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儿科专家轻松育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婴儿的特点

1.如何判断婴儿的体格发育是否正常?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宝宝健康成长。判断小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通常测量身长和体重。

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长约50厘米,出生后第1年身长增长约25厘米,即宝宝1周岁时的平均身长约为75厘米。宝宝出生后前半年身长增长较快,平均每月增长约2.5厘米,后半年增长速度略减慢,平均每月增长1~1.5厘米。

体重是判断宝宝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父母充分了解宝宝的体重增长规律是合理喂养宝宝的重要前提。

一般正常男婴的出生体重为3.3千克±0.4千克,一般正常女婴的出生体重为3.2千克±0.4千克。宝宝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增长较快,平均每周增长200~250克;出生4~6个月后,平均每周增长150~180克, 5个月宝宝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两倍;出生7~9个月后,平均每周增长90~120克;出生10~11个月后,平均每周增长50~120克;1岁宝宝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

父母应每个月为宝宝测量体重。若宝宝连续两个月未增重,排除疾病的影响,通常是由护理或喂养不当造成的,家长应及时请儿童保健医生诊治。

2.为什么要测量婴儿的体重?

体重是直接反映婴儿营养状况的指标。若近期婴儿患有某种疾病,首先影响的是婴儿的体重,可能引起体重不增长,甚至减轻;其次才会影响身长;最后影响大脑发育。所以测量体重是了解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途径,应经常测量婴儿的体重。

3.正常小儿体重的增长有什么规律?

0~6个月小儿体重每月增加约0.6千克,6~12个月小儿每月增加约0.5千克。1~10岁小儿体重可按以下公式估算:

体重(千克)=实足年龄×2+8一般4~5个月小儿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1周岁小儿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2岁小儿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2岁以后小儿的体重增长速度放缓。

4.怎样测量婴儿的体重?

婴儿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重是判断宝宝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定期测量宝宝的体重,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潜在的生长发育问题,并予以早期干预,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一般来讲,可用家中的台秤测量6个月内的婴儿体重。台秤的最大载重一般为10千克。对于再大一些的婴儿,可用台式体重计称量。台式体重计的最大载重一般为50千克。

给宝宝称量体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每次测体重要在宝宝吃奶(饭)以前,排空大小便后进行。

2 在春、夏季节称量时,宝宝可只穿背心、裤衩;在秋、冬季节称量时,可先连同宝宝和衣被一起称,再减去衣被的重量。

3 称量时,注意宝宝的安全。为半岁内的宝宝测量体重时,可让其平躺在秤盘中或包袱内。可让半岁以上的宝宝坐在体重计的秤盘中进行称重。

5.为什么要测量身长?怎样测量?

身长也是监测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骨骼,尤其是长骨增长的情况。身长增长的快慢也反映了小儿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身长也是遗传背景的敏感指标。侏儒症、克汀病、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宫内发育迟缓等疾病均可使身长不增。

家长应对孩子的身长进行定期监测,学会识别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及时得到正确、合理的指导和治疗。

一般选用标准的量床或便携式量板测量。测量前脱去小儿的鞋袜、帽子,让小儿仰卧于量床或量板的中线上,头接触头板,脸朝正上方。测量者位于小儿的右侧,左手捏住小儿两膝,使小儿两下肢并拢、伸直并紧贴量床或量板,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小儿脚跟,读取身长刻度。

6.影响身长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估算成年身高?

身长(身高)同样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父母的身高和孩子的身高密切相关。营养、体育锻炼、疾病、气候等后天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长。

通常情况下,可根据父母的平均身高,即遗传潜力来确定儿童成年身高,也称靶身高。其计算方法如下:

男孩成年身高(厘米)=45.99+0.78× (父身高+母身高)÷2±5.29

女孩成年身高(厘米)=37.85+0.75× (父身高+母身高)÷2±5.29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

①计算公式是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得出,只有约95%的正常人在此范围内,不一定人人能达到;

②计算出的中间值后面还有±5.29,也就是说可能高于或低于中间值;

③遗传身高只是完全正常人应该达到的成年身高范围,不代表所有孩子都能达到。千万不要因计算出的靶身高尚可而忽视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7.各年龄组儿童的平均身长是多少?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约为50厘米,0~3个月婴儿身长增长速度最快,平均每月增长3~3.55厘米;4~6个月婴儿身长平均每月增长约2厘米;6~12个月婴儿平均每月增长1.0~1.5厘米。正常1岁小儿身长约75厘米。1~2岁小儿身长全年增加约10厘米,2岁小儿身长约为85厘米。2岁后小儿身长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2~10岁儿童的一般身长(厘米)=70+年龄×7。

8.怎样才能使孩子长得高?

