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篇
养生说
【原文】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当腹空时,即便入室,不拘[1]昼夜,坐卧自便,惟在摄身,使如木偶。常自念言:“今[2]我此身,若少动摇,如毛发许,便堕地狱。如商君法,如孙武令,事在必行,有犯无恕。”
又用佛语及老聃[3]语,视鼻端白,数出入息,緜緜[4]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5],与虚空等,不烦禁制,自然不动。数至数千,或不能数,则有一法,其名曰“随”:与息俱[6]出,复与俱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7],云蒸雾散,无始以来,诸病自除,诸障渐灭[8],自然明悟。譬如[9]盲人,忽然有眼,此时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尽于此。
【注释】
[1]不拘:不论,不管。
[2]今:本意现在,如今。也有“此刻”之意。
[3]老聃(dān):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4]緜(mián):同“绵”。
[5]兀然:空无茫然;昏然无知的样子,如兀然躺下。
[6]俱:一同,一起。
[7]八万四千:是形容身上毛窍之多,不是实在的数字。
[8]诸障渐灭:各种障碍都会渐渐消除。
[9]譬如(pì rú):比如,好比。
【译文】
已经感到腹中饥饿之时当开始吃喝食物,尚未吃饱就应当停止。进食之后就出去散散步,如此逍遥自在,务必使腹内食物消化空尽。当腹中食物消化空尽时,就立刻回到室内休息,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也不论采用坐着还是躺卧的姿势,此时可以自己随意,只需注意的是控制身体的舒适度,使之如同木偶一般。那时候我常常自言自语:“现在我这个身体,如果稍稍有所摇动,哪怕是有如毛发般大小的丝毫晃动,便会如同堕入地狱。犹如商鞅的治秦之法,亦如孙武的治军之令,令下则势在必行,若有违反者绝不饶恕。”
如果再用以佛家及道家老聃的练功之语,静静地凝视自己的鼻尖,数着自己的呼吸次数,绵延久之,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所用的速度不要太快。当默数到数百次以后,此时的心中就会觉得寂静安然,此时的身体也会感到昏然无知的样子,那一刻与静虚空灵等同,不需要勉强去禁止和制伏它,身心自然而然就都安静而不动了。当数到数千次时,或许不能再往下数了,则另有一法,名叫“随”字诀:就是随着呼吸时与气息同出,再与气息同入,此时或许会觉得这种气息从周身成千上万的毛孔中散发出来,又向四面八方散去,犹如空中云彩蒸腾,雾幔消散,那些没有源头而来的各种病症,便自然消除,各种障碍,也会自然灭绝,这样一来,人也自然而然变得明晰、颖悟。就好比盲人,忽然间有了明亮的眼睛,这时何必还去请求别人指路呢?如此,我这老人的养生之法也都在此说明了。
论雨井水
【原文】
时雨降,多置器广庭[1]中,所得甘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正尔食之不辍,可以长生。其次井泉甘冷者,皆良药也。《乾》以九二化[2],《坤》之六二为《坎》[3],故天一为水。吾闻之道士,人能服井花水[4],其热与石硫黄钟乳等,非其人而服之,亦能发背脑为疽,盖尝观之。又分、至[5]日取井水,储之有方,后七日辄生物如云母状,道士谓“水中金”,可养炼为丹,此固常见之者。此至浅近,世独不能为,况所谓玄者乎?
