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培养
1.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1 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发音器官进一步成熟,词汇量逐渐增加,发音越来越准确。学龄前期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孩子几乎可以学会各种语言的任何发音,对词义的理解会逐渐准确。
学龄前儿童常常离开大人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获得自己的经验等。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孩子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告诉成人,这样就促进了孩子独白言语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言语表达具有情景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成人要边听边猜才能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景言语逐渐减少,连贯言语逐渐增多。
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发展是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为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掌握书面言语奠定了基础。
2 学龄前儿童的知觉、注意、记忆、想象等都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对那些和自己的兴趣有联系的新鲜事物,儿童能自然而然地去注意、观察和记忆,但不能使自己的知觉、注意、记忆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因此,强迫学龄前儿童去学习枯燥无味的、令人不感兴趣的内容,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正确的教育方法的指导下,家长可以通过游戏逐渐培养儿童随意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观察力。
3 学龄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婴儿的思维相比,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思维具有了独立性。学龄前儿童只能用具体形象来思考问题,而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思考。例如,当老师问孩子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是几个时,孩子可回答出5个。但当问到“3+2”等于几时,孩子却感到困难,并问“3”是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初步的抽象思维才会发展起来。
4 学龄前儿童的个性初步形成。学龄前儿童出现了动机的从属关系,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主要动机,而其他动机则服从于主要动机。比如,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和家长到动物园玩,而不得不去做他所不愿意做的一些事情。孩子的动机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一些有社会意义的动机会愈来愈多。
5 学龄前儿童的道德意识开始形成和发展。学龄前儿童逐渐掌握行为准则,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坏的行为。学龄前儿童常把人简单地分成好人或坏人,他们的分类标准往往是根据人物的外表特征。学龄前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则是根据行为的效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环境和教育对于学龄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为什么说自言自语是学龄前儿童的独白?
学龄前儿童在独自玩耍时,经常不断地自言自语、说个不停。有的家长对此不以为然;有的家长则不知所措,怀疑孩子在跟看不见的东西对话,怀疑孩子的脑子有问题。孩子自言自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是学龄前期相当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语言状态。孩子的语言发展是由连贯性语言逐渐取代情境性语言的过程。不起交际作用的自言自语,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独白。独白常常伴随动作和游戏产生。孩子在遇到困难,思考对策时,也可能会自言自语。在独自一人玩得高兴时,孩子也会自说自话,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研究表明,独白语言是一种既有外部语言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特点,它是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的过渡语言。自说自话的独白不仅能帮助孩子驱除孤独,而且有游戏的功能。自言自语的现象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开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内部语言的发展。孩子也随之进入心理发展的另一阶段。
自言自语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象,它意味着儿童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家长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宜不管不问,应当因势利导,适当引导和启发儿童尽快完成从自言自语到内部语言的过渡。抓住这一时期,关心孩子独白的内容,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提高孩子的分辨能力、思维能力、心理敏感度和运用语言处理内心活动的能力。
3.能否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性教育?
长期以来,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有人认为无须对儿童进行性教育;也有人认为对儿童进行性教育为时过早,完全可以等到儿童性发育开始之后再进行性教育。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3~6岁是性别意识发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性别意识培养的第一关键期。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坚持正面教育,发展孩子正确的性观念,促进孩子性角色的发展。孩子在小时候没有性别意识。家长可以利用游泳等机会,告诉孩子性别的差异及他自己的性别,也可以指出他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家长最好表情轻松。用隐晦的语言只会增加孩子对性的好奇。应该让孩子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身体,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性别差异。
2 妥善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孩子到了3岁以后,就会提一些关于性的问题。对于“我是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父母应当做出简单、适当、正确的解答。如告诉孩子:“你是由爸爸身上的一个细胞和妈妈身上的一个细胞结合后,在妈妈身体里发育,然后通过妈妈身上的一个管道生出来的。”这样可以使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对性生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答案,而是编造假话欺骗孩子,那么等孩子稍微懂事一些后,就会认为父母故意瞒着自己,这反而会激起孩子过分的好奇。孩子可能会设法从其他的渠道获得一些混乱的、错误的知识,这对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3 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在做过家家的游戏(如模仿看病打针)时,有时会暴露自己或其他小朋友的生殖器,家长对此不必惊慌,更不能因此惩罚孩子。孩子进行这类活动并非淫秽下流,而是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表现。简单的惩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性观念,还容易适得其反,使孩子对性产生消极心理,甚至影响与异性的交往。
4.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龄前儿童就像探险家,刚刚踏上人生之路,对外面的一切感到陌生与新奇,想去摸一摸、动一动。然而,学龄前儿童还不具备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往往带有很大的冲动性、盲目性,甚至危险性。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学龄前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呢?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 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父母可以通过体验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利用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孩子识别常见的符号、标志,掌握一些安全卫生知识。为了应付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几个常用的电话号码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2 让孩子加强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由于学龄前儿童头重脚轻,易摔倒,因此父母要教他们一些基本动作及自我保护的技能。参与体育活动能使学龄前儿童动作灵活、思维敏捷。
3 锻炼和提高孩子灵活应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包括: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的能力,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对不同的事件能够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5.如何对待学龄前儿童的反抗行为?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长到2~3岁时,他就不那么听话了。大人叫孩子干什么,孩子偏不干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反抗行为也越来越明显。我们如果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就能理解学龄前儿童的反抗行为。
儿童的发展,是不断地从一个年龄阶段向另一个年龄阶段转移,是由危机期与稳定期相互交替推进的。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学龄前儿童的反抗行为呢?
