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创新设计:思维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服装设计灵感的挖掘

灵感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突然出现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超越平常水平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使设计构思或表达得到升华。

灵感是设计的起源,通过对事物的感触,激发设计师的思绪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设计师通过灵感构思进行拓展,收集资料、拟定主题,为整个系列的设计氛围奠定基础。

设计师需要自然而然地去感知一切启发灵感的元素,能够系统并且有条理地对灵感元素进行研究。同时,需要分析最初的研究是如何、甚至在哪里与各种各样的形式和色彩发生关联的。如果设计师已对某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研究,将其拓展到设计中,就可以通过主题、色彩、元素和廓型等方面的因素来激发灵感。为了清晰地表达主题,设计师需要清楚到底是什么激发了灵感。然后有针对性地运用设计元素,对启发灵感的事物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增加设计的深度。

那么如何寻找设计灵感,发掘尤为重要,有14个灵感源泉可供参考:

自然景观、宇宙与细胞、生物、人文景观、民族与民俗、网络传媒、电影与电视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文学作品、心理状态、产品设计与生活方式、市场调研、图书收集。

(一)自然景观

图2-1 以四川梯田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设计师可以从自然中汲取视觉感观的灵感。自然中存在的色彩、肌理、形式、图案都能为设计师提供素材。然后可以对自然元素进行直接的展现,譬如参照四川梯田的自然景观进行设计,将色彩作为色板,或者将梯田轮廓作为概念(图2-1)。自然主题可以从简单原始的方面去展现一个完整的系列设计,也可以从最新颖和最概念化的角度去展现一个系列。但是,对自然灵感成熟的运用,主要是源于设计师对参考资料的深层含义的理解,而不是进行直接地表现。

设计师需要仔细地研究灵感来源,再用自己的审美来组合重现。这样灵感的来源才可能凸显出来。例如,在服装上直接使用贴画可能就不是对灵感的最佳解读。需要对一年四季的形态、色彩以及景致进行搭配与组合,甚至对生态环境进行研究,这样在设计时才可能不是对大自然外表的直接运用,而是从高度个性化的角度去运用这个视觉元素。

(二)细胞与宇宙

细胞与宇宙作为万物的起源,造就了人类的生命与生存的世界,同时也是设计师探索生命奥秘与设计灵感的来源。浩瀚的银河、色彩斑斓的星球、关于外星人的传说、细胞的运动方式与细胞的组织结构等无一不给设计师以启迪,引人思考。细胞与宇宙的神秘感和未来感带给设计师们莫大的刺激,他们能通过研究宇宙生命的奥秘来感受日常生活中所不能接触到的事物。细胞和宇宙在设计中扮演着未来感的角色,设计师可以通过模拟细胞的形状或宇宙星球的排列来创造出富有奇幻色彩的服装作品,让观看者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设计师克雷格·劳伦斯(Craig Lawrence)在2012年设计的系列作品中将细胞的形状作为设计元素,提取了细胞的外形轮廓,并简化成抽象的形状和线条,运用素材再造的设计方法把灵感应用到服装中,表现出整个系列风格的现代前卫,未来感十足(图2-2)。运用宇宙元素的设计作品非常多,例如巴黎世家(Balenciaga)2015春夏系列,设计师运用太空材料与运动廓型让观看者仿佛置身虚幻的未来设计;还有设计师侯赛因·卡拉扬(Hussein Chalayan)的星空图案也风靡了整个时尚圈(图2-3)。

图2-2 以细胞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图2-3 以宇宙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三)生物

大自然在设计领域给予了设计师无限的启迪。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形象不断地激发着人类的创造力,同时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规律得到尊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自然情结依旧挥之不去,设计师能够从自然中不断获得启发和灵感。

自然界中植物形态自身就会形成一种构造美,这是有规律有秩序的一种美,因此说大自然是神奇丰富的。自然界为设计师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也不断地在自然界中发现艺术美、形态美。植物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就经常出现,如女性服装中常用花卉图案作为装饰,通过对花卉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和解构,设计师可以掌握新的思考方式和造型观念,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花卉的自然生长规律,并通过它来进行现代设计。植物是自然界中色彩较为丰富的,外形也有成千上万的样式,并且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解读意义。同时它是设计师在自然界中最容易触及的事物,而且大多给人非常美好的感受,运用植物元素的设计大多让观看者心情舒畅。