【注释】
[1]广庭:宽阔的厅堂。此亦指庭院。
[2]《乾》以九二化:指《周易》乾卦之九二,爻(yáo)辞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化:即化生,走出阴暗,走向生机。
[3]《坤》之六二为《坎》:《周易》坤卦之六二爻可变动,使之成为坎卦。
[4]井花水:清晨时第一次打的水,亦作“井华水”。其天一真精之气浮结于水面,所以用来煎取补阴的药物。还可以用来煎煮治疗痰火、调理气血。疽(jū):即局部皮肤下发生的疮肿。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
[5]分、至:二十四节令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译文】
等到下雨的时候,多放置一些容器在庭院之中,如此收集起来的雨水甘甜润滑,简直难以形容。用这些水来泼茶煮药,味道好而且对身体大有益处,若是天天食用这样的水而长久不间断,便能使人延年益寿。另外,比雨水稍差一些的井泉之水,若是甘甜清冷的,也都是治病的良药啊。《易经》中的《乾》卦以九二爻预示阳气将施,即将化生而走向生机,《坤》卦之六二可变动成为《坎》卦,所以万物自太极天一都源于水。我曾听道士说,人可以直接饮用清晨最初汲取的井水,但这种水的热毒与石硫黄、钟乳相当,如果不能适应这些毒素的人喝下去,也有可能引发背部和头部生出毒疮,我曾亲眼看到过。另外,等到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候汲取井水,如果采用合理的方法将它储藏起来,七日之后就会生出云母状的菌类物体,道士称之为“水中金”,可以把它蓄养起来炼成丹药,这固然是常见的东西。然而就是这种极其浅显贴近的事情,世上人却都做不到,更何况是那些所谓深奥玄妙的事情呢?
论修养帖寄子由
【原文】
任性逍遥[1],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2]。以我观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但此胜解不属有无,不通言语,故祖师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翳尽[3],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翳药,何曾有求明药?明若可求,即还是翳。固不可于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无明。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如此是佛,猫儿狗儿得饱熟睡,腹摇鼻息,与土木同,当恁么时,可谓无一毫思念,岂谓猫狗已入佛地?故凡学者,观妄除爱,自粗及细,念念不忘,会作一日,得无所住[4]。弟所教我者,是如此否?因见二偈[5]警策,孔君不觉耸然,更以闻之。书至此,墙外有悍妇与夫相殴,詈声飞灰火,如猪嘶狗嘷[6]。因念他一点圆明[7],正在猪嘶狗嘷里面,譬如江河鉴物之性,长在飞砂走石之中。寻常静中推求,常患不见,今日闹里忽捉得些子。元丰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注释】
[1]任性:这里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无所顾忌,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逍遥:优游自得;优哉游哉;无拘无束。
[2]胜解:佛教专有名词,又作信解、信乐、信、愿乐,即净心信顺教法。胜解是深刻的理解,达到坚定不拔的阶段,是最优胜的理解,妙悟。
[3]眼翳(yì):就是翼状赘肉,是一种翼状纤维血管的缔结组织过度增生所致;长在上下眼裂之间的球结膜上,从眼角向角膜生长。发生的原因通常以在室外工作及常受阳光和风的刺激容易产生。
[4]无所住:出自《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
[5]偈(jì):即佛经中的唱词,偈语。
[6]詈(lì):骂,责骂。嘷(háo):同“嗥”。吼叫。
[7]圆明:佛教语。谓彻底领悟,圆满明觉。
【译文】