1 正确理解学龄前儿童的反抗行为。3岁的孩子常说的话是“我自己”。这时的孩子已把自己和父母分割开来,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总想成为一个大人,总想驾驭自己。6~7岁的孩子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已不再满足于装扮大人,而是自以为是大人,注意、知觉、思维、记忆及意志行为都已初步形成,喜欢提各种问题,“为什么?”成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口头语。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独立性需求,包办一切,必然会引起孩子反抗。因此,家长应注意在平时多给学龄前儿童自主选择的机会,也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2 尊重、鼓励学龄前儿童合理的反抗行为。心理学家曾做过追踪调查,在3~5岁的孩子中抽出100名反抗性较强和100名几乎无反抗行为的儿童,追踪、调查他们的成长情况。结果发现,在反抗性较强的100名儿童中, 84人意志坚定,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反抗性较弱的儿童中,只有26人意志坚定,其余的儿童都不能独立地承担任务,做出决定。由此可见,儿童的反抗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只要学龄前儿童反抗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那么这种反抗行为的发展将有益于独立人格的发展。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合理的反抗行为应给予尊重、鼓励,而不要不问缘由、不分是非,一律加以指责或批评。家长要引导学龄前儿童以合理的方式表现他的反抗行为。
3 制止、转化学龄前儿童不合理的反抗行为。对于学龄前儿童不合理的反抗行为,家长要坚决制止,不能姑息。因为学龄前儿童一旦把不合理的反抗行为视为勇敢、有主见,那么他以后就会发展这种行为,甚至会形成逆反心理。家长应重视这种不合理的反抗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和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说服、引导。久而久之,学龄前儿童会认识到无理的反抗行为是无效的、错误的,就会逐渐减少不合理的反抗行为。
总而言之,反抗行为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如果家长引导得当,将会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智能,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6.孩子胆小,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些孩子在家像只虎,在外像只鼠。这类孩子在家十分活泼,能说、能唱,可是一出家门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在群体活动中总是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一旦让他们参与,他们就紧张万分、愁眉苦脸。因此,家长十分担心这类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成为输家。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胆小呢?
1 家长关爱孩子太多。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百般呵护。一旦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家长就会六神无主。家长时时刻刻提醒孩子要小心这个、注意那个,以免受伤。渐渐地,父母的这种紧张情绪会传染给孩子,使孩子感到离开父母处处不安全,有危险,只有待在家中才安全、自由。
2 孩子的活动范围有限。某些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常常把孩子安置在家中,让孩子独自玩耍或与有限的几个家庭成员交往。这类孩子对家庭以外的环境十分陌生,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不知道如何应对外界的变化。他们只有退回到熟悉的环境中,才能感到安全。因此,这类孩子拒绝合群、拒绝与他人交往。
3 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误。有些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耐心地指导和帮助他,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是激励与引导他,而是简单、粗暴地呵斥:“你怎么这么笨!”这使孩子受到暗示,认为自己确实无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类孩子会自愿放弃机会,他们在还没尝试做事情以前就已经输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要消除孩子的胆小心理,就要从改变教养态度及方式入手。
家长应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创造条件,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游戏,并多陪孩子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孩子能够适应公共场合的各种活动。对已经出现胆小行为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的环境,使孩子能与其他小朋友建立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
家长不要溺爱孩子,以免使孩子过分依赖家长;也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以免使孩子恐惧不安。要鼓励孩子从小热爱集体生活,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培养开朗的性格。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开朗的性格。
家长对孩子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的合群现象,应给予奖励,并逐渐增加孩子的社交活动。当孩子在一次次尝试中获得成功时,他便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走出胆小的阴影。
胆小是人前进道路上一座无形的屏障,它压制了人的才智,阻碍了人的进取。家长们,当你们发现自己的孩子胆小时,请不要忘记对孩子说:“勇敢点,再来一次,你一定会成功的!”
7.孩子为什么会“人来疯”,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许多父母发现,当家里来客人时,本来挺乖的孩子,情绪会突然高涨,在客人面前极力表现自己,不是跑来跑去,问东问西,就是把他的积木、小汽车等玩具摆得到处都是,把家里的东西翻得乱七八糟,甚至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我们把孩子的这种表现称为“人来疯”。
孩子为什么会“人来疯”呢?这与孩子的心理特点、神经系统发育水平及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学龄前儿童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同别人一起玩,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对周围的人与物都感兴趣,喜欢问“为什么?”,而且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喜欢表现自己,并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赞扬。但是学龄前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兴奋且抑制力较差,一旦兴奋就难以控制。当家里来客人时,新的人物给孩子提供了交往及自我表现的机会,故孩子表现得比平时更兴奋。如果父母较少让孩子与外界交往或对孩子约束过多,则会使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与技巧。若孩子认识到客人的到来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新奇感和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还能带来父母对他言行的宽容时,就更容易出现“人来疯”。
“人来疯”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在客人来访前,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在客人尚未到来之前,家长要告诉孩子,谁要来,该如何称呼客人,如何招待客人。家长要向孩子提几点要求,比如对客人要有礼貌,不要影响大人谈话。
2 让孩子离开一会儿。如果孩子在客人身边“疯”起来了,并且不好好表演节目,不自己玩玩具,还缠着家长,影响家长和客人谈话,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离开一会儿,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让孩子回来。千万不要在客人面前训斥和指责孩子,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 事后讲明道理。当客人走了以后,如果孩子表现好或有进步,父母就要及时肯定与表扬他;如果孩子表现不好,父母就该指出孩子做错的地方,及时纠正孩子的毛病。向孩子讲明道理,教育孩子来了客人之后要安静、有礼貌,并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锻炼孩子的意志。
4 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孩子发“人来疯”,有时是想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引人注意。父母可以在客人来时,安排孩子给客人唱歌或讲故事,满足孩子的表现欲,使孩子在客人面前安静下来。
8.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犹如催化剂,它能将人的一切潜力调动起来,使人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一个充满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孩子,更有可能取得学业上和事业上的成功。而一个自卑、畏缩的孩子,是很难有出息的。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首先,让孩子自由地活动。玩耍是培养自信心必不可少的条件。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他在一点点进步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新的技能。孩子只有通过尝试感受到成功以后,他才能体验到莫大的欢乐。如果父母事事都给孩子安排好,一切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就失去了独立活动的机会,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也就不会获得自信心。
其次,父母的鼓励和关怀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的避风港。有了父母的关怀、鼓励和帮助,孩子就有了认识世界、探索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再次,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功和失败。一旦孩子取得成绩或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父母也应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使孩子从中感受到他人的信任,看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孩子失败时,家长不要责怪孩子,更不要当众斥责孩子,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自信心。父母应帮助孩子分析失败原因,鼓励孩子继续尝试,并给予适当指导,直到孩子取得成功。这样会使孩子觉得失败并不可怕。
最后,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家长在遇到困难时,应表现出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9.如何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泼、开朗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活泼、开朗的性格能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能使孩子更容易被同伴和群体接受,使孩子的生活充满欢乐和情趣;能使孩子积极地对待挫折和烦恼,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呢?
