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平台:因为是生态,所以它生生不息
我们希望的是在这个生态里,崇尚诚信、努力奋斗、不断学习、敢于创新的企业能够成功,我们帮助年轻人和小企业做创新、创意、创造。
——马云
###阿里云: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
我们要成为别人梦想的支柱,阿里云计算、阿里“云栖大会”,阿里云整个思想,把阿里巴巴积累的数据、计算的能力以及云的一切,我们分享给大家,分享给无数追梦者、无数创业者,能够让他们的梦想成真。
——马云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启,移动设备成为用户首选的同时,消费习惯也在随之转变,过去实体的商业运作逐渐向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商业市场也由原来的扁平化逐步趋向立体化。所以,在全球范围内,云计算已是大势所趋。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云服务市场增长了45%,而传统IT市场只增长了4%。此外,企业在云服务上每消费1元钱,传统IT投资就将减少4元钱。
基于消费者资产的数字全服务公司云像数字CEO安士辉表示:“当下互联网市场发展趋势飞速变化,消费者在数字生活空间与现实生活空间中交互转化,具备很强的数字化特征。当消费者成为品牌的中心点时,各行业在产品制造、企业营销、企业责任等方面,都要重新定义与消费者的关系,创新与消费者的互动模式,为消费者创造需求与价值体验。”
马云曾经很明确地提到过他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就是“建立DT数据时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而云端(云+端)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团2009年9月成立的子公司,专注于云计算领域的研究和研发,目标是要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的第一平台,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先进的云计算服务公司。
阿里云的理念更倾向于亚马逊的设计方向,就是在优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云服务。在这个趋势上,阿里巴巴有一个理念,就是设计一个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主力军就是创业者和中小型企业,而一些更精锐的领导型企业也是阿里云要吸引的用户,从而能够成就一种“蚂蚁与大象共舞”的生存状态。由此可见,阿里云是想要将自己的平台打造成云计算的“公共电网”,而在这个平台上的云服务商就可以成为类似“家用电器”公司这样的角色。所以,阿里云在2014年11月1日宣布启动了“云合计划”,拟招募1万家云服务商,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为企业和政府等客户提供云服务。对于这些云服务商,阿里云会为其提供技术扶持、培训、资源共享等,让一些商户完成IT服务向云服务的转型。
在云计算上,阿里巴巴已经逐步开始布局自己的大棋盘。
2014年4月,马云宣布同意购买恒生电子20%的股权,不过,阿里巴巴集团并未对恒生电子进行投资。恒生电子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服务子公司合作,共同运营支付宝电子支付服务。阿里巴巴旗下云计算部门阿里云负责服务器和其他计算设备数据中心的运行,而恒生电子是其客户。也就是说,两者在云数据交流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业务沟通。
同年,阿里巴巴集团还招募了来自世界各地(美国的西雅图、硅谷以及中国的北京、杭州等)的高级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将归属于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新机构——IDST(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 & Technologies)。这个机构是用来推进阿里巴巴集团的前瞻性研究与应用的。这些科研人员的加入,将使得阿里巴巴拥有更为强势的前沿性视角和推进资源,而阿里巴巴集团也将提供全球最大规模和价值的电商数据。
对于2014年的“双十一”战略,马云提出了三大方向——“国际化”“无线化”和“平台化”。如果说以前阿里巴巴的战略是将中国的产品或服务推向国外,那么现在已经开始转变——将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引向中国国内。因此,2014年的“双十一”有个特点,就是消费者能够买到全球的产品,而不只是国内产品。阿里巴巴“云+端”战略落地的“码上淘”和O2O都将在“双十一”发挥作用。参加“双十一”活动的全体店铺,可通过“码上淘”包裹码业务提前开启自己店铺的互动到店营销活动。消费者通过扫描包裹二维码,可直接参与店铺红包活动。“双十一”前,手机淘宝和手机天猫还发布了“双十一”特别版,根据大数据应用为用户定制属于自己的“双十一”页面。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云+端”战略在逐步优化和升级并不停地加强其使用性,这不得不说是阿里巴巴的一大优势布局。
###再启“阿里妈妈”,打造大数据营销平台
阿里爸爸、阿里妈妈、阿里贝贝本来就应该是一家。
——马云
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品牌保护,是从一个全球化的名字开始的。