动物皮毛从远古时代开始就被利用到服装面料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和出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人性化的原因,大部分动物皮毛形态开始以仿真面料来代替。动物确实能给设计带来充足的设计灵感,譬如鸟、鱼给人自由灵动的感觉,动物则给人野性的感觉。设计师从中吸取灵感,来表达出内心想要陈述的感情,不管是岁月静好的自由悠闲的感觉,还是狂热奔放的情感,都可以从不同的动物身上找到设计点。设计师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动态或者是从外形中提取元素,来制作图案和造型。

千姿百态的自然形态是普遍可见的现实,是艺术的原生态,是灵感的激发点,也是艺术形式构成的依据。自然界是最大的艺术资料库,任何设计师与艺术家都应该对自然有敏锐的洞察力。设计元素需要借助于视觉元素来激发想象,设计师需要从自然界中提取视觉元素,体验自然生态中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这是艺术创造的重要途径。

自然界是完全有序有规则的,甚至在细微的结构中也是如此,如果要想从中发现问题,就需要设计师对微妙性有所观察,对形态进行放大与分解,以及从其他不同角度去观察它们。总之,设计师要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发现形态,从构成的角度去观察自然,那样设计师才会从自然中获得更多启迪。

自然界带给设计师的灵感是无限的,想要充分地用设计呈现出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通常会采用造型模仿的设计方法来体现。造型模仿可以是对灵感造型整体的模仿,也可以是局部的模仿;可以是写意模仿,也可以是近似模仿。

例如图2-4(1)、图2-4(2)两款设计都是采取了局部模仿,用轻柔的薄纱面料模拟出水母的透明感,用飘逸的后衣片和肩部的层叠设计准确地表现出水母触须的造型。通过局部的模仿让观看者能第一时间感受到水母与女性的相同感觉,清透、柔美、缥缈,很好地将灵感通过款式表达出来。图2-4(3)运用写意模仿,提取蝴蝶的色彩纹样与连衣裙款式相结合,穿着者像蝴蝶一样美丽优雅又不失神秘感。图2-4(4)服装整体的造型模仿了花朵。将布料裁剪成花瓣的形状,模拟花瓣的层次进行缝合,很好地将服装造型与灵感结合。

图2-4 以自然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四)人文景观

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对生存环境的建设与改造就无处不在,人文景观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建筑、城市、自然环境等。

在人文景观中,建筑是设计师们钟爱的灵感来源,建筑为设计师们提供了风格、色彩、结构、时代、观念等各方面的灵感,如古典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等。每个不同时期的建筑都有突出的个性风格以及元素,在设计服装时,也能从这些风格鲜明的建筑上找到形状、色彩、结构、纹样、廓型的设计素材。如图2-5(1)中的悉尼歌剧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呈现了概念至上的现代风格,又是音乐艺术的标志。具有典型性的建筑,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理念上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启发,并且都能转化为时尚。设计师提取悉尼歌剧院的外形轮廓进行简化处理,用精简的线条描绘建筑的造型。服装的焦点集中在胸部,整体造型干净利落,与现代风格的悉尼歌剧院如出一辙。图2-5(2)中的布拉格歌剧院是捷克布拉格老城区的著名建筑。歌剧院建于文艺复兴时期,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典型的欧式风格建筑。繁复的建筑风格与高级定制礼服相得益彰,设计师将歌剧院的内部结构运用到礼服的装饰上,增强了服装的层次感,突出了服装既华丽又复古的感觉。不同风格的灵感来源能造就出不同风格的设计。与庄重华丽的歌剧院不同,图2-5(3)中的马德里文化中心未来感十足,简洁现代。马德里文化中心结合了几何元素与银色反光材料,在建筑内部的结构上进行了突破,富有前卫的时尚感。将其运用在服装上时,设计师采用科技材料完全地模拟了建筑的墙面质感,将楼梯的线条排列改变成斜纹,更突出了身体的流线感。

服装从材料、色彩、廓型三个方面很好地借鉴了建筑的设计特点,让整体造型充斥了建筑的立体感。图2-5(4)中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著名的现代博物馆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材料。博物馆的建材使用了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还包覆了钛金属,在阳光的照耀下,博物馆的外墙会有波光粼粼之感。设计师也将这一建筑特点搬到了服装的设计上,采用了同样有反光效果的新型材料,加上方块的肌理形状,较好地模拟了建筑的外墙效果,将灵感很好地搬到服装上。

