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尹良莹与四川省蚕桑改良活动
四川的蚕桑改良活动,纷繁复杂,面宽量大,既要循序渐进,又要交叉进行,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尹良莹奉命入川后,“首先创办蚕桑改良场于南充,由于当时四川尚停滞在土种阶段,故一切改良工作,均系新办,采用新品种,运用新设备,灌输新技术,以崭新姿态改良农民养蚕之方法,藉以安定蚕作,提高收益,奠定蚕农信心,使技术改良工作,能在农村生根……故蚕桑改良,创办伊始,即揭橥‘由农村走入研究室,藉事业以弘扬学术’之两大目标。”(2)
改良场先后受省建设厅领导下的省农业改进所和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直辖指导。组织机构方面分设研究股、桑苗股、蚕种监管股、推广股、蚕丝股等五股,尹良莹主持的改良工作主要集中在蚕桑改良、蚕业推广、蚕桑的研究和培训三个方面,力求对四川的蚕桑现状作一个全面的整改,将四川蚕业提升到新的水平。在具体方面,尹良莹将蚕桑改良分为土种试验、桑苗培育、原种培育、蚕种制造、蚕业监管、生丝制造等六大板块,蚕业推广则是蚕种、桑苗和栽桑养蚕技术方面的推广,蚕桑的研究和培训主要是针对蚕桑的试验研究和蚕桑技术人才的培训。
(一)蚕桑改良
1.土种征集
四川蚕业历史悠久,分布广阔,产生了许多优良土种。改良场成立后即到各区普遍搜集土种,以推动试验研究和优良的改良品种的培育。
在尹良莹的组织下,四川蚕业推广委员会、省立各试验场、各制种场、四川丝业公司派员及改良场自己分别派员到各地征集土种,又请省府下令各县府代为征集并配合各个机构派遣员的征集工作。通过拟定征集的时间、程序、注意事项和保护运输方案,改良场征集了34县112种蚕种,包括有名的土种如大毛、二毛、紫花、笔杆、歪沟子、七眠蚕、十眠蚕等,若以蚕的斑纹、形状、颜色之比较可细分为783种之多。
当时川省农民所饲育的蚕种主要为改良种和土种。相对于土种而言,改良种具有价格稍高、缫丝较多、解舒容易、断头少、缫丝效果好、收茧多、收入多等优越性。如此,改良场进行征集土种工作的必要性又何在呢?
尹良莹认为:一是由于蚕繁多的品种中有一些茧层丰厚、丝质优良的土种,早已适应四川的特殊环境而具有特殊的品质,这是其他品种所不能比拟的,稍加试验改良必将成为优秀品种,因此不能因其品种杂类而使其淹没。又如1933年,“全国经济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玛利博士考察四川蚕丝业,其结果报告,谓四川蚕种品质在江浙之上,盖以其织度精细、色黄而富有光泽、手触趣味佳良、颣节寡少、清洁及匀度甚高,将来统一后,可为全国冠。”(3)二是战争的爆发需要改变以往中国改良蚕种的品种严重依赖日本的局面,从而寻求自立;三是据丝厂对四川土种的评价,其具有缫丝高、织度均匀、茧糙毛很少等特点,比较江浙茧丝而言不易切断,因此川丝品种的优良性市场反映一直很好,若稍加试验改良必将占据世界市场一席之地而富国裕民;四是可挽救因川省年年推行蚕种改良使一些优良的土种濒临消减之势;五是因川茧蚕种的优良性而蜚声海内外,日本已对其进行研究试验改良,所培育出来的品种比江浙等地的土种更为优良,如此作为本身更应该奋起直追。”(4)因此,尹良莹组织改良场从1936年起着手试验征集来的各地土种,以育种方法、研究改良并保存、努力发扬其固有的优点,从而育成新品种。
2.桑苗培育
30年代前期,川省蚕丝业衰落,丝厂相继倒闭,蚕农砍伐桑树,川北各县平均损毁2/3,川南损毁1/3。改良场成立后,尹良莹即把桑苗繁殖和推广作为恢复和发展川省蚕丝生产的重要工作,先后在南充、阆中、潼川、遂宁等地创办嫁接桑苗圃10个,蚕业推广区5处,蚕桑指导所34个,以供给蚕农所需桑苗。是年,开始播种桑苗十亩。
1937年,“张文明在尹良莹先生的领导下主持栽桑股工作,筹划育苗事宜,育苗面积增至36.5亩,并商请全国经济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赠送实生苗902430株,分植南充中坝128.15亩,北碚制种场约300亩。”(5)