对于阿里巴巴这个很有国际范的名字,马云曾得意地说:“各个国家的人,每一个人我都问:你知道阿里巴巴吗?他们都知道,而且都能讲到芝麻开门。如今一听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笑:奇怪,怎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你就省下你的广告费了。”确实,马云很满意“阿里巴巴”这个名字:第一,人们容易记住;第二,全世界的发音都一样。“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全世界的十大网站之一,觉得它需要一个优秀的品牌、优秀的名字,并且让全世界人都记得住。”这是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全部寄托。
除了想出阿里巴巴这个名字,马云还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早已被他人注册过的alibaba.com这一域名。经过与其加拿大所有者的一番长期周旋,马云最终花费3000美元成功拿下了这一域名,并且很快又抢注了alimama.com和alibaby.com。对于这一行动,马云说:“阿里爸爸、阿里妈妈、阿里贝贝本来就应该是一家。”在这样的思路下,马云为阿里巴巴注册了一个“全家福”。“我觉得有一天有人会搞个阿里妈妈来嫁给我们,不然就天天跟我们闹,所以我干脆把阿里妈妈注册下来。”
马云在品牌这方面想得很远。100年之后,一个企业真正能留下来的,其实也就只剩下品牌了。一家企业,不管它的优势是表现在资源、技术、人才、管理还是营销方面,最终都会统一形成品牌的竞争力优势,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表现。
广告为品牌提供的只有知名度,品牌的含金量本身是广告无法改变的。因此,相对于广告投放本身,马云更注重提升阿里巴巴的含金量:让阿里巴巴参加《福布斯》评选,使得阿里巴巴的品牌价值和融资能力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聘请日本互联网投资公司软银的首席执行官孙正义担任阿里巴巴的首席顾问;聘请世界贸易组织前任总干事彼得·萨瑟兰担任阿里巴巴的特别顾问……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中,高附加值只存在于品牌之中,这是企业能在未来平稳前行、顺利开拓市场的宝贵财富。
品牌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并不是通过广告投放就能够完成的。《哈佛商业评论》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客户的流失率降低5%,平均每位顾客的价值则可以提升25%~100%。因此,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能否卖得出去,还要关注其能否通过品牌的魅力提升顾客的忠诚度。例如,如何让品牌永葆青春,便是一个品牌维护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对一个品牌保护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年轻因素的塑造,品牌则很容易老化,这个过程必然会导致顾客的流失。因此,增加年轻、活力、时尚感等因素,成为很多品牌都在思考的问题。
这个年代,在电视、媒体上打个广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靠广告打品牌已经成为一条过气的路子。在大家都在关注“酒香到底怕不怕巷子深”这个问题时,所有人应该注意到,“酒是否香”绝对比“巷子深不深”更有研究价值。
以阿里妈妈为例,我们可以看到马云这种战略眼光的发展。
2013年,也就是与淘宝合并后的第四年,当年考虑到同一品牌优势的“阿里妈妈”品牌和域名被重新启动,淘宝联盟也进行了转型,它将从以服务淘宝系商家为主转为面向全网所有广告主开放的广告交易平台,淘宝联盟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平台名称,而成为这个平台中的一条业务线。我们可以来看一下“阿里妈妈”这个品牌发展的过程。
2007年,阿里妈妈作为“开放式的广告交易平台”被淘宝启用,这意味着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购买和发布广告位。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阿里妈妈的广告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即使它已经拥有一股看起来很不错的力量——这个平台上有超过8000万的注册人数和40万个中小网站。不过,当时它面临的对手是实力首屈一指的百度联盟和康盛创想,这两个竞争对手的势力在当时已形成了。
到了2008年,阿里妈妈为了适应“大淘宝”战略开始转型,它的对外开放策略进行了战略性的收缩,它开始将自己的受众定位为淘宝商家,也就是说,阿里妈妈转为为淘宝客户服务的一个广告平台。
2010年,阿里妈妈再次进行了转型和革新,它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的爆炸式发展,变脸为“淘宝联盟”,并成为最大的广告联盟。阿里妈妈在这段时间处于“闭关修炼”时期。
直到2013年,阿里妈妈再度以新的优化品牌出现了。这个时候,阿里妈妈的业务已经细化为三块:第一块,以“淘宝客”按成交计费业务为主体的淘宝联盟;第二块,以“橱窗”展示广告为主体的TANX平台;第三块,移动广告联盟业务。在这三块业务中,移动广告联盟将成为新锐的发展点,而TANX平台则是牢固的基础,淘宝联盟业务的核心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
相对于阿里妈妈一开始的建设定位,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阿里妈妈变得更为多元化且灵活,无论是它的产业模式还是受众对象,而它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使客户定位和需求更为精准化,效率也更高了。淘宝联盟资深总监、阿里妈妈负责人王华说道:“升级后的阿里妈妈平台覆盖了数百万淘宝网卖家及包括亚马逊、当当网、1号店等在内的数十家独立B2C购物网站,3亿件推广商品。”
那么,阿里妈妈的再度启动又意味着什么呢?
