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心谦虚 学问则进
训曰:人心虚则所学进,盈①则所学退。朕生性好问,虽极粗鄙②之夫,彼亦有中理之言。朕于此等决不遗弃,必搜其源而切记之,并不以为自知自能,而弃人之善也。
训曰:朕幼年习射,耆旧③人教射者,断不以朕射为善。诸人皆称曰善,彼独以为否,故朕能骑射精熟。尔等甚不可被虚意承顺④赞美之言所欺。诸凡学问,皆应以此存心可也。
【注释】
①盈:本义是盛满容器,这里指自满、满足。
②粗鄙:粗俗鄙陋。
③耆旧:年高望重者。
④承顺:敬奉恭顺。
【译文】
训言说:人的内心谦虚,学习就会有所进步,骄傲自满就会退步。我生性勤学好问,即便是最为粗鄙的人,他有时候也会说出合乎情理的话。对于这些,我决不把它丢弃在一边置之不理,一定要搜寻到他这番话的根源,并且将它牢记在心里。从不认为自己都知道或者有能力做到,而将别人的长处丢弃。
训言说:我从幼年起开始学习射箭,年高有声望的教我射箭的人,绝对不认为我的箭术好。一般人都称赞说:“好!”他们却敢于说众人不敢说的话,反而认为我射的不好,所以我才能够把骑马、射箭都练习得精熟。你们这些人千万不要被虚意的奉承和赞美的言辞所欺骗。一切学问,都应当存有这种心才可以虚心求之。
【解读】
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也会让当事者受益。《尚书》云:“谦受益,满招损。”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问永远都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耻下问,虚心向人学习,才能有所进步。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故而康熙所说的“虽极粗鄙之夫,彼亦有中理之言”,深刻阐明了古圣先贤们关于虚心诚意拜师的观点。能否虚心向人求教,能否听得进别人的批评,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关键。这一点,康熙确实为后人作出了极好的榜样,很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