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数字图像艺术的风格
数字图像艺术的特定风格建立在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分界点上,数字图像艺术家们往往生活在想象(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中,凭借想象来拓展现实生活之外的新的生存空间。本节主要介绍数字图像艺术中一些常见的创作风格。
1.2.1 超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超现实主义幻境是许多数字图像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追求的。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20世纪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这一学说揭示了沉睡于人们心底、不被人们的意识所触及,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意义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暴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而艺术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在弗洛伊德眼中,梦与幻想一样是人的精神游戏,只是幻想是人在清醒状态下的精神游戏,而梦则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精神游戏而已。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全力追求的正是这种梦幻效果,他们的美学信条是布雷东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提出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
以超现实主义画家形象出现的最显赫的人物是大家所熟悉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萨尔瓦多. 达利(Salvdor Dali),他称得上是一名天生的超现实主义者。他的画中有构成梦幻形象的最尖锐的明确内容,是细致逼真与荒诞离奇的混合体。他声称:“我在绘画方面的全部抱负,就是要以不容反驳的最大程度的精确性,使具体的非理性形象物质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设计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即所谓的“偏执狂批判活动”,从而把幻觉形象从潜意识中诱发出来。他的画从局部来看,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细腻的,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全然没有视觉逻辑的条理性,因而只会带给人们梦魇之感。这一点在他于1946年创作的作品《圣安东尼奥的诱惑》中可以看到,如图1-8所示。该作品颜色清澈明亮,形象逼真写实,但毫无逻辑性可言。
再如,图1-9所示的画面中所表现出的视幻空间为达利所独创。可以说,如今通过计算机绘图才能完成的影像境界,早已被达利捷足先登。这些形象的不断变换和不稳定性,以及达利笔下那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空间特殊性,虽然基调十分清晰明澈,没有使它们变得模糊不清,但的确具有梦境的气氛。达利成功地将人们梦中才有的这种鲜明而不断流动的空间感视觉化了,但梦的隐私性因做梦人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它在人们和达利之间设置了一道无论是标题还是他的极其精确的形象都无法完全逾越的障碍。超现实主义画家信仰梦境的无穷威力,他们那种超自然、无意识、反常规的创作思路与后来的计算机图像艺术简直不谋而合,甚至对一些软件的设计思路也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
图1-10所示为加拿大现代计算机图像设计大师Derek Lea的作品,体现出了超自然、无意识、反常规的创作思路。Derek Lea被称为一个数码设计全才,他在Photoshop作品中往往以大胆的手法对图像进行破坏与重新塑造,将科技意味和超现实的幻想气息融合在一种奇怪的冲突之中,让人感到一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
图1-8 《圣安东尼奥的诱惑》
图1-9 达利作品中体现出的视幻空间
图1-10 加拿大现代计算机图像设计大师Derek Lea的作品
1.2.2 拼贴
“拼贴”是数字图像艺术中一个很常用的术语,而在现代艺术史上,“拼贴”和“装配”的概念最早是由毕加索在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塑中提出的,他试图以此来探讨艺术表现形式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创作手法后来被达达主义者和超现实主义者所采用,他们也都视其为一种基本的创作语言,用于实现美学观念上的一些重要变化。波普艺术家劳申伯格说:“拼贴是创作无个性信息作品的方法。”他充分意识到了大众传媒所带来的信息混杂,并且通过自己对现成图像的混合将这种感受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前面提到的早期计算机图像艺术家Laurence Gartel,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创作了大量具有摄影蒙太奇风格的数字艺术拼贴作品,他试图从那些不断变化的城市风景、转瞬即逝的印象和大量流行的文化符号中找到大众文化的象征。他的作品呈现给人们一个超越了日常经验的奇异世界(参看本章图1-5~图1-7)。舒格瓦兹(Lillian Schwartz)的《Mona/Leo》,如图1-11所示,是计算机艺术史上很著名的一张拼贴作品。1987年,舒格瓦兹通过幻灯片演示发现了达·芬奇的自我肖像和其作品蒙娜丽莎之间的相貌相似性,并将一半蒙娜丽莎的脸和一半达·芬奇的脸拼接在一起,暗示了一种新的形象组合。这种手法在以后的数字图像创作中也屡见不鲜,如图1-12所示。
