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 动力电池系统

3.1.1 锂离子电池基本知识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动车上最常用的电池种类之一,从1970年诞生至今时间并不算长,但相对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迅速在电动汽车上广泛应用。目前在电动汽车上配备的锂电池主要有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及三元锂聚合物电池。

锂(Lith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Li,它的原子序数是3,三个电子其中两个分布在K层,另一个在L层,是化学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原子量6.941,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锂是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可用刀切割。锂的密度非常小,仅有0.534g/cm3,非气态单质中最小的一个。密度比所有的油和液态烃都小,是最轻的金属,故应存于固体石蜡或者白凡士林中(在液体石蜡中锂也会浮起)。锂Li很容易分解成Li+和e-,即锂离子和电子。锂可与许多金属形成晶状锂合金结构物质,锂合金活性要小许多。锂Li在许多晶状结构的物质中可逆地以离子Li+形式嵌入和脱出。锂以这些晶状结构的材料为载体就安全多了。这是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的重要基础。

1.锂离子电池组成与结构

无论是方形电池还是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基本都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及隔膜组成,另外加上正负极引线、安全阀、PTC(正温度控制端子)、外壳等,具体材料及作用见表3-1。

3-1 锂离子电池组成、材料及作用

978-7-111-59566-3-Chapter03-1.jpg

2.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图3-1),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脱出,脱出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放电过程(图3-2)则正好相反,电子和Li+同时行动,电子从负极经过外电路导体跑到正极,锂离子Li+从晶状体结构负极“脱插”进入电解液,“穿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嵌入正极晶体空隙,与外电路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978-7-111-59566-3-Chapter03-2.jpg

图3-1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

978-7-111-59566-3-Chapter03-3.jpg

图3-2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过程

从中不难看出,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如果把锂离子电池形象地比喻为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优秀的运动健将,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因此,专家们又给了锂离子电池一个可爱的名字摇椅式电池。

放电时锂离子不能完全移向正极,必须保留一部分锂离子在负极,以保证下次充电时的锂离子畅通嵌入通道,否则,电池寿命就相当短。为了保证碳层中放电后留有部分锂离子,也就是锂离子电池不能过放电,这就要严格限制放电终止最低电压;同时,根据锂离子工作原理最高充电终止应为4.2V,不能过充电,否则会因正极材料中的Li离子脱出太多造成晶型瘫塌,而使电池表现出寿命终结状态。由此可见,锂离子充/放电控制精度要求相当高,既不能过充电,也不能过放电,否则都将影响电池寿命,这是由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所决定的。

3.1.2 动力电池系统组成部件

动力电池系统主要由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箱及辅助元器件等四部分组成,如图3-3所示。

1.电池模组

由一个或多个单体并联再串联成一个组合,称电池模组;把每个电池组串联起来形成动力电池总成。例如:3P91S即3个并联组成一个单体,再由91个单体串联成动力电池总成。其中P的含义是并联,S的含义是串联。图3-4所示是一款实车采用动力电池的基本性能参数,该动力电池的型号为BESK-E305-3P91S-001。

978-7-111-59566-3-Chapter03-4.jpg

图3-3 动力电池的内部组成

978-7-111-59566-3-Chapter03-5.jpg

图3-4 动力电池性能参数

2.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池的管理核心,它的作用、功能及组成见表3-2。

3-2 电池管理系统作用、功能及组成

978-7-111-59566-3-Chapter03-6.jpg

3.辅助元器件

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内部的电子电器元件,如熔断器、继电器、电流传感器、接插件、烟雾传感器以及电子电器元件以外的辅助元器件,如密封条、绝缘材料等。

(1)预充继电器与电阻(图3-5)。预充流程在充、放电初期闭合预充继电器,串进预充电阻对外部容性负载进行预充电,预充完成后断开预充继电器。

BMS控制预充继电器闭合或断开。放电模式低电压、小电流给各控制器电容充电。电容两端电压接近电池总电压时,闭合总正极继电器。充电模式给各单体进行预充电,确定单体无短路后闭合总正极继电器。

(2)电流传感器与熔断器(图3-6)。电流传感器监测充、放电电流;熔断器防止能量回收过压过流或放电过流。

(3)加热继电器与熔断器(图3-7)。充电过程当单体温度低于设定值,BMS控制加热继电器闭合,通过加热熔断器接通加热膜电路。

978-7-111-59566-3-Chapter03-7.jpg

图3-5 动力电池内的预充系统

978-7-111-59566-3-Chapter03-8.jpg

图3-6 电流传感器与熔断器

978-7-111-59566-3-Chapter03-9.jpg

图3-7 加热继电器与熔断器

(4)继电器集成器(PRA),如图3-8所示。

(5)维护开关如图3-9所示。

978-7-111-59566-3-Chapter03-10.jpg

图3-8 继电器集成器

978-7-111-59566-3-Chapter03-11.jpg

图3-9 维护开关

3.1.3 动力电池相关术语及性能指标

(1)动力电池相关术语见表3-3所示,参照国标GB/T 19596—2017的规定。

3-3 动力电池相关术语

978-7-111-59566-3-Chapter03-12.jpg

(续)

978-7-111-59566-3-Chapter03-13.jpg

2.不同电池类型的性能对比(表3-4)

3-4 不同电池类型的性能对比

978-7-111-59566-3-Chapter03-14.jpg

3.1.4 动力电池IP防护等级

IP表示Ingress Protection(进入防护),防护等级多以IP后跟随两个数字来表述,数字用来明确防护的等级。第一位数字表明设备抗微尘的范围,或者是人们在密封环境中免受危害的程度,代表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的等级(表3-5),最高级别是6;第二位数字表明设备防水的程度,代表防止进水的等级(表3-6),最高级别是8。目前很多动力电池采用的防护等级为IP67。

3-5 第一特性(防尘等级)

978-7-111-59566-3-Chapter03-15.jpg

3-6 第二特性(防水等级)

978-7-111-59566-3-Chapter03-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