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前三道封锁线减员两万多
中央红军在进行湘江战役之前,连续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三道封锁线,有如前述,基本上比较顺利,伤亡相对较小。蒋介石为防堵中央红军离开江西苏区设置的第一道所谓“钢铁封锁线”,中央红军只打了五六个小仗,用四天时间就全部突围出去。蒋介石令粤军和湘军,在湘粤赣边的汝城、仁化、乐昌间(仍属大庾岭区域)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中央红军从11 月1 日至8 日全部突破,没有经过激烈战斗,进入湘南粤北地区。为堵截红军从湘南到湘西,蒋介石又令粤军和湘军,在沿粤汉铁路湘境的郴县至宜章间,设置第三道封锁线。中央红军也没有打什么大仗,从11 月8 日开始至15 日全部突 破。
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前三道封锁线,尽管没有打大仗、硬仗,但长途急行军、气候渐冷、水土不适等,也使红军减员不少。过去的史书很少交待这一减员情况。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对此作了研究。他们告诉我,第一次突围减员3700 余人,第二次突围减员9700 余人,第三次突围减员8600 余人,a 共减员2.2 万余人。减员情况各有不同,要作分析,但对红军突围的战斗力有不小削弱。这就是说,红军到达湘江地区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实际兵力,不再是出发时的8 万多,而只有6.4 万人左 右。
红军接连突破三道封锁线,使蒋介石既对粤军和湘军的不力十分恼火,又增强了一定要将红军聚歼于湘江以东、湘桂边界以西的桂东北地区的企图。于是凭借所谓湘江“天堑”,筑构更加坚固的第四道封锁 线。
还在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之前,蒋介石已判明红军南进突围的战略意图,并非真要占据湘粤桂边境,而是沿红六军团路线经桂东北去湘西北与贺龙、萧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合。他很害怕这两支红军会合后在湖南重建根据地,将湘鄂川黔的苏区连为一体,形成更大的红色区域。在红军还未完全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蒋介石就任命老牌反共健将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中央军嫡系薛岳为“前敌总指挥”,统领湘、粤、桂军和中央军,共26 个整师、30 余万兵力,全力“围歼”红军。蒋介石的“围歼”计划,是凭借两道天然屏障,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堵截红军于潇水以东地区,在宁远的天堂圩与道县间进行合击。此一步骤若难实现,第二步则是聚集各路大军,阻截红军于桂东北湘江以东地区,在湘江之滨聚歼 之。
湘江发源于桂东北海洋山,a 秦代修60 多里灵渠,连通湘江与漓江,不仅大大改善了桂东北地区的灌溉条件,使丘陵成为良田;而且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联网,也改善了水利交通。湘江上游,处于横跨桂湘边境的越城岭和都庞岭两大山脉之间的“湘桂走廊”谷底,由南向北穿越桂东北重镇兴安、全州。上游湘江有相当一段,河弯滩多,水险流急。到二十世纪30 年代,从桂林通往湘南经过边境黄沙河的桂黄公路,与湘江平行而进。蒋介石下达的“围歼”计划,令何键将30 万人马组成5 路大军,前堵后追,左阻右截,压缩红军进入湘江以东的全州、灌阳和兴安b 三县交界的东西不足120 里、南北不到200 里的三角地区。国民党军早在红六军团西进时,就作了守卫湘江沿线的准备,在桂东北、湘西南沿江两岸筑起大小碉堡共550 多座,凭借其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再加上湘江“天堑”,吹嘘这个地区是“铁三角”。湘军、桂军和中央军三路“追剿”的任务,就是要“铁壁合围”,将红军逼进他们制造的“瓮”中,以便一举“捉鳖”。
蒋介石为了将红军“围歼”于他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督战南昌行营。他给何键亲笔信,“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望全力追剿”,并赠与一首唐诗: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这充分反映了其“剿共灭红”的决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