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准备考博

这事那事,大事小事,顺心的事,不顺心的事,来了走,走了来,都开始暗暗怂恿着张智下决心要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会员数量越来越多,业务范围越来越广,知名度越来越高,中国UPC工业协会的发展壮大,使其在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协会驻海东办事处的工作机构也随之日臻完善。

为了方便各项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海东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引领国内UPC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张智向协会理事会提交了“关于中国UPC工业协会海东办事处迁址建议的报告”。

报告很快得到理事会的通过。理事会授权张智,全权负责协会驻海东办事处迁址各项事宜。

张智和马涛一直合作的非常默契。

勤凯公司成立后,马涛的工作重心基本都在海东。在海东待久了,马涛也已经意识到协会设在勤凯公司的局限性,于是,他就帮着张智物色协会新的办公地址。

为了迁址的事,张智这次专程来海东出差已经三四天了。昨天下午,张智在宾馆的房间里接到马涛打来的电话。

“张智,给你介绍个老朋友。让海东协会的东明兄跟你说话。”马涛说完,就把电话给了他说的那个东明兄。

马涛说的这个人,是海东市UPC工业协会的理事长邹东明。

海东市很早就成立有海东市UPC工业协会。这个协会,虽是海东市的地方性行业组织,但其宗旨是立足海东,面向世界。

因属于同行业的协会组织,作为全国性的中国UPC工业协会和地方性质的海东市UPC工业协会,业务上时常会出现重叠或冲突,所以一直以来,海东UPC协会与中国UPC协会的关系,就显得不远也不近。

张智与该协会的联系,也只是在中国UPC工业协会每年举办的全国性年会和一些大型会议和活动上,与海东协会的有关人员有过一些简单的接触。

因此,张智和邹东明都是相互知道对方的,只不过是没什么深交。

马涛打电话来,是邹东明提出的。邹东明想通过马涛的再次引荐,主动联系张智,愿意帮助张智他们联系新的办公地点。

邹东明是海东人,比张智大两岁,在华东大学一路读到博士毕业,现任海东市高桥化工集团副总经理,是海东新区政府经济发展顾问,兼任海东市UPC工业协会理事长。

这几年,看到海东当地企业与中国UPC协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海东协会日渐式微,邹东明联系张智的最终目的,是想将海东协会纳入中国UPC协会发展的大盘子里,成为中国UPC协会的专业分会。

“大树底下好乘凉嘛。”邹东明和马涛两人单独说起这事的时候,邹东明实话实说。

从马涛手里接过电话,邹东明和张智两人在电话里寒暄了一番,最后约定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下午见个面。

邹东明约张智和马涛见面的地方,在海东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酒店。

这家酒店是海东市很常见的那种中档消费场所,到海东火车站大概十分钟的步行距离,交通方便,人流量大。在海东这样的都市城市,到这种酒店消费,既不用为那些表面的浮华而掏大价钱,也不会显得档次太低丢面子。

张智站在酒店门前的马路对面等红灯的时候,打量着对面这家酒店的外观,心里这样想着。

绿灯亮起,张智随着人流迈开步子朝酒店大门走去。

邹东明高高的个头,穿衣打扮既讲究,又不显山露水,休闲中透着雅致,整个人看上去,帅帅气气,干干练练。

张智虽不是那种以貌取人的人,但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他特别讨厌邋里邋遢的人。所以,张智一走进酒店的大门,邹东明迎上前来两人相互打招呼握手时,张智心里对邹东明第一次有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印象,而且是比较好的印象。

马涛已经先一步到了这里。邹东明热情邀请张智和马涛参观酒店的设施。在介绍酒店的经营情况后,他向张智建议,将中国UPC工业协会驻海东办事处的办公地址设在这里,他负责同酒店经营方沟通解决费用优惠问题。

“东明他们的海东高桥化工集团,在这家酒店是有股份的。”

回到酒店大厅坐下,趁邹东明拿着手机从沙发上起身到旁边接听电话的空档,马涛对张智耳语道。

三人在酒店一楼大厅的谈话很投机。很快,天色已近傍晚,邹东明伸出左臂看看腕上的手表,再看看张智和马涛说:“一起吃个便饭吧。我已经在三楼餐厅订好了地方。”

邹东明显然在待客上很有经验,推杯换盏之间,让张智感觉既受到了格外的尊重和照顾,又相互间自然亲切、轻松随意,两人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