1938年,周占梅主持栽桑股工作后,实施与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订立的育苗合作办法,由实验所补助经费,“在南充江村、南门两坝上播种桑苗270.6亩,移植1937年一年生小苗99亩。”(6)因“过去川省所栽桑树,除川南用插条法繁殖良桑外,其余为实生桑,为提高农村桑叶的产量与质量,又嫁接湖桑63亩,供翌年推广。”(7)更于9月、10月间采用芽接法嫁接湖桑52284株,补充1940年推广嫁接苗数量。
1939年,桑苗繁殖改由农改所统筹规划,除改良场苗圃外,另筹设三台苗圃一处,为增加桑苗产量,尹良莹又倡办自愿培育桑苗特约桑苗圃。尔后尹良莹组织改良场派员指导育苗技术,帮助解决经费、种子、苗圃用具及良桑接穗上的困难。育成的优良桑苗,由蚕桑改良场定价收买,成绩优良的依照繁殖品种、繁殖类别、肥培管理、苗木生长发育、经营方法等五项评分,分别予以奖励。
1940年,承农林部、贸易委员会补助育苗经费,尹良莹决定将育苗规模再行扩大,“采取多点育苗、就地育苗、就地推广的办法,计划于川东合川、万县、宣汉、川南乐山、井研、宜宾、筠连、川西川东、川北绵阳、遂宁、阆中等地增设苗圃11处,后以宣汉交通不便,改设于达县,川东以地价高昂,不易租购圃地,筠连以交通不便,均暂缓设置,决定增设九处,其时共有苗圃11处,面积3710.04亩。”(8)但播种时期,受天气亢旱、又遭连绵阴雨、蟋蟀猖獗等问题,苗木生长不良,是年仅产一年实生苗36198422株。
1941年,尹良莹又组织人员和经费增设剑阁桑苗圃一处。当年专业桑苗圃经营移植苗1105.4亩,嫁接苗504.9亩,播种苗491.8亩,计产二年实生苗21733213株,嫁接苗1606409株,一年实生苗14270000株。是年物价突涨,田赋征收实物,所租苗地发生加租纠纷,育苗经费无法追加,经尹良莹与贸易委员会技术处处长杨开道商洽后,于10月结束停办乐山、井研、宜宾、万县、达县苗圃,并缩小南充、绵阳、阆中、三台、遂宁、合川苗圃面积,1942年继续繁殖新苗。
桑苗繁殖“从1943年起由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统筹安排。蚕桑改良场继续经营桑苗圃,但由于经费的困窘和时局的演变,使得桑苗生产量大减、育苗规模缩小。”(9)到“1945年时,只经营嫁接苗40亩,移植苗10亩,播种苗15亩。”(10)秋季又遭遇大水,播种苗全被冲掉,仅繁殖出湖桑嫁接苗212000株,二年实生苗47200株。但即便如此,直到1949年,育苗工作也未尝间断。
3.原种培育
原蚕种培育是蚕种繁殖上的重要环节,由此尹良莹和改良场一开始便谋求自给自足,改变原从江苏镇江定购再空运回川的办法,于1937年春赶建了原蚕室、冷藏库,添置设备,征集原原蚕种,“开始自行培育原原蚕种和原种,结束了四川无法生产原原种的历史”(11);秋季开始供应各种场冷藏浸酸人工孵化原种,是年制成二十八蛾框制原种2693张。同时,尹良莹吩咐原原种组、原种组分别培育原原种和原种。
原原种是供培育原种需用的。尹良莹要求原原种采用一蛾育,调查各品种催青经过,蚁蚕体色、蚕儿脚色、斑纹、熟蚕体色、蚕儿发育经过、各龄蚕儿体重、收茧量、蚕茧形质、蛹期经过、制种量、一粒缫丝丝质测定等,春季饲育五个品种,制成原原种3938蛾。培育原种采用二蛾育、三蛾育,是年制成原种11298张。“1939年扩大原种培育,制成22239张。”(12)随着事业发展,原种需用量增多,1940年,农改所在成都增设原蚕种制造场,当年共制成25570张。1941年春,开始培育原种5271张,当年共制成16916张。1942年,省府将改良场部分蚕房设备借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生丝研究所,原种培育减少,制成8960张。次年解除借约后复行扩大,制成14062张。1943年春,改良场原种股主任赵烈,为提高蚕种繁殖系数,制成七姬×洽灰杂交原种1355张,由于事前未报请核准,尹良莹与建设厅商量后决定改作普通种销售。此外赵烈又提出并采用洽桂甲×洽桂乙杂交原种,组配成洽桂甲·洽桂乙×华六正反交,尹良莹赞同并要求推广,由此成为川省推广三元杂种的开端。1944—1949年,改良场减少原种培育,每年制成数量依次为7485、4891、7000、6143、5800张,到1949年春制秋用原种也仅2728张。