从客观角度来说,阿里妈妈和淘宝联盟将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品牌名称共存一段时间,但是随着互联网环境和淘宝本身的发展,淘宝联盟或许会逐渐淡出。两个品牌的共存意味着对淘宝品牌的稀释,这样不利于吸引非淘宝用户的眼光。
同时,对阿里妈妈品牌的强化,意味着阿里妈妈有意向挑战广告联盟龙头——百度联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对比一下两者的发展历程:
百度联盟在现有的广告联盟平台中是首屈一指的,其知名度高、实力可靠,它从2002年创立至今,已经有超过60万家的合作伙伴,且分成超过20亿元。而阿里妈妈也拥有50多万家合作伙伴,且其分成已经超过30亿元。阿里妈妈截至2012年的国内广告联盟平台市场占有率为39.6%。能够占据如此大的份额是因为阿里妈妈先天的优势,那就是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用户,这群人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一批“长尾”广告主。虽然剑指百度联盟,但是阿里妈妈又有其锋芒掩藏的一面,那就是它开放的对象是广告交易平台,这与传统的广告联盟还是略有差异的,所以暂时避过了与百度联盟的直接交锋。但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阿里妈妈势必会将触角更加深入地伸入互联网广告行业中去,那么其未来与百度联盟的一战便指日可待了。
###蚂蚁金服:维系“平台+金融+数据”的一环
我听过很多的银行讲,我们给中小型企业贷款,我听了5年,但是有多少银行真正脚踏实地在做呢?很少。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
——马云
美国上市的钟声余音未散,阿里巴巴又传来了一声振聋发聩的高响。与2013年“余额宝”带来的小腔小调相比,2014年“蚂蚁金服”的现身,似乎是再次证明了马云曾经说过的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的狂言。它使未来的金融行业似乎一下子又多了几分幻想性。
2014年10月16日,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简称“蚂蚁金服”)正式成立。之所以取名为“金融服务集团”,据负责人声称,不是为了凸显其“金融性”,而是为了彰显其“服务性”,这与马云一向的主张是符合的。其实,要是追溯历史,蚂蚁金服可以说是由支付宝一系逐渐演化而来的,这门一步一走的重响炮由“阿里巴巴的金融女王”彭蕾执掌。虽然演化自支付宝,但是现阶段的蚂蚁金服已经不仅限于支付业务了,它的完整线路已经逐现端倪——支付、小贷、保险、担保和银行等服务。也就是说,蚂蚁金服重在为小微体系服务,可以说,彭蕾很好地接了马云的棒,并且要慢慢地改变金融行业现有格局。
据资料显示,蚂蚁金服注册资本为12.29亿元,股东为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法人代表为蚂蚁金服的董事长兼CEO彭蕾。按照约定,马云在蚂蚁小微的持股比例不会超过7.3%;但马云为君瀚投资的直接股东,而陆兆禧等阿里资深高管将合伙持有君瀚投资。因为阿里巴巴不算是内资公司,所以这样“去阿里化”的部署不得不说是巧妙的,这种构架也解决了其身份和股权冲突带来的问题。因此,在宣布蚂蚁金服成立的发布会上,彭蕾反复强调“蚂蚁金服是一个绝对内资的公司”。所以,作为支付宝现母公司的蚂蚁金服和支付宝原母公司的阿里巴巴,可以说是关联公司,但是基本没有股权联系,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因此,蚂蚁金服发展成熟之后也有独立上市的可能。
“阿里巴巴和阿里金融,未来本质上都是一个数据公司。”马云曾做出过如此构想。而对于一个数据公司来讲,它的本质就是为实体提供服务。蚂蚁金服则是维系阿里“平台+金融+数据”最为重要的一环。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蚂蚁金服现在的合作伙伴中已经包含200多家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组织,这些组织无论是对风险的掌控还是对理财产品的设计都有自己独到的理念和成熟的力量。蚂蚁金服强调自己更倾向于成为一个金融服务平台,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依托作用。所以,它可能不会去做自己的理财产品,而是去创造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即三大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平台”。
比如:通过数据平台,蚂蚁金服可以提供小贷、担保、保险、基金等服务;通过支付宝结算,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融资;通过云平台,可以得到各种金融数据的反馈,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这就是三大平台的有机结合。
关于蚂蚁金服的阶段性发展战略,分别是发力移动、农村金融与国际化业务,其中的农村金融和国际化业务尤其要重点关注一下。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向《财经天下》周刊解释称,这两项策略是指蚂蚁金服未来将向城镇及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开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帮助这些技术实力薄弱、资金有限的农村金融机构拓展网上支付等服务能力,让这些农信社的用户通过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就能获得网上支付、转账、理财、保险等一系列金融服务。而国际化策略在近期则是向更多国家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如支付转账服务。
其实,这与马云在美国IPO后的战略是一致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制定的三大战略就分别是数据、农村、跨境。
数据战略就是对云计算的关注;农村战略就是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村各领域市场的开发等;跨境战略是将国外资源、产品、服务引向中国国内的布局。不得不说,这几个关注点都是蓝海。所以,马云整套的思路和战略布局是逐步推进的,是有时代特色和属性的。
