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人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文理渗透,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和改善知识结构。
通识教育是由自由教育演变而来,相对于专业教育而提出,是指通过非职业性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树立开放的思想观念,塑造全面的素质,构筑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开阔学生视野,为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和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积累基础知识、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健全个人与公民,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现代社会的通识教育是指所有大学生均应接受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主要包括人类社会的历史与文化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道德教育、社会生存能力的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它的主要特征是超越直接的功利目的,着眼于人的潜能开发与身心的和谐发展,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显然,通识教育也是做人的教育,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理念。
实施通识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1.知识经济成功之本的终身教育趋势要求加强通识教育
终身教育已成为知识时代的发展趋势。经合组织国家的教育经费平均占其政府支出的12%,在职培训方面投入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估计高达2.5%。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职工的培训开支超过10亿美元;通用电器公司每年投入3亿~4亿美元用于职工通过该公司的培训计划;日本丰田公司所属各厂4.6万工人都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公司非常重视岗位培训。总的来看,“边学边干”已经成为学习与就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大学如果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很快面临过时的、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大学教育就必须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受到良好的通识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更广泛的基本知识的能力以及忠诚、合作、开放、敬业的品质。而这些并非专业教育所能完全给予学生的,因此通专结合在未来社会仍是高等教育所必需的。
2.加强通识教育是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必须加强综合性。单纯从技术层面来看,现代生产固然也划分为不同的工序、不同的技术过程和不同的专业,但是它们在电脑技术和自动控制的基础上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技术本身涉及伦理、社会传统、经济、艺术等问题。因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必须加强综合性,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在身心方面和专业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具有综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技术给人类最直接的效用在于它的功利性。但是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是福祉与祸害同在,正面和负面效果共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诸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道德下降、个性发展上的畸形,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人际关系冷漠,甚至异化为所谓“经济动物”“科技奴隶”和“智能强盗”。随着高科技术不断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果不对技术的非人格化性质及时反思,抑制其负面影响,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无法想象。只有重视通识教育,才能解决高等教育中“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的问题。只有重视通识教育,教育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与对科学和对科学后果的责任心相协调,培养其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正义感和良心,使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这无论对一个国家或者对全世界都是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因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初始结合,是经过了以人文教育为主导到科学教育为主体的分离状态,再回到当代两者的有机结合的过程,走过了一个“融合—分化—融合”的道路。
3.现代社会要求加强通识教育
面向特定职业的大学教育随时会面临职业地位变革所带来的生存危机。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个人工作选择自由度的增加,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将更加频繁。研究表明,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一个人的就业生涯中平均更换4~5次工作岗位,知识经济中人才的流动会随各种体制改革而更加便捷。职业和岗位变动必然导致一些人工作的专业领域与他们在高校所学的专业不同。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大学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职业与工作需要的能力。通识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学习,加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对于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流动、职业调换、领域转移等做了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前期储备,同时也为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的创造以及进行新领域开发研究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知识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也适应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识教育有别于职业性的技能训练和工具性知识的掌握,更注重人类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中具有永恒价值的事物,使得人才在教育中能吸取到人类文明的精髓,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对自己发展最有利的知识。这种对于永恒价值的观念、思维、方法等的渗透、引导,较之实用性强、更新快的技术知识,更有利于奠定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为其潜力的发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
4.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加强通识教育
市场经济下人们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导致工具理性化倾向日趋明显。表现在精神文明方面出现了新的主体性迷失的情形,如正义感、责任感的弱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普遍缺乏,个人行为失范以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抬头等。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和道德发展的滞后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反省,对异质文化的比较与批判,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对艺术的欣赏与投入等帮助学生超越功利,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追求崇高的人文修养,从而造就一批全面发展、敏于探索、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高尚、人格完善的新人。通识教育通过对人类文化的科学分类,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方法,讨论其中的价值问题,将自身发展构建在人类文化遗产的整体之上,寻求知识与社会的整合,以提升人文素养。
正因为如此,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的通识教育,在20世纪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日益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目标,也同样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追求理念,在我国许多大学得以推广。
案例 哈佛的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多年在美国大学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很多人认为,该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1945年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所提倡并实行至今的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成为当今为发达国家大学普遍接受的大学教育的理念。
出于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过分专门化的忧虑,1945年,哈佛大学名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出台,俗称“红皮书”,这是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通识教育的著作。它提出本科生所学的课程中的八分之三应为通识教育课程,其中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各占三分之一。
该校的通识教育除课程体系以外,其科学与艺术的教育资源和面向全体师生及社会公众的教育活动也令人印象深刻。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植物学博物馆和矿物与地质学博物馆这三个博物馆,不仅是该校重要的科研基地,也是对本科生乃至研究生进行通识教育的重要基地。而一流的艺术博物馆或艺术馆,则集中体现了该校浓郁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教育的哲学思想。
除日常艺术展览和演出,哈佛大学每年还举办艺术节、颁发艺术奖章,这也是贯彻通识教育和全面发展方针的具体措施。
讨论:你认为什么是通识教育,哈佛的通识教育成功在哪里?