由此不难看出,改良场的原种培育数量,在十年间呈现了一个“人”字形结构,开始随着事业的起步、经费的充足及市场的逐步扩大,蚕种培育数量迅速上升,几乎呈倍数的递增,到1940年达到顶峰。但此后逐年下降,甚至1943—1945年和1946—1948年的各三年总数量也只相当于1940年的数量。其中不难有内部机构的演变、经费的缩减、时局的变迁和市场的萎靡等相关原因。
在原蚕饲育品种方面,主要有中系品种洽桂、诸桂、华五、华六、华七、华八、华九、华十、黄皮,日系品种瀛真、瀛文、瀛翰,欧系品种西皓等。
据表1,可以发现改良场的原蚕种品种以华六、恰桂占主导,而所引进的日、欧系品种仅仅在开始品种缺乏和后期蚕桑事业不济的情况下出现,体现了在改良场的兴盛时期蚕种品种是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状态。但在性能上如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茧丝量和纤维方面,中系品种还是与日欧系品种有一定差距的,说明在技术上仍然落后于日欧。
表1 1938年春改良场原原蚕种主要性状表
资料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编:《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志略》(蚕桑卷)(未刊),内部资料1986年,第34-35页。
4.蚕种制造
蚕种改良,是近代蚕桑改良事业的首要环节,也是蚕桑改良事业成效最为卓著的一个方面。“缫丝工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蚕茧的供应,而保证蚕茧质量的关键在于无病蚕种的生产。蚕种优劣,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蚕丝质量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蚕种改良的成败,关系到这个蚕桑改良事业的命运。”(13)
当时,农家养蚕大都自留蚕种或就近购入蚕种,品种缺乏杂交性,蚕种质量难以保证,由此蚕种被病毒感染的比例非常高。1936年以前,川省农村养蚕用种,蚕户也是自留或购买当地黄茧土种,间或也有以经营方式制种的,但为数极少。由此使得“土种品种杂驳、病毒繁多,其成绩之恶劣,殊为整个蚕丝业进展之障碍”(14)。
蚕桑改良场成立后,尹良莹即设置制种股。在技正兼制种股主任熊继光的主持下,调遣人员办理蚕种制种业务,以供应推广之用和解决农民养蚕良种之需。“同时省府以蚕种制造关系蚕丝业整个政策,决定由蚕桑改良场统筹制造,禁止私人经营,凡以前已经成立之蚕种场均由蚕桑改良场分别接收……三十四年春季共有种场三十个,由此可见川省蚕种制造事业逐渐进步之迅速也。”(15)是年,尹良莹向江浙地区订购了原蚕种120张(饲育洽桂、化桂原种各60张),制成春用改良蚕种洽桂×化桂15634张。因桑叶关系,场内饲育原蚕种80张,制成蚕种10602张;同时在川南制种场饲育原种50张,制成蚕种2934张,两处共计13536张。
1937年,为增加蚕种供应,尹良莹决定增设蚕种场,接收私营种场。在他的推荐下,建设厅派熊继光筹建三台种场,李侠琴接办盐亭种场,张文明接办乐山种场。同时,将“南充、西充、仁和、盐亭、三台、万安寺、阆中、北碚、巴县、乐山等10个蚕种制造场从改良场划出,在重庆成立四川省营蚕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旋以政府投资入股方式合并于四川省生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并将该公司改名为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16)川省所需原蚕种及改良蚕种,向来仰赖外省供应,运输不便,如保护不周,将危及蚕卵健康。有鉴于此,是年尹良莹在改良场决定并建成阿姆尼亚蚕种冷藏库,开始制造冷藏浸酸人工孵化秋蚕种,计春季制成52360张,秋季制成60403张。当时秋季制蚕乃首创,(17)有此独创,制蚕“成绩直与春秋相等,开四川蚕丝事业之新纪录。”(18)
