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早期教育
1.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指小儿从出生到入学之前接受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早期教育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专家认为,0~6岁是小儿智力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一个人后一阶段的智力水平,取决于前一个阶段的智力潜能发展情况。因此,适时、合理的早期教育能使大脑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小儿将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早期教育的内容包括智力的训练、思想行为的培养、道德情操的培育、良好习惯的培养等。根据小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早期教育能促进小儿的智力发育,培养小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孩子出生后就需要接受教育。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结合生活的教育,也就是结合吃、喝、拉、撒、睡对孩子进行教育。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就是早期教育的内容。
3.在早期教育中,家长应该注意哪些关键期?
婴幼儿的心理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的心理会在短期内发生急剧的、巨大的变化,幼儿在智力、行为或自我意识等方面也都有质的飞跃。这个特定的时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关键年龄。在早期教育中,究竟有哪些关键期呢?
★1岁是开始听故事的最佳年龄。
★2~3岁是学习口头计数的关键年龄,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
★2.5~3.5岁是学习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年龄。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年龄。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
★3~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
★5岁左右是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年龄,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5~6岁是掌握汉语词汇能力的关键年龄。
★3~8岁是学习外语的关键年龄。
如果家长能根据以上关键年龄,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早期教育,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幼儿在关键年龄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训练,那么某种机能的获得和行为的学习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往往会事倍功半。
4.有哪些常见的早期教育误区?
目前,早期教育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过分呵护孩子。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对孩子过分呵护:孩子吃饭,有人喂、有人哄;孩子流鼻涕,有人擦。许多有关孩子的事情由家长包办。在一些游玩活动中,遇到稍有危险的活动,家长们便挺身而出。事实上,0~3岁的孩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脆弱,他们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孩子的成长需要运动,需要交流,有时甚至需要一点儿冒险,以激发自身的各种潜能。如果家长过于小心翼翼地照顾、呵护孩子,会在无意中剥夺孩子模仿、学习、参与的机会。像擦鼻涕之类的事情, 2~3岁的幼儿经过家长指导完全可以自己做。吃饭时,让孩子和家长同桌,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吃饭。
误区二:父母不必亲自带孩子。
调查发现,由老人、保姆带的孩子在生活能力和语言发展方面,通常不如那些由父母带的孩子。父母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老人或保姆带宝宝时,往往偏重于满足宝宝吃饱、穿暖之类的生理需求及避免发生意外伤害,而忽视宝宝的心理需求。父母经常与宝宝交流、做游戏,可以让宝宝开心。开心方能开口,进而开窍。专家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亲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父亲参与早期教育,能使宝宝形成性别角色认识,在自我控制、自信心、语言等方面发展得更好。
误区三:早学、多学。
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混同于早期学科教育,让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 3岁以内学外语。专家认为,早期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习知识。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能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3岁是孩子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不能一下子给孩子灌输大量的学科类知识,不能揠苗助长。
5.怎样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早期教育中,家长要发展婴幼儿对语言的理解、模仿和运用能力。为了发展婴幼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家长应多跟婴幼儿接触,经常对婴儿说话,引导他们发声。教婴幼儿辨别各种声音,如风、雷、雨、海浪、流水等自然界的声音,鸡、鸭、猪、狗、猫等常见动物的声音。多与婴幼儿进行语言交流,不仅使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对婴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呢?
面对2个月的婴儿,父母应经常和他说话,给他唱歌,让他听音乐,逗他微笑。这样不仅会让婴儿快乐,而且可以为婴儿以后的发音和模仿发音打下基础。
3个月的婴儿会笑出声音,4个月的婴儿会大声笑,能发出咿语声。这时父母应引导婴儿牙牙学语,培养婴儿对声音的反应能力和能及时把头转向发音方向的能力,并逗引婴儿发音。
5个月的婴儿会拉长音调发出声音,以便引人注意。成人与婴儿说话时,婴儿有手脚不断活动的反应。6个月的婴儿能发出单音(如“爸”“妈”)的音节,但这是无意识的。婴儿已经对语言有了最初的理解,如问他物品在哪里时,他会用眼睛寻找,能分辨和蔼或严肃的表情、声音。因此,家长应少用严厉的语调对婴儿说话,以提高婴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妈妈的爱抚和笑声最能鼓励婴儿做出咿呀的反应。但应注意婴儿有时以代用音来表示某种事物,如用“那”代替“奶”。这时大人应用正确的发音予以纠正,不要重复婴儿不正确的代用音。
面对8个月的婴儿,父母应培养他理解简单语言的能力,教他怎样用眼寻找大人所问的东西,并做简单的回答动作。例如:问孩子“灯在哪儿?”,让他寻找灯所在的位置。
9~11个月的婴儿,已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话语。父母应通过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物品和动作教婴儿理解词的意义,教婴儿模仿发音,从发单音到发一些音节。
12~14个月的小儿能逐渐理解成人的语言,能指出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会用词来表达要求,会主动叫“爸爸”“妈妈”。
15~18个月的小儿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如“再见”“谢谢”“不要”等。这时要多给小儿看一些实物图片,让他观察周围的事物,教他说更多的词,逐渐要求他不再用手势代替讲话。
1.5~2岁小儿的语言能力逐渐发展,会说三四个字组成的短句,会说出常见物品的名称,喜欢向成人学话、学唱歌。教小儿学说话时,必须用正规的语言代替简化的单词,如说“饼干”,而不说“干干”等。要鼓励小儿主动讲话,向成人提要求,并充实和丰富小儿的生活,使他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感兴趣,从而引导他说话。
2~3岁小儿会说比较完整的语句,能提问,爱听故事,会唱简单的儿歌,词汇比较丰富。这时要扩大小儿的眼界,使他多听、多看、多说、多问、多想。
6.怎样通过游戏开发幼儿的智力?
