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格倾向性
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潜在力量,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也是决定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个性倾向性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这些成分并非各自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需要是基础,对其他成分起调节和支配作用,需要又是人格倾向性乃至整个人格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人格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信念是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的总的思想倾向,是人的言行的总指挥。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以表现出顽强坚毅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一、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生存和发展的事物需求的体验,是人格性倾向性的基础,它与人的行为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是人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
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级的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渐产生出社会性的需求的发展过程。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如果离开了社会活动,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就难有本质的不同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主要的矛盾和与之相对应的需要,并形成不同阶段的主导需要。
(二)需要的特点
1.相关性 需要的满足及程度,直接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需要与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2.个体性 需要的满足感会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例如生理的需要、爱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等都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
3.多样性与层次性 需要有多种分类方式,有人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运动和活动需要、与别人关系需要、文化需要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五层次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及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尽管分类各有差异,但共同点是需要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4.动态性 人的需要是随着满足对象的范围和满足需要的方式改变而发展的,原有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物质需要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精神需要。
5.社会制约性 人的需要的满足,客观地受社会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历史条件的限制,不会超越时代,人们会根据社会的特点调节自己的需要。
(三)需要的种类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要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就要通过活动去满足这种需要,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动力。对于人的需要的分类问题,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有很大的分歧。本文根据不同的标准把人的需要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四类。
1.自然需要 自然需要是指与保护和维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及种族的延续相联系的需要。它们是人生而有之的。这些需要包括:维持机体内部平衡的需要,如饮食、运动、呼吸、睡眠、排泄等,也称生理需要或本能需要,特点是出现具有周期性;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的或引起不愉快的刺激进行回避或防御;性的需要;内发性需要,如好奇、探究反应等。这些自然需要作用于维持个体生理状况的平衡。如果个体的生理状况达不到平衡,自然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个体就难以避免死亡,或者不可能延续其后代。人的生理需要不是纯粹的本能驱动,无论是哪一种需要都必须以一种为社会所认可、所接受的方式来求得满足。
2.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社会生活的要求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所特有的。由于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制度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人的社会性需要也会有所不同。人的言行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其生理需要的满足过程自然也会带有社会文化的印记。社会需要一般包括:对文化学习、劳动的需要;对社会交往、名誉地位、爱情、友谊的需要;对休息消遣、娱乐、享受的需要等。社会性需要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个体心理、精神上的平衡。如果人的社会性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精神上的不愉悦。
3.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人对衣、食、住等方面的需要,是维持和发展人的生命的基础。物质需要包括维持生命机体的低级的自然物质需要和高级的社会物质需要。低级的自然物质需要包括食物、保暖等方面的需要;高级的物质需要是指对高品质物质的需要。
4.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成就、自尊、交往、教育、审美、道德等方面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可以激励着人们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使人们乐于学习知识,并使知识的传递和经验的传播成为可能。精神的需要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丰富人们的智慧、促进思想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神需要往往和物质分不开,如在满足精神需要的同时,往往需要物质基础,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富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确保精神需要的满足,匮乏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并非不能满足精神需要。人们的精神需要是会不断升级的,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提出更高的需要。需要不只在它没有满足时是活动的动力,在得到满足后,仍然是活动的动力。需要永远表现出积极的性质,个性的倾向性就表现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
二、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
如果说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人的需要通常以兴趣、意图、愿望、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但仅有这些意愿,人还不会立即有所行动,只有动机产生后,人的某种行为才会真正被引发。动机具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活动性,一个人由于需要产生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出现对他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表现为行为的发生和加强;第二是选择性,一个人的行为被推动之后,其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相应的忽视其他的方面,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第三是坚持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个人必须将其行为维持一段时间,从而表现为坚持追求的愿望和态度。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是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想要得到满足;第二是客观上存在着满足某种需要的具体对象,使之有满足的可能性。
(二)动机的功能
1.启动功能 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动机所引起,有动机才能唤起活动,动机对活动起着启动作用,调动人活动的积极性,动机是引起活动的原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开始学习活动,所以启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前提。
2.定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唤起行动,而且能使行动具有稳固性、持久性和完整性,使人的活动保持一定的方向并使其水平不断上升。动机指引着人行动的方向,使行动朝预定的目标进行。
3.强化的功能 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动机可以加强行动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成功地做成了某件事情,可以增强继续做好的信心。强化可以是来自诱因产生的刺激,也可以是有内发性的动机所产生的阶段性行为结果。有一类动机,依赖现有的情境和直接的影响,在较短时间内,对活动可以起辅助的强化作用,如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自卑感强烈,如果他常常意识到这一点,并激励自己,就可以起到努力学习的强化作用,促使学习得到进步。