“张秘书长,不知道你时间是不是允许,我想邀请你到海东协会担任技术委员会的专家。”酒至酣畅处,邹东明对张智说。

“东明兄,你这是正式聘请吗?”马涛插话。

“当然啦。”

“那你就正式给张秘书长发聘书。”马涛端起酒杯,三人碰杯,算是他替张智和邹东明拍板。

张智谦虚地笑笑说:“你这个马涛呀。”

作为中国UPC工业协会的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受聘担任海东市UPC工业协会专家,完全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事。

不过眼下,张智也正需要这个形式。

在海东协会担任专家委员会专家,张智不需花费什么时间和精力。邹东明提议让海东协会成为中国UPC协会的专业分会,那今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两个协会业务上的冲突,协调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张智虽然没有当场明确自己的态度,但是那天,他已在心里暗自决定,将中国UPC协会驻海东办事处的办公地点,设在邹东明介绍的这家酒店里。

海东新区作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部经济高地,汇聚了数百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这种国内其他大多数城市很难拥有的资源,是中国UPC协会一直渴望利用的。

那次见面后不久,张智很快就收到了海东市UPC协会专家委员会的聘书,海东协会也成为中国UPC协会的专业分会,邹东明因此被补选为中国UPC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在邹东明的帮助下,中国UPC协会与多家跨过公司在海东的地区总部逐步建立起业务联系,协会的发展平台得以进一步拓展。张智的秘书长身价,自然是有增无减。

一天,邹东明代表海东新区,邀请张智参加区里的一个项目论证会。论证会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向会议介绍与会专家。

听主持人一一详细介绍完情况,张智发现,参会的七名专家除自己外,其余六名专家的头衔都带有“博士”二字。

这让张智的自信心、自尊心都颇受打击,心里在几年前开始滋生的那种危机感,又开始强烈敲击他的心门。

他在专家席上开始有些坐立不安,心里突然想起自己的妹妹张婧。

说到一诺的小姑张婧,真是个有骨气的女孩子。

当年的高考成绩不理想,张婧只好在家门口上了银城师范专科学校,也就是张智的那个大学同学甄福喜去南京前工作的那个地方。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张婧选择的也是化学专业。

毕业后,银城教育学院到学校招收毕业生,张婧就此参加了工作,成了银城教育学院化学实验室的一名实验课老师。女孩子嘛,这个结果应该算是比较理想的。可是,张智和父亲却总觉得有缺憾。

张婧的大学考的不理想,父亲曾说那是因为女孩子的智力不行。

为此,张智对朱墨也说过:“这个张婧太不争气,硬是连银城都考不出来。”

朱墨说:“女孩子这样多好呀,有了学历,又在家门口工作,单位也不错,还想咋样。”

“跟你咋就这么没有共同语言呢。你眼里,就只有你头顶上这片天。真是鼠目寸光。”

“哼,我倒要看看你这个胸怀大志,不是鼠目寸光的人将来会怎么样。”

哥哥和父亲说的这些话,张婧都知道,就在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想要证明自己。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银城教育学院和银城师专合并,变成了银城师范学院。工作量有所减轻,张婧就利用业余时间埋头学习,一战便考上了BJ一所重点大学的委培硕士研究生。

三年后,张婧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紧接着,在哥哥和父亲的鼓励下,又一鼓作气,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张智替妹妹感到高兴。他建议张婧拿到学位后离开银城师范学院,离开银城,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后话。

张婧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后,张智心里早就蠢蠢欲动的那个念头虽然也更加强烈,不过,这个念头在西城的那个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没有显得有多么迫切,但是每次一到海东,看着自己的周围,要么是博士,要么是博导,要么是海归,他那种自惭形秽的心理,虽然没有让外人察觉,可他的心里却是翻江倒海。

他下决心不再给自己拖延下去的理由。

回西城后,一有空,他就开始在一些高校的网站上研究博士招生简章的相关细节。

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银城的父亲在给儿子的信中,也多次提及考博的话题,希望张智也积极争取机会攻读博士学位。

父亲在信中说:“要是张家门里咱们这一支能出两个博士,那可是给张家光宗耀祖的事啊。”

父亲的话只是催化剂。父亲还不知道,此时他的儿子张智已经是“不用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