游戏既能给幼儿带来乐趣,又能寓教于乐,使幼儿增长一定的知识,开发智力。游戏的种类很多,家长不妨有计划地选择以下几种游戏来训练孩子:
1 活动性游戏:如以发展走、跑、跳、攀登、投掷、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游戏,最好在室外进行。
2 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积木、拼图等游戏,主要训练幼儿的微小、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思维、想象等能力。
3 音乐游戏:让幼儿听音乐、唱歌、跳舞,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还可以伴着歌曲教幼儿拍手、打拍子、招手等。
4 计算、语言游戏:让幼儿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或教幼儿唱一些儿歌,发展幼儿的智力,丰富语言知识。
5 模仿游戏:让幼儿模仿成人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模仿医生给玩具娃娃看病、打针,或给玩具娃娃穿衣、盖被等。
6 娱乐性游戏:让幼儿玩一些有趣的玩具,如吹肥皂泡等。这些游戏能使幼儿身心愉快,有助于幼儿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7.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通过语言的调节,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未曾遇到的事物形象。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不是过去遇到的事物简单再现。想象的内容有时似乎是超现实的。有目的的创造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关系密切。创造常发端于想象,想象给创造提供了自由翱翔的空间。
8.想象是怎样发展的?
新生儿没有想象。1~2岁的孩子由于生活经验少,语言尚未充分发展,仅有想象的萌芽。3岁左右的孩子,想象活动的内容比以前多,开始玩想象性游戏,比如把方凳想象为公共汽车,人坐在方凳上,假装在坐汽车。但总的来说,3岁左右孩子的想象内容贫乏、简单,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多数是片段、零散的。
学龄前儿童的想象以无意想象及再造想象为主。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图样的提示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孩子的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正在逐步发展。有意想象是有目的性的、自觉性的想象,表现为想象的主题多变,如在画图时一会儿画自己登上月球,一会儿画自己沉入海底。一些孩子无法区分想象与现实。比如,孩子想有一个大的布娃娃,就可能对别人说他家有个大的布娃娃,让家长以为孩子在说谎。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比如问孩子将来要长多高,孩子会说,长得像天那样高。孩子常因想象而满足,如家长给孩子讲以后的美好生活,即使有些内容不切实际,孩子听了以后也会很高兴,感到满意。
再造想象表现为各种游戏活动。孩子在年龄较小时做的游戏往往是在重复生活中的活动,而很少有创造性的内容,例如玩“看病”的游戏时,模仿医生用听诊器看病、护士用注射器打针。随着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增长,许多在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经成为现实,因此如过家家之类的游戏逐渐被竞争性的游戏取代。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关键是培养想象的基本技能,例如绘画、唱歌等。也可以通过继续讲故事(故事讲到一半,后半段故事情节的发展由孩子来完成),补画面(例如画的主题是春天,原先的图画上仅有一些图案,但是不完整,让孩子补充)来培养想象力。
9.什么是记忆?
人们在生活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经历过的事件,都可以成为人的个体经验而保持在头脑中。我们能够记住它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回想起来或识别它们,这就是记忆。记忆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中遗留的印迹,印迹的保持和再现表示记忆的存在。人们如果没有记忆,就不可能累积经验、增长知识。记忆是复杂的心理过程。
10.婴幼儿的记忆是怎样发展的?
5~6个月的婴儿已能认识妈妈, 1岁小儿能认出10多天前见过的事物,3岁幼儿可记得几个月以前的事, 4岁幼儿可记得1年以前的事情,4岁以上的幼儿可记得更久的往事。
记忆和注意的关系密切。培养婴幼儿的记忆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要明确记忆的目的性,启发主动记忆;帮助婴幼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忆;培养婴幼儿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进行记忆;培养婴幼儿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记忆;等等。
11.如何指导幼儿看电视?