4.迁移功能 动机总是由一定的情境激发,但也可能会产生迁移,例如一个学生不喜欢绘画,但她很喜欢服装设计,长大想做服装设计师。如果能促使其想做设计师的动机迁移,明白为了将来能成为设计师,绘画是非学好不可的,就会开始努力学习绘画。
(三)动机的种类
由于动机与人的行动的关系较为复杂,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并不只是一个动机所促使。同时,一个动机也可能由多个行动显示出来。现根据不同的角度和标准作如下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需要的种类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的基础是人的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性的需要而产生的动机;社会性动机的基础是人的社会需要,如交往、劳动、学习的动机等。
2.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把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卑劣的、错误的动机。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动机就是高尚的、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或低下的。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有些人的活动动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一般的动机与特殊的动机 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一般的、概括的动机与特殊的、具体的动机。如学习是比较广泛的动机,它对所有知识的探求都有推动作用。而钻研物理、数学等专业学科,则是具体的动机,它只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探求有推动作用。
4.直接的动机与间接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以及动机与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可以把动机分为直接的、短近的动机与间接的、长远的动机。长远的动机持续作用较长,具有稳定性,不受偶然因素变化的影响;短暂的动机则恰好相反。
5.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根据动机所起作用的主次、大小,可把动机区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在一些复杂的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动机,各起不同的作用。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就叫主导动机。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地位的动机就是辅助动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动机与目的、行为、效果、效率的关系
1.动机与目的 动机和目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动机是驱使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说明一个人为什么进行这种活动。而目的则是期望在行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有时动机与目的并不一致,分为两种情况:动机相同而目的不同,例如,高中毕业生都想考大学,但有的想学艺术,有的想学医学,有的想学文学;目的相同而动机不同,例如,同样是学艺术,有的想成为艺术家,有的想成为艺术教育者。
2.动机与行为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相同的动机或相似的动机。例如在同一所单位中,大家工作的动机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希望得到高薪,有的为了升职,有的为了养家糊口。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能有不同的行为。例如几个人都想锻炼,但有人选择打网球,有的去跑步,有的去游泳等。
3.动机与效果 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情况也较复杂。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会产生好的效果,不良的动机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即为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情况,比如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帮倒忙、好心办坏事。这样的事情从动机上讲无可非议,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却产生了不好的效果。因此,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其行为,并对行为做出比较准确地控制与预测。
4.动机与效率 动机与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考试或运动员比赛,成功心切则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正常水平的发挥。
三、兴趣
兴趣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健康而广泛的兴趣可使人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深入而巩固的兴趣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动力。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它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成为人对某种事物认识和获得的倾向性。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认识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人的认识和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对一个人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兴趣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首先,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研究,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并使某种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发展。其次,兴趣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生活内容,促进个性的发展。再次,兴趣能促使人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劳动。高尚的兴趣,促使人们进行高尚的、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低级庸俗的兴趣,则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兴趣的种类
人的兴趣有多种多样,可按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1.物质的兴趣和精神的兴趣 根据兴趣的内容或倾向性的不同,可把兴趣分为物质的兴趣和精神的兴趣。物质兴趣是以人对物质需要为基础的,表现为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渴望。物质兴趣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指导,很容易使人发展为畸形的物欲。精神兴趣是在精神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现为对科学、文学、艺术等的兴趣,可以促使人主动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劳动,发展创造能力。精神兴趣往往能表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个性发展的水平。不健康的精神兴趣,可能把人引向堕落。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事物的起因、事物的本身、事物的未来结果可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的兴趣就是对事物本身有直接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如对学习、劳动本身需要而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这种事物未来的结果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许多人锻炼身体,是因为意识到锻炼能使人身体健康,为了这个结果才对这种活动感兴趣。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转化,对于个人的积极而有效的活动最为有利。
3.高尚的兴趣和低级的兴趣 根据兴趣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可把兴趣分为高尚的兴趣和低级的兴趣。高尚的兴趣是指那些有利于社会、能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如对求知创新的兴趣、对健康高雅的社交活动的兴趣等;低级的兴趣是那些庸俗的,使人腐化堕落、无益于社会健康发展的兴趣。
(三)兴趣的形成
兴趣是基于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1.年龄 年龄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一项兴趣发展的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在进入青年时期,在对象和内容方面的兴趣会发生显著变化,不但内容丰富了,也显现出个性特点,进行体育运动、读书、爱好艺术等已不只是为了兴趣,而是向认知和文化追求的高度发展。
2.性别 性别也是影响兴趣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女性对具体的、个人的事物或活动较有兴趣,而男性多对抽象的、社会的事物或活动较感兴趣。从学科来讲,男生对理科的兴趣略高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略高于男生。男性对时事、政治的兴趣高于女生。
3.家庭和环境 家庭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都可能对人的兴趣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许多的音乐世家、美术世家等。还有地域形成的传统文化特色,也容易形成地域兴趣的特点,如武术之乡、越剧之乡等。
4.能力因素 兴趣也会受能力的制约。人们对自己能够胜任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对自己比较薄弱、难于胜任的事情往往缺乏兴趣,甚至回避,这也是正常的自我防御的表现。青少年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及多方面的表现能力。而当人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及成果时,就会充满信心,进而对更多的事情产生兴趣以及产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
