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答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编 书法入门常识

第一课 书法常用工具

中国书法能够独树一帜,除了汉字源远流长的丰富形态,与书写工具和由此产生的书写方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书法艺术由毛笔而产生笔法,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北宋时,苏易简作《文房四谱》,详细地论述了笔、墨、纸、砚的渊源与发展,“文房四宝”遂成为中国传统书写工具的代称。为《文房四谱》作序的书法家徐铉认为,士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研习笔墨不辍,这才是“圣人之道”。因此,读书人将理想情怀寄托于书法艺术,书写工具也被赋予许多象征意义,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缩影。学习书法的第一步,自然就是选择书写工具。

问:书法家的案头上,总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笔架笔海,学习书法,需要准备这么多种毛笔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答:中国的毛笔,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硬毫,主要用来写楷书、行书、草书等,常用的有“兔毫”“鹿毫”“鼠须”“猪鬃”“狼毫”等。历代书家多用这类硬毫。另一种是软毫,主要用来写篆书、隶书等,常用的有“羊毫”“青羊毫”“西北黄羊毫”“鸡毫”等。

自清代嘉庆、道光以来,由于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等人的提倡,羊毫更加普及了,特别是长锋羊毫,硬毫有渐衰的趋向。

今天常用的还有一种“兼毫”,综合了硬毫和软毫的特点,软硬适中,可用于书写不同的书体,适合写中等大小的尺幅。

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要根据入门的书体和字形大小来选择不同的毛笔。例如,学习篆隶,多用羊毫,有韧性;而学习楷书多用兼毫,更有弹性;学习行书则多用狼毫,更容易写出锋棱来。

各种毛笔实物图

问:选择毛笔时,怎样判断好不好?

答:明代的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中说,好的毛笔要做到“尖、齐、圆、健”。笔毫聚拢时看去要“尖”;将笔毫压扁时,看去要“齐”;写起字来,四面如意,叫作“圆”;写起字来,不觉得笔肚子空虚,也不觉得笔尖细瘦,久写不退,叫作“健”。笔毫纳在管内的部分要深些才好,这样笔肚子才不空,写起来能得力。碑学兴起后,也有书家喜欢用秃笔,来呈现古朴浑穆的效果。

毛笔的结构

问:什么地方出产的毛笔质量好?

答:常用的善琏湖笔和江西笔都不错。现在江西文港一带生产的笔很多,也很好用。

问:买到了新毛笔,怎么开始使用,平时怎么保养?

答:新笔到手,用时一般须以冷水完全浸开。蘸墨以前,用纸将毫中的蓄水拭干,入墨方不洇渗。写字完了必须立即洗净,随写随洗。这样笔毫就不会残留墨中的宿胶,既能延长寿命,书写时又流畅。

开笔

问:学习书法用的墨很特别,又浓又黏,是用什么做的?

答:宋代以前的墨,是用松木心或松脂烧成烟灰制成的。明朝以来用油,有的用桐油掺上一点芝麻油,有的用皂青油,有的用菜籽油、豆油或猪油。因此,中国墨的黑色,任何化学漂白剂都难以除去,尤其是在纸和绢上,想除去几乎不可能。

问:什么样的墨算是好墨呢?

答:现在我们常在砚台上磨墨,墨块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好的墨块要有“烟细”“胶轻”“色黑”的特点。“烟细”可以从横断面上看,好墨的空孔极小极少;“胶轻”也就是写字时不粘笔,行笔轻盈;“色黑”可以从写出的笔画上仔细观察,好墨有一种沉静的光,迎光看去,黑色里会泛出紫光、绿光或蓝光。

问:现在学习书法还需要用墨块吗?用墨汁是不是更方便?

答:怕麻烦的话,可以用墨汁,著名的墨汁品牌有“曹素功”“一得阁”“铁斋翁”等,墨汁虽然方便,但是和磨出来的墨相比不够透明,缺少层次感,有条件还是用砚台磨墨更好。

问:墨块要怎么磨?

答:磨墨要记住四点。第一,必须垂直顺磨,不要两头磨,尤其不应该将墨斜磨,否则容易划伤砚台。第二,磨墨注水,宁少勿多。磨浓再加水,再磨浓。如此慢慢增加,就不至于墨还没有磨浓,墨块就被水浸松了。磨墨要用干净的冷水,不能用茶水等,否则会影响墨色。第三,磨时不必太急。急与不急,以有无噪声为别。第四,磨墨结束,要将墨收藏在匣中,避免风吹日晒。

烟细

胶轻

色黑

磨墨

问:毛笔和墨都有了,接下来就要准备宣纸了,“宣纸”这个名称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答:宣纸又名泾县纸,出产于安徽宣城泾县。早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有记载,因为工艺精良,成了书法用纸的代称,一直沿用到今天。

问:那之前古人用的纸是什么样的?