1938年,一代杂交种制造统由丝业公司经营,改良场督导监管制种业务,当年十个种场制种534252张。到1939年制种增至662796张。
1940年,在尹良莹的努力下,改良场通过收回原划出的制种设施,恢复杂交种制造,并在中央技艺专科学校蚕丝科和阆中天安观分场制种,使制种单位增至13个,“全年制种755296张,约占当年川省改良蚕种全部需求量120余万张的60%左右。”(19)
1941年,尹良莹发起创办西充兴隆、南充双桂合众蚕种制种场,农改所成都原蚕种制造场、夹江蚕种制造场和租借的乐山蚕种制造场均开始制种,是年制成736205张。
1942年,农改所经费减少,尹良莹不得不压缩机构、人员,停办乐山、夹江种场。同时,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缅甸仰光相继被日军占领,海运不通,蚕丝外销受阻。改良场被迫紧缩缫丝、制种业务,如此全省制造改良种的单位比1941年减少四个,两季共制成444924张,比1941年减少39.57%。
1943年,农改所停止蚕种制造,改良场添设普通种部,由于扩大原种培育,仅制成改良蚕种2627张。1944年,普通种部改为普通种股,是年制种6172张,1945年后制种依次为15702、17420、27769、29877张。
5.蚕业监管
1938年1月,省府发出建字第170号训令,指定蚕桑改良场为蚕业监管代理机关,于是设置蚕业监管股,按实业部所颁蚕种制造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督查改进蚕种制造技术,提高蚕种品质。由此,尹良莹按照训令要求制定了监督管理办法:一为审查蚕种场的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条件,符合规定才允许请求立案,并转呈农林部核发蚕种制造许可证;二为审查蚕种场每季制种计划,经审核准予备案后才可进行作业;三为蚕期督查,审查蚕种场消毒、催青、收蚁、饲育、上簇、种蚕、制种情况,对不合规定的予以干涉和制止;四为抽提蛾盒,检查微粒子病毒,确定蚕种是否合格。
是年8月,尹良莹组织力量派员驻库,督视各种场秋种浸酸及审查整理蚕种,分巴县、南充、三台三区,由副技师陆星垣、陆守仁、钱鼎进行柞蚕、壮蚕、簇中、种蚕、提蛾五次督查。结果当年南充蚕种场生产秋种48896张,焚毁不合格蚕种4268张,占生产蚕种的8.73%。鉴此不利态势,12月尹良莹组织召开了蚕种制造技术讨论会,商讨以后采用原种与交杂型式、蚕种场设置桑园、充实设备及技术改进等事项。
1940年,蚕种监管改由农改所直接办理,拟订了《四川省农业改进所蚕种制造监管实施办法》、《四川省各蚕种制造场设备审查及最大饲育蚁量计算标准暂行办法》、《四川省各蚕种制造场技术人员资格及担任饲育蚁量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
当时,检验的春制秋用普通种毒率在5%以上的不合格蚕种就有121785张,占秋种总量400755张的30.39%,最高毒率甚至达到70%以上。如此结果导致合格蚕种不足、影响蚕丝生产,由此尹良莹和改良场“一再呈请省府转咨农林部放宽毒率”(20),经核准秋用平附种在41%以下的超毒种准予发放,秋种同批春种及框制蚕种病毒仍照规定办理。毒率放宽后,合格的秋种有389707张,焚毁的只有11048张,而春制春种焚毁也仅6830张。
1941年,秋种病毒检验以限于检种设备及赶时发布病毒成绩,检验办法经报农林部核准后,将抽提普通种和原种代表母蛾分三次检验。前两次均为3/10,第三次为4/10,共抽检普通种代表母蛾11494盒,原种代表母蛾911盒。结果原种毒率均属合格,但普通种超毒秋种,其中西充种场有5280张、毒率在7.82%,乐山种场有19874张、毒率在5.14%~9.79%。经尹良莹再次“呈请省府转咨农林部并核准,毒率放宽至10%”,(21)因此当年无焚毁蚕种。
