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李庄文化抗战的港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文化古镇李庄

李庄,坐落在宜宾市翠屏区境内的长江边,山清水秀,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镇”。

李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延续着湖广填川的文脉,保留着明清时期川南古镇的风雅。

李庄,是文化抗战的港湾,传承中国文化学术命脉的重要遗存,处处闪烁出崇尚文化的光辉。

据资料记载,3000多年前,李庄就有人居住。据说是在长江中打鱼为生的一李姓人家聚居在此。因而取名“李家村”。

后来,这里的人多了,他们发现在长江边有一个天然大石柱(当地人把柱的意思与“桩”理解相同),是从风水宝地上生长出来的吉祥之柱,高高耸立,大显神威。因此,这里靠打鱼为生的渔民,视大石柱能驱灾降福。渔民在每年开网打鱼时,都要先祭拜石柱,以求保佑平安吉祥。

在这里居住生活的李姓人家居多,就给这里取了一个优雅而富有传承意义的名字——李庄。

李庄距今已有1460多年的建镇史。春秋时期,李庄为古僰人聚居地。从梁代大同起,在李庄设置南广县和六同郡,隋朝改南广县为南溪县。唐代中期,戎州府治曾两次迁驻李庄,至北宋初年,南溪县治才从李庄,迁至今日南溪县城所在地仙源坝。

李庄濒临长江,古为渔村落,汉代曾设驿站,是历代水运商贸之地。它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福地。

历史的脚步,像耕田的水牛,慢慢腾腾地走过了无数个朝代,走到了明末清初,机遇再一次垂青这个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多少次人员大迁徙?也许没有定数。明朝末年,张献忠滥杀无辜,使四川境内十室九空,后来才出现了中国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潮。

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上任的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是天府之国,到处都是丰肥沃土。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乘船赶向新的官邸,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就是在这个时节由广元入蜀赴任。他带着人马,顺嘉陵江南下,由重庆坐船抵达泸州。他乘船多日,都没有看到几个人,为此感到好生奇怪,就问随从:“当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随从回答:“都死了。”

原来,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只剩下数百家人。

张巡抚在泸州上岸后,举目四望,空寂无人,到处都是荒山野地,让他的心也像这里一样荒凉、寒冷。

这时,先行官前来禀报:成都举城尽为瓦砾,人烟稀少,一片荒芜,芳草萋萋。张巡抚听后发出一声叹息:唉,成都不去了,改道去保宁(今四川阆中市)。

到达保宁后,张德地立即上书朝廷,请求四川省招流返籍,移民复垦。张德地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

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些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湖广”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

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皇帝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员的奏折,就召集相关大臣听取有关汇报。

大臣们纷纷建言:湖广地区人口压力巨大,可从那些地方,大规模移民迁徙入川,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从湖广大规模迁入“天府之国”,对川的民族融合、地域文化都是有力的推动,有利于四川的发展。

康熙皇帝之前已知四川情形,正着手实施“湖广填四川”的计划,而张德地的上书,大臣们的建言,正符合皇帝的心意。于是,康熙皇帝下旨:推行“湖广填四川”新政。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重庆等地大规模移民。

在推行“湖广填四川”的大迁徙中,清朝廷作出了优惠的政策。例如对官员“招民垦荒功”的奖励,对移民的赋税“五年起科”到“永免升科”的鼓励政策等。

从此,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荡荡地向四川涌来,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不过,由于传统的“叶落归根”,故土难离的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生活习俗的不同,湖广的农民显然不愿意背井离乡,一些地方为了出政绩,罔顾朝廷要求自愿的一再严令,还是出现了“缚民迁移”的事件。

而客家人的入川热情极高。客家人大部分于宋末至明初,迁至广东境内以后,系裔日繁,资力日充。他们所占地域,山多地少,耕植所获,不足供用,渴望向外迁移。正好朝廷下诏,移民蜀地垦荒。客家人才得此机会,便跟着湖广农民,迁徙入川。

到了后期,客家人入川的期望,已经由开始的苟延转为“发迹兴旺”。此时政府不再是鼓励,而是阻挠。雍正十一年(公元1788年),广东龙川赴川的客家人遇到官府阻拦,便张贴了《赴川民众告帖》,表示“我等进生退死,一出家门,一心只在四川。阻拦得我的身,阻拦不得我的心。”

同样是入川,客家人和湖广人的态度泾渭。固然有地理条件的差距在内,但客家人的冒险精神和机会意识,独立、自强的秉性,与湖广及“大槐树情结”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今的李庄人,他们中不少的先祖也许就是从“湖广”地区的某一个角落出发,跟随“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翻山越岭、渡河涉水,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了四川境内。

