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沸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讲 别拿亭长不当干部

刘邦接受子婴投降,终于进入梦寐以求的咸阳城。或许是没见过大世面的缘故,亦或许想着自己即将成为关中之王,面对秦王朝的繁华,他暂时失去了方向,入住秦朝宫殿,有点想尽情享受胜利果实的意思。

幸亏他的手下比较冷静,张良、樊哙等劝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现在还没到贪图享乐的时候。刘邦这个人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听进去劝谏,于是他下令封存秦王宫,自己到了霸上和军队驻扎在一起。当时萧何留了个心眼,将秦朝的文献,包括土地、人口、户籍等资料留存起来,从这点上看,萧何确实是丞相的最佳人选。

刘邦入关后首先下令废除秦朝严苛的刑罚。秦朝的统治奉行法家思想,刑罚非常残酷,虽然有足够威慑力,但过犹不及,造成了严重后果。如果当年陈胜吴广不能按时到达渔阳戍边,受到的刑罚不是杀头,或许他们就不会造反,即使造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响应,秦朝的统治应该还会更长一些。

废除这些刑罚后,刘邦提出了著名的“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法令很简单只有三条,杀人者偿命,伤人及偷人东西的各自按情节定罪。从法治观点来看,三条法令保障了民众的生命权和财产权,这使得长期在秦严苛统治下的关中人民松了口气,也让初到关中的刘邦赢得了民心,“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成为不少百姓的心中所想。

刘邦同时做了另一个决定——占据函谷关,没想到这个决定险些给他惹上了杀身之祸。他之所以这样做,多少有点想独占关中的意思。但是刘邦有些错误估计了形势,因为当时项羽的实力远在他之上,而且项羽迟早也会向咸阳而来,这样的做法无疑会激怒项羽。

果然,项羽率军西进走到函谷关时,发现刘邦的军队据关把守,不让其他军队入关,项羽大怒,当即命令对函谷关发起攻击,并一举击溃刘邦的守军后顺利入关。接着长驱直入,到了戏水河畔,离刘邦军队所驻扎的霸上咫尺之遥。

就在这时,刘邦军队里出现了一个叛徒左司马曹无伤,他派人给项羽送信,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把秦朝的土地和财宝据为己有。项羽对刘邦占据函谷关的气还未消,一听这个消息,更是火上浇油,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这个想法得到了范增的强烈支持,范增说刘邦这个人在未入关前贪财好色,入关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说明刘邦有天下之志,应该趁其羽翼未丰而除之。

当时实力对比非常悬殊,刘邦只有大约十万兵马,而项羽手下则有四十万之众,而且是猛将如云。如果项羽攻击刘邦,基本上是以石击卵,结果可想而知。

关键时刻,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此人便是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叔叔,但他同时也是刘邦手下谋士张良的好朋友,张良对他有救命之恩。当他听说项羽发兵的消息,处于兄弟义气和报恩心理,项伯急匆匆赶到刘邦的军营来通知张良,让他早做准备抓紧逃走。张良对刘邦绝对忠诚,赶忙把这个消息告诉刘邦。

刘邦一听感到杀气腾腾,顿时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张良给他出主意,让他主动向项伯示好,求项伯给项羽说说好话,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

刘邦见到项伯时表示,自己入关以来,不敢动咸阳的一草一木,就是在等着项羽来接收。派兵守函谷关,主要是为了防范盗贼,不是为了阻挡项羽进关。所以请项伯把这意思带给项羽,同时他请求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被刘邦的诚意打动,他答应给刘邦求情,行前他叮嘱刘邦,明天务必到鸿门项羽军营,当面向项羽解释清楚,消除误会,然后连夜赶回项羽的大营,把刘邦这些话给项羽说了一遍,并劝项羽说刘邦已经认错,而且他为项羽入关扫平了障碍,再去攻打他似乎不合适,听自己叔叔这样一说,项羽火气慢慢消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