图1-11 舒格瓦兹的《Mona/Leo》
图1-12 Derek Lea作品中年轻及衰老形象的拼接
当21世纪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已使拼贴成为一项最基本的功能时,只要是稍微掌握一点图像软件常识的人,都知道通过“复制”和“粘贴”命令即可实现不同文件间的多样化拼贴。当拼贴术与计算机相遇时,许多过去的“不可能”瞬间成为了可能,拼贴艺术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获得了借用其他图像来重组图像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机和氛围。
对于一个熟悉Photoshop软件的人来说,拼贴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艺术思维方式。图1-13为一个学生做的简单拼接实验,即将图1-13a和图1-13b在Photoshop软件中进行退底(将需要的内容制作成一定的选区范围,以便操作时与背景分离),并复制粘贴到一个新文件中,然后在新的红色背景中进行缩放、位移和拼接,最后得到如图1-13c所示的效果。这是一种很典型的计算机图像拼接方式,再复杂的拼图也是基于这种简单的复制粘贴原理进行的,只不过粘贴图像层次的数量与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在对一些特定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意识的拼接时,设计者故意用一种反讽或游戏的态度来完成,以此作为一种讽刺现实的玩世不恭的手段。当然,也有一些作品纯粹用分散的图像做趣味视觉游戏,先来看两张选自《真实而诡异—经典视觉游戏》的图像。在图1-14中,你看到的是一堆水果还是国王鲁道夫二世的画像?而图1-15则是用上百张人像小图拼合出的马克思的肖像,其零散的构成元素与令人惊异的整体形象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视错觉。
这种在图像艺术史上早有渊源的拼接讽刺与谐谑的创作手法,在计算机艺术中也始终长盛不衰,甚至是一个极其鲜明的主题。在Photoshop中,一种早期的幽默被称为“移花接木”术,即将许多原稿中的形态进行分解打散,选取其中的局部,然后将这些局部硬性地拼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怪诞而幽默的新形象。例如,将老人的头部与健壮年轻人的躯干相拼接,将绘制的巨大的名人头像与一个微缩的恐龙躯体连接等图像。
图1-13 图像拼接
a) 原图像1 b) 原图像2 c) 拼接的效果
图1-14 用水果拼出的鲁道夫二世画像
图1-15 用上百张人像小图拼合而成的马克思肖像
图1-16无论是从画面上还是从制作手法上都暗示着“拼贴意象”的形成,在似是而非的人脸中,各个局部故意打破完整性与连续性。图像虽然被分解为许多复杂的部分,但还可以继续进行划分使其成倍增加,最终使人们难辨画面的真相。在这幅作品中,人作为陌生人面对自己,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而又妙趣横生。这种夸张变形的、故意制造视错觉的表象已获得了新的真实的存在意义。
虽然拼贴已不是新概念,但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科技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拼贴被计算机艺术家,尤其是数码插画家所热爱。年轻的计算机艺术家们利用计算机软件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将达达主义以来所有意念上的幻想转换成完全逼真的视觉形象,最大程度地刺激着观众的视觉,关于这种新的拼贴概念请参看“1.3.2多介质的融合”。
在本书“3.1烛光晚餐”案例中便用到了拼贴的功能。
图1-16 拼贴意象
1.2.3 科技色彩的体现
计算机图像艺术属于一种探索技术与前瞻性科学领域的艺术。这类艺术与科学研究一样,都在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和意义。“数字艺术”的产生基于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传统观点及概念化的物理世界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解放了艺术家的思想,激励他们去关注没有制约、没有确定及非传统的研究领域。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新科技产品的发明也是他们灵感的来源之一。因此,计算机艺术的作品往往都带有信息时代所特有的鲜明的科技色彩,它是一种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现代新艺术形式。
例如,早期的计算机图像艺术家Mark Wilson,其作品在20世纪70年代倾向于抽象的几何图形研究,并且具有明显的科技品味,在他1970—1977年间的一系列以表现科技为主题的作品中,主要内容是电路板、电子装置和几何学的构成。Mark Wilson创造出了一种所谓“图解示图”式—电路板式的绘图风格,如图1-17所示,将电路板复杂的机械构成抽象为线条与彩色的几何图形,并将它们进行颇有意味的组装,这种设计思路曾一度成为计算机图像艺术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很流行的一种风格。