图2-5 以建筑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五)民族与民俗

民族背景、民俗文化也是设计师寻求设计灵感常使用的主题之一。

一个社会的服装与穿着者拥有的资源有关,也与一个族群表达他们的社会结构的方式有关。从当前的服装来看,民族服装与民俗服装所具有的各种元素依旧适合现代的设计。虽然它所处的时代较为古老,所以在用途上似乎与现代服装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也使得设计师们能够运用一种非常独特和个性化的方式去阐释他们关注的这个时代,包括某一个时期的造型、细节、面料、色彩、图案、穿着的功能性,甚至服装的定义等。

民族传统文化的色彩、符号和节庆的装饰,都为设计的拓展提供了观念上的参考。服装的款式也会从民族传统服装上汲取灵感。例如,苏格兰的礼服套装、匈牙利的绣花套裙、希腊的百褶短裙以及我国恩施的土家织锦。这些常见的传统服装都会经过设计师的改造运用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

传统民族图案也同样会常被运用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去。设计师通过运用一些民俗的元素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服装风格,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给服装的设计带来了大量的设计灵感。例如图2-6(1)中的波西米亚风格图案,波西米亚风格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和自由化。色彩浓烈、设计繁复,带给人强劲的视觉冲击和神秘气氛。花卉与无规则的刺绣图案集中在胸口、袖口、裙摆的边缘,让服装风格独特、超凡脱俗。中国风的图案大多具有代表性,龙纹、云纹、花卉是最为常见的[图2-6(2)]。此类图案大多运用在极具东方风格的礼服上,服装整体大气端庄、华丽优雅。哥特风格的教堂玻璃花窗也是设计师们最爱的设计灵感之一[图2-6(3)]。古代教堂的花窗色彩浓郁,形状复杂,内容考究,大多以宗教为主题。由于图案色彩繁复,所以多用于廓型简单的服装上,款式实用但风格独特。此外,中东风格的所有主色都带有灰色调[图2-6(4)],喜欢大拼色。服装图案以花卉、抽象几何图案为主,花纹细密繁多,有着复古高贵之感。

图2-6 以传统民族图案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六)网络传媒

网络传媒是指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开始加入到大众传播行业。从传播手段来看,网络媒体兼具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现有媒体的全部手段,可以称之为全媒体。大众都可以将信息利用网络发布,同时这也是一个广告的大型载体,正因为其传播手段的全面性,它的传播功能几乎可以超越此前的所有媒体。

同时,它在时间上的自由性、空间上的无限性,使之在传播条件上突破了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向受众提供较即时、较充分的资讯。此外,它的易检性与交互性还大大拓展了其服务功能和互动效果,成了受众容量最大的资料库和可参与的公众媒介。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自我发布信息的条件将更加完善,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会自由采集和发布信息。

服装设计随着网络资源的介入,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资料的收集阶段到设计风格的界定、设计的最后定稿阶段,整个设计过程都与网络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网络特点和网络文化给人的生活带来便捷,进而再从设计角度入手,一一对照网络的特点深入研究。网络会给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提供更为便利、全面的资料,也能使设计者迅速进入国际服装设计的轨道,可以使设计师们更安全、有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设计素材及图片资料,发现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共鸣者,进行完美互动,拓宽思路,使设计构思更加清晰。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浏览各大时尚网站找到需要的设计资料,例如YOKA、VOGUE、ELLE、HAIBAO(图2-7)等网站。时尚网站会及时更新秀场讯息、搜集优秀的街拍搭配,同时也会发布当季的流行趋势,是设计师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图2-7 提供灵感源泉的各大时尚网站

(七)电影与电视艺术

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声音、人物、场景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电影的主要样式有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其中故事片可划分为多种类型。

电视艺术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即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艺术分为电视剧集、娱乐文艺、纪录片三大类。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审美特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既是综合艺术,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影和流行文化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2011年的春夏系列灵感就来源于电影《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宽大的草帽与艳丽的服装模仿了电影女主角的造型。设计师延伸了电影作品,并充分利用,表现出了电影女主角少女的可爱与性感,让服装有了人物性格,从而增强了服装的表现力[图2-8(1)]。普拉达(Prada)2011春夏作品灵感同样来源于电影,秀场上模特的妆容、发型以及服装风格都借鉴了电影《Zou Zou》中主角的形象。模特的波浪发型与华丽服装诠释了巴洛克精神,将电影的风格延续到了秀场[图2-8(2)]。