到1942年因秋种不足,尹良莹不得不将毒率放宽至20%,由此只焚毁不合格蚕种4262张。9月以后,蚕种监管转由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办理。至此,尹良莹与改良场遂不再监管蚕业事宜,蚕业生产和监管分开。
6.生丝制造
在四川,由于蚕业生产区域广大,一般的乡镇都有茧子的收购站,蚕业较发达的地方又形成大大小小的茧市中心。在丝市上,基本分为消费者、生产者、贩运商和政府机构。消费者如丝织业的绸缎厂、针织业的袜厂及丝绒业和丝线业,多集中在丝织业中心,如乐山、成都、南充等地;生产者则如自养自缫的蚕农和购茧缫丝的丝厂和车房等,由于其地域分散性形成了他们就近销售给贩运商的惯例。然后贩运商将其运至中级市场和消费市场,甚至国外。其中,贩运商因地域和财力又分为中小贩运商和大贩运商:中小贩运商多往来于中级市场和消费市场之间;而大贩运商多在省内、国内和国外往来,如三台、阆中、合川等地收茧后运到成都、南充、乐山等地出售,从省内收茧后运至上海、印度、缅甸等地。最后一个就是以政府为主,如中央直接税局、地方县政府经收处和同业公会等,以维持丝市和征收租税。
表2 四川丝业公司历年收茧量与缫丝量表
资料来源:尹良莹:《四川蚕业改进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16页。
由于尹良莹和改良场对秋蚕的大力推广,使得秋季收茧成为可能。(22)从表2中可看出,初期秋蚕还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总量上的百分比基本上维持在一半上下,有时还达到了60%左右,可见秋蚕的生产力之大。秋蚕加入茧丝的收购范围,大大增加了四川每年的收茧量,有效地供应了后方的缫丝生产、物资供应和外汇需求,为振兴四川蚕业、繁荣四川经济和稳定后方经济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收茧量和缫丝量的增长,使得茧丝的内外销量也迅猛增长。特别是抗战胜利前几年,如表3所示,在1941年内销还占主导,1942年却完全倒置,外销急剧上升,当年秋丝外销便同比增长590%,原本是亏的局面扭为赢。而后连年增长,1943年内销的春丝比1942年增长159.26%、秋丝则增长928.57%,外销则分别增长153.7%、108.69%,到了1944年内销的秋丝甚至同比增长了934.72%,1945年外销的春、秋丝分别同比增长529.35%、359.35%,增长的迅猛速度实在让人惊叹,亦可见改良工作的巨大成效。而为何在这几年内外销如此迅猛,既有后方经济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建设之故,更有因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反击对生丝这类军需用品需求增大,以及中印间驼峰航运的畅通使得对外输出增加。如“1942年夏,同盟国突向我订购巨量生丝,一度外销滞弱之川丝,遂复趋振奋。”(23)又如尹良莹所说“当时对外交通,水陆断绝,仅赖航空运输,盟军弹药需经印度、缅甸航空运川,飞机回程,多满载蚕丝而去”(24)。这为四川缫丝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也使得内外销售逐年盈利。
表3 四川丝业公司机制生丝成本与内外销价格盈亏表
注:尹良莹:《四川蚕业改进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21页。
(二)蚕业推广
为使蚕桑改良工作生根于广大农村土地,尹良莹首先于1936年在主要地区南充、西充、仪陇、盐亭、三台、巴县、江北、璧山、铜梁、大足、乐山等11县,创办蚕业指导所十一所,推广改良蚕种。以后逐年增加,到1941年增为32县,1942年又减为25县。至此,共设三个蚕业推广区(川北、川东、川南)、四十所指导所,几乎遍及全省。因业务庞大,工作繁多,后又划分独立成为四川省蚕业推广委员会。