除去决定身高的遗传因素,父母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充分激发孩子的生长潜能,达到理想的身高。

1 合理膳食。饮食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重量比应接近1:1:4.5。在保证营养足量供给的同时,要注意食材搭配和多样化,即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均衡摄入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以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不要让孩子吃过多零食,以免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

要适当地补充含钙、铁、锌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

含钙较多的食物有奶制品、鸡蛋、豆制品等。

含铁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红肉类(牛肉、羊肉等)等。富含锌的食物有牡蛎、动物肝脏等。锌与性腺以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关,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蔬菜、瓜果要新鲜,水分供应要充足。让孩子远离高档补品。因为一些高档补品含有激素类成分,孩子经常食用这类补品可导致肥胖、性早熟,阻碍身体生长。

2 户外运动。运动可以使体内的能量消耗增加,使胃肠道蠕动增强,从而促进食欲,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进食习惯。运动时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肺气体交换等均增强,锻炼心肺功能。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钙、磷代谢,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因而能使骨骼生长得更快,并使骨密度增加,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和结实。这样,孩子自然能长高。经常运动还能使肌纤维变粗,肌力、耐受力增强,体质增强。运动还可消耗多余的脂肪,预防肥胖。根据医学专家调查研究发现,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少年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不爱运动者的平均身高高出几厘米。

没有足够的运动量,不利于孩子长高。跑跑跳跳有助于长高。介绍几种有助于孩子长高的锻炼方式:

跳远。立定跳远或助跑跳远均可,踏跳要有力,在空中挺膝展髋,两臂上伸,充分展体,落下时前脚掌落地,屈膝缓冲。每天可跳远7~10次,中间适当休息。

拉腰背。孩子坐在床上或垫子上,两腿前伸,双脚并拢,收腹含胸,躯干尽量前屈,低头、伸颈,两臂前伸触摸脚。每组运动做8~12次。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以防韧带被拉伤。

摸高。原地或助跑3~5步起跳,膝关节、髋关节充分挺直,立腰挺胸,两臂上伸,触摸悬吊在空中的物体。物体高度以尽力方可触及为宜。5次为一组,每天做3~5组摸高运动,组间休息。最好在宽阔、平坦、软硬适度的场地上锻炼。

以上运动能使膝、肘、脊柱、颈椎等关节充分活动,刺激脑垂体的分泌功能,促进骨骼的快速生长。单杠、游泳、引体向上、打篮球等其他运动项目,也可促进儿童长高。

3 充足的睡眠。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保证每天不少于9小时。人在睡中长。睡眠可使大脑神经、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疲劳。另外,在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

4 防治疾病。各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容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积极防治疾病,对生长期的儿童有重要的意义。

5 精神愉快。儿童精神愉快可促进长高,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利于长高。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

9.为什么要测量头围?

头围是指从小儿头部眉弓上缘处,经过枕后最高处绕头部一周的长度,它可以反映出大脑的发育情况。所以家长应定期测量小儿的头围。通过测量头围,医生可以发现狭颅症、小头畸形、脑积水等疾病,使疾病得到及时诊治。

正常小儿出生时头围为32~34厘米。1岁时小儿平均头围约为46厘米, 2岁时小儿平均头围约为48厘米,5岁时小儿平均头围约为50厘米,10岁时小儿平均头围约为52厘米,15岁时小儿平均头围与成人相近,约为54~58厘米。

10.头大的孩子智商一定高吗?