1 帮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友谊。在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在一起玩耍时,总是无拘无束,轻松、愉快。这种环境、气氛及游戏活动本身,有助于孩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 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定权。
3 教孩子及时调整心态。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之所以一生快乐、幸福,是因为他们适应力强,能很快地从失望、挫折中振作起来。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难时,要让孩子知道前途是光明的,并提醒孩子调整心理状态,使孩子恢复快乐的心情。
4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孩子的兴趣广泛,自然容易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
5 家庭和睦。美满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灵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种家庭气氛中,孩子心情轻松、愉快,言行无拘无束,有什么想法都敢于、乐于与家长交流,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6 家长要乐观、开朗。家长的情绪、性格、处事、为人,不仅直接影响家庭气氛,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要使孩子活泼、开朗,家长首先应该做到乐观、豁达,言谈生动、幽默,尽量避免忧郁、暴躁等不良情绪。
10.孩子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说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心理原因:其一,自卫心理。当孩子照实说出自己的错误,可能会受到惩罚时,孩子出于自卫心理而说谎。其二,想象与现实混淆,将未满足的愿望或幻想当成现实。这种情况是由孩子本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幼小的孩子往往会把想象中的事情混同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就会产生所谓的“说谎”现象。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撒谎没有什么大不了,而有的父母则把孩子撒谎看得十分严重。其实,孩子撒谎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长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想让孩子不撒谎,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无论这种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孩子都应按照真实感受去说。比如当孩子生病,需要打针、吃药时,有些父母往往会骗孩子说打针不疼,吃药不苦。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其次,孩子与家长说话时,家长不要有语言暗示。比如妈妈早上催孩子起床上学时,有的孩子还想再睡一会儿,哼哼唧唧的,一脸苦相,妈妈不该问:“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否则,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很可能就谎称头痛或肚子痛。
再次,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平常应注意自己言行一致。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
最后,父母应尽量做到奖惩适度。如果孩子出于好奇、顽皮、不小心,无意间做了错事,父母就不应该粗暴体罚孩子,而应该耐心教导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还撒谎,那么父母此时应加大惩罚力度。
当孩子出现撒谎行为时,父母不要过分紧张,要巧妙引导和教育孩子。以下几种措施可以帮助孩子改掉撒谎的毛病:
1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撒谎行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联系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判断。孩子说谎被识破后,以后就不会轻易地撒谎了。这样可以将撒谎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2 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在责备和处罚孩子之前,必须找准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注意分析孩子的内心究竟在追求什么或表达什么。应该努力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倾听孩子的自我辩护,体察孩子的心情。在调查清楚基本事实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帮助。
3 让孩子知道说谎的后果。要让孩子了解说谎行为是不正确的,知道说谎的不良后果。对孩子的诚实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从正面引导孩子,让他知道诚实的价值,从而远离说谎。将有意说谎与无意说谎区别开来,帮助孩子分析其说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改正办法。
4 在指出孩子的撒谎行为时,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不要在公共场合训斥他,更不要嘲笑他。当孩子说出真相后,家长在适当指正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批评孩子时不要老是说他爱撒谎,否则他就会认为反正自己爱说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从而变得爱撒谎。
11.孩子乱扔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办?
爱扔东西是婴儿心理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行为。婴儿的手是他们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器官。通过抓东西、扔东西这种行为,婴儿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外界物体之间的关系,这是婴儿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仍然乱扔东西时,家长就要及时制止孩子。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父母需要向孩子讲明道理,说明具体的行为标准。如果孩子总是不停地扔东西,家长可以试着用以下方法:
1 使孩子对收拾东西感兴趣。父母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让孩子不仅对玩玩具感兴趣,对收拾玩具也感兴趣。
2 及时表扬。当孩子第一次无意识地帮助家长收拾玩具或衣服时,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使孩子获得成就感。此外,还可以用积分的方式给孩子奖励。
3 家长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做好表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平时不注意家庭卫生,弄得家里乱七八糟,那么孩子也很难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一定要做好示范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4 为孩子提供方便。为孩子多准备一些空间,孩子就容易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例如,多给孩子预留一些衣钩、衣柜、抽屉等,使孩子不需要家长的帮助就能放好自己的东西。
5 适当给予处罚。如果上述方法都不奏效,还可以使用过度纠正的方法。要求孩子仔细检查屋子里的每个角落,看是否将东西都收拾起来了,一天内让孩子检查数遍。当孩子感到乏味后,他就会认识到当初不乱扔东西就好了,以此为戒。
12.家长应该如何对待有破坏行为的孩子?