经过几年发展,四川的蚕桑推广主要集中在川北的南充、西充、阆中、南部、苍溪、盐亭、三台、射洪,川东的巴县、江北、璧山、合川、铜梁、潼南和川南乐山、井研、青神、眉山、夹江、犍为、峨眉等传统养蚕县份。但随着推广事业的扩大,推广区域逐渐开始由主蚕区向周边县份扩展,尤其是川南扩张比较快,尔后推广区域基本稳定下来,既无再扩大之势,也无缩减之迹。其原因在于自然条件的局限,使得蚕桑区域难以扩展至其他地区;养蚕和未养蚕区域的传统观念是蚕桑推广区域始终停留在这仅有的县份中的原因之一;推广机构人员和经费的不足也限制了蚕桑推广前进的脚步。
1.蚕种、桑苗的推广
改良场成立后,尹良莹首先在川北蚕区无价推广改良种,推广量达到了17129张,蚕农们普遍获得了丰收。到1938年,“改良种推广量增至460955张”;(25)同时开始推广桑苗共计2629100株。1940年秋,尹良莹改变方法,开始推行蚕种有价推广,蚕农以秋季无土种饲养,争先恐后购买改良蚕种。1941年春,“蚕种销售困难,复采取无价分发办法推广;秋种因制造成本过高,又采取销售办法推广314375张;余下71743张,由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补助种款,无价配发于新蚕区。”(26)1942年春,因各地蚕农购种数量锐减,建设厅派熊继光赴川东、陶英赴三台区、尹良莹赴南充区、钱幼琢、钱鼎赴阆中区督促推销工作,省府又电示蚕区各县政府会同蚕桑指导所督促乡镇保甲长劝告蚕农定购。是季,共推广212487张,比1941年春减少30.26%,全年推广467356张,比1941年减少32.34%。1943年以后至1949年,改良场虽然每年都培育桑苗出售,但数量仍较1942年以前为少。
由此,自尹良莹主持的改良场成立以后到1940年,四川的桑苗和蚕种制造数量大增,不仅对本省蚕桑事业的维持和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同时也对西南腹地蚕桑业的兴起作了有力的支援。例如在1939年配发到云南的蚕种就达27000张,占总数的4.5%,“对于方兴未艾的云南蚕桑业颇有助益”。(27)
2.栽桑养蚕技术的推广
四川蚕农的养蚕方法一直还在延续旧有的模式,很少是有现代意识的养蚕方法和拥有比较专业的技能。养蚕设备简陋,缺乏专用蚕室,忽视消毒防病,小蚕用桑偏嫩,入眠不止桑提青,饲养过密,蚕儿发育不整齐,蚕病为害重。1936年改良场成立以后,尹良莹和改良场组织指导所推进栽桑养蚕技术的推广。如养蚕前指导蚕户进行蚕室、蚕具消毒,改良蚕种分发后逐户巡回视察指导,较远的蚕户采用巡回演讲、张贴和散发自编养蚕技术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大体而言,主要进行了催青、稚蚕共育、蚕户示范、成立合作社等推广工作。
催青。蚕农领到蚕种后,一般需要先进行催青。当时四川蚕农基本是由自己所养的土种自己催青,方法落后,如放在怀里、被窝里、厨房等,被称为“抱种”,这是不适应胚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的,会造成蚁体虚弱,病根易得。针对此情况,1936年春,尹良莹和改良场刚开始推广工作,便在南充、西充、仪陇、盐亭四县设所指导,向日本定购的蚕种运抵南充后,先统一在改良场作短暂的保护,待指导所催青准备就绪后再分送各所实行共同催青,并组织蚕农参观。到1939年,共在南充、西充、阆中、三台、盐亭、川东蚕业推广区、乐山蚕丝试验区设置共同催青点31处,实行就地催青、就地分发。所用方法有顺温催青法、高温催青法、平温催青法等。
稚蚕共育,即到四龄第一日分发蚕儿。尹良莹采取先试点再扩大的方法,以盐亭为试点,再扩大到南充、西充、阆中、三台、川东蚕业推广区,到1940年春参加共育蚕户达到6242户,共育蚕种增至18754张;秋季南充、三台、盐亭、川东四个推广区组成稚蚕共育团37个,共育蚕种2148张。秋季尹良莹组织调查共育蚕种时,发现每张产茧量各地均有显著增长,川东推广区为9.4公斤,南充区为10公斤,盐亭区为10.5公斤,三台区为11公斤,分别比同季一般单产高77.36%、97.63%、50%、34.64%。到了1942年,因推广经费短缺而压缩机构与人员,春季共育蚕户和共育蚕种比1941年同期分别减少67.27%、58.40%。