(二)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的教育,也就是做事的教育,它体现的科学主义的理念,是各类高校的各自的特色目标。
专业教育同样是当代社会所必需的。尽管过分专业化的教育也有弊端,尽管有人批评专业教育体现了职业主义、文凭主义和金钱主义的思想,带有严重的科学主义与工具主义的色彩,认为专业教育下的大学生比以前更加追求物质享受、缺乏理想主义,但是专业教育具有通识教育不具备的功能与意义,要承认专业教育的合理性与必需性。这是因为:
首先,专业化仍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并依赖于社会分工,又由于知识体系的分化既是世界发展的必然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必须采取的认知方式,这是不能够否认的事实,任何夸大通识教育有用性而贬抑专业教育地位的思想和做法都无疑是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因此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无疑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
其次,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大学生,的确有掌握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的需要,专业工作是任何一个现代高级人才的全部事业和生活中的主要部分,如果一个大学生不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他就很难立足于社会。专业教育给了学生在一个不确定的职业世界里的生存能力,给未来的大学生一定的专业特长,带来了经济的独立,而经济的独立正是理性、自由、心智探险的必备条件。因此,以做事为价值取向,注重实际,强调技能的专业教育,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维系生存的谋生之道,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我国现实实践看,实用性专业和院校成为报考热点,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比纯粹搞理论、学术研究的学生更受社会欢迎,也足以引起大学教育的反思。
因此,无论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考察,专业教育都应该是高等教育承担的重要使命。否则将无法独立、自足地立足于社会,更谈不到个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以做事为价值取向的专业教育,以做人为价值取向的通识教育只能是坐而论其道,是空洞的迂腐之论,也不可能为人们和社会所接受。
(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对立的,只是在学识的范围与程度上有一定差别,二者是相对而言的,通识教育并不是完全没有专业教育,而专业教育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通识教育,可谓“通”中有“专”,“专”中有“通”,二者是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为前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美国教育家约翰·布鲁贝克认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是必要的,因为一个人必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做好准备,普通教育(即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即专业教育)必须携手并进。
完整的大学教育离不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种教育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教育是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但无论教育多么复杂,内容如何包罗万象,总不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类。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希望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都不相同,但其内涵无非两个方面:做事和做人。做事离不开科学,做人则离不开人文。而一个人做事、做人需要的科学和人文则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完整的教育必须既包括通识教育,也包括专业教育。实践证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是大学教育的两大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的优势如下:
1.有利于培养素养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过分专业化的教育使得学生的素质被束缚在某一狭窄的知识或技术领域内,进而在个人发展上受到困扰,困扰主要来自三方面:知识专业化困扰,学生的知识只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在处理各种现实的复杂问题时经常为相关学科知识所困扰;能力困扰,每个专业都有经过前人的努力而形成的学术规范、专业文化,学生在分享专业理论、方法论、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和教学过程造成人的天赋能力的片面发展,但社会的发展要求人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情趣专业化困扰,情趣专业化首先表现为把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内容,个性、情感、爱好上的单一将抑制人的活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以上诸多困扰的存在,使得社会培养出更多“单向度的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基本的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素质,当然,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否则将无法独立、自足地立足于社会。只有通专结合,才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发挥大学的主体性,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以目的合理性作为其合理性依据,不可避免地使大学丧失了其作为社会批评与社会分析的特殊职能,从而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一般来讲,一个关注社会觉悟和科学智慧的社会,大学教育在其中一定承担着社会批评和社会分析的特殊职能。它能使社会始终具有自我批评的意识,从而对其遗产、成就和新发现不断进行检查和评鉴。大学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获得知识、从事创造以及进行判断的能力,这对于不断改善社会制度以及为文化注入创造活力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社会批评和导向作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如果大学教育不能作为真正的、独立而不受影响的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不能作为对社会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工具,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势必会被大大削弱。而大学教育的这一功能必须根植于通识教育所奠定的文化基础。
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把受教育者当作“工具人”来培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也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在教育内容上,着眼于某种特定的专门领域的“语言和规范”的传授,使学生成为自由选择能力缺乏、判断力丧失的工匠,对过分专门化的崇拜导致社会成员的主体性丧失或异化。一方面,专业主义、科技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导致社会系统产生各种分裂、隔膜;另一方面,由于公民对解决公共问题缺乏兴趣,社会失范问题增多。通识教育主张所有学生作为社会的人,都应掌握应有的共同基础,而且鼓励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中的一分子,有效地参与社会事务,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因此,为了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高等教育角度来讲,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才是最适当的选择。
当然,我国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问题,应该注意理想与现实、目标与可能的关系。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实施的可行性。理想的教育,只有化作学生自身的心理需要和生活需要,才真正具有意义。否则,最伟大崇高的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可以说,目前,外部环境并不利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在这样一个充满功利、实用的世界里,要让学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价值是比较困难的。因而,高等教育要能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使之既能有助于学生自觉努力地加强理性思维,又能满足学生为职业做准备的渴望。
(四)商学院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对全省教育工作的总要求,我院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是基于以下的分析形成: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又可细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多个方面。
通识教育的目标则是培养健全公民,发展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主张以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强调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教育,注重培养情操高尚、识见通达、知识渊博的高素质公民。
通识教育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目标,围绕学生未来必备的社会生活素质要求设置各类课程,并按必修与选修分别实施,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类、生活通识与通用技能类、身心健康类、就业与创业类、审美与人文类(表2-4)。
表2-4 通识教育课程
续表
2.专业教育课程
职业技术课程系统的开发流程原则上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及工作过程的顺序排列,尽可能地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学习内容(表2-5)。
表2-5 专业课程开发步骤及要求
专业课程按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和教学环节。选修课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和修习的课程,旨在针对学生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完善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培育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