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玄武门之变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高祖也并未真的想要立李世民为太子,反而越来越不信任李世民。有一次,高祖让三人随他一同前去围猎,并让三人骑马射猎,比试一番,看看谁捕获的猎物多。李建成有一匹胡马,此马体格健壮,但有一点不好——喜欢尥蹶子,李建成便将这匹胡马交给了弟弟李世民,说:“这是一匹好马,跑的速度很快,越过几丈宽的涧水都不在话下。弟弟你善于骑马,不如骑它一试吧。”李世民便骑着这匹胡马去狩猎,但是此马经常在疾速前行时忽然尥起后蹶,几次三番,害得李世民差点摔下马。李世民对宇文士及说:“李建成让我骑这匹马,实际上是想要借助这马杀我,但是生死由天,他能够伤到我吗?”这话被李建成听了去,于是怂恿嫔妃们在高祖面前诬陷李世民说:“秦王是这样说的:上天让我做天下的共主,我又怎么会白白地死去呢!”高祖听了以后非常生气,将三人叫来,责备李世民说:“谁做天子,这是由天意而定的,不是靠人的智力来谋求的。怎么你谋求帝位这般急切呢!”李世民觉得委屈,摘下帽子,向高祖叩头,请求让执法部门调查他是否有争位之心,高祖仍然怒气不减。这时,传来了突厥兵来犯的消息,高祖这才收起了生气的脸色,一边劝慰李世民,让他站起身来戴好帽子,一边同他商议对付突厥的办法。就这样,每当战事来临,高祖就派李世民带兵出征,而战事平息以后,高祖就越来越猜疑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与李元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除掉李世民的念头。李建成曾在夜间请李世民前去饮酒,想用毒酒来毒害他,而李世民突然吐血,才未喝下毒酒。李世民回宫后,高祖前来看望他,对李世民说:“你是第一个提出反隋的人,是帮我平定天下、消灭敌人的功臣,当初我打算你立为太子,是你坚持拒绝。而建成年纪最长,且一直担任太子,让我剥夺他的太子之位我也于心不忍啊!我看见你们兄弟之间难以和平共处,如果长期一起住在京城,迟早会生事端,不如让你留居洛阳,掌管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李世民边哭边推辞,表示不愿意离开高祖膝下。高祖说:“天下都是一家。京城与洛阳距离很近,我要是想念你了,就可动身前去看你,所以你不必悲伤。”李世民答应,并准备动身前去洛阳。

李建成和李元吉又想方设法从中阻拦,商议说:“如果任由秦王到了洛阳,有了土地与军队,再想控制他就不容易了。还是把他留在长安的好。”于是,他们又命党羽以密奏和进谏的形式,给高祖分析秦王去到洛阳的利害得失,劝说高祖收回成命,于是高祖又改变了让秦王前往洛阳的决定。

秦王未能如愿去往洛阳,与太子如针尖麦芒。秦王府人人自危,不知所措。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现在双方仇怨已深,斗争一触即发,到时候岂只是秦王府不能自保,国家的存亡都是问题。不如劝说秦王效仿当年周公平定管叔与蔡叔的行为,化险为夷!”长孙无忌深表赞同。于是,二人前去劝说李世民,说:“大王功盖天地,自然应当继承皇位。希望大王不要再犹豫了。”但是李世民始终下不了决心。

李建成与李元吉还将毒手伸向了追随李世民的大臣将士们。先是妄图拉拢尉迟敬德,想让他为自己效力,尉迟敬德不从,还将此事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说:“您对我的忠心坚如磐石,我知道他无论送您什么您都不会背叛我的。但是他送给您东西的时候您应该接受,这样不仅能够了解他的阴谋,还可以保证您的安全。”果然,恼羞成怒的李元吉不久就派人在夜间刺杀尉迟敬德,后又向高祖诬陷尉迟敬德,高祖将敬德收监,准备将他杀掉,李世民再三请求才得以免他不死。李世民身边的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也因为被李元吉诬陷,被高祖贬为康州刺史。程知节对李世民说:“辅佐您的大臣都快走光了,大王您身处险境啊!希望大王尽早下定决心。”李建成与李元吉后来还诬陷房玄龄和杜如晦,使他们也遭到斥逐。

