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书之《孟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尽信书不如无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注释

①尽:副词,都,全部。《书》:指《尚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保存了夏、商、周三代的王室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②《武成》:《尚书》篇名,已亡佚,今存《尚书·武成》是东晋梅赜所献伪古文。东汉王充《论衡·艺增》:“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流如此。皆欲纣之亡也,土崩瓦解,安肯战乎?”③取:采用,这里是相信、接受的意思。策:竹简。按:先秦史官记史,是写在竹木制成的简牍上。④仁人:仁德之人。敌:对手。⑤以:凭借。至仁:最具仁德的人。这里指周武王。伐:攻打。至不仁:最没有仁德的人。这里指商纣王。⑥何:为什么。其:那。杵(chǔ):棒槌,用来舂米或洗衣时捶打衣物的木棒。流杵:使棒槌漂流。何其血之流杵也:这句正常的语序是:其血之流杵何也。

译文

孟子说:“倘若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只接受其中二三支竹简的内容罢了。仁爱之人在整个天下都没有对手,凭借最具仁德的人去攻打最没有仁德的人,却说在那场战争里死人很多,血流得都把棒槌漂起来了,这样说是为什么呢?”

解说

对待历史文献,应当采取客观的态度,理性地加以审视和分析。完全相信或者完全不相信历史文献,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在这方面,孟子无疑是理性的。尽管《尚书》经过了孔子的整理并被孔子用作教科书,但孟子并不迷信。他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认为武王伐纣乃有道伐无道。他坚信“仁者无敌”,断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武王既然是至仁者,因此伐纣一定会势如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根本不可能遇到强硬的抵抗。

孟子总结历史的经验,看到民心对于国家兴亡的重要性。当一国君主“陷溺其民”,从而失去民心,这时若有仁义之君“往而征之”,那么“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于是往往会出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景。他反复陈述“得其民”则“得天下”的道理,其依据正在于此。

然而,历史是复杂的,战争是残酷的。历史的复杂性在于,“仁人”也罢,“仁义之师”也罢,都可能被作为获得民心的口号。真正夺取权力之后,仁义的面纱很快便被抛弃了。毕竟,仁作为一种道德范畴,不具有任何强制的力量。看看历代王朝更迭时,自称正义的一方讨伐当政暴君的檄文,无不大义凛然,仁德无边;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往往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东汉王充《论衡·语增》指出,孟子否认商周之间发生过血流漂杵的战争,只是想强调武王“取殷易,兵不血刃”,以此“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因此,孟子的说法“失其正”。王充认为,不能先设定以有道伐无道,由此推断商周之间没有发生残酷的战争。王充说:“《武成》言血流浮杵,亦太过焉。”并从物理原理和地形特点论证不可能发生血流浮杵的情形。这是既承认商周之间有血腥的战争,同时又批评血流浮杵的描写不真实,看起来非常客观,可是用写实原理去驳斥文学上的夸张,难免有些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