当今社会,电视已经成为传递信息和传授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开启儿童智慧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但是,如果幼儿过度地看电视,就会减少阅读、交流、游戏的时间,损害视力和健康。那么,家长应如何科学地指导幼儿看电视呢?
1 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幼儿的眼睛和躯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不宜长时间看电视。幼儿看电视的时间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父母可为孩子规定看电视的固定时段,让孩子明确知道何时是看电视的时间。
2 注意节目的选择。父母应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相应年龄段,容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电视节目,如动画片、儿童文艺节目、木偶剧等。这些节目的内容简单、色彩鲜艳、对比度好。过分离奇、惊险的武打片和爱情片都不宜让幼儿看。
3 父母与幼儿一起看电视。家长与孩子一起看电视时,可以随时跟孩子交流,随时解答孩子的疑惑。这样不仅能加深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且可以根据电视节目内容因势利导。电视在孩子心目中往往具有比家长更高的“权威性”,他对电视节目的内容深信不疑,有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与孩子一起看电视,了解孩子喜欢的内容,才能与孩子有共同语言。父母与孩子一起讨论节目内容,不仅能让孩子获得分享的快乐,而且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家长应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终止孩子对电视的过分关注,让孩子多接触体育运动或游戏活动等。
5 注意电视的位置和光线。座椅与电视机的距离不要太近;电视机的摆放高度应与眼睛的水平线等高;最好有弱光灯泡照明,避免室内光线过暗,电视亮度过强刺激眼睛。另外,看完电视后,最好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轻轻按摩眼眶,帮助眼睛消除疲劳,保护视力。
12.隔代教育有什么负面效应?
一些父母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或者年龄较大的保姆抚养,由他们来承担照料孩子生活和教育的责任,这被称为隔代教育。一些老人在衣食住行方面对孩子关怀备至,在生活中处处溺爱、过分保护、迁就孩子,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而且,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一直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就会缺少与父母交流和培养感情的机会。这一切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强的负面效应。
首先,隔代教育使孩子得到的爱是不完整的。无论老人的爱是多么细致、体贴,都不能替代父母的爱。孩子都希望父母陪在自己的身边。
其次,隔代教育的理念落后,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一些老人仅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关怀备至,保护孩子不受伤害。而父母则通过讲故事、榜样示范、惩罚等方式教育孩子,比起老人单纯的关怀,这些方式更能使孩子受到全面的教育。
最后,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完善,不利于孩子三观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与老人相处时,多数孩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娇气的性格,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13.老人带孩子时应该注意什么?
1 不要溺爱、依从孩子,不要使孩子感到事事都以他为中心。需要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2 不要过度呵护孩子,以防孩子失去翻滚、爬行、跑、跳的机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发育。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不要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鼓励孩子创新,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性。
3 应多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以免经常与孩子的父母发生育儿冲突。发生冲突时应避开孩子,以免孩子不知所措,产生矛盾心理。
4 不要剥夺母爱。一有机会,尽量让孩子多与妈妈接触。母爱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
如果孩子的妈妈长期不在孩子身边,要像妈妈那样多与孩子进行目光、语言交流及皮肤接触,多拥抱亲吻孩子,以免孩子因情感饥饿导致心理发育不良。
5 注意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帮助孩子养成爱劳动、谦让、助人等优秀品质。避免孩子形成任性、自私、自利的性格。
14.幼儿的心理发展会表现出哪些特征?