蚕户示范。1936年春,为提高指导效能,尹良莹会商改良场领导层,决定改进推广方法,选择养蚕设备较全、技术较好、饲养种量较多、桑叶充分、乐于接受指导的蚕户作为模范蚕户,借与蚕具、补贴经费,用合理方法饲育,组织蚕农参观仿效。到1938年,在南充、西充、阆中、三台、盐亭、川东蚕业推广区设置示范蚕户662户,1939年增至1144户,饲养蚕种3452张。1940年,由于共育蚕户增多,示范蚕户有所减少。但通过示范,养蚕成绩在1938年平均每张种则为11.2~15.2公斤,1939年为11.6~15.1公斤,1940年为10~14.1公斤,比普通蚕户增产一倍以上。
蚕业合作。尹良莹还组织改良场和四川省农村合作委员会于1937年在南充、西充两县各蚕桑指导所所属乡镇协同组织蚕丝生产运销合作社,到秋蚕共成立52个,社员达19672人,秋季领育蚕种33088张。合作社还订立了组织章程,规定合作社的业务为供给社员优良蚕种及桑苗,办理蚕具消毒、共同催青、稚蚕共育,设置合作桑园,办理共同烘茧、共同缫丝、共同销售。1939年,蚕业推广委员会进一步推动蚕业合作,在南充、西充、三台、盐亭、推广区各设蚕业生产合作实验区两处,每处有指导所一所,组织起43个蚕业生产合作社,有社员3424人,育蚕8992张,实施稚蚕共育蚕种4270张,并设置示范桑园和共育桑园48处,有中刈剪定桑27986株。
通过指导,受指导蚕户与为未受指导蚕户的养蚕成绩差异很大,1939年各区指导所抽取的五百户蚕农调查,受指导蚕户平均每张蚕种收茧量5.17~10.49公斤,而未受指导的蚕户仅仅2.31~6.80公斤(见表4)。蚕桑改良工作初见成效,蚕农的养蚕信心得以树立。
表4 1939年受指导蚕户与未受指导蚕户养蚕成绩比较
资料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编:《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志略》(蚕桑卷)(未刊),内部资料,1986年,第48页。
(三)蚕桑的研究和培训
蚕桑的研究工作是蚕桑改良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尹良莹予以高度重视。自1936年改良场成立后便开始进行,到1940年在重庆增设柞蚕试验地、在乐山增设川南蚕桑研究室各一处,分别进行育蚕的试验研究。1942年春,蚕丝试验等工作被划归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1943年外委会撤销,研究工作复划归建设厅直接办理。但最后几年,因局限于经费,研究工作受很大影响。
1.蚕桑的试验研究
1938年,改良蚕种制造由四川丝业公司统一经营,尹良莹遂组织改良场转入以试验研究为主,同时继续培养原蚕种,负责蚕种监督。1942年,试验研究进入最兴盛时期,研究项目有家蚕育种、桑树调查研究、蚕种人工孵化、秋种入库冷藏时间、蚕体生理、蚕体病理、害虫防治和柞蚕研究等,其中家蚕品种培育被列为主要研究项目。1943年,改良场经费困难,尹良莹被迫紧缩试验研究。再后,就只能维持少量的家蚕品种试验了。
(1)桑树方面。首先进行品种保存和研究,1937年春,尹良莹通过在江浙征集的105种桑树品种嫁接成活了851株,而后通过再重植品种桑园得嫁接品种103种3835株、征集地方品种8种1920株,作为品种保存和比较试验材料。其次是桑树分布调查,1938年,改良场与国立中央大学合作调查四川130余县的桑树分布情况、品种特性和栽桑技术,由中央大学农学院蚕桑系赵鸿基主持,调查发现川南地区白桑系品种占绝大多数,川北地区则因各县气候、土质差异大使得品种不尽相同,川东地区桑树栽植多为混作式桑园。其三为桑树发芽调查,自1937年春便开始在改良场所属桑园调查荆桑、湖桑发育状况,作为催青和收蚁日期的依据。其四为虫害调查,病虫防治组首先在南充县四周调查发现主要有桑天牛、野蚕等六种,后“1939年夏,尹良莹先生亲赴川北各县调查桑木虱,便发现成虫有迁移和密集的特性,由此提出喷射肥皂液、摘除嫩叶、剪伐稚虫枝等防治措施。”(28)其五为营养成分测定,由李秀峰主持,测定结果表明中叶营养成分比上、下中均较适宜,红皮湖桑、白皮湖桑营养成分较为适宜。