当设计师将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作为设计灵感时,应考虑那些造就经典款式的各个方面的构成因素。色彩、灯光、道具、情境和各种视觉线索,能够帮助设计师确认某种特殊的氛围,并在研究上拓展更多的方向性和创新性。设计离不开创新,创造非凡是设计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它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的始终。

图2-8 以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八)绘画艺术

绘画是最常见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绘画的种类也多种多样,风格形式也不同,不同年代的绘画所表达的情感也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设计与艺术是紧密联系的,设计创作出的是艺术品,艺术的表达也是设计创造。

绘画在表达形式、色彩、肌理、图案、思想上能带给服装设计莫大的启发。设计师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氛围,从而很容易就能激发出艺术创作灵感。设计师运用绘画元素的案例较多,如玛切萨(Marchesa)2017年的春夏作品[图2-9(1)]。运用了艺术家雅克·亨利·拉蒂格(Jacques Henri Lartigue)的作品《金鱼吹》(Gold Fish Blow)。通过两种不同质感的面料来表现油画颜料堆积的粗糙感和画中鱼缸的反光感。这幅作品色彩柔和清丽,金鱼的颜色点亮了整幅作品,运用于贴身礼服可以充分地表现出少女的淡薄柔美。宗教文化对设计师的启发巨大,华伦天奴(Valentino)2014年的春夏系列就把著名油画《伊甸园》[图2-9(2)]搬上了高级定制秀场。裙摆作为画布,将油画图案作为印花装饰,灰色面料与淡雅的油画色彩搭配相适宜,非常符合品牌宫廷风格和具有的罗马贵族的气息。用服装讲述了《圣经》中最美妙的故事。杜嘉班纳(Dolce&Gabbana)2008年的春夏系列[图2-9(3)]也同样将著名油画作品搬上了秀场舞台。粗犷之感的立裁造型与莫奈《睡莲》中细腻的笔触相碰撞,让静谧的睡莲充满活力。

根据绘画的种类不同,展现出来的服装风格也不尽相同。古典油画表现出复古的服装风格,当代艺术绘画更能展现前卫的服装风格。设计师在欣赏不同绘画的同时,也为服装风格奠定了基础。图2-9(4)中的服装与油画如出一辙。从服装造型上借鉴笔触,其色彩的比例搭配也与画作相近,很好地将油画的各个部分分别运用在服装上,整体造型和谐,极具艺术感。

图2-9 以绘画艺术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九)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音乐在一定时间长度内营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艺术以旋律、节奏、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抒发人的审美情感为目的,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

旋律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音乐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等组织起来,表现了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是最富个性色彩的、也是最富有风格化的一种表现手段。

节奏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服装是流动的艺术,音乐是艺术的流动。服装设计的灵感和创作与音乐紧密相连,一首动听的曲子可以给设计师无限的遐想,进而将这种感觉展现在设计作品当中,一切艺术源头都是相互关联。设计师应当发掘乐感,并且将其融入设计思维中,使优秀的设计作品如同音乐一般流入观看者的内心。音乐具有娱乐性、地域性、象征性、宗教性,设计师从中获得的灵感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触,并不是实质上的色彩或造型。

不同风格的音乐能带给设计师不同的灵感。设计师欣赏各种乐曲产生出共鸣,从而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曲风、情感,或是歌词内容找到情感的突破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设计来回应歌曲带来的感受。

巴黎品牌Each x Other的2018年春夏[图2-10(1)]系列有着朋克风的前卫酷感。鞋子与颈部的配饰是朋克乐手的典型装扮,黑色的爱心与毒蛇图案既黑暗又浪漫,让原本激进的朋克风充满了高级的时尚感。设计师用服装造型表达音乐风格,用图案印花讲述朋克音乐的灵魂,很好地让时尚与音乐统一。不同于朋克风,摇滚风是狂野与离经叛道的代表。吉普赛运动(Gypsy Sport)2018年的春夏系列[图2-10(2)]用模仿海报纸的面料和粗犷的服装结构诠释出摇滚音乐的疯狂。整体造型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如同摇滚音乐给人的感觉,充满力量。奥利弗·泰伊斯肯斯(Oliver Theyskens)2018年的春夏系列[图2-10(3)]则用款式简洁的黑色皮质连衣裙表达了哥特式音乐的黑暗冰冷。服装造型简单,金属装饰扣与分割线是整个服装的亮点。设计师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延伸传统哥特风服装中的公主线以及腰封金属扣,既有复古的感觉又有现代音乐的躁动。现代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电子音乐。帕科·拉巴纳(Paco Rabanne)2018年的春夏系列[图2-10(4)]用流苏长裙来模拟电子音乐无规律的声波,充满动感与活力。光面皮质褪去距离感给人年轻的感觉,就像舞厅里的迪斯科舞曲复古迷幻。