(四)兴趣的特性
1.指向性 人总是会积极地把注意指向并集中于感兴趣的事物。例如许多社会举办的艺术、运动项目等培训班,报名者是结合个人兴趣进行选择的,这就是兴趣指向性的表现。兴趣的指向性不是偶然地、一时性地倾向于某种事物,而是经常地、主动地去观察和思考某一事物,并渴望去研究和从中收获。兴趣的指向性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人在某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需要,这就使兴趣的指向也得到丰富和变化。
2.广阔性 兴趣的广阔性是指兴趣指向客观事物范围的大小。人与人之间兴趣广阔性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有的人兴趣范围十分广阔,而有些人的兴趣则十分狭窄。兴趣的广阔性会促进人们的求知欲,成为知识渊博的基础。
3.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兴趣的稳固持久程度。人与人之间的兴趣稳定性差异很大,有的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坚持或从事许多年,无论从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这类人在事业上易取得成功;有的人的兴趣则缺乏稳定性,一种兴趣还没有稳固,又被另一种兴趣所代替,这类人做事没有恒心,事业上也难以取得成绩。
4.效能性 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兴趣对一个人的实际活动所引起效能的大小而言。兴趣在不同人身上产生后,所起的效用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的兴趣很容易变成行动,有的人则很困难。凡是能使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工作,并产生明显效果的都是积极的、有效能的兴趣。相反,兴趣只停留在口头或念头上,只具有一时的想法,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之中,则是消极的、无效能的兴趣。
(五)兴趣的培养
兴趣对人进行的各种活动起着推动作用,可以使人在快乐中求得学业的进步,取得成功。兴趣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目的性 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知识的学习枯燥无味,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明确学习的目的可以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与自身的发展的关系、学习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会增强学习的动力,在间接兴趣中找到快乐。
2.注重实践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会让人体验到快乐和满足,进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产生兴趣。例如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在学校的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和认可,这就促使这个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进而产生更强的动力去提高学习成绩。
3.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每个人能力上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形成不同程度的兴趣,建立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努力目标,在最大的可能性上获得成功,建立起自信心,使兴趣的程度更高。
四、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在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选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个性倾向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自我意识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需经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较长的发展过程,才能逐渐地成熟起来。
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发展表现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方面。
1.生理自我认识 是个人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这些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社会自我认识 是个人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权利义务的意识。社会自我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学习社会经验的途径也越来越多。
3.心理自我认识 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动机、需要、行为等的意识,这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
1.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自我 自我意识不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而逐渐认识自己的。初生的婴儿没有自我意识,他们还没有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周围世界的客观环境中分离出来,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而随着成长会逐渐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他人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形成对自己的认识。
2.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 自我观察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感知自己的一些外在特性,包括自己形象、气质、自己的富有程度等;另一种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此时个体被分解为主体的观察者和客体的被观察者。实际上是对过去的自己进行回忆和整理,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情绪体验,这种对自己的内省是在少年期开始产生的。
3.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 通过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进行分析和正确的评价,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观念。活动的结果影响他人和集体的评价,从而影响一个人在周围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三)自我意识的特点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过渡期,这一个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如下特点。这些特点与青年人的态度、行为选择也有密切的联系。
1.关注“自我形象”和内心世界 青年人会更加注重“自我形象”以及自我体验,喜欢修饰外表,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的变化,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看得十分重要,常常发生在反省中观察、体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关注程度会逐渐增强。
2.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获得了发展 青年人开始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在评价标准上向同龄团体的评价标准取向过渡,并逐渐克服同龄团体的强烈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自我评价,表现出真正的个体独立意向,形成个体特有而明显的自我评价。
3.自我调节能力明显增强 自我调节可分为被动的自我调节和主动的自我调节。前者是指由外在控制力作用引起的自我调控。后者是指由主体自设目标、自定要求的主动的自我调控。青年人自我意识水平不断成熟、提高后,自我调节水平和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
(四)自我意识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能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为此,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自我接纳能力 自我接纳是指能正视自己的现状并接受自己。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别人的评价和态度。一个人若经常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就会充满自信;反之,则会丧失信心,悲观失望。但作为一名青年人,要有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一个人要能相信自身有可贵可取之处,才能自尊自爱,不断努力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2.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自我认识能力指的是既知道自己长处,也知道自己不足的能力。知道自己的长处,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使之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克服或扬长避短,使劣势变为优势。因此,认识自己会有助于一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学习、工作、社交等活动为检验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提供了条件,在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作冷静、认真地分析和评价,检验以前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有没有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取长补短,发挥优势,获取成功,建立自信。良好的自我意识只有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