为人处世想要尽其天性悠游自得,随其缘来缘去空旷练达,只需除尽俗世利欲之念,没有其他更优胜的妙解了。以我的观点来看,但凡俗世利欲之念消失之后,优胜的妙解自然就能够得以突出明了。但是这种优胜的妙解不属于世间的事物,其中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些无法用语言表达通络,所以佛祖对凡人的教诲到这里便停止了。就像眼睛上生长的赘肉消失,眼睛自然就会见到光明,医师只能配制去除眼部赘肉的药,何尝能够配制能够求取光明的药呢?光明之药就算可以求取,但随后眼睛上还是会难免生出赘肉。所以说不能在眼睛上有赘肉的时候求得光明,但也不能说长了赘肉的眼睛之外就没有了光明。而世上那些愚昧无知的人,都把疲惫昏睡看作是进入了佛境。如果说这样就是进入佛境,那么小猫小狗每天吃饱就睡,腹部随着呼吸起伏,与土壤和树木等同,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思维杂念,难道说猫狗也已经进入了佛境?所以说,凡是有学识的人,观察虚妄执念,摒除过度爱欲,从粗略到精细,都念念不忘,这样领悟禅坐一天,就能参悟出佛经中所说的“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弟弟你所教给我的,是否就是这样的呢?因为看到两句佛偈和精警策语,不由得浑身毛孔大张惊恐不已,特别想告诉你我此时的感受。写到这儿,忽然听到墙外有凶悍的妇人与丈夫互相殴打谩骂,叫骂之声暴烈得能惊起飞灰烟火,如同猪狗嘶鸣吼叫。因而想到他们的那一点圆满明觉的心性,就在这猪嚎狗叫里面吧。比如那江河能鉴照其他事物的特性,往往是在飞沙走石中更能展现无遗。在寻常静寂之中想要推度寻求心灵的顿悟,往往遗憾找不到,而在今天这样的喧闹声中,我反倒忽然捕捉到了一些感悟。记于元丰六年三月二十五。
导引语
【原文】
导引[1]家云:“心不离田,手不离宅。”此语极有理。又云:“真人[2]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泡在水。”此善譬喻[3]者。
【注释】
[1]导引:亦作“道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是修炼者以自力引动肢体所做的俯仰屈伸运动(常和行气、按摩等相配合),以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与现代的柔软体操相近似,属气功中之动功。
[2]真人:指古代道家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作称号,如关尹子、文子、列子、庄子在唐代皆封为真人,鬼谷子、张三丰、王重阳、安期生等皆为得道真人。
[3]譬喻:比喻。
【译文】
专攻导引养生的学家说:“养生之道,在于,心要守护丹田而不远离,双手要护住脸面而不轻易离开。”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又说:“得道真人的心就像珍珠埋在深渊底部一样,而平常人的心,则像泡泡一样浮在水面之上。”这正是善于比喻的人所说的话。
录赵贫子语
【原文】
赵贫子[1]谓人曰:“子神不全。”其人不服,曰:“吾僚友万乘[2],蝼蚁三军[3],糠粃[4]富贵而昼夜生死,何谓神不全乎?”贫子笑曰:“是血气所扶,名义所激,非神之功也。”明日问其人曰:“子父母在乎?”曰:“亡久矣。”“尝梦见乎?”曰:“多矣。”“梦中知其亡乎?抑以为存也?”曰:“皆有之。”
贫子曰:“父母之存亡,不待计议而知者也。昼日问子,则不思而对;夜梦见之,则以亡为存。死生之于梦觉有间矣,物之眩子而难知者,甚于父母之存亡。子自以神全而不学,可忧也哉!”予尝与其语,故录之。
【注释】
[1]赵贫子:据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赵贫子为一位落魄的文人,苏辙谪居高安时与他相识。苏轼谪居黄州时,赵贫子前去拜访,并留住半年左右。
[2]万乘: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天子为“万乘”。
[3]蝼蚁三军:把三军将士比作蝼蚁。
[4]糠粃(kāng bǐ):亦作“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粗劣而无价值之物。
【译文】
赵贫子对别人说:“你的精气神不齐全。”那人不服气,说:“我将万乘之君当作同僚友人,把三军将士看作蝼蚁之众,视钱财富贵如糠粃贱物,而把生死看作是昼夜交替那么平常,你怎么能说我精气神不齐全呢?”贫子笑着说:“你这些表现都是依靠血气支撑而已,是借助名义所激发,并不是你本人的精气神所表现出来的功劳。”第二天赵贫子又去问那个人:“你的父母还健在吗?”那人回答:“已经去世很久了。”赵贫子又问:“你曾经梦见过他们吗?”那人回答:“梦见过很多次。”赵贫子接着又问道:“梦中知道他们已经去世了吗?抑或是以为他们都还活着?”那人回答:“两种情况都有。”