(2)家蚕育种方面。尹良莹首先进行家蚕品种改良,由于川北的二化性夏蚕体质和丝质均较优良,他便组织蚕种专家在西充、盐亭等地征集夏蚕开始品种改良试验,尔后订立品种试验的征集、选种、比较、杂交、鉴定等程序,最后将丝厂检验丝质优、缫折小的作为原种繁殖,供推广用。其次是原蚕种培育,尹良莹先是在镇江蚕种制造场定购,后组织人员开始自行培育原原种和原种,并供应各种场冷藏浸酸人工孵化原种。其三是一代杂交种制造,开始工作交由熊继光主持下的制种股负责,1938年转由丝业公司经营,蚕桑改良场督导监管制种业务。
(3)家蚕病理方面。家蚕病理主要表现为脓病、软化病、僵病。1939年,尹良莹组织改良场技术人员进行脓病病毒传染试验,发现脓汁涂附卵面区的蚕卵孵化不齐,胚子发育迟缓,蚕儿龄中发病率达87.74%,结茧率仅12.2%,添食脓汁区的蚕儿发育和生命均受影响。是年春季,用53种国产矿植物分单方、复方药品粉末给蚕添食,发病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玄云剂甲区发病率最低,为18%,连芩剂甲区为58.50%,脓汁添食对照区为84.50%。
(4)养蚕法方面。1939—1940年,在副技师兼生理组主任吴载德和川南研究室的组织下,陆续做了蚕簇构造对于营茧倾斜度及产卵关系、覆盖育秋蚕、箱饲育蚕、露天育蚕、大豆粉末对于茧丝产质量关系等试验。
(5)柞蚕方面。1939年,尹良莹组织人员在重庆南岸清水溪建立川东柞蚕试验地,委托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蚕桑系开展柞蚕品种试验,目的为育成优良柞蚕种,结合进行柞蚕卵冷藏和柞蚕茧人工越冬试验。同时,孙本忠还进行了柞蚕茧人工越冬试验,技正兼南充柞蚕试验地主任吴荣垣从考察病毒入手研究了柞蚕留种方法。
(6)家蚕人工孵化方面。化学组技术人员通过秋种入库冷藏试验,测定春制秋种在产卵后保护与自然温度蚕室中,经过十日入库冷藏,其孵化率很优良,适于应用。因盐酸购买与运输困难开展了温水浸种孵化法试验。通过冷藏时长还进行了蚕种人工越冬试验,结果表明:一化性蚕种需冷藏80日以上,二化为母体与二化交二化蚕种冷藏60日以上,才有80%以上的总孵化率。
2.蚕桑技术人员培训
1938年上半年前,尹良莹曾组织改良场设立中坝蚕农子弟学校,培训农村蚕桑人员。蚕业推广委员会成立后,又于当年11月在改良场开办蚕业指导人员集训班。集训课程有蚕业生产合作、烘茧学、栽桑指导须知、农业推广常识和精神讲话等。
1939年秋,改良场利用农闲时间举办了蚕户训练班,由各推广区招收所属指导所共育的蚕户子女集中训练一个月,讲授栽桑法、养蚕法、消毒法、共同催青、稚蚕共育、蚕业合作课程,以期培养成为稚蚕共育骨干。“当时在南充蚕业推广区举办了一个班,培训50人,阆中区一个班50人,三台区一个班49人,盐亭区一个班51人,川东区一个班41人。”(29)同时各区又以保甲为单位,每保或两保以上联合举办一次到两次蚕户讲习会,由指导所排定日程,再通过保长召集所属蚕户在指定地点听会,会期一至两天,主要讲述蚕农栽桑养蚕方法的缺点和改善方法。
几年下来,在尹良莹和改良场的组织下,六区内共举办了728次讲习会,听讲蚕农达80729人。通过集中培训和深入到各乡间广泛开展讲习会,使蚕农了解自己在养蚕过程中的缺点和应改良的方面,养蚕技术和方法大为提高;同时也真正做到了科技下乡,科技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对蚕茧的健康发育和养蚕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既提高了蚕农的兴趣,也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