不同类型的孩子,其破坏物品的原因也不同。快来看看您的孩子属于以下哪一类:
活泼、冲动的孩子:这类孩子毁坏东西往往是无心的,他们精力过剩,手脚不闲着,又不像成人那样可以注意到自己的前后左右,容易惹祸。
好奇心强的孩子:有些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他们总想探究“为什么”。如家长给孩子买了一架直升机玩具,他的小脑袋就“转”开了:“咦,真好玩呀!为什么发条一拧,飞机就飞起来了?”于是,孩子就这里拧拧,那里转转,没过多久,一架崭新的直升机玩具便会被拆散了。
不爱惜东西的孩子:一些孩子由于太容易得到某样东西,不知道珍惜。他们弄坏玩具后从来不觉得可惜,只会让家长再给自己买一个。
自控力差的孩子:小丽梳不好头发时,会把梳子摔到地上;小强因为被椅子碰到头,就一脚将椅子踢开。这些孩子用损坏东西的方式发泄愤怒,因为他们不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报复心强的孩子:例如,在家长责怪、惩罚孩子之后,孩子不服气,就把家里的床单剪破来示威。
既然知道了孩子乱扔东西的原因,家长就可以用合适的对策来矫正孩子的行为。
1 家长要选择合适的场所,让孩子消耗过剩的精力。家长应将易碎的物品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限定孩子的活动范围,减少孩子闯祸的机会。尽量让孩子多参加户外的体育活动,消耗过剩的精力。
2 不要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如果孩子因为求知欲很强而把东西搞坏了,父母千万不可指责他。孩子的探索精神是可贵的。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启发孩子的创造性。可以将家里的旧钟表、旧收音机等放在一个专门的地方,让孩子随意拆卸它们。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给他讲解必要的原理和知识。当家长把孩子头脑里的问号变成惊叹号时,孩子就恍然大悟了。
3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玩具。不管孩子有多少玩具,都要让他轮换着玩玩具,每次只能玩少数几件玩具。给孩子过多的玩具,除了使孩子不知道珍惜外,还会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4 教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让孩子认识到:人有时生气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用粗野的方式发泄愤怒就是不被允许的。鼓励孩子讲出心里的感受,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父母在这方面要以身作则,不能在生气时拿孩子或其他物品发泄,否则孩子会模仿家长,发怒时也拿玩具或其他东西出气。
5 及时地表扬和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如果孩子以前有破坏东西的行为,而他现在改正了,家长就要及时奖励他。可允许孩子多玩一会儿玩具或带孩子出去玩。
6 请求专业人士帮助。如果孩子故意损坏物品,经上述方法矫正后仍然屡教不改,父母应带孩子到医院请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13.为什么不宜刻意培养“超常儿童”?
研究和实践均已表明,试图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天才”,往往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人的心理发展,除了受神经系统的生理特性制约外,还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视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接受能力,让小小年纪的孩子学外语、学书法、弹钢琴等,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这样不仅会使孩子的大脑负担过重,同时,这种由外部强行灌注的方法也会抑制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发展,使孩子在还未迈进校门之前,就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和畏惧心理,从而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
因此,家长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态度,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让儿童在玩乐中找到兴趣,主动去学习感兴趣的东西。
14.对于依赖性强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有的家长溺爱、过分保护孩子,结果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实践能力越来越弱。一些儿童有了依赖心理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碰到困难就束手无策,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长此以往,这类孩子长大后走向社会,离开了“保护伞”,一旦遇到激烈的竞争,就容易迅速地败下阵来,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依赖性强,就应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爱的方式,给孩子适当的爱。父母疼爱孩子,孩子眷恋父母,乃人的本能。但如果父母过分地宠爱孩子,孩子就会事事依赖父母。因此,父母应用理智控制情感,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孩子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
2 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扩大交往范围。让孩子上幼儿园,习惯集体生活,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当孩子跨入幼儿园大门时,他就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可以积累初步的社会交往经验,逐步形成与人分享、合作的品质,养成合群、开朗的性格,减轻对父母的依赖,成为一个真正适应社会的人。
3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信心。一些过度依赖家长的儿童生活能力较差,做事缺乏自信心。要改变这种状态,家长应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开始。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比如教孩子穿衣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端饭等,改变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习惯。在孩子取得进步后,父母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使孩子更乐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成长中的幼儿,就像是一叶扁舟在大海中航行,家庭是引航灯,为他领航;是舵手,为他掌握方向;是风帆,助他远航!温暖的关爱和恰当的帮助,才能使我们的孩子顺利地走向社会,更好地挑战未来!
15.孩子的语言发展迟缓,家长应该怎么办?
儿童语言发展迟缓是指儿童语言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它有两个类型,一是表达性语言障碍,二是感受性语言障碍。前者的问题较轻,表现为儿童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语言;后者表现为儿童的理解及表达能力均受限制。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孩子认识世界、汲取知识、扩大眼界都要依靠语言。因此,家长发现孩子语言发展迟缓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而应该早干涉、早治疗。那么,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 为儿童提供各种机会,多与儿童交谈。语言本身是在交往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想要将经验、情感、愿望等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起来。聋哑人的孩子(发音及听觉器官均正常)如果生活在集体中,则口语发展正常;如果从小只生活在家中,不与他人交往,口语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增加成人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往是发展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和儿童单独对话的时候,要多谈他感兴趣的事情,使谈话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对儿童用语言表达的意图,家长要注意并做出反应。成人不仅要理解儿童所说的话,还要善于理解他没有用语言表达的意图,能在儿童所使用的字句中设法发现儿童的真正意图。例如,一个孩子问:“秋千会断吗?”他的真正意思也许是问:“我会摔下来吗?”或“你能保证我的安全吗?”这时成人就可以帮助孩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
2 扩大儿童眼界,丰富儿童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语言不是空洞的,它代表着一定的内容。孩子只有在与周围环境、具体事物的接触中,才能有丰富的语言。儿童生活丰富、眼界开阔、知识面广,所说的语言内容就多。成人可以安排各种活动,让儿童接触各种事物。如带孩子外出散步、旅游,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只有从各种活动中不断地发现新事物,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才能“言之有物”,提高说话的积极性。
3 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训练。根据儿童语言问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对有感受性语言障碍的儿童,重点训练他对语言的理解和听觉记忆。对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重点训练他模仿别人讲话。训练时可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儿童说话。当儿童用手势、表情等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周围的人可装作不懂,以促使儿童说话。
4 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法。当儿童的语音或语法发生错误时,成人不要直接纠正儿童的错误,应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并为儿童提供正确的说法。
总之,只要家长及时进行干预,并努力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那么语言就一定能成为开启儿童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16.孩子过分好动,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是闲不住的。在街上,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时而东张西望,时而在街边跳上跳下,玩起攀登的游戏。天真活泼、调皮爱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有的孩子似乎特别好动,他会一刻不停地动,并且不能克制自己,经常闯祸。一些父母经常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从未有片刻的安静等。
儿童过分好动,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另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的错误教育方法。对待过分好动的孩子,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律。按照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起床、进餐、就寝,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律。
2 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对孩子来说,兴趣是他做好一切事情的基本动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会专心致志地去做。因此,让孩子参与一些他感兴趣的活动,以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
3 为孩子选择适宜的环境。孩子学习和活动的环境宜安静、简单。家长要尽量拿走桌上、孩子口袋里可有可无的用品,以免孩子分散注意力。父母也不要在孩子身旁高声谈话、看电视等。嘈杂、吵闹的环境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难以保持安静。
4 消耗孩子过剩的精力。每天可安排一些如跳绳、打球等活动量大的活动。以打球为例,一方面可以消耗孩子过多的精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教孩子学习规则。
5 对孩子的教育和训练要有耐心,坚持不懈。不能对儿童提出过高的具体要求,更不能苛求,要使儿童通过努力就能够达到要求。当孩子能按照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时,父母要给予奖励、表扬。
17.孩子吐字不清的原因有哪些?