赵贫子说:“对于父母是在世还是已经亡故,这是不用计算思考就能知道的事情。白天问你这个问题,你可以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夜晚你做梦见到他们,却把已经亡故的父母当成还活着。关于生和死在睡梦与睡醒之间尚且还有距离呢,至于那些能迷惑令你心迷目眩而难以分辨的事物,要比确认父母存亡与否还要难很多。如今你自认为精气神齐全就不再认真修学,可真是令人担忧啊!”因为我曾经参与倾听了赵贫子跟那个人的对话,所以就把他们所说的话都记录下来了。
养生难在去欲
【原文】
昨日太守杨君采[1]、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齧雪啖毡[2],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疏[3]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记之。
【注释】
[1]杨君采:应作“杨君素”。杭州太守,是苏轼父执辈。
[2]苏子卿:即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汉大臣。武帝时受命出使匈奴,遭扣押十九年之后才得以回国。齧(niè):同“啮”,啃、咬。啖(dàn):吃或给人吃。
[3]绮疏(qǐshū):指雕刻成空心花纹的窗户。此处借指豪华居室。
【译文】
昨天太守杨君素、通判张公规邀请我去安国寺游玩,座席之中一起谈论起关于调气养生的事情。我说:“其他的都不值得一说,最难的就是去除自己的欲望。”张公规说:“苏武出使匈奴反被扣留,因为不屈服而被放逐到冰天雪地牧公羊,每天靠嚼雪吞吃毡毛充饥,他因为明志不惜自刺,别人为了救活他而蹈压其背使其吐出瘀血才幸免一死,如此受尽折磨他也没说过一句屈服投降的话,可以说是看透生死边际的人了。然而他也避免不了与胡人女子结婚生子。像他这样穷困潦倒而住在北海之地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在豪华雕花居室之中洞房花烛夜的诱惑呢?由此可以知道,禁欲这件事不容易消除。”在座的客人都大笑起来。我喜欢听他说的话,觉得十分有道理,所以就把这些记了下来。
阳丹诀
【原文】
冬至后斋居[1],常吸鼻液[2],漱炼令甘,乃咽下丹田。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盖之,书识其上,自一至三十。置净室,选谨朴者守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度,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三五日后服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后服。此名阳丹阴炼,须清净绝欲,若不绝欲,其砂不结。
【注释】
[1]斋居:斋戒别居。
[2]鼻液:指鼻涕。
【译文】
冬至过后我开始斋戒别居,经常吸进自己的鼻涕,漱口片刻使其凝炼而后变得甘甜,然后就咽下去使其直达丹田之地。找出三十件瓷器,都有盖子的,在其中小便,便出以后随手把盖子盖上,再在上面写上标记,从第一到第三十。将它们放在干净的房间里,挑选了一些谨慎质朴的仆人看守那些瓷器。等到三十天后再打开查看,就会发现上面凝结了很多像漂浮的蚂蚁一样的细砂,有的颜色发黄,有的颜色发红。再用细密的手帕将这些细砂过滤出来,重新取来干净的水多次融化搅拌,溶解后的水干净极了,我认为这是因为秽气都被去除了,然后就取来干净的瓷瓶把这些细砂合在一起储存起来。到了夏至之后,取出来与枣肉和在一起细细研磨,使之成为梧桐子那么大的药丸,空腹喝酒的时候吞下,不限制吞服的丸数,三五天后全部都吃完。夏至之后,依然依照之前的方法采这种细砂,但是要等到冬至之后再服用。这种方法就叫阳丹阴炼,当然那时候必须内心清净,禁绝自己所有的欲望,如果不能禁欲,则那些细砂就不会凝结出来。
阴丹诀
【原文】
取首生男子之乳,父母皆无疾恙[1]者,并养其子,善饮食之,日取其乳一升,少只半升已来亦可。以朱砂银[2]作鼎与匙,如无朱砂银,山泽银亦得。慢火熬炼,不住手搅如淡金色,可丸即丸,如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亦不限丸数。此名阴丹阳炼。世人亦知服秋石,然皆非清净所结;又此阳物也,须复经火,经火之余皆其糟粕[3],与烧盐无异也。世人亦知服乳,乳,阴物,不经火炼则冷滑而漏精气也。此阳丹阴炼、阴丹阳炼,盖道士灵智妙用,沈机捷法,非其人不可轻泄,慎之!慎之!