图2-10 以音乐艺术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十)文学艺术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或文字符号为物质手段,打造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生活和表达艺术家审美意识的一种艺术。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等样式。由于语言形象的间接性,文学作品比其他艺术更能提供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

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服装风格、言谈举止等来表达内心世界。例如张爱玲笔下的人物100个读者会有100个不同的形象特征,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艺术形象。

文学与服装之间的联系就像是前者在描述故事情节时衍生出了主线剧情,类似精神内核与具象化之间的联系。博柏利(Burberry)2017年春夏以服装的形式演绎了文学作品的时代感和文艺气息,灵感取自英国传奇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的小说《奥兰多》。其主人公奥兰多本是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Ⅰ)时的贵族美少年,因获得“不老不死”的能力,神奇地横跨400年,完成了从16世纪的男性到20世纪的女性的转变。这一角色跨越了多个时代以及性别,其风格也模糊了博柏利在“过去与现在”“男性与女性”方面的设计。在这次的设计中,极具古典主义风格的拉夫领、荷叶边、羊腿袖等元素都极具时代特色。这似乎也验证了,服装的本质通常倾向于通过描述抽象内容的形态来建立新的历史时期,如同将过去年代的文化以服装或以想象后的具象化方式,来强调故事的历史面(图2-11)。

图2-11 以文学艺术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十一)心理状态

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艺术需要灵感,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思维模式,所以千百年来人类不停地对这种思维进行研究。

情绪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服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表现形式,经常会展现令人震惊的作品。设计师需要采集最能表达情绪的素材与手法,来最大化地把心理状态转化为实物。设计师情绪压抑时可能会创作出一些黑暗或者极具爆发力的作品来表达或发泄情感,而情绪愉悦的时候可能会创作一些鲜活明快的设计。心理状态可能会很直接地影响创作出来的作品基调。当然在设计时也会有情感爆发的时候,这时设计师需要抓住情绪点,遵循内心的想法,即兴地画出设计手稿。

艺术创造是一种内心情绪的表达或宣泄,当获得这一心理状态的时候,便会突然之间有茅塞顿开之感,不可遏制,妙笔生花。设计师不但要培养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在生活中收集创作材料,更应该学会记录自己的日常情绪。记录手法可以是拍照的形式,也可以是笔录的形式。总之在有强烈情绪时,可以明确地留住当时的情绪作为以后设计的灵感来源。

设计师根据自身的情绪、境遇设计出的服装必然会赋有情感。如悲伤时设计师可能会设计出紧身、简洁的服装来表达内心的焦灼感与难过。[图2-12(1)]服装从视觉上带来的窒息感能够让观看者更直接地体会设计师的内心情感并产生共鸣。如此,焦虑时会通过黑色的服装来吐露内心的不安[图2-12(2)];惬意时会通过色彩淡薄、廓型松散的设计来表明内心的放松与舒适[图2-12(3)];慵懒时通过通透轻薄的服装来写意空虚与悠哉[图2-12(4)]。情感不仅能赋予服装灵魂,同样也是设计师表达自身感受的途径。

图2-12 以心理状态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十二)产品设计与生活方式

服装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具有艺术感之外还应具有实用性,需要贴合市场以及消费人群的需求。设计师之所以不同于艺术家,是因为设计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如包豪斯设计主张中提到,设计的目的是人,就是为人而服务。它是通过综合艺术美感和生活需求,来设计出能使用的物品。

设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创造,而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做能做的设计。设计师可以结合市场需求或针对某一种独特生活方式的人群,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来设计符合人群需求的产品。设计师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观察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从而通过这些需求去设计满足消费者的服装,同时填补服装市场上产品的不足。