图1-18中的两幅图是加拿大计算机图像设计大师Derek Lea的作品。有一个时期,他在作品中娴熟地将科技产品本身(如计算机配件、通信产品、机器人及复杂的电路等)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原型组合在画面中,形成一种今天人们非常熟悉的以数字化方式和科技概念创作出的艺术,从而表达属于数字时代的价值观。
图1-17 电路板式的绘图风格
图1-18 将科技产品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原型(Derek Lea作品)
本书中的“7.6音乐海报效果”案例就是体现这种科技风格的典型作品。
1.2.4 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就是将互不关联(或有一点关联)的事物在并列时又逐渐相互渗透,直至成为一个无法分割的自然整体。下面分两点来讲解图像融合的概念。
1.联想思维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建立联系,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出现,这便是联想。
联想既然是意识中两个或更多事物形成的联系,那么,在联想思维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中途的改变,或者因为接受了新的信息等原因,在两种图形之间往往会留下一些荒诞的造型。例如,比利时画家雷尼. 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89—1967)在《聚集的创新》中将人的下半身与鱼头结合,创造了人鱼的新样貌,彻底改变了人们印象中人身鱼尾的人鱼印象。马格利特以较写实的手法画出了这种联想变化的感受,形成了谜一样的奇特形象,如图1-19所示。
这种过渡既像是自然科学的假设,又像是一种极度偶然的突变。马格利特的《红色模型》中的形象,如图1-20所示,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人的一双脚,然而通过与靴子的异种融合转变为另一种奇怪的物体。在该作品中,容器(靴子)与填装物(脚)互相穿透融合,通过色彩与形状的渐变创造出一个新的物体。
图1-19 《聚集的创新》(1935年)
图1-20 《红色模型》(1935年)
马格利特简单地通过物体间奇异的变化创造出令人惊异的新形象,有人评价他创造了一个复杂的“心灵图画”系统。而到了计算机设计中,这种“心灵图画”的原理被发展为摄取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部分进行意象组合,这样不仅使画面进行了叠加,而且象征和寓意扩大了形象的内涵,合成结果常由于相互关系的不确定而构成了一个潜意识的世界,从而产生了超自然、超秩序的现实。这种手法在现代Photoshop的艺术和商业作品中被大量采用。
2.渐变的复杂性
在上面谈的是超现实绘画中单纯而深刻的渐变思想,而在计算机图像的创作过程中,“渐变”概念常常呈现出它极其复杂与多样的一面,这源于软件功能设计的复杂化及数字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曾一度热衷于多图像融合形成的复杂氛围,图像复杂性成为了一项极限而被许多人所追求,如混沌式图像的流行(关于混沌式图像,请参考“1.2.6混沌美学”)。由于渐变式融合能使不同的图像间消除边界,因此只要图形、色彩和意义上包含一致的因素,便可获得浑然一体、难分彼此的复杂图像效果;另一方面,就算是融合的图像间毫无一致性,在视觉上也可形成柔和的过渡,从而缓解图像生硬的并置重叠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
如图1-21和图1-22所示,这两幅用计算机设计的图像都融合了多张素材。图1-21是一张音乐招贴,它将水滴材质、摄影图像、黑白手绘稿、装饰纹理及文字等多种元素进行了重叠,画面中各项元素间通过自然的过渡,半透明地融合在一起,再加上Photoshop中光效的添加,众多的素材相互渗透,非常和谐地营造出一种音乐的氛围;而图1-22利用协调的色调和若隐若现的幻觉令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境,融合后的图像有一种不可思议却又浑然一体的效果,形成一种犹如梦境的居住空间。
然而,当融合的图像原稿数目不断增加,通过多个层次来表现视觉世界的时候,令人迷惑的变化往往会产生。如图1-23所示,观看似乎成了一种大胆的冒险,人们仿佛进入了没有任何熟悉路标的世界,与梦境一样是流动的和不可捉摸的。
图1-21 利用图像融合制作的音乐招贴
图1-22 犹如梦境的居住空间
图1-23 融合图像数目较多的数字图像作品
本书“8.6肌理海报效果”中重叠在一起的线条就是通过渐变融合的手法逐渐隐入背景的。
1.2.5 数字摄影的真实性
在数字图像艺术领域中,摄影作品始终是最重要的设计原稿之一。计算机对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作较含蓄并带有一定可信度的图像艺术化方式,如只对摄影图片进行局部的修饰和细节调换,使其在经过巧妙处理之后,表面上看来仍然具有相当的真实性,这是一种隐蔽性的摄影图像处理方法;另一类则是显而易见的、大幅度的图像改变,前面提到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便属于后者。本节主要来谈一谈第一类隐蔽性的图像处理。该种方式在摄影艺术作品后期及现代商业广告中的应用较多。
