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幕将启
第二天早晨刘睿笑嘻嘻的从床上起来,看得出来他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不用说,昨晚上他和文泰他们的谈话一定很顺利。
就这样刘睿无惊无险的过了几个月,甚至还时不时的设下酒宴,邀请文泰手下的军士一起饮酒。
那一夜刘睿和文泰他们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只知道从那以后文泰三兄弟都以刘睿马首是瞻,不止为他牵线搭桥介绍守城军士给他认识,更是将家里的钱财系数交给他取用。
这几个月的时间,刘睿不光是和文聘手下的五百军士“打成一片”,更是时常去看望流民,为他们带去一些吃的用的。
虽然碍于财力他带过去的物资并不是太多,而且他也不太好意思随意挥霍别人家的财产。
可是就算是这样,也已经让很多人感受到了他释放出来的浓浓善意。
可以说这段时间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为他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此刻的他不再是无根的浮萍,这些人脉已经为他在宛城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就在刘睿在宛城生活的很安慰的这几个月,天下却已经慢慢乱了起来。
幸亏汉灵帝去世的早,留下了这么个烂摊子,还获得了个“灵”帝的溢号。
何谓灵:“乱而不损曰灵”。
意思就是国家虽然乱了,但是还没有伤害到根基的地步,只是身为天子而不去治理而已。
虽说在汉灵帝统治期间出现了黄巾之乱,而且也因为他的穷奢极欲,卖官鬻爵,将汉王朝带入了深渊之中,照成了后面不可挽回的分裂局面。
可是毕竟在他执政期间天下还是统一的,所以他也算不上是一个亡国之君。
刘辫才是真的惨,刚当了皇帝没几个月还没好好享受就被董卓给废了。
至于被废的理由也是想当的奇葩,这一切还要从当初在北邙山发生的事情说起。
原来当初刘睿的调虎离山之计并没有什么大用,没过多久刘辫和刘协便被董卓所率领的大军给发现了。
刘辫看着董卓满脸横肉的样子和他所统领的如狼似虎的军士,一下子就吓得大哭了起来,董卓上前与他交谈的时候,刘辫也因惊吓过度,导致说起话来有些语无伦次。
相反一旁的陈留王刘协则对答如流,一点都不紧张,可能是经常受到何皇后迫害的缘故,他的心里素质倒是很不错。
其实这也怪不了刘辫,毕竟在他身边的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宫女侍卫,论起长相各各都不错,就连宦官的长相也是能见人的。
他又何曾见过董卓这样长相凶恶之人,更别说还有这么多的西凉军军士,要知道西凉乃汉羌杂聚之地,民风彪悍,所以那里的人们无论是长相还是身型,自是比一般的汉人都要更为凶悍。
一时间刘辫被吓到倒是不足为奇。
虽说他的舅舅何进也不是长相多出众的人,但是至少不算丑。
想想也对,何进毕竟是和何皇后一母同胞,肯定是不会丑到哪里去的。
至于何皇后的长相那就更不用提了,从她能以一介屠户之身成为大汉皇后就可以看出,她必定是拥有着天姿国色的美貌。
其实说来董卓废掉刘辫的原因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竟然觉得陈留王刘协比天子更为贤能,所以才想废掉刘辫改立刘协。
一个无能的傀儡不用,非要立个贤能的傀儡,也不知道董卓是怎么想的?!
可能是他认为自己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都姓董,算起来勉强还是同族的缘故。
可就在他提出要废掉刘辫的时候,却遭到了百官和世家大族的反对。
区区董卓竟敢擅自废立天子,京城里的武道强者,世家大族又怎么能容忍一个莽夫如此乱来。
所以他们便试图诛杀董卓。
可就在他们准备行动之时,不知怎的?位列大汉“天榜”榜首,被称为帝师剑的王越突然站到了董卓这边。
就这样情形突然转变了起来,所有的人都不敢再轻举妄动,大多转为暗中观察了起来。
有了大汉三大宗师之首王越的支持,董卓变的更为嚣张跋扈了连夜宿龙床,淫乱后宫这等大逆不道之事都做了出来。
并州刺史,执金吾丁原实在是看不过去,于是便纠结旗下兵马讨伐董卓。
刚开始的时候,丁原靠着有着无双猛将之称的吕布倒是赢下了几场仗。
可是不久之后他的劣势便慢慢的显现了出来,那就是他的兵力远远比不上董卓。
虽然初到洛阳时,董卓所拥有的兵力虽然才不过三千人,但是他却很聪明的让部下每隔四五天就悄悄的溜出洛阳,然后第二天早上再大张旗鼓的进入洛阳城。
战鼓震天,旌旗招展,造成了千军万马源源不断的假象,朝中百官都以为他实力强大,不敢有一丝反抗的行为,要不是后来他擅自废立天子,世家大族也不会反抗的那么激烈。
后来董卓更是利用吴匡和车骑将军何苗之间的矛盾,引得他们自相残杀。
原来在大将军何进被张让伏杀后,他的亲信将领吴匡便以为是,大将军之弟何苗勾结张让,一起害死了何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董卓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便收编了何进和何苗遗留下的全部兵马,一时之间兵力大涨。
反应过来的百官和世家家主为此懊悔不已。
就在两军相持不下之时,董卓暗中收买了吕布,最终丁原死在了吕布之手。
其后董卓又将丁原的部下给吞并,然后又收编了京城内外禁军,彻底掌控了整个京师。
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间风光无限。
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董卓终于在崇德前逼何太后下诏书立刘协为帝,废黜皇帝为弘农王。
诏书一出天下震动,各地郡守纷纷反抗。
汉献帝永汉元年十二月,董卓下令诏除光熹、昭宁、永汉的年号,复称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诸州郡的州牧和太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北方联军,推举渤海郡太守袁绍为盟主。
就连董卓任命的冀州牧韩馥和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等都在此时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大军。
诸州郡牧守各拥兵数万,袁绍自封为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于河内。
韩馥屯于邺城,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孔伷屯于颖川。
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山阳太守袁遗等屯于酸枣。
南方,长沙太守孙坚和后将军袁术也纷纷响应加入了讨董联军。
天下大乱,乱世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