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7 技术应用技巧
“视图范围”具体应该怎样运用?下面给出详解。
每个平面图都具有“视图范围”属性,该属性也称为可见范围。视图范围是可以控制视图中对象的可见性和外观的一组水平平面。水平平面为“顶部平面”“剖切面”和“底部平面”。顶剪裁平面和底剪裁平面表示视图范围的最顶部和最底部。剖切面是确定视图中某些图元可视剖切高度的平面。这三个平面可以定义视图范围的主要范围,如图1-86所示。
下面将结合具体例子对每个功能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绘制出图1-87中的构建,注意绘制墙体时选择有截面填充图案的墙体。此时的视图范围如图1-87所示。

图1-86
①代表顶部 ②代表剖切面 ③代表底部 ④代表偏移量 ⑤代表主要范围 ⑥视图深度

图1-87
绘制完成后在项目北的两根柱之间绘制一根梁,绘制完成后发现看不见所绘制的梁。原因是此例中层高为3 000,而视图的剖切面只能看到1 200高度以下的构建。所以需要把剖切面设置成3 000(注意,此处必须把顶的数据也设置成3 000,因为系统规定剖切面必须在顶层平面之下)。完成后如图1-88所示。

图1-88
此时可以发现一个变化,由于剖切面高度为墙体高度,所以墙体没有被剖切面剖切,看不到墙的填充图案。
现在进入F2视图中绘制二层的构建。绘制三面墙,对于项目西处墙体,在“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底部限制条件:F2”,“底部偏移:2000”,“顶部约束:未连接”,“无连接高度:3000”;项目东处墙体设置为“底部限制条件:F2”,“底部偏移:0”,“顶部约束:未连接”,“无连接高度:1000”。绘制完成后在“属性”对话框中把F2的基线设置为无。完成后如图1-89所示。

图1-89
当把F2中视图深度设置成-600时,就可以看到F1视图中西侧的墙体与梁,如图1-90所示。

图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