没过多久,突厥侵犯边界,包围乌城,李建成向高祖建议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率军北征突厥,高祖应允。李元吉又请求让李世民身边的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叔宝等人一同前去,增强军队的力量。其实这是一个阴谋,实则是想在架空李世民左右之后,趁机谋害他。有人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计谋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叹息着对长孙无忌等人说:“兄弟情同手足,却要相互残杀,从古至今都是丑事。我知道大祸将至,但不想先发动叛乱。”尉迟敬德回答说:“人都不想死!现在大家都誓死拥立您,这便是天意。大祸在即,大王顾虑再三,即使大王不在意自己的性命,也对不起宗庙社稷!如果大王不愿起事,恕我就要离开了,我不愿意继续留在大王身边任人宰割!”长孙无忌也表示和尉迟敬德的想法一致。李世民又去征求秦王府诸僚属的意见,大家都一致认为:“齐王凶恶,是不会放过您的。如果这两个人如愿以偿,恐怕天下也不再归大唐了。凭大王您的贤能,捉拿这两个人易如反掌,怎么能顾虑再三而忘了国家大计呢!”李世民仍然犹豫不决。大家又说:“大王您认为虞舜是个什么样的人?”李世民回答道:“是圣人。”“想一想,如果虞舜在疏浚水井的时候被父亲与哥哥害死,那么他便化为井中的泥土了;如果他在涂饰粮仓的时候被父亲与哥哥害死,那么他便化为粮仓里的灰烬了,又怎么能做到恩泽天下,流传百世呢!”李世民最终被说服,决定起事。

李世民按计划行事,先向高祖言明李建成与李元吉和后宫嫔妃有私情一事,又接着说:“我从没有做过对不起哥哥与弟弟的事情,他们却千方百计地想杀死我,好像是要给王世充和窦建德报仇的样子。如果我含冤而死,去到地府,见到王世充等人,也会感到十分羞耻!”高祖惊讶地望着李世民,安慰他明天就审问此事。

玄武门之变

第二天一大早,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处设兵埋伏。此时,高祖也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召集殿上,查证此事。李建成与李元吉也在向这里赶来,行至临湖殿,察觉出异样,立即掉转马头逃跑,李世民跟在后面喊他们,李元吉便向李世民射箭,射了两三次也没射中,李世民回射李建成,将李建成射死了。此时尉迟敬德带着七十多名骑兵赶到,将李元吉射下马。李元吉想要往武德殿逃跑,被尉迟敬德射死了。

外面发生动乱,此时的高祖正在海池划船。李世民命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握长予,进宫担任警卫。高祖见了,极为震惊,问道:“今天是谁在作乱?你来这做什么?”

尉迟敬德回答说:“是太子和齐王作乱,已被秦王诛杀。秦王担心陛下受到惊扰,特意派我进宫守卫。”

高祖问裴寂等人:“你们认为应当如何处理此事?”

萧瑀和陈叔达答道:“李建成与李元吉无功无德,嫉贤妒能,一直策划除掉秦王。好在秦王已经为民除害。秦王功绩显赫,臣民皆归向于他。如果陛下能立秦王为太子,便可天下太平。”

高祖说:“好!这也正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

李建成的十个儿子全部获罪被杀,他们的名字被宗室的名册除去。诸将领还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身边的一百多名亲信也杀掉,尉迟敬德不赞同,说:“罪孽都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犯下的,他们已经受到应得的惩罚。如果把他们的党羽也要杀掉,就违背了谋求安定的初衷了!”

于是,高祖下令赦免天下罪囚,只判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叛逆的罪名,其他的党羽不再追究责任。

不久,高祖下诏,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即日起,国家的各项政务军务全部交由太子处置决定。

高祖又颁布诏书,将皇位传于太子李世民。虽然太子李世民再三推辞,但高祖执意传位。于是,李世民在东宫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继位之后,大赦天下。

经典原文: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拨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绊,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译文:

李建成与李元吉来到临湖殿的时候,察觉到发生了变故,立即勒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李世民跟在后面招呼他们,李元吉拉开弓射李世民,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李世民箭射李建成,却将他射死了。尉迟敬德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将李元吉射下马来。李世民的坐骑奔入树林,被树枝绊住,倒在地上,不能起来。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尉迟敬德跃马奔来大声呵斥他。李元吉打算步行逃往武德殿,尉迟敬德追着射他,将他射死了。

读史学成语

人人自危指每个人都感到危险,不安全。

例句:明朝皇帝派锦衣卫调查这封信是谁写的,一时间人人自危。凡是字体相似的,都被抓进官府严格审问。

化险为夷:险:危险,艰难险阻;夷:平坦、平安。从险境中化成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例句:经过他的一番努力,终于化险为夷,为公司挽回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