Jean Luc Godard的名言“摄影是真实的”,概括了摄影这一艺术形式在1826年出现以后人们对它的看法,比起绘画,摄影一直被视为真实反映现实的媒介。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出现之后,摄影师的影像拍摄技巧和暗房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前的一些摄影技术局限,在这些后期处理软件中被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时尚网站Showstudio的主编Penny Martin说:“数码技术几乎是用于每张图片的,因此很少有图片是没有被修饰过的。”摄影师Coneyl Jay补充说:“拍照片只是做完了一半工作而已,Photoshop处理是剩下的另一半工作。”事实上,目前摄影本身的界限也开始发生模糊。什么是摄影呢?用数码相机拍照片称为摄影,那么经过Photoshop处理之后的图片呢?是设计还是绘画?或者统一称为数码艺术、视觉艺术?显然,数码影像的冲击仅仅是一个开始,不仅在于数量上的泛滥,还在于形式多样给予传统摄影的重大改变。
近十几年,数码影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Photoshop从专业图像工具变成一款大众软件。Photoshop成为数码自拍一代的新宠,人们把它称为“PS”,彻底替换了数年前指代的PS(PlayStation)游戏机。当传统高手指责年轻一代不管不顾乱拍一气的时候,年轻人却指着计算机屏幕上打开的Photoshop说:“谁说我们不讲技术,我们的数码暗房在这里。”当然,也有人认为它拥有不可被控制的权力—一种欺骗大众的武器,为专业人士带来可信度的威胁。对于一些广告人来说,信任已经被广告中Photoshop的运用所销蚀,它影响着公众评判事实与虚假的能力。广告模特们被过度润饰的皮肤、完美无瑕的产品,对于未经训练的眼睛来说,它们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照片—这就是危险所在,你根本想不到它们经过了多少处理。
前面说过,数字图像艺术的特定风格就是建立在真实和虚拟之间的一个分界点上。也许这种模拟和重构真实的能力对摄影界造成了许多困扰,甚至还带来了网络上的一些社会问题。但是,计算机提供了非自然的创作空间,人们必须打破创作的传统状况,允许作品在虚拟和自然之间的边界上实践。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这种以假乱真的修改常会带给人意外的惊喜与视觉冲击。如图1-24所示,将一张在室内灯光下拍摄的图片故意处理成被水淹没的效果,制作者将植物、台灯等物体通过水面的动态与折射效果都处理得很真实。图1-25中的鸟和男模特透过玻璃瓶的映像也被处理得惟妙惟肖。这种手法曾被人戏称为“图像中真实的谎言”,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追求细致逼真与荒诞离奇的混合体。
另外必须要提及的是,Adobe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的Advanced Technology实验室已经研发Photoshop的外挂程序,可侦测某张照片是否经过变造。到目前为止,Adobe有两款外挂程序已进入相当成熟的开发阶段。其中一款工具被称为“复制工具侦测器”(Clone Tool Detector),可用来判断一张照片的某个部分(如一块沙地或一片玻璃)是否是从照片的另一角复制过来的;另一款工具被该实验室称为“Truth Dots”,可用来分析某张照片的像素是否遗失—这是影像被剪接的一种迹象。制作更多的鉴定工具,可能有助于人们分辨照片的真伪。然而,也给许多人带来疑问:当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判别出图像世界中何为“真”,何为“伪”时,这个世界会不会因此更加混乱和难于理解了呢?
图1-24 Photoshop中合成的广告图像1
图1-25 Photoshop中合成的广告图像2
1.2.6 混沌美学
所谓“混沌(Chaos)”,是指在毫不相干的事件之间存在潜伏的内在关联性。混沌学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非线性的、随机性的、自由演化的、无序的科学。自然界中的艺术品,往往没有特定的尺度与规律性,它们是天然的、随意的、追求野性的、未开化的、混沌的原始形状,例如热带雨林、沙漠、海岸、星系、山脉的起伏等,从这些自然形态之中,大家可以体会到混沌美学的含义。
在数字图像艺术领域中,有一种非常显著的风格被称为“混沌式图像”。这一类图像在画面表现上最为费力,逻辑也最模糊。特征是许多相关或不相关的图像元素,彼此以不明确的规则相互混杂重叠,形成非线性的、随机性的、模糊不清的图像风格。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摇滚乐,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MTV等,都是酝酿此类风格的重要因素。另外,此类风格也受到电子传播技术极深的影响。在混沌之中,图像既可以清晰,也可以彻底无法辨认;构成元素可以有逻辑,也可以完全不知所云,它们只是纯视觉构图的光影媒介。这一类图像经常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没有明确的主题。另一方面,混沌派影像质感繁复、色调丰富,最能令人品味良久。
混沌派作品的优劣完全取决于设计者本身的视觉造诣与图像处理技巧,同时对图像素材的要求也极高。例如,用Photoshop制作的大量混沌派作品便是利用不同的图像素材进行一次次半透明重叠的试验,配合功能强大的图层混合模式功能,对图像像素点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往往可生成随机的意外的合成效果,并可创造出大量崭新的图像肌理。关于图层混合模式的知识,请参看“2.3.11图层混合模式”。
在图像的交融之中,结合着互不相容事物的程式与材料,美与丑、粗糙与光滑、优雅与粗鲁、琐碎与明了……全部都交融在一起,利用不确定性使之成为作品的主题。例如,图1-26中鲜艳、快乐、朦胧的影像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难以言表的自然、即兴的美学。
图1-26 混沌式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