最主要的发音问题是吐字不清。这个问题在2岁以下的幼儿中比较常见。如一个2岁的孩子会把“叔叔”说成“福福”,把“姥姥”说成“脑脑”。但是,如果一个4岁多的孩子仍说不清“哥、可、鸡、七、西、四、诗”等音,那就是语言问题了,老百姓称其为“大舌头”,在医学上称其为构音障碍。如果4~6岁的孩子发音不清,家长应及时带孩子看医生。孩子构音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 构音器官异常:构音器官的结构异常可导致构音障碍,如腭裂、唇裂等。
2 脑性瘫痪:患儿除了吐字不清之外,还有智力低下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表现。
3 功能性构音障碍:这类患儿的构音器官结构正常,大脑发育不正常,导致语言障碍。
18.孩子吐字不清,家长应该怎么办?
吐字不清,是指发音不清晰,也就是说,一个音节或几个音节连在一起时,孩子不能正确地发音。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发音不清,应从以下几点为孩子进行矫治:
1 当孩子开始学习语言时,家长就应该教他口齿清晰的发音,最好能教孩子标准的普通话,不要让孩子跟着语音不清的孩子或成人学习语言。因为模仿是孩子学习口语的重要途径。孩子会模仿成人的语言,对成人不标准、不清晰的发音,也会照单全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孩子的发音、用语,甚至说话的声调、语气、速度与他身边的成人如出一辙。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发音方法不正确,说话不流利,可以让孩子对着镜子练习发音。这种方法既生动、有趣,又能比较快地解决孩子的发育问题。
3 有时候孩子因为着急,会出现口齿不清,发音不准的情况。这时候家长不要急于纠正,而要鼓励孩子说完整的话,否则,容易造成孩子口吃的毛病。
4 在纠正孩子的发音时,千万不可讥笑与模仿他,一定要有耐心。要求孩子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不正确的发音,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矫正。当孩子口齿不清的情况有改进时,家长应给予孩子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励。
儿童吐字不清的毛病大多能够恢复良好。在儿童上幼儿园或小学后,发音一般会逐渐恢复正常。若儿童到4~6岁时,发音仍未恢复正常,则应接受语音矫正治疗。对于吐字不清的毛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19.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研究表明:在某一特定阶段,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经验比较容易,或者在某个方面的发展较为迅速,这就是所谓的关键年龄或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一般来说,2岁前后是迅速发展口语的时期;4岁是图形辨认能力提升的最佳期,可教孩子绘画,认简单的字形;5岁是数字运算能力提升的最佳期,可教孩子掌握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加减运算;4~5岁是记忆流畅性、记忆备用性及整体记忆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如果家长在这些最佳年龄期间,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条件,科学的教育,就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相应能力的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错过最佳年龄,孩子再来学习某些相应的能力,就容易遇到困难,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有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家长应牢牢把握关键期,让孩子得到适时、适当的培养和教育,使常才成为优才,优才成为英才。
20.孩子有自闭症倾向,家长应该怎么办?
自闭症是与外界环境接触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心理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
1 没有与人交往、交流的需求,对集体生活环境不适应,不愿意与其他小孩一起玩,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2 存在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展明显迟缓。即便能说话,也缺乏主动语言交流,有刻板重复语言或语言声调、节律、速度等异常。
3 情感冷漠,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对亲人不亲热,常常毫无面部表情。
4 兴趣单一,行为活动单调、刻板,有刻板动作,与他人无对视,活动过多,有破坏性的行为。
5 有特殊的依恋表现。有的患儿对人虽然很冷淡,但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如瓶子、盖子、轮子等)或小动物(如小兔、小狗等)表现出一种特殊兴趣,并产生依恋感。
自闭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精神发育障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千万不可忽视,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简单介绍几种干预、治疗方法:
进行家庭教育。让患儿与母亲等家人接触和讲话,提高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要引导患儿听到呼唤后做出反应,接受和喜欢身体接触。开始叫患儿的名字时,应当与令他高兴的情景相联系,如给他一块饼干或者开始一项能让他感到快乐的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开始时,会有一些困难,但只要坚持,患儿的情况会逐渐好转。然后,教患儿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惯和做事的方法,如吃饭、穿衣、解大小便等。当患儿有进步时,应马上给予他物质奖励,以强化他的好行为。
干预孩子奇特的动作和怪相。患儿往往会做出一些奇特的动作。比如,患儿看上去很古怪,而他似乎能从怪异动作或怪相中得到某种满足与刺激。当患儿无事可做的时候,动作更为怪异。因此,纠正这种行为的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让患儿有事可忙。当患儿扭曲手指转动双手时,要轻轻握住他的手,逐渐给他一个概念,这种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
进行集体教育。安排患儿与同龄正常儿童进行交往。可送患儿去小规模的幼儿园。在幼儿园,患儿可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另外,患儿在与正常儿童的接触中,可以得到帮助,逐渐获得社会交往的能力。
进行语言治疗。对明显不应答的患儿,家长必须反复呼唤他,配合拍手、拉手。如果患儿有呼唤反应,则进一步训练患儿打招呼、问候及辨认各种物品,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患儿的模仿能力。
21.孩子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家长应该怎么办?