答:这段历史就漫长了。纸发明之前,甲骨、竹简、缣帛都曾用作书写的材料。汉初开始用“幡纸”代替竹简。所谓的“幡”,就是“幅”的意思。纸的量词称为“幅”,就是从缣帛的意义推衍下来的。纸轻便,与缣帛相似,但当时产量极少,很珍贵,敦煌石窟中收藏的经卷,有许多是两面书写的。

汉成帝时出现了“赫蹏书诏”,就是一种薄而小的纸,由破布、旧渔网、树皮等制成。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大石臼舂造纸材料,于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了。晋代的纸有南北之分,北纸用横帘制造,所以纸的纹路是横的,南纸用竖帘制造,所以纹路是竖的。唐代发明了一种“硬黄”纸,可以辟蠹而且富有光泽。宋代最著名的是“澄心堂纸”,这是南唐传下来的好纸,宋徽宗就常用澄心堂纸写字画画。

澄心堂纸帖

蔡襄,北宋。纸本,纵24.7厘米,横27.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纸质精美光洁,蔡襄托人以此为样本搜求澄心堂纸。

帖文:澄心堂纸一幅,阔狭、厚薄、坚实皆类此,乃佳。工者不愿为,又恐不能为之。试与厚直,莫得之。见其楮细,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阳日,襄书。

除了明代的宣纸,清代也有很多工艺精良的好纸,其中以乾隆年间制造的各种仿古纸最为工致。此外,从唐宋一直到近代,日本和朝鲜生产的纸都曾输入中国。他们的纸多用绵茧造成,坚白可爱,很多书法家喜欢使用。

乾隆仿古纸

(上)梅花玉版笺

(中)粉色仿明仁殿画金如意云纹粉蜡笺

(下)红色描金云龙戏珠纹斗方绢

问:现在常用的宣纸有哪些讲究呢?

答:现在常用的宣纸有熟纸、生纸和半熟纸三种。熟纸就是经过加工的生纸,半熟纸则加工的工序更少一些。书法较常用的是熟纸,可以体现精到的笔画和笔触;而生宣遇水就会化开,能呈现斑驳的效果,在清代碑学兴起后,使用生宣的书家也变多了。另外,宣纸的新旧也会影响书写效果,放置了几年的老纸去了“火气”,比新纸好用。学习书法的人可以多买点宣纸存在家中,放置一段时间以后,书写起来更加流畅。

问:平常临帖和练习也都要用宣纸吗?

答:平常临习碑帖时,不一定要用宣纸,用普通的“毛边纸”或“元书纸”就可以了。“毛边纸”薄一些,适合写楷书和行书;“元书纸”厚一些,写篆书和隶书效果很好。除了纸,有些书法家还在绫、绢之类布料上创作,不过这是少见的情况。

问:砚台也有许多讲究吧?除了宣纸,还经常听说“端砚”,“端”是什么意思?

答:“端砚”和“歙砚”是现在最著名的砚台。“端”是地名“端溪”的简称,在广东肇庆城南,盛产适合制作砚台的石料,在宋代就大规模开采了,后来历代都用这里的石料制砚,石质也越来越好。“歙砚”的“歙”也是地名,古代的歙州,即今天安徽省与江西省的交界一带,那里的龙尾山盛产石材,南唐时期当地有一个著名砚工李少微,被李后主封为砚官,歙砚由此名闻天下。

《西清砚谱》古砚图

砚台的历史悠久,汉代已经出现了陶砚和石砚,米芾的《砚史》也提到晋代的砚台。所以自然不止这两个地方产砚,根据历史记载,除了端溪和歙州,青州、温州、苏州、庐山、淄博等地方也都出好砚。

问:好砚的标准是什么呢?

答: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稍大、磨墨之处稍凹、聚墨稍多的为好。砚石细腻,才能磨出细墨。

问:砚台也和笔墨一样,需要认真保养吗?

答:当然,砚台用完也要洗净,不要用热水洗,洗完最好自然风干,不要用纸去擦拭,也不要沾上细毛。最好用砚盒保存。另外,磨新墨时要小心,砚石容易被边缘锋利的新墨磨出条纹。

问:练习书法除了笔墨纸砚外,还有哪些工具呢?

答:笔墨纸砚是基本的书写工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如毛毡、笔洗、笔帘、裁纸刀、镇纸、印章、印泥等,都需要准备好。有一点要注意,没有毛毡时,也可以用黑色的呢子布代替,不要买带格子的小毛毡。临帖时,毛毡上如有格子,字距与架构会不自觉地被格子限制,容易影响对帖的整体把握。

此外,还可以准备几个小碟子用来盛水、掭笔等。

印章和印泥

仿古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