【注释】
[1]疾恙(jí yàng):泛指疾病。
[2]朱砂银:此乃方士用诸药合朱砂炼制而成者。
[3]糟粕(zāo pò):是指造酒剩下的渣滓。也指废弃无用的事物;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所余的废物。
【译文】
取来第一胎生了男婴的母乳,但这必须是没有疾病的健康父母,而且能够好好抚养这个孩子,并能合理饮食的人,然后每天取一升乳汁,如果乳汁少,半升也可以。用朱砂银来制作鼎和汤匙,如果没有朱砂银,用山泽银代替也可以。经过小火熬煮炼制,不停用手搅拌等到乳汁成了淡金色,如果能做成药丸,就趁热做成药丸,形状如梧桐子那样大小,然后空腹时用酒送服,也不限制服下的药丸数量。这种方法叫阴丹阳炼。世上的人也都知道服用秋石以养生,然而那并不是清净之物凝结而成的;又因为这是阳性的药物,必须反复经火熬煮,经火熬煮之后剩下的都是它的废物糟粕,其实这与烧煮食盐没什么差异了。世上人也知道服用乳汁可以养生,而乳汁,是阴性之物,如果不经过火烧炼制就会变得又冷又滑腻,而且其中的精气也都漏掉了。这两种阳丹阴炼、阴丹阳炼的方法,的确是道士灵验智慧的妙用,是一种奇妙而快捷的方法,如果不是修道中人不能轻易泄露机密,要谨慎存留!千万要谨慎!
乐天烧丹
【原文】
乐天[1]作庐山草堂,盖亦烧丹也,欲成而炉鼎[2]败。来日,忠州刺史除书[3]到。乃知世间、出世间事,不两立也。仆有此志久矣,而终无成者,亦以世间事未败故也,今日真败矣。《书》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也。”信而有征[4]。
【注释】
[1]乐天: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盖:大概,差不多。
[2]炉鼎:炉灶与鼎。炼丹用具。多借指内丹家所说的丹田。
[3]除书:意为拜官授职的文书。
[4]征:验证,证明;预兆,征兆。
【译文】
白居易修建了一座庐山草堂,大概也是为了炼丹,然而快要炼制成功的时候炉灶与鼎却破裂了。后来有一天,皇帝任命他为忠州刺史的诏书就送到了。这才知道留在俗世间出仕做官与出世入道升仙之事,是不能同时并存的。我有出世修仙的想法已经很久了,但是始终没能实现,也是因为俗世间出仕做官还没到彻底失败的缘故,而直到今天才知道真的彻底失败了。《尚书》中说:“人所希望达到的,上天定会顺从他的意愿。”看来,实在可信而有所验证。
赠张鹗
【原文】
张君[1]持此纸求仆书,且欲发药[2]。不知药,君当以何品?吾闻《战国策》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3],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4]。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5]。安步自佚[6],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7]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注释】
[1]张君:即张鹗(è)。仆:我。
[2]发药:原意指开发药方治病。此指给人以劝戒、教诲、开导,以此当作药石纠正缺点。
[3]八珍:八种珍贵的食物。古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xiāo)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此处泛指珍贵食品。
[4]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喂牲口的草料称“刍”,此处代指牲口。豢(huàn):豢养,此处指喂养的牲畜。这句是说,如果已经吃饱了饭菜,那么,虽有牛羊犬猪之类的美味肉食摆在面前,你恐怕也会吃不下去而让它们离开的。