设计师需要明确服装的基本属性与穿着性,如只做纯粹艺术品般的设计而忽略穿着者的舒适性,那么服装就违背了本该有的用途。很多功能性强的服装就是从实用性出发,满足穿着者的各种需求,尤其是运动风设计品牌更会把设计点着重放在可穿性上。例如采用运动服面料[图2-13(1)]、增加口袋数量[图2-13(2)]、一衣多穿[图2-13(3)、2-13(4)],从细节上增加服装的实用性,同时保留服装的美感。所以设计师需要有对生活的敏感度和对市场的充分了解,从而寻找设计灵感。

图2-13 以实用性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https://www.pinterest.com

(十三)市场调研

服装市场调研就是对服装市场的调查研究,服装市场调研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服装市场现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相关信息,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下一季产品生产与营销的预测,以达到服装产品适销对路、抢先占有市场的目标。服装设计师作为企业中的重要负责人之一,每个季度必须安排几次有目的性的市场调研,以便及时了解市场和把握市场,做到设计时心中有数。

在市场调查中带着思考和任务进行,服装市场调研一般具有两方面特点。

(1)要从现有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2)要根据现有的事物状态预测未来,为下一步的产品设计或品牌发展制定计划。

市场调研一般分为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前期的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的在于搜集相关资料等信息;后期的研究是调研的关键和价值所在,是对调查信息进行梳理、提炼和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市场调研是了解目标消费群的重要渠道,设计师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就需要不断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消费趋向、需求变化及对产品的期望,来决定以何种方式、开发怎样的新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区域市场的需求信息、同类产品的经营状况,从而制定有效的产品研发计划。

表2-1品牌经营状况调查

根据设计师的工作需要,调研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服装品牌、产品信息、消费需求、时尚信息四个方面。在服装品牌的调研中,设计师可以进行多个品牌的比较研究或单一品牌的专门调查研究。具体调研项目内容可以参照表2-1,根据调研的目的进行调整和增减。可以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结合的调研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对消费群体的年龄结构、职业特征、生活方式、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需求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把握这一消费群体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生活方式、新价值观念、新衣着需求等变化。时尚信息的调查是设计师进行市场调研的最主要部分,包括服装流行信息调研和时尚信息调研,是指对生活与时尚相关的信息进行调查研究,以及产生对现阶段社会现象与服装流行变化的因果关系的理解(图2-14)。

图2-14 服装市场调研

(十四)图书收集

各种书籍是调查收集各种灵感来源的重要载体,是获得流行资讯信息的快捷而有效的手段。各种书籍、期刊等提供的信息,几乎包括了各种服装灵感来源及设计元素,以及服装流行行业中各个层面的相关信息与知识。这些信息对服装历史演变、民族风情、自然生态、人文艺术、科技、消费者生活方式、流行信息的研究与报道等都具有最全方位的信息量和准确性。

各种图书是收集服装创新设计灵感素材的第一步,在设计前期工作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图书可以分为专业理论图书,针对设计行业人员的专业设计图书,针对大众消费群体的消费时尚期刊,跨专业的艺术、人文、科技、生活方式图书等。

目前,市场上可以搜寻到的服装资讯刊物非常多、分类很细。它们大致分为专业流行趋势研究机构发布的一年两次或四次的流行趋势报告、专业设计工作室根据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流行发布做出的设计作品手稿、图片,公司或个人组织发布的汇集的画册等三种。

时尚期刊包括专业时尚期刊与各种大众类时尚生活期刊。这类期刊研究流行市场,提供流行趋势信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传播信息,解释流行时尚新闻;指明最新流行的服装以及最有效的搭配方式;提供过去的流行风格作为资料并且刺激流行创新的滋长;有时进行消费者调查,分析读者的组成、兴趣与习惯、消费情况、人口统计等方面的资料给商家作为参考;同时也为与时尚的相关产品做广告宣传。

其他跨专业期刊中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收集到艺术、家居、科技、人文等相关行业的最新资讯,这些都可能成为服装创新设计的灵感来源和切入点,对服装与时尚领域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这类杂志的接触,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文化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了解到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也可以了解到商业层面的运营状况以及对某些公司的竞争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以上14种设计灵感的挖掘,可以根据设计师对灵感的敏感度来激发设计理念和元素的应用,扩展创新思维能力。设计师在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灵感。“灵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它长期潜伏于设计师的潜意识之中,是在长期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出现的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潜意识到意识的突然闪现。正如俄国著名画家列宾(Ⅰya Yafimovich Repin)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