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自我调节,注定落后
——《传习录》
世间之事纷繁复杂,如想成功必定要修炼自己的身心,纵观天下,无论是圣贤还是成功之士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可以面对任何事情进行自我调节,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王阳明尽管出生在书香门第,用现在的话说算是正儿八经的富二代加官二代,但是他这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在通往圣贤的路上,命运并未曾因为他的出身而对他有一丁点的偏爱。13岁那年,王阳明的母亲郑氏去世,幼年丧母对于他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因此而萎靡不振,而是志存高远,早早地便立下了做圣贤之人的宏图大志。
一次王阳明问私塾先生:“何为人生第一等大事?”当塾师告诉他“读书登第”之时,他却说“登第”并不算是什么天下的首要大事,读书的目的不应该是“登第”,而应该是成为“圣贤”。塾师听后大为吃惊,而他的父亲听后一笑置之,觉得这是小孩子的一时笑言罢了,当不得真。但是王阳明这一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以圣贤之路为中心,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代圣贤。
在明朝的时候,科举是莘莘学子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除此之外并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所以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以科举考试为一生的目标。王阳明尽管天资聪明,在仕途之路上却并没有那么顺利。从20岁开始他就走上了科举考试的独木桥,可是很不幸,自从21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之后,从此接连失利,一直到1499年才得以进士及第。
22岁的时候,王阳阳进士没有考中,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便取笑他道:“你这次虽然没有中状元,但是下次科举一定会中状元,不妨试一试为下次科举中状元作个状元赋吧!”如果换成其他人,面对如此的羞辱之举或许会恼羞成怒,但是王阳明一脸坦然,挥笔完成了状元赋。“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这就是他面对科举考试落第的态度。不要说在明朝了,就算是现代人,也极少有人可以从容面对高考落榜的不幸吧。
对于王阳明而言,无论是科举高中还是落第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无论哪种结果只要因结果而动心才是一种耻辱。王阳明认为,科举考试的失败与否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失败,但因为失败带给人的那种挫折感而直接导致人内心中的苦闷与烦恼才算是真正的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讲,如果不经历失败,如果不经历磨难,很难悟到人生中的那些道理,王阳明在将近十年的科举考试之路中并不是将科举作为自己的目标,而是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始终按照个人的理想发展才能,增长知识,这为他后来的圣贤之路奠定了基础。
正德二年,也就是1507年的春天,王阳明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宦官刘瑾而被流放到贵州龙场做驿丞。驿丞在现在来说就是地方的一个小招待所而已,这也意味着王阳明被除去了所有的官职,这对于他而言已经是很不幸了,但是更为不幸的是,他所流放的贵州龙场地处偏远。据资料记载,龙场所处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荆棘,那里不仅瘴疠肆虐,而且毒蛇野兽遍地,生存在那里对于来自京都的人而言可谓是九死一生。
龙场位于贵州的西北地区,那里居住的都是少数民族,少有汉人,就算是能遇到一两个汉人,不是逃犯就是杀人狂徒,所以被贬到龙场无异于一场生死浩劫。王阳明几经磨难到达龙场之后,却发现自己竟然连一个居住的地方都没有,没有办法,他只有与手下的弟兄顾不上旅途的辛劳立刻动手搭建草棚。如此恶劣的环境对于一个官二代和富二代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死考验,更是一种内心与精神的残酷折磨。
孟子早就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大概一个人真正经历了生死考验才能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于王阳明而言,此时此景他早已经别无选择。
要么郁郁而终在这荒山野岭,要么振作起来咬牙坚持,王阳明将孟子的那句话每天在心里默念数遍,他想象如果是圣贤之人在这样的环境又该如何自处,如此一来,他便在这穷山恶水之中超然物外,还为自己打造了一副石棺,日日在里边静坐参究,渐渐觉得胸中豁然,将眼前的生死荣辱以及个人得失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终于在一天恍然大悟,心中一下子亮堂了起来,原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