一些人认为头大的小孩聪明。其实不然。研究证实:头的大小与智力的高低不成正比。头围可以反映出脑的发育过程,头过大或过小都是某些疾病的重要标志。头围过大往往是脑积水、脑肿瘤、巨脑症等疾病的表现。这类孩子不但不聪明,反而会有智力方面的问题。反之,头围过小也是不正常的,多见于小头畸形、大脑发育不全、脑萎缩等疾病。所以,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的身高、体重,还应注意孩子的头围,及早发现问题,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11.智力低下的婴儿有哪些早期表现?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婴儿智力低下,尽早找出病因,加强训练教育,婴儿的智力水平有可能得到改善,甚至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智力低下的婴儿有哪些早期表现呢?

1 智力低下的孩子常有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等现象。

2 智力低下的孩子睡眠时间一般很长,非常安静,很少哭闹。

3 正常孩子出生后4~6周就能对妈妈微笑,智力低下的孩子在3个月大时还不会笑。

4 智力低下的孩子掌握坐、站、行走、拿东西等各种动作的时间比正常孩子晚。

5 智力低下的孩子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不看周围环境,对周围的声音没有反应,对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玩具。

6 智力低下的孩子在6个月以后依然常把两只手放在眼前玩弄。

7 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时会咀嚼食物,不管出牙或没出牙都会有咀嚼的动作。智力低下的婴儿迟迟不会咀嚼。

8 正常婴儿6~10个月大时常把物品放在嘴里,1岁以后这种习惯逐渐消失。智力低下的孩子2~3岁时仍会把积木等其他玩具放在口中,常流口水。

9 正常孩子入睡后才磨牙,智力低下儿清醒时也常磨牙。

10 智力低下的孩子哭声尖锐或无力,音调缺乏变化。当外界刺激引起智力低下儿啼哭时,从刺激开始到出现啼哭这段时间较长,有时反复多次刺激才会引起啼哭。

11 从小时候整天嗜睡、不动转变为整天不停地无目的活动。

不是每个智力低下的小孩在早期都具备以上表现,也不能说符合其中一种或几种表现就是智力低下。确诊小儿是否智力低下还须做其他相关检查。

12.牙齿萌发有什么规律?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第一副牙被称为乳牙,乳牙从正中向两侧依次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乳牙萌出的时间一般是4~10个月。

出牙顺序:先出下面的2颗正中切牙,再出上面的2颗正中切牙,然后是上面的2颗侧切牙,接着是下面的2颗侧切牙。小儿到1岁时一般能出全这8颗乳牙。小儿1岁之后,再出下面的2颗第一乳磨牙,紧接着是上面的2颗第一乳磨牙,而后出下面的2颗尖牙,再出上面的2颗尖牙,最后是下面的2颗第二乳磨牙和上面的2颗第二乳磨牙。总共20颗乳牙,全部出齐大约在2~2.5岁。

第二副牙为恒牙,恒牙从正中向两侧依次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是:6~7岁,开始在第二乳磨牙后方长出第一磨牙;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脱落,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12~13岁,长出第二磨牙;17~21岁,萌出第三磨牙(智齿)。有的人终生不萌出第三磨牙。共28~32颗恒牙。

13.为什么有的婴儿出牙过早?

一般来说,小儿在3个月以前萌出乳牙的现象被称为出牙过早。有的小儿甚至在出生时就已有1~2个乳牙萌出。出生时就已萌出的乳牙被称为诞生牙。最常见的诞生牙是下牙正中的两个门牙(中切牙)。过早萌出的乳牙,牙根大多没有发育好,缺少牙槽骨的支持,只是长在牙龈上。所以,诞生牙常常易松动,容易脱落。乳牙过早萌出有时可影响小儿吃奶,使小儿常发生咬奶头的现象。又因为舌头的运动,舌系带常被这些过早萌出的乳牙摩擦而引起溃烂、溃疡,影响婴儿的吸吮和口腔健康。

14.为什么有的婴儿出牙过晚?

婴儿的乳牙牙胚自胎龄2~3个月开始发育、钙化,婴儿出生时虽然口腔中没有牙,但颌骨中已有20枚乳牙及6枚恒牙的牙胚。婴儿在6~7月龄时开始萌出乳牙,3~12月龄之间萌出第一颗乳牙都是正常的。出牙早晚与遗传、后天营养等因素有关。由于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同,有的孩子出牙可能晚一些。但如果1岁大的孩子还没有出牙,父母就得注意了。

婴儿出牙迟,常见于孕期营养不全、母亲患病;患佝偻病,机体缺钙,影响牙齿钙化,导致出牙日期推迟;患先天性疾病,如克汀病,影响乳牙萌出;脑发育不全、先天愚型等遗传病都可导致乳牙迟萌。

15.婴儿出牙时有什么症状表现?