他们有的沿着长江而上,来到了四川腹地川南宜宾,在长江边的一个小山村——李庄安居下来,抱着“庄是主、我为客”的宽阔胸怀,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业,开始在这里一代一代繁衍生息。

李庄坐落在长江边,应该是一个移民福地。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就恢复了生气,人丁开始兴旺,荒芜的田野里,庄稼生长茂盛。而且,在这方肥沃的土地上,建起了一个个农家,一座座板壁青瓦的民居四合院。

从此,李庄迈上了历史的发展轨道,在镇上先后建起了羊街、席子巷等著名街道。这些街道幽深窄巷、古朴风雅,呈现出浓浓的川南民俗风情。在镇上小街小巷的道路上,安起了青石板铺就的小街。酒馆茶楼分散遍布在李庄各处,商铺林立,行业兴起。

李庄逐渐形成了小镇规模,具有独特景象。镇上逐渐建起了楼台戏院,办起了私塾学堂,出现了繁荣的光景。

特别是那些“湖广”移民的后裔们,为了纪念报答先祖们,把他们的“血脉”移来,得以流淌传承,发扬光大。他们发扬祖先艰苦创业、聪明才智、敢想敢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李庄开始修房造屋,还逐渐建起了一个个祠堂、一座座庙宇。

在川南这个李庄镇上,渐渐地修造起了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九宫十八庙”。

这些建筑群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的建筑风格。能工巧匠们,在一些建筑物上,在房檐门窗上,打造精细,刻上雕梁画栋,图物生动,栩栩如生,绽放出一处处盛开的艺术之花。

历史如“天女散花”,在这里抖落下众多遗迹。庙里香火旺盛。晨钟暮鼓,梵音呗乐,声声不绝。每年从旧历三月东皇会开始,戏剧演出也很少间断。往往这边庙会歇台,那边锣鼓又敲响,整个李庄宛如一个民间大舞台。

岁月的画笔,在李庄这张铺开的画纸上,描绘出历史发展阶段浓厚的生活图腾,出现了“九宫十八庙”的辉煌景象,建起了宏伟神奇的“旋螺殿”,敬仰天上文官的“奎星阁”等标志性建筑,铸就了李庄人继承传统,重视礼义、讲求信誉、崇尚文化的传统美德。

时光隧道穿梭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李庄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发达的场镇了。当时在李庄就有“张家的顶子,罗家的银子,李家的腚子”之说。意思是张家当官的人多,罗家人钱多,李家的拳头硬……


对于李庄,我们很熟悉,熟悉如同家园;对于发生在李庄70年前的“文化抗战”故事,也较为了解。为撰写文化抗战期间那段特殊的经历,我多次去了李庄,走进羊街8号罗家老宅,用现代眼光配制的钥匙,开启历史尘封的大门,宛若看到以罗南陔为主的李庄首脑,9个当地著名乡绅,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开会。他们为国分忧、崇文向善、开放包容,激烈讨论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耳畔。

就是在那天,时任国民党南溪县李庄区党部书记的罗南陔,代表李庄人民发出了豪言壮语,慷慨拍板,拍发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文,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伟大壮举。

于后,在这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场镇上,渐渐地引来了多出本地数倍的“下江人”,纷至沓来入住这座江边小镇——李庄。

一时间,李庄的乡民热情开怀,手忙脚乱,睁大瞳孔,一不留神,在街上就会碰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著名的大师学者——


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

克隆之父童第周;

国学大师傅斯年;

社会学奠基人陶孟和;

非汉语语言之父李方桂;

考古学掌门人李济;

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

考古学家梁思永;

建筑大师梁思成及林徽因……


在抗日战争期间,李庄联系着中国文化的命脉,接纳拥抱了“四处流浪”的高等学府、文化机构,精英学者们。他们在这里挺直中国文人的脊梁,捍卫中国文化,传承学术命脉,著书立说,演绎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文化抗战”交响曲!

他们在这里一住就是6年,因此而让“中国李庄”蜚声中外——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后方“四大文化中心”之一。那时,从海内外的邮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的汉字,就能准确送达。

李庄成为中国文化“大西迁”的避难港湾,为中华文化免遭战火摧残,作出了赤诚奉献。

在那艰难岁月的6年里,本土人与“下江人”之间,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连接,相处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产生矛盾如何处理,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为探究这些感人故事,我们走进李庄,穿越70年时光隧道,脚踏青石板路上,感慨李庄的前世今生,寻思李庄绅士罗南陔等人,为在这方山水避难的高等学府、文化学者们的壮举;进入大街小巷,各个庙宇殿堂,寻觅那些为报效祖国而读书的学子;站在栗峰山庄,遥望久仰的先贤背影,走进月亮田,感悟梁思成林徽因“人间四月天”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