[5]善处穷者:即会过穷困日子的人。于道则未也:这对于养生规律来说就未必完全仅此而已了。
[6]佚(yì):同“逸”,安逸,舒服。
[7]犹:如同,好比。
【译文】
张鹗拿着这样一张纸求我给他书写一段话,姑且想以此当作修身养性的药石。其实我也不懂修身的药理,又怎能知道你需要什么药品呢?不过,我听说《战国策》一书中有一剂良方,我服用它之后果真非常有效,因此就把它恭敬地奉传给你吧。这药方只有四味药而已:一种叫平安无事当作显贵,二是早早安寝当作富裕,三是缓步徐行当作车马,四是推迟用餐可替作美味。那就是说,在你自身感到饥饿的时候再进食,吃蔬菜素食的感觉都能赛过吃下“八珍”美食,而且在吃饱了之后,即使有各种牛羊犬猪之类的美味肉食满满地摆在你面前,恐怕还巴不得让人把那些东西赶快拿走呢。如果能做到这些的话,你就是一个善于在困窘中生存的人了,但是这对于道术修养来说就未必完全如此了。泰然缓步而使自己安逸舒服,推迟饮食而感受享用饭菜的美味,或许你要问,难道这是要把安步与晚食当作车马和美味吗?其实,如同有了这样的车马和美味存在于一颗安贫乐道的心胸之中,所以才会有这样说法啊。
记三养
【原文】
东坡居士[1]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2]一肉。有尊客,盛馔[3]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元符三年八月。
【注释】
[1]东坡居士:苏轼自称。
[2]爵: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3]馔(zhuàn):饮食,吃喝。
【译文】
东坡居士我从今天开始,每餐饮食不超过一杯酒以及一个带肉的菜。有尊贵的客人来访,我会为他准备丰盛的饮食,那么就增加三倍,可以少于三倍,绝不能增多。有邀请我去做客的人,我就预先把这些原则告诉他,主人如果不听从我的要求,反而一定要准备过多的酒菜,那么我就不去赴宴。所谓三养,第一是说要安分守己,这样就可以用来养福;第二是说让胃里留有宽余之地,这样就可以养气;第三是说可以省下饮食所需的费用,这样就可以养财。元符三年八月书。
谢鲁元翰寄暖肚饼
【原文】
公昔遗余以暖肚饼[1],其直[2]万钱。我今报公亦以暖肚饼,其价不可言。中空而无眼,故不漏;上直而无耳,故不悬[3];以活泼泼为内,非汤非水;以赤历历为外,非铜非铅;以念念不忘为项[4],不解不缚;以了了常知为腹,不方不圆。到希领取,如不肯承[5]当,却以见还。
【注释】
[1]公:此指鲁元翰。暖肚饼:类似今天的暖水袋。
[2]直:通“值”,价值。
[3]故:因此,所以。悬:悬挂。
[4]项:脖颈,颈项。
[5]承:本意捧着。此处为接受之意。
【译文】
鲁公你过去赠送给我的暖肚饼,看它的价值能值万贯钱。而我现在回赠给你的也是暖肚饼,那价值高得简直不可言说。这暖肚饼中间是空的,却看不见洞眼,所以不会渗漏;上方是直的,却没有“耳朵”,所以不能悬挂起来。这暖肚饼的内部能盛装活脱脱的东西,但既不是汤又不是水;外边赤条条清晰可见的是闪闪亮亮,但既不是铜也不是铅。这暖肚饼以念念不忘为颈脖,却不用解开也无需捆缚;这饼以聪明了了和知晓日常事物为肚腹,可它却既不方也不圆。到时候希望鲁公你及时领取;若是你不肯接受,自当推却所见之物而及时退还。
辟谷说
【原文】
洛下有洞穴,深不可测[1]。有人堕其中不能出,饥甚,见龟蛇无数,每旦辄引首东望,吸初日光咽之。其人亦随其所向,效之不已,遂不复饥,身轻力强。后卒[2]还家,不食,不知其所终。此晋武帝时事。
辟谷之法以百数,此为上,妙法止于此。能服玉泉[3],使铅汞具体,去仙不远矣[4]。此法甚易知易行,天下莫能知,知者莫能行,何则?虚一而静者,世无有也。
元符二年,儋耳[5]米贵,吾方有绝粮之忧,欲与过子[6]共行此法,故书以授之。四月十九日记。
【注释】