大多数孩子出牙时无明显异常表现。但有些孩子可出现烦躁,喜欢咬东西,流口水较多等现象。有的孩子可出现低热,甚至轻微腹泻,令家长担忧。其实,上述种种表现都是出牙期间的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

乳牙初萌时刺激到三叉神经末梢,使唾液腺分泌过多的唾液,而婴儿又不会及时吞咽过多的唾液,故出现流口水增多的现象。出牙时,牙龈受到刺激而产生不适感,故宝宝在吃奶时会咬妈妈的乳头,有时宝宝也会通过吃手来消除不适。当宝宝出牙不适时,父母不必担心,可适当给宝宝吃些硬食,如面包干、磨牙饼干等。

16.怎样护理婴儿的牙齿?

婴儿期为乳牙初萌期,个别孩子会有低热、烦躁、流涎、喜欢咬东西等现象。故此期乳牙保健的重点为精心准备宝宝的饮食,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宝宝安然度过出牙期,让宝宝拥有一副洁白、整齐的乳牙。

对于宝宝在出牙期的一些不适症状,可对症处理,如给宝宝一些稍硬一点儿的小点心来减轻牙龈的不适感,或母亲戴手指牙刷按摩宝宝的牙床,以缓解牙龈不适,促使乳牙尽快萌出。由于出牙期的宝宝口水较多,家长应注意宝宝口周皮肤的清洁、干燥,同时注意宝宝的衣物及小手的清洁,防止出牙期宝宝咬衣物、吃小手或咬玩具导致的细菌感染。

17.婴儿的囟门是如何变化的?

囟门是婴儿颅骨衔接处尚未完全骨化的部分。两块额骨与顶骨之间形成的只有头皮及脑膜的菱形空间,被称为前囟门。两块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空间,被称为后囟门,一般于婴儿出生后3个月左右闭合。我们常说的囟门是指婴儿的前囟门,一般于婴儿出生后18个月左右闭合。

囟门是反映小儿疾病的窗口,在1岁内尤为重要。正常没有闭合的囟门,外观平坦或稍微凹陷,有时可随小儿的脉搏频率而搏动。囟门关闭延迟,常提示小儿骨骼发育及钙化存在障碍,可能患佝偻病、呆小病或脑积水。囟门关闭过早,多数情况下为正常现象,个别提示小儿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需结合头围及小儿的智能发育情况综合判断。

若囟门饱满隆起,提示颅内压增高,多见于脑积水、颅内感染或药物中毒(如服用过量维生素A)。囟门凹陷常见于严重脱水的腹泻患儿。

18.为什么婴儿常流口水?

所谓口水,是指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可使口腔黏膜湿润,是口腔黏膜及牙体表面的润滑剂,对食物起软化、湿润作用。另外,唾液中还含有能帮助消化的淀粉酶。

小儿流口水一般属于正常生理性流涎。宝宝长到3~4个月时,唾液分泌量渐增。同时,6个月以后的小儿已开始吃辅食,萌出乳牙,这些都能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但此阶段小儿吞咽唾液的能力不强,不能及时被吞咽的唾液,便形成口水。

由疾病引起的病理性流涎,常见于口腔黏膜、牙龈炎症,以及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脑发育不全等疾病。虽然患儿的唾液分泌正常,但是吞咽能力降低,因而口水外流。对于这类患儿,只有为其医治原发病,才能减少其流口水。

19.为什么婴儿的心率较成人快?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的脉搏跳得特别快,每分钟竟能跳100多次。脉搏反映心率。脉搏快,说明婴儿心率快。这是为什么呢?