###第三款“宝宝”产品——娱乐宝
在娱乐行业的发展,使你能够掌握年轻人的未来,掌握未来的趋势。
——马云
2014年3月26日,阿里巴巴携手国华人寿,发布“娱乐宝”平台,并正式提供预约服务。这也是阿里巴巴继“支付宝”“余额宝”之后,推出的第三款“宝宝”产品。与此同时,“娱乐宝”还打出了自己的宣传广告:让每一个人都能当“电影投资人”。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人们纷纷将目光聚焦阿里巴巴,看看马云到底想怎么玩这个“娱乐宝”。
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的官方消息,网民只要出资100元,就可以投资热门影视作品,预期年化收益7%,并有机会享受剧组探班、明星见面会等娱乐权益。针对这一新奇玩法,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娱乐宝”的预约期间里,明确表达购买意向的用户就有2.7万。据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员介绍,影视剧项目投资额为100元/份,游戏项目为50元/份,每个项目每人限购两份。阿里巴巴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预测通过“娱乐宝”参与到影视娱乐投资的用户将会达到数十万,这对阿里巴巴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娱乐宝”又是一个跨界的产物。马云谈道:“创新永远是在业外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像我看金庸小说,知道什么是想象力,把棍法糅进刀法里面,那是顶厉害的,棍打得像刀一样,那才对了。你使棍,他研究你的棍法,你能赢到哪里去。在电影行业里,在娱乐行业里,你能够学到很多所谓创新。这些故事都是编出来的,可它是怎么编出来的?在娱乐行业的发展,使你能够掌握年轻人的未来,掌握未来的趋势。”在实用的基础上,正是因为这种创新的跨界结合,阿里巴巴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能吸引大量的目光,并且能够满足年轻人求新猎奇的心理需求。
“娱乐宝”不仅吸引了诸多投资人的目光,也吸引了很多电影的投资制作方。刚一面世,“娱乐宝”就吸引了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3》《小时代4》,冯绍峰主演的电影《狼图腾》,以及全球第一款明星主题的大型社交游戏《魔范学院》等项目的投资。对电影制作方而言,“娱乐宝”不仅可以带来资金保障,还可以帮助其收集最真实的用户声音。用户们“用钱投票”,对于某部影片的项目导演、演员、剧本等做出的都是最真实的评价,这使得电影制作组在项目制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倾听影迷们的声音,从而让后期制作宣传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人认为马云搞娱乐是觉得好玩,但现在来看,马云更像是一头扎进娱乐文化之中。对此,马云透露:“我一开始没有觉得好玩。你可以这样看,今后阿里进入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中国10年以后需要的东西。什么东西今天很热,我们原则上不会进,一定不会进。在我当CEO的时候,什么东西太热了,人说咱们今天进去?轮不到我们。什么东西我们判断10年之后有机会,我的兴趣就来了。”
马云从来没有一板一眼地在卖东西,他似乎在跟消费者一起玩游戏,玩着玩着,消费者就把钱付了,而且双方都很享受这个过程。
###“去啊”:关注在线旅行产业
作为这一生态系统的运营者和服务者,我们倾注了所有的心血、时间和精力,以保障和推动这个生态系统及其参与者更加蓬勃地发展。
——马云
相对于传统的旅行行业,互联网时代催生的在线旅行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方便、快捷、初步的系统化,是在线旅行的优势。各种在线旅行品牌正在不断优化自身的体系,如我们常见的去哪儿网,就最基础的订机票这项业务来说,当我们输入日期和地点之后,立即可见横向和纵向的人性化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在票面日期前后一段时间票价的调整趋势;纵向比较就是不同的航空公司和路线之间价格和行程的对比。它清晰地向旅行者展示了出行信息,并为其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意见和判断。去哪儿网除了有火车票、机票预订业务,还有酒店预订业务,对旅行者出行安排的片段化管理提供了较好的链接。不过,我们可以看出,在线旅行行业现在存在着一个发展问题,那就是系统化、产业链化的完善和成熟,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一种出行场景,即在互联网上做好一切出行安排,简化旅途当中多余的手续,如现金支付的简化,出行过程中衣、食、住、行的一体化等,即使出行更加简单、轻松。
可见,在线旅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或许马云正是看中了这块市场,所以在2014年10月28日,阿里巴巴将旗下航旅事业部升级为航旅事业群,将“淘宝旅行”升级为全新独立品牌“去啊”,并使用新域名alitrip.com;手机使用的客户端则名为“去啊旅行”。“去啊”的口号是“让世界触手可及”。其实马云在2013年就开始关注在线旅行业务这一趋势,2013年7月,阿里巴巴便入股“穷游网”。
马云对在线旅行产业的看重正好符合这一行业的发展态势。
在发布会现场,“去啊”旅行负责人李少华在介绍改名理由时,调侃地说:“对旅行用户来说,做出决定时已经完成最困难的部分,所以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啊。”的确,当我们决定出行的时候,最为艰难的决策部分已经解决,剩下的就是想要去哪儿以及通过怎样的方式去,而这些就现在的互联网发展趋势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去啊”到底是个怎样的产品。
首先,它是一个旅行服务平台,其业务包括为消费者提供机票销售、酒店客栈预订、度假产品销售、代办签证等服务。这样看的话,它和已有平台的区别并不大,实际上,“去啊”手机客户端上的服务有许多创新。比如,当使用“去啊”订好酒店以后,我们可以到店直接入住,不需要先交押金和预付款,而在退房的时候,也不需要交付住房款,退回房卡即可,房款会直接从支付宝中扣除。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简化”趋势。正如马云常说的,要把客户当成懒人;而这些也的确都是“懒人策略”。这说明,用户群需要更完善和优质的服务。
