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沸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称呼的变革只是解决名分的问题,如何有效治理这个帝国,对于嬴政来说,才是真正的挑战。秦始皇首先要搭建中央朝廷的“领导班子”,他推出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务和司法监察。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九卿”是由“奉常”、“郎中令”、“太仆”等九个官员组成的政务机构,他们由丞相领导,但任免权归皇帝,所以他们效忠的是皇帝而不是丞相。

对于地方治理,最简单的选择,就是像过去一样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或其他皇室成员,常常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做法既符合常理,又不用太费脑子。当时嬴政手下的不少大臣都如此建议,但却遭到了廷尉李斯的反对,李斯认为周王朝就是采用这样的政策,结果王室成员一拿到土地,开始相互疏远进而发生战争,而周天子对此无能为力,以史为鉴,秦王朝不能重蹈覆辙。

秦始皇支持李斯的意见,决定采用郡县制。他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都是因为分封有侯王。实施分封就是树兵,想要寻求安宁,岂不难哉!”他下令把全国分为许多郡,各个郡设置长官——守、军队指挥官——尉等,郡下面设县,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官。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采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二千年之政,皆秦政也”,这一套官僚体制为后世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基本模式。

不少历史学家对秦的郡县制评价很高,钱穆先生说:“中国之有郡县的国家,实是一大发明,等于今日美国之有氢气弹。当时世界上是没有别的国家采用郡县制度建国的。”事实也证明,郡县制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后来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等,都与分封制有极大关系。

秦王朝到底有多少个郡县,现在说法不一,普遍认为最早应该是三十六个,随着后来扩张,又增加了一些。现在的北京当时叫做广阳郡,感到最亲切的是九原郡,就是今天内蒙古包头,这是笔者的家乡,现在在包头市还有一个九原区,虽然没有考证过,但应该与秦朝郡县制有些关系。

郡县制只是秦始皇治理国家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一个重要的举措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所谓“统一”,顾名思义,不是创建新标准,而是将秦国过去的标准推广为全国标准。

先说文字,六国过去使用的文字彼此有不小差异,显得比较繁杂,秦灭六国后统一为“小篆”,以后进一步简化为“隶书”,小篆倾向于郑重场合使用,隶书多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书同文”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因为文字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剑桥中国史》对此评价道:“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个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设想中国的政治统一能够长期维持,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统一货币,秦始皇主要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这种圆形方孔的形态,成为中国古代铸造钱币的典范,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

度量衡就是各种计量器具,看上去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谷物计量、土木工程、武器制造都是必不可少,身高的测定,甚至伤害罪伤口的测定都离不了它,所以秦王朝对度量衡的统一非常重视,将秦国原有度量衡推广到全国。

车轨的统一是更具有现代意义的改革。车轨就是车子两轮间的距离,战国时各国的车轮都不同,道路自然修得也不一样,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防范其他国战车的进攻。近现代也有这样的情况,建国前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为了自保,就把山西的铁轨修得和其他省不一样,这样其他省的火车无法进入山西。交通是帝国流动的血脉,统一车轨和道路,使得血脉消除了梗阻,得以自由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