心率快是婴儿旺盛的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婴儿在飞速生长,需要血液循环输送大量的营养,这就需要心脏快速跳动,才能加快血液循环。另外,心跳速度还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调节功能有关。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心跳加快,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可使心跳减慢。小儿迷走神经发育不完善,交感神经占优势,故对心脏的兴奋作用较强,表现为小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婴儿的心率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剧烈活动、发热、哭闹等,均可使婴儿心率加快。因此,妈妈发现宝宝脉搏快时,不要惊慌,应仔细分析原因,辨别是正常反应还是疾病表现。

20.婴儿的脊柱是怎样发育的?

正常成年人的脊柱有颈椎的前凸、胸椎的后凸、腰椎的前凸这3个生理性弯曲。但新生儿的脊柱几乎呈直线形。随着月龄的增长和运动机能的发展,婴儿才逐渐由上至下出现上述生理性脊柱弯曲。3月龄婴儿会抬头时,脊柱出现第1个向前的弯曲,被称为颈曲。6月龄婴儿会坐时,脊柱出现第2个向后的弯曲,被称为胸曲。1岁婴儿会站立、行走时,脊柱出现第3个向前的弯曲,被称为腰曲。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脊柱的自然弯曲。

21.为什么婴儿的浅表淋巴结易肿大?

在儿童保健门诊,一些父母咨询:小宝宝的头颈部有黄豆大小的小疙瘩,是否正常?

所谓小疙瘩十有八九是淋巴结。对于正常的婴幼儿,家长在其头枕部、颈旁、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均可摸到黄豆大小、活动、光滑的小疙瘩,即淋巴结。淋巴结是保护人体健康的“防御站”,它们是淋巴细胞的聚集地,能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婴儿的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多与湿疹、痱子、疖肿有关;颈部淋巴结肿大,多由鼻咽部感染所致,如鼻炎、扁桃体炎等;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则多由双下肢、臀部感染引起。

触摸到宝宝的浅表淋巴结时,父母不要惊慌,应注意淋巴结的大小、活动程度及有无压痛。若淋巴结像米粒、绿豆或黄豆大小,质地柔软,滑动,表面光滑且无压痛,宝宝全身情况良好,可视为正常淋巴结,反之则为异常淋巴结,应带宝宝到医院诊治。

22.为什么婴儿容易咳嗽、鼻塞?

在儿童保健门诊,医生常遇到这样的咨询问题:“为什么精心护理的小宝宝还是经常咳嗽、鼻塞?该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呢?”

咳嗽、鼻塞都属于呼吸道感染症状,在婴儿6~12个月期间尤其多见。因为鼻咽部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婴儿的面部骨骼发育不完善,鼻腔小、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受刺激时,婴儿的鼻黏膜易充血、肿胀导致鼻塞。婴儿的鼻纤毛未发育,空气与鼻黏膜直接接触,调节温度、湿度及阻截异物的能力差,再加上婴儿扁桃体的屏障功能差,病原体容易向下呼吸道深入,引发感染,导致咳嗽。

鉴于婴儿鼻咽部的发育特点,科学护理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加强婴幼儿的体格锻炼,多做户外活动,衣被要适宜,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冬季是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节,应少带婴儿到商场、影院等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要加强婴儿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23.为什么半岁内的婴儿很少患病?

宝宝在6个月内很少生病,6个月以后却经常生病,这是为什么?

原来,这与婴儿的免疫功能特点有关。宝宝在6个月内,由于体内有胎儿期储存的抗体,再加上母乳中抗体的作用,因此很少患病。6个月以后,宝宝体内的抗体逐渐被消耗减少,自身产生的抗体又不足,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就多了。

24.婴儿头发稀少,是病吗?

孩子头发稀少,色泽发黄,是病吗?一小部分孩子头发稀少与缺乏营养素有关,如缺乏蛋白质,可导致头发稀少枯黄;贫血时,头发也长得不好;缺乏钙、磷、维生素D也会影响头发的生长。

大部分婴儿头发稀少是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一般在两岁左右,宝宝的胎发毛囊萎缩,取而代之的是新生的毛囊,头发会由稀到密,由黄到黑,恢复到正常发量和色泽。

25.婴儿为什么会出现“地图舌”?

一些婴儿舌头上出现不规则的环状病变,即人们常说的“地图舌”。其实“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该病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不痛、不痒,部分孩子可伴有食欲缺乏、厌食等表现,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

针对“地图舌”,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应用碱性漱口水漱口,必要时服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A、微量元素锌等。

26.婴儿不会爬就学走路,这样好吗?