不过,“去啊”相对于去哪儿网之类的一些竞争对手,在现有阶段并没有特别大的竞争优势。那么,对这一产业的重视,除了说明在线旅行市场潜力巨大,还有很多需求未被开发的成长空间外,也表现出了马云的发展观,以及他对这个产业未来趋势的一种判断。隐约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这是他大手笔的一步棋。
经济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不得不说是个很好的宏观环境,它意味着大量的人有了休闲消费的需求和能力。方便快捷、品质高超、服务一流、连贯性强的出行服务,就是旅行者的需求,而这一需求的拓展空间很大;从阿里巴巴本身的发展优势来说,“淘宝旅行”已经有了较为初步的发展,也积累了相对较多的用户数量和品牌知名度;同时,我们发现了阿里巴巴更加全方位化的服务战略,可以看出,它想要将服务渗透到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并且正在进行着这样的行动。
阿里巴巴的这一旅行战略,除了是对自身产业、服务的完善和成熟,还有一点,那就是对数据的吸收。最典型的就是其对“石基信息”的投资。
2014年9月28日,阿里巴巴向酒店信息服务商“石基信息”投资了28.1亿元人民币。除了对酒店行业的关注,还有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信号,那就是这家公司占据了全国五星级酒店管理系统90%的份额。同时,“去啊”将与“石基信息”重点在酒店信息系统领域,包括酒店系统直连、后付预订产品开发、会员服务平台接入、账单扫码支付四项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阿里巴巴对在线旅行的渗透和发展,在短时间内不会引起现有格局的变动。去哪儿网、携程网也表示阿里巴巴对它们并不会构成直接的威胁。但是,当这种数据观察的理念一旦成熟并被模式化地运用于更多的行业之后(阿里巴巴的确拥有这样的操作能力,尤其是现在除了酒店业,它还将在未来涉足影视、医疗、航空等领域,以图获取全方位的数据),阿里巴巴又会形成怎样的发展格局呢?或许它正在缔造自己的全方位帝国。
###并购雅虎:从苗头上解除隐患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种是有太多钱的时候,第二种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消灭在摇篮里。
——马云
2005年8月11日,马云给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我很高兴向大家宣布这个好消息,北京时间2005年8月11日,我们与雅虎达成协议,结成战略联盟关系,我们全面并购雅虎中国的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的投资。
我们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3721、一搜,以及雅虎的搜索技术、通信业务、广告业务,还将“一拍在线”拍卖业务中雅虎的所有部分并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公司将获得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品牌“雅虎”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
雅虎出资10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公司的股东之一。我们将因此享有雅虎公司的所有核心技术平台、丰富的内容资讯以及其遍布全球的渠道资源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将以全球网络为中国企业出口提供全面的支持。
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行动,我们同时得到雅虎的“五朵金花”:雅虎中国的资产以及雅虎的品牌、资金、技术和海内外渠道,加上我们6年运营形成的电子商务市场平台、诚信体系和安全支付机制,我们将打造全球最为完整、功能最为强大的电子商务体系——电子商务的四大护法:市场、诚信、支付和搜索。
在成功并购雅虎中国后,马云对雅虎中国的业务进行了整合,开始强攻搜索领域。马云宣布:
“未来2~3年内,我们将动用所有资源全力发展搜索业务。我们已经战胜了易趣,收购了雅虎中国的业务,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阻击Google。
“在网络搜索领域,Google是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它在中国还不够强大。”
马云为什么要并购雅虎中国,进军搜索领域呢?用马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进军搜索(领域)不是因为现在搜索(领域)很热门,而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实在绕不开搜索这道坎儿。”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搜索业务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占领大型门户网站仅仅相当于封锁购物街上大的店面而已,而占领搜索(领域)则等于完全封锁整条购物街。”
一方面,马云知道搜索是阿里巴巴的软肋,但是电子商务又离不开搜索;另一方面,Google在美国的异军突起,也使马云注意到来自Google的威胁。
“我们调查发现,eBay在美国越来越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尴尬境地。eBay的卖家很多,但钱都花哪儿去了呢?结果发现钱都投到Google上去了。这些企业不光将广告投到Google上去了,还将店也开到Google上去了。用Goog1e一搜索,全是eBay卖家们开的店。从某种意义上说,Google也是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前CTO吴炯也分析说:“美国eBay是Google最大的广告客户,Google为eBay带来了相当大比例的客户流量,所以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的结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GoogleBase的推出相信会让eBay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如果Google决定做电子商务的话,eBay会遭受沉重的打击。”