[1]洛下:指洛阳城。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捉摸不透。
[2]卒(zú):终究;终于。
[3]玉泉:又称玉液。是用美玉碎屑制成的浆液,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饮了它可以成仙。
[4]去仙不远矣:离成仙不远了。
[5]儋耳(dāněr):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汉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省儋县。
[6]过子:指苏轼的小儿子苏过。行:修炼,修行。
【译文】
在洛阳城地界有一个洞穴,这个洞深得简直无法测量。曾经有个人不小心坠落洞中而无法爬出来,这人在极度饥饿时,发现洞中有数不尽的龟蛇,它们每天早晨便昂起头来向东方张望,吸纳初升太阳的光芒而吞咽到腹中。这个人看到这一切也跟随龟蛇昂起头来向东方张望,如此不停地效仿吸纳,于是就不再感到饥饿,变得身轻力壮了。后来此人终于得以爬出洞穴回到家中,但从此不吃不喝,最后不知他的去向。这个传说是晋武帝时期的事。
关于辟谷的办法有上百种之多,而这里所讲的方法才是上等的,最妙的方法亦不过如此。如果能够长期饮服玉屑与甘露合成的玉液,使玉液中所含的铅汞全部储备于体内,那就离修行成仙不远了。这种方法很容易看明白,也很容易施行,可惜普天之下有很多人不知道此法,即便是知道了往往也不能付诸行动,然而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能够虚静恬淡而寂寞无为的人,世上已经没有了。
元符二年,适逢儋耳之地的米粮很贵,我们家很快就有绝粮的忧虑,于是便想和幼子苏过共同修炼辟谷之法,所以将此法书写下来传授给苏过。四月十九日记。
记服绢
【原文】
医官张君传服[1]绢方,真神仙上药也。然绢本以御寒,今乃以充服食,至寒时当盖稻草席耳[2]。世言着衣吃饭,今乃吃衣着饭耶?
【注释】
[1]服:服食,服用。
[2]耳: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
【译文】
医官张君自说有一副祖传的服食以绢为饵的药方,这真是修道成仙的上等药方啊。然而众所周知,绢本来是用来抵御寒冷的,现在却拿它来充当吞服食用之物,看来,等到天气寒冷的时候就要使用稻草席充当衣物遮盖躯体了。以往世人都说穿衣吃饭,现在就应改成吃衣穿饭了吧?
记养黄中
【原文】
元符三年,岁次庚辰;正月朔,戊辰;是日辰时,则丙辰也。三辰一戊,四土会焉,而加丙与庚:丙,土母,而庚其子也。土之富,未有过于斯时也。吾当以斯时肇养黄中[1]之气,过此又欲以时取薤姜蜜作粥以啖[2]。吾终日默坐,以守黄中,非谪居[3]海外,安得此庆耶?东坡居士记。
【注释】
[1]肇(zhào):开始,初始。黄中:心脏;内德。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居中,故黄为中央正色。
[2]薤(xiè):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鳞茎和嫩叶可食。啖(dàn):吃,食用。
[3]谪居:在被贬谪之地居住。
【译文】
元符三年,按岁次排列当是庚辰年;正月初一是戊辰日;这一天早晨的三时到五时,就可以称作丙辰了。三辰一戊,按照五行来说恰好是四个属土的时辰会集到一起,再加上丙和庚,此时丙是土母,而庚属其子。五行之中土之富盛,从没有能超过这个时辰的了。我应当在这个时候开始修养我的心脏之气,等过了此时又想趁着最佳时刻及时取出薤姜蜜熬粥来吃。我整天默然静坐,以守护我的黄中之气,如果不是被贬谪到这个偏僻的山海外之地居住,又怎能有这样值得庆祝的好运气呢?东坡居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