常有家长颇自豪地对医生说:“我们家宝宝不用爬,会坐后直接学站、学走了。”他们误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其实不然。

在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动作的出现、发展都有其内在的生理基础。爬行是婴儿从坐位至站位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是一种在大脑指挥下协调上下肢的运动。爬行能够锻炼宝宝的身体感觉,提高大脑感觉综合能力。

宝宝不会爬或爬行时间短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由于上半身和下半身动作不协调,产生感觉统合失调,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胆小、情绪不稳定等。不会爬的宝宝动作比较迟缓,走路姿势不协调,手指的力量比较弱,脊柱和语言发育比较迟缓。

27.为什么要鼓励婴儿爬行?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爬行对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提倡婴儿多练习爬行。

爬行时,婴儿需要学习俯卧抬头、翻身、撑手、屈膝、抬胸,腹肌收缩使腹部抬离床面等动作,这样就使婴儿的颈、胸、腰、四肢等各处肌肉及其关节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所以,爬行是一种全身性运动,能增强婴儿的体质。

爬行有助于婴儿的心理发展。爬行扩大了婴儿的活动空间和视野,使婴儿接触的事物、刺激的数量和次数大大增多,感知、寻找目标等能力得以提前发展。爬着寻找玩具,使婴儿慢慢意识到有些东西虽然暂时看不见,但它还是存在的,还可以找到它,使婴儿了解物质是永存的,有助于婴儿建立对周围世界的信任。

婴儿期是大脑与小脑迅速发育的时期。爬行可以促进身体平衡动作的发展。在婴儿期,脑、运动神经、肌肉、骨骼的统一发育都依赖爬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研究表明,不会爬行就会走路的孩子前庭功能发育不良,常有跌跌撞撞的不平衡倾向。

爬行可使婴儿与成人的游戏范围扩大,游戏内容增多,婴儿因获得快乐而发出声音,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婴儿学会爬行以后,就有了初步的独立行动能力,能够随意地爬,去获取他喜欢的物品。因此,越早教婴儿爬行越好。

婴儿学爬前,可以先练习趴,即俯卧抬头的动作。家长应为婴儿爬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婴儿有足够的爬行空间。最好不要在床上训练爬行,以免婴儿摔伤,可以在屋子中间铺上毛毯或垫子,让婴儿在上面随意翻滚、爬行。同时准备一些色泽鲜艳、有响声的玩具逗引婴儿爬行。

家长可以扶着婴儿的足底,当婴儿伸腿时,稍用力顶住婴儿足底,使婴儿身体自然向前推进。婴儿对爬行产生兴趣后,反复重复这些动作,就能协调、熟练地向前爬行了。当婴儿学会爬行后,家长可以与婴儿做寻找玩具的游戏,逗引婴儿向前爬、向侧面爬、向后爬,扩大爬行范围,训练婴儿全身动作的灵活性。

练习爬行可以使婴儿的身体发育得更健美。如果让婴儿过早站立或行走,腰肌和腿肌过早承重,会导致“O”形腿或“X”形腿、腰部后凸等畸形。所以在婴儿会走前,应尽量鼓励婴儿多练习爬行。

28.婴儿最好在什么时候开始学走路?

等婴儿学会俯卧抬头、坐、爬行、站立等动作之后,方可对婴儿进行走路的训练。

当宝宝会自行扶栏杆站立时,家长就可设法让宝宝迈步走。家长可在床栏另一端用玩具逗引宝宝,引导他迈步。此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急于追求让宝宝独走,先领着宝宝走,再逐渐放手,鼓励宝宝独走。即使宝宝跌倒了,家长也要鼓励宝宝站起来再走。如此训练,宝宝就能独立行走。

29.婴儿能用学步车吗?

婴儿使用学步车,不但不能促进婴儿的发育,还可能影响大脑平衡功能的发育,导致运动发育迟缓。

另外,婴儿过早地在学步车内站立,会使细软的下肢负重过多,很容易形成“O”形腿或“X”形腿。在学步车内前行时,婴儿基本上是脚尖用力,脚后跟易外翻,导致扁平足。因此,婴儿最好不要使用学步车。

30.婴儿应学会哪些动作?