尽管Google式的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没有出现,但三五年后肯定会出现。因此,马云现在就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威胁,将灾难消灭在摇篮之中。
正好此时雅虎董事长杨致远也决定在中国市场大举反击Google,于是就上演了本节开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一幕。
让我们来看看双方当事人对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是怎么说的。
杨致远:“我们选择的都是优秀团队。我们知道雅虎是日本最大的拍卖、搜索网站。虽然雅虎中国只有八九年的历史,但在很多方面有大量新开发。但是能够真正把握这个市场上的潜力机会,还需要有当地优秀的团队跟我们做跨国公司的资源、品牌,互相帮助、互相依靠。我想我们是互相需要的,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中国成功,就像在日本成功一样,这也是吸引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
马云:“我查过eBay每年有30%~40%的收入是用来交给Google和雅虎的搜索引擎的。所以eBay如果把百度买去就会使我心里很乱,我不想将40%的钱花在搜索引擎上,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雅虎,雅虎也找到了我,我们就自然地走到一起了。就跟淘宝一样,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投资人孙正义给我打的电话,有时候是追1年、2年追不到,一个电话就联系上了,我追杨致远7年了还在追啊!”
马云认为,对一个公司的CEO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看到机会,而是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消灭在摇篮里。当然,这并不容易,马云为此经常睡不着觉。
“我睡不着觉的时候多着呢!因为作为领导者,CEO不只是给大家指明未来一个灿烂的前景,你要做的事情是要发现在这个灿烂前景的路程中很多很多的灾难,你必须把这些灾难消灭在摇篮之中,而且你每天还要考虑的就是什么是下一个灾难,什么东西可能会癌变,你必须今天就动手。有些东西是不会出问题的,你应该让它慢慢走。”
“所以,作为CEO,你必须看到灾难,同时还要把灾难处理掉。但是在灾难被处理掉的时候,你并没有成就感。很多人很有成就感,天天很忙,忙着拔草,可是天天又有杂草出来的时候,那你应该考虑的就不是拔草,而是用除草剂把土地改善一下。”
###饿了么+口碑:O2O商业版图扩大
我们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的生态系统是帮助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在寻找客户上、在解决物流问题上、在跨境贸易上有更多的便利。中小企业太多,没法一家一家地帮助,所以我们搭建这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里,企业可以找到融资,可以找到客户,可以找到物流,可以公平交易。
——马云
2016年4月13日,外卖网站饿了么获得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分别为9亿和3.5亿美元的投资。本轮融资完成后,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成为饿了么的最大股东,占股27.99%。阿里“二号人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则成为饿了么董事、口碑网董事长。据了解,口碑平台的外卖服务将由饿了么提供运营支撑,口碑网专注线下,饿了么专注线上,各自独立融资、独立上市。
饿了么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将会在多项业务上进行深入的合作。在手机移动端,淘宝和支付宝也会与饿了么进行合作,为其优质外卖服务创造条件。
手握支付宝这样一个重磅级的支付工具,马云一直希望搭建更多的支付场景,来形成商业闭环。到目前为止,马云在“吃喝玩乐”O2O领域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包括口碑网、雅座、外卖平台点我吧、生活半径、银泰商业等,这次又新添了饿了么,阿里巴巴的“吃喝玩乐”本地生活O2O的商业版图已经愈加完整。
目前来看,饿了么强大的运营队伍及物流配送体系可以弥补阿里巴巴在外卖领域中的不足。如果试图以口碑网来弥补这个不足,则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与物力,这对于商业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在阿里巴巴旗下的近10家“吃喝玩乐”公司中,口碑网可以算是其中的“先遣部队”。2015年6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各注资30亿元成立了口碑网,将淘点点等资源并入,正面与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展开竞争,试图发展本地生活服务平台。2015年11月,海底捞、外婆家和西贝等知名品牌入股口碑网。
关于口碑网与普通的团购网站的区别,原蚂蚁金服支付事业群产品运营部总经理、现任口碑公司CEO的范驰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是从支付打通的,比如你去餐馆吃饭,我们把支付这件事情放到你吃完饭以后去进行,这是因为我们有线下支付牌照。但是团购网站需要你先把钱付给它,它给你代金券,你再把代金券给商户。”
基于支付,口碑网获得了每位用户的支付偏好,知道用户住在哪里,喜欢什么东西。这些是靠淘宝、天猫、支付宝的大数据来支撑的。对商家而言,口碑可以帮助商家建立自己的会员体系,增加回头客的概率。
对于“吃喝玩乐”公司进行如此多的投资,除了“打造阿里巴巴生态圈”外,马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布局各个消费场景,引导用户通过支付宝支付,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获取全场景的消费数据,实现真正的千人千面精准营销,从而带动阿里巴巴其他相关联业务的发展。
