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GDP比较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水平
国际比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众多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都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视角不同,所提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包括了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如人均GDP或GNI),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比较(如人类发展指数HDI),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比较(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以及对人们心理感受的研究(幸福指数)等,但从最基本的影响因素看,经济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以人均GDP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事实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其他方面的发展,与其他比较指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1]
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看,大的经济体或者说是大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表2.1列出了世界上最大的15个经济体的经济总量的情况,这些国家的数量不到世界银行公布数据时所包含的国家和地区(200个左右)的1/10,全部人口为39.2亿,占世界人口的55.6%,比一半略高,但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则高达74.18%(按汇率法计算;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则是67.69%)近3/4,可以说,它们的发展和变化基本上决定了世界的经济格局及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对这些主要经济体的分析来观察中国经济增长所导致的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表2.12014年主要经济体按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GDP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资料整理,人口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
表2.1中的GDP数据,是用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所反映的。随着计价标准的不同,各国的排序也发生了变化。在按汇率法计算时,美国是世界第大经济体,但是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从2014年开始,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仅中国的位次发生了变化,其他些国家的位次也有变化,如印度从第9大经济体变为第3大经济体,俄罗斯的排序则由第10位提高到了第5位。澳大利亚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经济总量时,排序已经落到15位以外,而些按汇率法计算时不在前15位的国家,在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时排序还相当靠前(如印度尼西亚,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排第8位),但是从总体上看,用两种方法列出的主要经济体重合度很高,未同时列入两种排序的只有个别国家。这说明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客观标准是存在的。
表2.2分别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列出了2014年主要经济体人均GDP的比较,从表2.1与表2.2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人均GDP水平和人口规模都是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即GDP总量排名靠前的国家)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均GDP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数量,又体现着这个国家的生产率水平;人口规模则在既定的生产率水平上,对整个经济规模产生重要影响。当人口规模较小时,即使生产率很高,但总规模仍然是有限的;反过来,一个国家的生产效率如果不是很高,但人口规模到达了一定程度,经济总量仍然可能比较高。在表2.2中的15个主要经济体中,按汇率法计算,人均产出效率最高的国家为澳大利亚,人均GDP达到了6.4万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是美国最高,达到5.5万美元),最低的为印度,人均GDP只有1 671美元,为澳大利亚的1/3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5 978国际元,约为美国的1/9)。这说明无论用哪一个指标计算,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差别的程度有所不同。用购买力平价方法反映的差距,显著地小于用汇率法反映的差距。具体地看,在15个主要经济体中,前9个国家属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一般特点是人均GDP高(达到30000美元以上),但经济增长已经转入了低速阶段。其余6个国家的情况则各有不同,韩国的人均GDP(汇率法)已经达到了28000美元,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但经济发展水平与高收入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差距,经济增长仍然保持活跃,属于由新兴工业化国家向发达国家转折中的国家;俄罗斯则属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人均GDP虽然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苏联解体后经济增长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巴西和墨西哥都是南美国家,人均GDP在世界平均水平(10000美元)附近,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但在多年前已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的就是这样一类国家。最后是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所不同的是,中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印度的加速经济增长才刚刚开始。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而印度的工业化才刚刚开始。
表2.22014年主要经济体人均GDP的比较(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表2.1数据整理。
从人口规模的角度观察,这些国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7个,其中美国和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人口分别为3.14亿和1.28亿,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属于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在1万到2万美元之间,人口在1亿至2亿之间;中国和印度则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下,人口在10亿以上。如果表2.1中不包括中国和印度,那么,13个主要经济体的人口只有13.3亿(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仅为18.9%),但按照汇率法计算的GDP已经达到45.3万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58.2%,即不到20%的人口有着近60%的GDP,而另外80%以上的人口的GDP总额的占比只有40%左右。这说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矛盾非常突出。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的意义不仅仅是推动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缩小了与先进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还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带动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改变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
在表2.1和表2.2中还可以看到,用汇率法计算的结果和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价格因素,汇率法是按照各国的现行价格计算的,再按照三年平均汇率折算成美元。这样,由汇率法所进行的国际比较及其变化,主要有三个大的影响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这导致了按本国可比价格计算的经济规模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扩张;二是国内的价格总水平及其上涨程度(也就是通胀程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它的上涨导致了按照现行价格计算GDP的增加;三是汇率变动,汇率的形成机制很复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与一个国家的价格总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一些超发货币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的国家的汇率会出现严重下跌,而另一些国家提高利率并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减少时汇率则会上升。因此,个别国家价格总水平和汇率的短期变化,不可能显著地持续地改变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一个国家经济地位的长期提升,主要还是要靠经济增长。在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国际比较时,基本思想就是要剔除价格和汇率因素对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影响,用横向的或截面的可比价格(国际元或者说是美国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来反映各个经济体的总量及人均水平之间的实际差异。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经济总量或人均水平会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明显的缩小(如印度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就明显缩小)。应该说,这种方法的思路是正确的,只是现在没有足够的数据资料和普遍接受的方法(如何真正使价格可比?如何科学地确定各种商品和货物的权数?等等),对它的结果经常不能得到普遍认可,如对于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CP)所报告的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经济总量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很多人表示质疑。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是客观存在的,国民经济核算只是要把它客观地反映出来并进行各种动态和静态的比较。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不是算出来的,而是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十年以前,世界银行就不可能在中美之间的比较上得出这样的结论,也不可能产生争论。这个争论的基础就是中国的经济规模确实比十年前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具体的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数值还可以深入讨论,所以由世界各国参与的、世界银行公布的购买力评价法的计算结果在国际比较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在表2.2中对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人均GDP计算相关系数,我们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有相当高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29)。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它的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即人均GDP)越高,其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结果高于汇率法的程度也就越少(甚至低于汇率法),也就是其一般价格水平越高;反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结果高于汇率法的程度也就越大,也就是其一般价格水平越低。这是因为,购买力平价方法是按照购买者价格(即支出法)计算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低而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没有发展起来,这样,如果按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价格标准计算产出,就会比按当地的价格计算得出更高的数字结果。但一般地说,这种计算依据的变化不会明显改变一个国家人均收入在国际上的排序,因为决定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这一阶段所具有的生产效率。从表2.2中看到,2014年中国的按汇率法计算的人均GDP水平为7 670美元,在15个主要经济体中列第14位,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提高到了13349美元,但仍然名列14位;印度通过不同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异更大,但在15个经济体中的排序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从总量上看,因为中国和印度人口众多,因此在用购买力平价法反映总规模时,排序则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印度变化更加明显,从第9位提高到第3位(见表2.1);中国则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1] 参见刘伟主编《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四章“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测度”。
[2] 刘伟、蔡志洲:“从国民收入国际比较的新变化看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纵横》,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