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只有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家长才能科学地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使幼儿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幼儿的心理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1 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往往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而是直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支配。在整个幼儿时期,无意注意明显占优势。因此,幼儿容易对一些色泽鲜艳夺目、能动会响、新鲜奇特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应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找准幼儿的兴趣点,创造条件培养幼儿。
2 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很容易记住那些生动形象的物体、图片等,而较难理解抽象的数字、词语等。家长在教幼儿学习数字、词语时,如果配上相应的实物或图片,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幼儿时,家长应避免乏味空洞的说教,忌成人化、公式化的教育。
3 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与外露性: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他们时而喜笑颜开,时而又为了一点儿小事而泪流满面。他们丝毫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全部写在脸上,这充分显示了幼儿情绪的外露性。当幼儿大哭大闹、不服管教时,说服教育是徒劳的。家长可用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或物体转移他的注意力。等幼儿平静下来后,家长再用讲故事等方法帮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逐步培养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
4 行动缺乏自我控制性:幼儿对行动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注意力不持久,常易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活动中。家长应采取各种方法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用奖励机制增强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5 个性逐步形成:个性在幼儿期逐渐形成,表现在幼儿的性格、气质、能力、爱好等方面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外向活泼,有的孩子内向腼腆;有的孩子反应敏捷、易冲动,有的孩子反应较慢、有耐性;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家长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与品质。
15.怎样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
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之间的纠纷。孩子之间产生纠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幼儿已经懂得交朋友的乐趣,即使相互之间吵架,过一段时间也会和好如初。孩子之间之所以吵架,只不过是因为想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会结下深怨。如果吵架的方式对孩子没有危险,家长不要马上干预,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这样可以使孩子了解对方的想法,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会宽容与忍耐,逐步积累与同伴交往的技巧。但是,当孩子无法解决纠纷并动手打架时,家长千万不可袖手旁观,而应及时制止,避免矛盾激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家长在处理纠纷时千万不可偏袒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小伙伴发生争执时,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吃亏或被人欺负,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的孩子身上,甚至训斥或辱骂别人的孩子,这是极其不应该的。这样做容易使自己的孩子滋长以自我为中心、蛮横无理的不良习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一些家长则恰恰相反,为了表明自己的大度和宽以待人,当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时,不查明缘由,就把责任全部归咎于自己的孩子,这种做法也是极其不恰当的。这样会使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对家长缺乏信任感,继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在处理纠纷时,要弄清楚事发缘由,明辨是非,分清责任,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
最后,家长在处理纠纷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可动辄训斥、打骂孩子,否则收效甚微,而且容易使孩子效仿家长的不理智做法。发生纠纷时,双方都在气头上,都觉得自己有理,这时让孩子承认错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孩子勉强承认了错误,也是口服心不服。家长应当等孩子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再进行说服教育,告诉孩子错在什么地方,今后再遇到类似事件时应当如何处理。如果自己的孩子有责任,就引导孩子向对方道歉。帮助孩子树立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相互爱护的思想观念,掌握处理纠纷和协调关系的能力。
16.怎样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
一些孩子显得比较自私,不允许别人碰自己的东西。这主要是因为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那么,家长应当怎样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呢?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比如,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可以让孩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妹等家庭成员每人分一份,不让孩子吃独食。家长给孩子新买了一件玩具,可以请小伙伴一起来玩,也可以让小伙伴也拿一件玩具来,两个孩子互相交换玩玩具。如果幼儿园里有图书馆,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图书拿到图书馆去,让大家一起看。通过这些事情,孩子渐渐认识到:好东西不仅自己喜欢,大家都喜欢。好东西不能独占,要与大家分享。
其次,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孩子一旦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家长就要及时给予表扬,进行正面强化,使孩子对自己的分享行为产生自豪感。如果孩子在分享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分享行为与孩子愉快的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孩子就更愿意与他人分享。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分享行为视而不见,不给予赞赏,那么孩子以后出现分享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家长要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孩子,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
17.怎样为孩子选择读物?
研究表明,孩子开始阅读的时间越早,智力发展越迅速,将来成才的可能性越大。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少儿读物,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为孩子选择。
由于3岁以下的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家长应为他们购买以图画为主、色彩鲜艳、图像逼真、文字生动活泼的读物。这样的读物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3~4岁的儿童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图文并茂、情节生动有趣、语言简单明了、内容浅显易懂的读物。另外,一些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儿歌及一些语言优美的小诗,由于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也深受孩子们喜欢。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随着理解力的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对那些情节过于简单、语言过于幼稚的读物已不再感兴趣。这时家长应为孩子选择一些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较为复杂、语言丰富优美、人物较多、寓意较深的读物,如《世界著名童话》《民间故事》等。阅读这些读物,不但可以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教儿童分辨是非、区分善恶,增强儿童的正义感和同情心,让儿童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初步积累处世经验。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儿童选购一些有关智力游戏和猜谜语之类的读物,培养儿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优良习惯,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6岁是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最佳年龄,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快速积累词汇的时期。因此,家长应抓住这一黄金时期,科学地为孩子选择读物,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8.为什么不能欺骗孩子?
一些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做好一件有难度的事而向孩子许诺。面对孩子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一些父母一时不能满足又拗不过孩子时,只好先许诺。但是,如果家长许诺后不兑现,就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欺骗。
孩子虽小,但当他一再被哄骗后,就会怀疑父母讲话的真实性。父母的威信也会因此降低。孩子不会再信任父母。以后,即使父母是真的许诺,孩子也会感到不可信,认为父母是在骗他。不仅如此,孩子也会从父母的哄骗中,掌握哄骗的方法,去欺骗别的小朋友,甚至学会对父母说谎话。
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我们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恪守着这样一条准则:一个人应当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为此,家长既要做到“言有分寸”,又要做到“言而守信”。要区分孩子的要求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如果孩子的要求是正当的,而且有条件办得到,家长一旦答应了就要做到。如果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家长就要说服、教育孩子,坚决拒绝孩子。父母要用自己遵守诺言的实际行动来培养孩子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