饿了么拿到外卖数据、口碑网拿到生活服务类到店数据、支付宝在餐饮和生活服务的基础上拿到品牌商和零售商的线下消费数据。通过这种方式,阿里巴巴就能在线下数据方面形成稳定、清晰、明确的三角结构,从而进一步为其生态圈注入活力。
###追逐潮流,尝试电影营销
一个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营销。企业如果缺乏营销,就算技术和产品再出色,日后发展也会遇到很大瓶颈。
——马云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用了大约10年的时间在中国铺开一张全新的网络。这个新事物吸引着诸多人的目光,在大多数人还抱持着一种观望态度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已经率先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姿态。他们热衷于网上聊天,喜欢网络游戏,青睐网上购物。他们或许并不清楚互联网发展的来龙去脉,但成了网上生活的忠实粉丝。
这批年轻人还喜欢什么?他们热衷娱乐消费:追星、看大片、关注娱乐节目、紧跟时尚潮流。这个消费群体的存在很快引起了阿里人的注意:淘宝是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平台,而电子商务的潜在客户正是热衷于网络的年轻人,他们喜欢潮流和现代的元素。如果将他们喜欢的东西做一个整合,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营销方案。
在这样的思路影响之下,淘宝开始大胆尝试电影营销。淘宝的第一个目标锁定的是《韩城攻略》。或许是事先的功课做得不够,淘宝并没有在这部电影中尝到多少甜头。然而,马云坚信,电影营销的思路是正确的。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淘宝很快锁定了第二部电影——《天下无贼》。为了让电影营销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淘宝网一次性投入1000万元的资金,为营销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广告贴片、海报宣传、新闻发布……除了这些传统的推广套路之外,淘宝网还拿到了《天下无贼》的试映权。
淘宝为什么在前一次试验不成功的情况下,在《天下无贼》这部片子上押宝?原来,马云看中了这部片子的市场。它是冯小刚导演力推的贺岁片系列,有着庞大的预期受众,淘宝拿到试映权就相当于抢占了先机,渴望先睹为快的人只能去淘宝上观看片花,这就等于给淘宝做了搭车推广。事实上,人们在等待《天下无贼》正式公映的时间里,已经同时把淘宝的名字铭记于心。而《天下无贼》的正式上映,这种搭车营销的力度就更大了:“《天下无贼》上映了,就是淘宝上之前放的那个片子。”《天下无贼》火了,淘宝也跟着火了。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广告植入略显生硬,但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搭车营销的模式。
《天下无贼》下线之后,淘宝网与《天下无贼》的合作并没有结束。片中明星用过的道具成了淘宝拍卖会上热捧的对象,1元的起拍均价,最终都被炒到成百上千,甚至破万的价格。这种前无古人的新鲜事,想不火都难。
趁着《天下无贼》的火热,马云又盯上了《头文字D》,并且又做了一回名利双收的事情。在这一次的搭车中,《头文字D》制片方香港寰亚电影公司联手中国国家邮政总局,打造了一套《头文字D》的珍藏纪念邮票。这一在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破天荒的事情,最终让淘宝得了个大便宜——淘宝是唯一官方指定销售渠道。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淘宝太火了,地球人已经阻挡不住了!
###“试水”恒大足球:醉翁之意不在球
我们注资恒大的原因很简单,我们阿里巴巴的理念是健康、快乐、生活,而足球就是最健康、最快乐的事,所以就定了。
——马云
足球产业通过互联网方式运作,这在全球都是一个创举。阿里巴巴入股恒大,这开了中国足球与电商企业合作的先河,哪怕在世界范围内,这也是一件新鲜事儿。然而,敲定这笔12亿元的生意只用了15分钟,而且马云在宣布这件事情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淡然:“占用大家5分钟时间,说一个事,我们要注资恒大了。原因很简单,我们阿里巴巴的理念是健康、快乐、生活,而足球就是最健康、最快乐的事,所以就定了。”
12亿元,50%的股权。在这样的条件之下,马云选择了与恒大足球俱乐部展开合作。对此,马云表示:“对于我们阿里来说,最重要的是参与社会的改变和变革。我们这次跟恒大的合作,也是希望参与足球的变革,足球需要搅局者。本来我们是不想来的,既然来了,我们就搅搅局,带些新玩法,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其实我们3~5年的想法是,我们用互联网的思想去帮助他们进行转型升级,共同发展,这不是大话,这是我们的战略思想。”
不过,中国足球职业化近30年以来,各家足球俱乐部一直靠背后母公司输血,而且马云本身连个伪球迷都算不上,那么马云花这么大的价钱投资恒大,究竟看中了恒大的哪一点呢?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阿里巴巴“试水”恒大足球或许醉翁之意不在球,马云应该是看到了营销型电商的未来。
虽然中超的16支球队或多或少都与房地产企业有关系,但即使在这样的基础上,京东仍强势介入,成了2010年中超联赛的主赞助商,并且在3年之后和中超联赛签了个5年战略合作协议。中超联赛的零售企业和购物网站合作伙伴仅此一家,这其中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马云认为,虽然足球与中国地产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但只要电商界的巨头愿意,抢占足球市场的这块大蛋糕也不是没有可能。作为引领电商行业兴起的祖师级人物,马云在成功运作淘宝这一营销型电商网站之后,似乎又看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
现如今,一般足球俱乐部以门票、电视转播与销售俱乐部的周边产品作为传统的收入方式。中国足球因其特殊性,电视转播收入几乎为零,因此中国足球俱乐部自身的业绩普遍比较惨淡。马云是否会用营销型电商的思路来经营足球俱乐部呢?业界也有声音表示支持:“13亿人不一定能找出11个踢球的好队员,其实不需要13亿人,只要有1亿人关注一支球队的话,这样球队真的会不赚钱?”