新生儿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他只受个人生理冲动的控制,饿了要吃,渴了要喝。这一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生理欲望为主要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较多地带有社会性的内容,有时还会与社会的需求相抵触。这种孩子只要求别人关心他,而不知道关心别人;只习惯于别人为他服务,而不懂得应该为别人尽义务。这种不关心他人、不会交往的孩子将来很难适应社会。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尽早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首先,父母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教孩子怎样去做。比如,对于好吃的东西,要叫孩子先拿给爷爷奶奶吃,再给爸爸妈妈吃,最后才拿给自己吃。家长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这些行为都会使孩子耳濡目染,在孩子心灵深处悄悄播下关心他人、尊重长辈的种子。
其次,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家长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造成他的“特殊感”。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比如家里有人生病了,要让孩子向病人问好,以示同情和关心。这样可以使孩子慢慢懂得关心他人。
最后,解放孩子的手脚,让孩子有更多的交往机会。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亏,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玩玩具,看图书,使孩子失去了社交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家长要多带孩子和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玩,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图书、玩具等。在交往中,孩子会逐渐认识到“我”和“大家”的关系,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22.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研究发现:人生来就有一种依赖性,但这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性在后天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在每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不同的。家庭教育是助长或抑制孩子依赖性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建议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 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父母要转变观念,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鼓励孩子在家里做父母的小帮手,让孩子抹桌子、洗自己的小手帕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 提出与孩子能力相符的要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克服孩子的依赖性,不能一蹴而就。父母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与发展水平提出与其能力相符的要求。如果要求过高,难度过大,容易引起孩子的畏难情绪、自卑心理。当6~7岁的孩子在游戏或简单的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父母应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3 积极鼓励孩子。一旦孩子取得进步,父母就要奖励孩子,强化他的好行为。如果父母过于求全责备,那么孩子很容易在责备声中丧失自信心,撒手不干,转而又依赖父母。
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切入口,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孩子的依赖心理是可以被预防和纠正的,问题的关键是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
23.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管束离不开打骂。其实,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错误的。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打骂违背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损伤了儿童的自尊心,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教育下形成的,而不是打骂的结果。
打骂孩子的不良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打骂会使孩子形成“双重人格”。孩子在父母面前规规矩矩,俯首帖耳;离开父母就放纵、任性,失去一定的行为准则,专门看人眼色行事。
2 经常遭受家长打骂的孩子,容易形成孤僻、胆小、撒谎、自卑等不良性格。这类孩子一般对一切持无所谓的态度,唯父母之命是从,精神上受到压抑,学习上也很被动。而且,打骂还会使孩子学会撒谎、欺骗等手段。一些孩子做错事后不敢向父母直言;成绩差的小孩拿着成绩单不敢回家,怕父母责难;个别逃学的孩子,总是编一套谎话去搪塞父母……凡此种种,父母都不应该过分责备孩子,而应该改进教育方法。
3 打骂会使孩子丧失自尊心。打骂会打掉孩子的自尊。自尊心是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就会感到沮丧和失望,甚至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丧失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4 打骂不仅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比如孩子挨打后往往吃不下饭,哭得厉害时会引发呕吐。甚至有的家长在暴怒之下,会失手打伤孩子,给孩子造成终身残疾。
因此,教育孩子要用恰当的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帮助他树立自尊心和责任感。当孩子做错事后,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并为孩子指出改正的方法。要表扬孩子的进步,鼓励他健康成长。
总之,真正的爱,不是溺爱,也不是打骂,而是在耐心的教育中,帮助孩子获得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与不良思想的自我约束能力。
24.怎样正确批评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首先弄清楚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1 要具体分析孩子的缺点、错误,看看哪些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淘气、顽皮,哪些是属于超越了正常范围的毛病。对于前一种行为不必过分追究,只要告诉孩子合理的做法就够了。对于后一种行为,家长应采取心平气和的态度,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使孩子心服口服,让批评达到应有的效果。
2 批评的内容要具体。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毕竟有限,他们认识的事物常常是直观的,比较具体的。因此,父母要结合具体事例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儿童说明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不要给儿童讲一些抽象的大道理,因为儿童听不懂,还容易产生反感。另外,因为儿童的注意力还不够稳定,容易被分散和转移,所以,冗长的说教对儿童来说是徒劳无益的。
3 批评孩子时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充分利用非语言信息的作用。对孩子讲话,不要嘴上老挂着“不”字,而应该说:“我知道你会做好的。”另外,家长还要注意表情、态度、语气和音调等非语言信息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对于3~7岁的孩子来说,他很容易感知到父母的情绪,并能很快理解其中的含义。
4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尊心,不强制孩子服从父母的意志。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自己去负责、去创造。孩子敢对父母说不,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25.孩子为什么喜食异物?