小儿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其发育好坏与神经功能的成熟及后天的训练有关。

一般来说,正常小儿3个月会抬头;4~5个月小儿会翻身;5~6个月小儿会主动伸手抓物;6~7个月小儿会坐;把6个月的小儿扶成直立的姿势,他的下肢可以支持体重;扶着7个月小儿的腋窝让他直立时,他能欢快地又蹦又跳;8~9个月小儿会爬;9个月小儿能扶站;10个月小儿扶床站立时,能抬起一只脚;11个月小儿能扶走;1周岁的小儿大多会单独站一会儿,部分小儿已能独立行走几步,听到音乐或节拍会双手举起,做出跳舞的姿势。大部分小儿经过训练,会双手捧着敞口杯子喝水、喝奶,会与小朋友或父母玩球,用手掷球或用脚踢,部分小儿会模仿父母的举动,如拿抹布擦桌子、拿扫帚扫地等。

但同龄孩子的动作发育还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婴儿动作发育早一些,有的晚一些,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或抚养方式有关,也与季节有一定关系。比如在严冬季节,婴儿的动作发育,尤其是爬、站、走等大动作发育较其他季节晚一些,因为在冬季,婴儿穿的衣服较多,活动不方便,从而使大动作发育相对滞后。

31.婴儿的注意力、记忆力与思维能力是怎样发展的?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宝宝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注意周围的世界了,如注视红球等。此时的注意是一种无条件的定向反射。2个月后婴儿的注意力就有了明显的意识,比如看到色彩鲜明的玩具,就会出现喜悦的表情。5~6个月的婴儿能注意到周围人说话的声音,并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7~12个月婴儿的注意对象不断增多,对色彩鲜明、活动的事物产生了较为稳定的注意。这是婴儿注意力发展的基础。

2~3个月的婴儿已有短时记忆,当他面前的玩具消失时,他就会转头寻找。4~6个月的婴儿已能记住妈妈,但这种记忆是短暂的。1岁的婴儿记忆力相对增强。如在婴儿面前用一块布盖住一个玩具,8个月的婴儿1秒钟后就找不到这个玩具了,而12个月的婴儿在3~7秒内就能将玩具找到。

因为思维能力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反应,属于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能力,所以,婴儿的思维能力发育较晚,且多为低级的具体形象思维。

32.婴儿动作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婴儿动作发育的一般规律是:

1 上下规律:婴儿动作发育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即婴儿先能抬头,逐渐才能用手取物、独坐、站立、行走。

2 集中规律:运动由泛化趋向集中,例如3~4个月婴儿看见东西时只会全身手舞足蹈地乱动,而9~10个月婴儿才会用拇指与食指对指取物。

3 协调规律:身体各部分在做动作过程中逐渐相互协调,如婴儿7个月时才会弯腰来缩短手与物间的距离。

4 正反动作规律:有积极意义的动作优先于相反方面的动作发育,例如婴儿的手先会握东西,后会放东西;先会向前走,后会倒退着走。

33.小儿的大动作是怎样发育的?怎样训练小儿的大动作?

1 抬头:仰卧时,新生儿颈肌完全无力,从仰卧位扶至坐位时颈肌仅有短暂的张力增高。在婴儿出生6周左右,握着婴儿双手,把婴儿从床上提起来时,婴儿的头可与身体的其余部分成一条直线,这种状态可持续约1分钟。当握着4个月左右的婴儿双手,把他从躺着的姿势拉起来时,他的头和身体其余部分会成一条直线。6个月左右的婴儿头部和颈部已十分强壮,可控制自如,他的头能从床上抬起来并看着他的脚趾。

训练抬头时,家人应有意识地从婴儿出生后就开始俯卧训练,加强婴儿颈部肌肉的力量。

2 翻身:随着头的运动发育, 3~4个月的婴儿可把双腿抬离床面,前臂已能支撑自己的胸部,有些灵巧的婴儿此时已能翻身。但也有些孩子要到5~6个月时双手才能支撑头部、双肩和躯干的重量,并能从仰卧位翻转到俯卧的姿势。