关于这其中的道道,马云至今也没有透露,社会上也是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马云此举意在拓展阿里巴巴的商业人脉,毕竟许家印不只是搞地产和足球,他还做矿泉水。阿里巴巴进军足球,意在为未来的文化娱乐与健康产业布局。有朝一日,马云说不定还会与许家印联手卖矿泉水,以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方式,带领阿里巴巴走向未来。
###《南华早报》:阿里巴巴媒体帝国的新成员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历中国,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有机会去欧洲或西方,所以我认为这其中有巨大的机会,也正是一家媒体可以承担责任之处——帮助人们以更全面的方式来互相了解,而不是由只言片语就轻率地得出一个结论。我非常高兴《南华早报》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以更为广阔及更具深度的方式报道中国。所以我认为《南华早报》要做的应该是“对我们的读者公平”。我们应该让读者从更多的角度来认识中国。
——马云
2015年1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收购《南华早报》以及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其他媒体资产,将把《南华早报》的传统及卓越的编采能力与阿里巴巴在数码领域的优势结合起来,打造一个让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的优质窗口,为读者带来全面、独到的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闻和分析。此次收购的是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媒体资产,包括《南华早报》的纸质和网络版、杂志、出版印刷和户外媒体等业务。
创办至今已有百年之久的《南华早报》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量最大,同时也是在东南亚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报纸。除了报纸旗舰《南华早报》外,此次收购的媒体资产还包括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杂志出版、招聘、户外媒体、活动及会议、教育及数码媒体业务,其中包括《星期日南华早报》、数码平台SCMP.com及相关移动应用程式、两个中文网站[南早(Nanzao.com)和南早指南(Nanzaozhinan.com)]以及一系列的杂志,如《Esquire》《ELLE》《Cosmopolitan》《The PEAK》以及《时尚芭莎》中国香港版。
对于这次收购,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认为:“《南华早报》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用英语专注于报道中国。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都会关注这样的报道。我们的理想是,通过阿里在数码时代的优势,让更多人能方便地读到《南华早报》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南华早报》在全球的读者群。”
在宣布收购消息的同时,阿里巴巴还同时刊出了《致<南华早报>读者的一封信》。信里提到:“就像很多纸媒一样,在新闻报道和发行的剧烈变化过程中,《南华早报》遭遇了挑战。但这种挑战,恰恰是数字时代的阿里巴巴的优势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相信,两家公司能很好地互补。”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了一个完美的机会:能够把《南华早报》的深厚传统和我们的科技结合,创造一个属于数字科技时代的新闻业未来。”收购《南华早报》,阿里巴巴看到了很好的商业前景。通过提供额外资源培养优质的采编团队,再依靠阿里巴巴的数字技术优势,促进《南华早报》的内容更广泛地传播。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阿里巴巴希望越来越多有需求的用户,能够更容易、更方便地读到《南华早报》。秉持这样的理念,在接手运营并经过时间上的充分准备后,阿里巴巴计划将完全免费开放《南华早报》的网络付费内容,让读者在网上和移动端随时随地免费获得新闻。
除此之外,信中还提到,在报道新闻上,《南华早报》会秉持客观、准确与公平的原则,“日常的编辑决定将会由编辑们在新闻编辑室里做出,而不是在董事会里”。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集团与马云的高管团队通过直接、间接、关联公司、个人入股等各类方式,将多家媒体纳入麾下或战略入股,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网站统计,目前阿里巴巴集团麾下媒体已经拓展到25家。
不知不觉,马云已经构建起一个北起京城南至香港,东临沪杭西接川渝的传媒帝国,同时,这也是马云的阿里巴巴生态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于阿里巴巴的媒体帝国之路还能走多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