有的孩子喜欢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土块、煤渣、墙上的石灰皮、纸张、肥皂、棉花、头发等,吃得津津有味。对于一些小的物品,这类孩子就直接吞下去;对于一些大的物品,这类孩子就舔或放在口中咀嚼。家长劝阻甚至打骂也不能使这类孩子停止,逐渐成为一种嗜好,在医学上称其为异食癖。这种孩子一般对食物没有兴趣,缺乏食欲,面黄肌瘦,有时还有腹痛、便秘、营养不良等症状。这种异食癖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 儿童体内缺锌: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虽然它在人体中的含量极少,但它对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锌元素参与体内多种酶的代谢活动,也参与味觉的形成。人体缺锌时可引起很多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异常,譬如厌食、异食癖等。
2 营养性贫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贫血时,血氧含量降低,机体呈低氧血症,从而引起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减退,继而引发异食癖。
3 肠道寄生虫:蛔虫分泌的毒素直接刺激肠管或钩虫寄生引起贫血,会引发异食癖。
对有异食癖的儿童,家长一定要关心他,爱护他,千万不要打骂或捆缚他的双手。要带孩子到医院接受全面检查,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平时应该注意膳食多样化,避免小儿挑食、偏食,确保小儿均衡摄入多种营养素。
26.为什么孩子不宜过早学习写字?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涂鸦期,他们喜欢拿着画笔在纸上胡乱画。有些父母为了引导孩子学字,就教孩子学习写字。其实学龄前儿童不宜过早学习写字,这是因为:
1 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对手的调节功能发育得尚不完善,手掌上小肌肉发育得也不完善,他们握笔的力量不够。过早握笔写字会影响儿童手指及手腕肌肉的发育。父母可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学习熟练使用筷子。这样做有助于孩子手掌小肌肉的发育,同时还有利于锻炼大脑的协调能力。
2 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得很不完善,大脑皮质的抑制能力差,手往往不能听从大脑指挥。如果硬让孩子一笔一画地学习写字,就会使孩子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影响运动中枢的发展。
3 幼儿的控制能力差。书写姿势不正确,易造成视力损害。
27.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如果说,孩子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参与集体生活,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即第一次“社会性断奶”,那么,孩子进入小学,走向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则是孩子的第二次“社会性断奶”。
孩子入学后,社会角色、生活内容、生活场所、与老师的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怎样使孩子尽快地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呢?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呢?
1 帮助孩子形成对学校和学习活动的正确态度。一提到上学,一些孩子的脸上总会表现出似忧、似惧的表情。家长和学校老师应向孩子讲明入学学习的目的。采用游戏的方式,逐步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
2 帮助孩子养成必要的生活习惯。在家中制订与学校生活相近的作息制度,指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起床、锻炼、吃饭、学习。配合上学后的作息时间,准时进行一日三餐,中间不再让孩子随意吃零食。
要对孩子进行“坐得住”的训练,让孩子学习在椅子上坐着,时间由短到长,帮助孩子适应以后的课堂生活。让孩子晚上早点入睡,早上按时起床。
幼儿园教师可在游戏中训练儿童的纪律意识,如听到铃声,儿童应迅速走进教室、坐姿端正、举手发言、不做小动作等。
3 帮助孩子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缺乏基本的学习能力、不善于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孩子,往往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在老师提问时,不动脑筋想,而是瞎猜、重复别人的答案等。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入学前,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
4 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在上小学之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将要去上学的学校走一走,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并讲一讲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告诉孩子上小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孩子事先对学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情感。
5 早做评估,早干预。如果孩子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等问题,父母应及早带孩子做智力、心理评估,发现问题,尽早干预,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28.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孩子在平日的玩耍、游戏、学习中会表现出一些比较稳定的特点,如有的孩子比较合群、忍让;有的孩子比较任性、自私;有的孩子比较胆大、勇敢;有的孩子比较胆小、怯懦;有的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有的孩子处处要家长为自己服务……这些孩子在活动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性格。孩子的性格与他日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都告诉人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1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理解、掌握孩子的心理,使孩子能够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成长。尽可能避免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行动。
2 鼓舞斗志。父母应尽量不要插手孩子的事情,最好耐住性子,让孩子自己迎接挑战,使孩子从艰苦的体验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中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自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
3 态度明确。严格要求孩子,同时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不论孩子大小,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
4 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温馨、和睦的家庭和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5 教育态度要一致。如果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出现分歧,不但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能让孩子学会对不同的人持不同的态度,形成投其所好的不良品质。
29.如何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孩子的一种常见行为,有时会延续至青少年期。这种行为表现为易怒、冲动、伤人,为小事大动肝火,常惹是生非。当遇到挫折或自己的要求不能被满足时,孩子常用破坏物品来发泄心中的怒气。男孩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性攻击。如果这种攻击性行为在儿童时期不能被克服,孩子长大成人后将很难被社会群体所接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甚至发展为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心理因素:一般来说,有情绪问题和行为障碍的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家教不当:一些家长怕孩子被人欺负而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或不适当地鼓励男孩要勇敢;有的家长不正确地或无理由地体罚孩子,会使孩子经常处于痛苦和挫折之中,把侵犯和攻击行为作为减轻挫折感的手段,出现破坏玩具、攻击同伴等行为;得不到充分的爱与关怀的孩子,会因此产生悲观、忧郁等不良情绪,并因此引发攻击性行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双向的、互相影响的。父母用体罚来教育孩子,实际上是在示范攻击行为。孩子就会以父母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环境因素: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模仿性强。影视作品中的攻击性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表明,常看那些暴力武打影视片的孩子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彻底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方法包括:
1 鼓励合作行为。当孩子刚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家长不一定非惩罚他不可,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懂得合作。鼓励分享、合作等好的行为,使孩子的良好行为不断得到强化。
2 采取冷处理。当孩子有较严重的攻击性行为时,家长可以采用冷处理的办法。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不理睬孩子,把他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用这种方法惩罚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会给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等攻击模式。将冷处理与鼓励合作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3 进行具体形象的教育。让孩子听“攻击受罚、合作得奖”的故事或看这一类的绘本等,然后与孩子讨论或谈感想,使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4 向孩子指明预防之策。有的孩子常常屡教不改,这是由于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长时记忆能力和自制力的发展不成熟。家长应有预见性地帮助孩子预防攻击性行为。责备孩子的目的在于孩子将来不受责备,是为了教育孩子,而不是为了发泄胸中之气。父母可以把孩子叫到身边,冷静地问他:“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感受?”“你知不知道因为什么把你叫来这里?”让孩子自我反省。
5 提供非攻击性的环境。为孩子准备丰富的玩具和充足的游戏空间,避免因偶然的身体碰撞而导致的攻击性冲突。另外,玩具(如枪、刀之类)也会导致孩子的攻击性倾向。研究发现,喜欢玩攻击性玩具的儿童相比于玩中性玩具的儿童更容易发生争斗。因此,对那些喜欢攻击他人的孩子,家长要少给他买刀、枪等具有攻击性的玩具。
30.孩子性格孤僻,家长应该怎么办?
