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的宏观研究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一种与“现代化”过程相伴而生的社会性疾病。WHO指出:“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将超过全球所有疾病负担的70%,因体力缺乏每年将导致约200多万人死亡,世界许多国家大约有60%~85%的成年人体力活动没有达到有益于他们健康的要求,缺乏体力活动是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因此,WHO曾开展一次全球疾病负担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研究,认为身体运动将是改变身体健康状态的关键。
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与健康变化的背景下,预防、控制和消灭非传染性疾病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医学和体育走在了一起,从而满足“促进健康”的要求。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体育的国际宪章》,在国际范围内明确了“发展人类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使体育运动的发展为人类进步服务”的任务。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召开了健康促进与体育会议,明确提出了“体育成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995年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目标为“通过努力,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健身体系”。1997年,第47届世界健康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召开了联席会议,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健康促进的观点,即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积极生活—体育为健康”。2001年我国下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2001—2010年)规划》确立了经过10年努力实现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和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2002年,WHO在世界卫生日提出口号——运动有益健康,主题是体育锻炼,号召个人、社区及国家采取行动、实践倡导。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会将“运动是良医”作为一项解决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促进行动正式提出,目前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响应和推广。2012年6月,“运动是良医”在中国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运动科学与公共卫生学术领域的进一步交融,共同为解决中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寻求最佳的循证实践模式。2014年第61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第5届“运动是良医”世界大会在美国弗罗里达州奥兰多市成功举办,会议的主题报告为“运动助力健康”。目前,“运动是良医”已成为解决当前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一项健康促进行动,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各国各民族的体育运动方式可能不同,但不论是东方的气功和武术,还是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其方法都是指向人体自身的,都是在强壮体魄这一客观效能的总旗帜下各自完成自己的目的。人体运动的生物学规律表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改善肌肉、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从而达到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的完好状态。体育运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对人类健康始终起着独特的作用,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最有效、最有益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