3 坐:新生儿的腰肌完全无力,扶坐时头完全下垂,自颈部至腰会弯成半圆形。3~4个月的婴儿扶坐时腰呈弧形,可抬头数秒钟。5个月的婴儿靠着坐时能直起腰部。6个月的婴儿能用手向前支撑着坐。这时可让婴儿在婴儿车或有围栏的椅子上稍坐一会儿,但时间不能过长,过早学坐对婴儿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婴儿的骨骼中含钙盐较少,脊柱的柔韧性大, 6个月以下的婴儿脊柱、背部骨骼、肌肉缺乏支撑能力。如果让6个月以下的婴儿坐得太久,脊柱容易发生变形,背部肌肉也会变得松弛,日后坐、站都会无力。那么什么时间学坐最好呢?

婴儿在7个月时可独坐片刻。这时婴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始学坐。8个月的婴儿已能不用手支撑而独坐,9个月的婴儿能坐稳,转身不倒。11个月的婴儿能自己从仰卧位或俯卧位坐起。

4 爬:爬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可以锻炼胸、腹、背与四肢的肌肉,并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的站立与行走创造良好的基础。此外,爬行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当孩子爬行时,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面,视觉、听觉、思维、语言与想象能力都相应地得到发展与提高。1个月的婴儿在俯卧位时会伸手试图抓取手不能及的物体,这是匍匐动作的开始;2个月的婴儿能在俯卧位交替踢腿;3~4个月的婴儿能用肘部支撑上身达数分钟。正确的爬行训练可从婴儿6个月开始。8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用双手支撑身体向后退或转圈。9个月的婴儿开始会向前爬。家长可拿着玩具,逗引婴儿向前爬。

5 站立和行走:2~3个月婴儿的髋、膝关节始终弯曲着,根本不能支撑身体的重量。6个月婴儿的下肢可支撑其体重。家长扶7个月的婴儿站时,婴儿能高兴地蹦跳。9个月的婴儿可以独立扶物站稳。11个月的婴儿可扶栏独脚站,家长搀着他的两手时,他能向前走。13个月的小儿能独立行走,但每步的距离、大小、方向不一致。15个月的小儿能爬楼梯,可自己站起,跪得很稳,行走时不能突然止步。2岁的小儿会跑,但不能迅速起步及止步,上台阶时一步一个台阶,能独脚站立数秒钟。2.5岁的小儿会两只脚交替上下台阶。

6 跳:在2岁时,孩子先能并脚跳下一阶台阶。在3岁时,孩子能用一只脚跳过低障碍物。在4岁时,孩子会一只脚跳。在5岁时,孩子会双脚并拢起跳。

34.小儿的精细动作是怎样发育的?怎样训练小儿的精细动作?

下面介绍一下小儿精细动作的发育进程:

1~4周:手常常握得很紧,抱坐时,可挥手臂,试着去碰眼能看到的物体。

1~3个月:能看眼前或手中的物体。3个月时婴儿的手经常呈张开姿势,可用手握住长棒达数秒钟。

2~4个月:看见物体时全身乱动,并企图抓住,但判断不准物体的距离,手常常越过物体,会玩弄双手。

4~5个月:能将手伸向物体,主动握住物体,但还抓不准物体,常用双手去抓。

5~8个月:能用手掌准确地抓握物体。

8个月:婴儿会用两手传递抓到的物体。

9个月:可用拇指、食指取物,能用手指捏大米花之类的小东西。

12~15个月:这时孩子开始握笔乱画,可用汤匙取食。

18个月:能搭3~4块积木。

2岁:能搭5~6块积木,能用杯子喝水,可用筷子吃饭,能脱去已解开纽扣的外衣,会一页一页地翻书。

2.5岁:会穿短袜或便鞋,能搭8块积木。

3岁:会解纽扣,能用木块“搭桥”。

为训练孩子精细动作的发育,家长可以这样做:

1 可给孩子买一些操作性玩具,如积木、插板,让孩子反复练习。

2 可给1岁左右的孩子准备画笔,让他握笔画画。这是训练幼儿手眼协调的基本项目。乱涂乱画既发展了孩子手的精细动作,画出的图案又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

3 让孩子自己拿勺子吃饭,这是一个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