性格孤僻,不仅影响孩子的进取心,也损伤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当孩子的性格孤僻时,家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纠正孩子孤僻的性格呢?
1 不要使孩子特殊化,应培养孩子与他人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要让孩子多接触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交流感情,增长知识。
2 对于性格孤僻的孩子,家长要尽量发现他的长处,积极地给予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对于孩子的缺点,家长不要过多指责,更不要轻易地拿他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否则,会使孩子更加孤僻。
3 当孩子乖戾、别扭时,家长不要挖苦、嘲笑他,而应找一些有趣的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 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待在一起,多和孩子进行皮肤接触,如紧紧拥抱孩子等,表达对孩子的爱。
5 尽可能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让他体验到愉快,体验到幸福,这有利于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31.什么是选择性缄默症?
六岁的姗姗自从上学后就逐渐不说话了,特别是在学校里。在出现这种情况之前,姗姗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她在学校里不说话,而在家中说话,一般不与大人说话,而与同龄人或熟悉的人说话。在学校,她有时用手势、点头、摇头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姗姗很可能患了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具备语言功能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
多数儿童心理学家认为,选择性缄默症是由于精神因素作用于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儿童身上产生的。此类儿童一般较敏感、害羞、孤僻、脆弱、依赖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差。他们以缄默不语来对抗口头攻击性冲动,以缄默不语来降低恐惧感。患儿虽然无明显的器质性的病变,语言的理解力与表达能力正常,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但常表现为发育不成熟,比如一些患儿开始说话的时间明显迟于正常儿童,常伴有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粪症等发育障碍,表现为不成熟脑电图。
本病的发生与心理、家庭环境因素有关。许多患儿早年有情感创伤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离异等。有的儿童在家庭环境变迁或受到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父母是人格异常者或精神障碍者,孩子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得多。所以,一般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本病多在学龄前期病发,女孩比男孩多见。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逐渐缄默不语,应带孩子到医院请医生检查,因为选择性缄默症还要与癔症性缄默症、儿童孤独症、分离性焦虑症等其他精神疾病相区别。
32.怎样治疗选择性缄默症?
对选择性缄默症的患儿,必须注意防止各种心理因素的刺激,针对病因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大部分患儿可在门诊接受心理医生的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矫治:
1 消除致病的各种心理紧张因素。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游戏,慢慢消除紧张的心理。
2 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孩子懂得,当亲朋好友来访时要热情地打招呼,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建立友谊。
3 不要过分注意孩子不肯说话的表现,不要训斥或强迫孩子说话,否则会加剧孩子的紧张情绪,不利于矫治。
4 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5 一些过分紧张、焦虑、恐惧的患儿,可适当服用抗焦虑药物。
6 对一些由不良家庭环境引发疾病的患儿,可采用住院的方式,在改变患儿所处的环境后,治疗效果会更好。
经过治疗,大多数患儿在数月至数年后康复。即使没有经过特殊治疗,此症在青春期后也会有所改善。但是此类孩子的语言表达功能略低于语言功能正常发育的人。
33.孩子遗尿,家长应该怎么办?
遗尿症,俗称尿床,它是指人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
在着手解决孩子尿床问题之前,家长必须先找出孩子尿床的原因。
健康原因:少部分的尿床者是因为生理问题,如膀胱较小、括约肌松弛、尿道感染、(隐性)脊柱裂等。
心理因素:有些孩子会因为心理压力大而出现尿床的情况。
睡眠方式:许多孩子尿床是因为睡得太沉,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膀胱已经胀满,尿液就被排出来了。
有遗尿症的小儿首先应去正规医院就诊,针对病因治疗。对功能性遗尿症患儿,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尿湿报警铃: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采用铃声-床垫装置对患儿进行治疗。当孩子尿湿床垫时,铃声大作,将孩子惊醒。经过多次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强化训练,孩子要解小便时,膀胱内压力会作为条件刺激将孩子惊醒。
闹钟惊醒法: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用闹钟做刺激物治疗儿童遗尿。首先在临睡前,家长要限制孩子的饮水量。根据遗尿的大概时间,将闹钟铃响的时间定于这个时刻之前。用闹钟将孩子唤醒并让其排尿。
憋尿训练:适当训练孩子憋尿,有助于治疗遗尿症。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这种训练。当孩子想尿尿时,设法让他憋一会儿,同时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不紧张地憋一会儿。
安排好作息时间:尿床的小孩,往往睡觉晚,他们一上床就睡着了,即使尿在床上也不知道。必须安排好作息时间,保证尿床的小孩每天有一定的午睡时间,晚上9点左右必须睡觉。如果休息充足,孩子一有尿意就会惊醒。
正确对待儿童遗尿的问题:必须给孩子讲清楚,尿床不是病,是一种习惯,很快就会好的,给孩子树立信心。同时,千万不要责怪孩子,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与外人谈论他尿床的事情。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安慰和鼓励,使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遗尿。
34.在购买儿童读物时,家长要注意什么?
给孩子选购图书时,除了注意内容健康、有趣,适合孩子年龄特点之外,还应注意书的纸张、色彩及装帧等。
过于精细复杂的画面、太小的字,会使孩子看起来很吃力,会让孩子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凑近图书,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影响视力。所以,儿童读物的画面应简单些,字体大一些。纸张不能太白。因为纸张过白会增加颜色的对比度,导致反射光线过强,过度刺激视觉神经,易引起孩子视觉疲劳。
书的色彩不能太鲜艳。孩子的视觉发育需要刺激,但用太鲜艳的颜色来刺激视觉则是不适宜的。因为如果孩子看惯了太鲜艳的颜色,以后对自然颜色的分辨力就会减弱。
另外,图书的纸不能太硬、太薄,否则,容易划破孩子的手。精装的书最好是圆角或包角的,以免戳伤孩子。选择用环保油墨印刷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