活动流程又该如何优化。

围绕本章给大家分享的方法,我们整理了一个教学活动设计与优化工具表(见表2-1),以供大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使用。如果你已经设计好了一个教学活动,你就可以利用该表对照优化你的教学活动。

表2-1 教学活动设计与优化工具表

img

在使用教学活动设计与优化工具表时,讲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先把已有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研讨问题剥离出来,然后从针对性、具象化、目标感3个角度去思考,该关键研讨问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实际设计时,讲师需要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学员、授课环境等情况,灵活地考虑这3个角度的改进要求,讲师所设计的关键研讨问题不一定必须满足所有角度的改进要求,如有的关键研讨问题不必要求学员必须罗列几个答案。要确保灵活处理的合理性,一个简单的验证方法是讲师自己尝试回答自己提出的关键研讨问题,看能否回答出,答案是否自己想听到的、能否与后面自己要讲解的课程内容进行衔接等。

● 把已有的活动流程与“个人—小组—全班”这个框架做对照。也许你会发现已有的活动流程中只有“小组”和“全班”这两个环节,虽然这不意味着一定要加上“个人”环节,但你可以思考是否加上“个人”环节会更好;也许你会发现在已有的活动流程中,学员直接跳到了“全班”环节,而且在以往授课中这个教学活动的现场实施效果并不好,你就可以尝试添加“个人”和“小组”这两个环节,以确保原有的“全班”环节进行得更加顺畅、实施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