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鹿鼎记学习写小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无所不在的内部矛盾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什么是小说故事中的内部矛盾。简明扼要的说,所谓内部矛盾就是主要矛盾的一方战队成员自身内部的矛盾。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先说韦小宝战队的内部矛盾,首先是天地会和沐王府之间的矛盾。熟悉剧情的朋友可能还会记得,天地会和沐王府之间只要一见面就会掐架,甚至在天地会徐天川与沐王府白寒枫、白寒松之间的交战中发生了人命。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在赶走满清之后,大明皇位的人选问题。他们一个拥立桂王、一个拥立唐王。而青木堂香主韦小宝与天地会青木堂的兄弟之间也会产生矛盾,这里主要反映在韦小宝认为天地会的人脑筋死板,不知变通,有的时候还特别喜欢惹是生非,办事水平也差的要命。而天地会的人认为韦小宝行事乖张,做事不按正规流程(比如见面时不对暗号)。而韦小宝与沐王之间的矛盾显得更有戏剧性,主要是韦小宝和方怡、沐剑屏这对姐妹的矛盾以及韦小宝和刘一舟之间的矛盾。韦小宝对包括方怡、沐剑屏在内的沐王府有救命之恩,沐剑屏本人是个不谙世事的傻白甜,稍微哄骗两句就轻易得手,而韦小宝与方怡的矛盾可以说发展过程有些波折。首先是韦小宝不但救了方怡,而且还拯救了沐王府的成员(包括她的师傅、师叔和她青梅足马的师兄刘一舟),而作为感谢,方怡也在韦小宝的威逼利诱之下愿意以身相许。但是当方怡和沐剑屏被神龙岛抓走之后,方怡对小宝产生了怨恨之情,这是因为韦小宝和双儿在一起,没有及时将八部四十二章经交出来营救他们姐妹两个。同时韦小宝派天地会营救她们,而天地会却办事不利,连二位姐妹的消息都没有打听到。方怡在怨恨之余,被神龙到利用,数次将韦小宝诱骗至神龙岛阵营,害得韦小宝使用浑身解术,联蒙带骗才得以脱身,不过韦小宝本人自知理亏,最后还是与方怡和解团圆。

而韦小宝与沐王府的第二个矛盾就显得更为激烈,这就是韦小宝与方怡的师兄,刘一舟之间的矛盾。刘一舟本来和方怡从小青梅竹马、相亲相爱。但是当方怡被韦小宝横刀夺爱之后,刘一舟随即便对韦小宝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怨恨,在整个剧情之中,他对韦小宝产生两次较为严重的伤害。首先是韦小宝孤身前往五台山寻找康熙生父顺治皇帝的消息(康熙的意思是,此次前往五台山,为了掩人耳目,不要打草惊蛇,所以没有派贴身侍卫,实际的目的是金庸先生为了给与刘一舟和韦小宝创造冲突的机会),在路途之中遇见了刘一舟(显然刘一舟是有备而来),而恼羞成怒的刘一舟要杀掉韦小宝,韦小宝连哄带骗将刘一舟的情绪稳住,同时急中生智用蒙汗药将刘一舟迷倒,当其欲羞辱刘一舟之时,恰好遇见了方怡和沐剑屏等人,刘一舟才因此解围,同时对韦小宝的怨恨也越来越大。

另外一次就是在云南平西王府,韦小宝前来送婚,而沐王府一干人等被吴三桂活捉下狱,此时刘一舟为了自己活命,同时也为了报韦小宝的夺妻之仇,结果临阵倒戈,将韦小宝青木堂韦香主和总舵主陈近南之徒的身份向吴三桂告密。而又是因为韦小宝临危不惧,用三寸不烂之舌将危急事态化险为夷。

而吴三桂一方也有着自己的内部矛盾,那就是吴三桂与吴应熊之间的矛盾。熟悉剧情的朋友可能会略感惊讶。吴应熊本来是吴三桂的亲儿子,吴应熊对其父非常孝顺,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怎么会存在矛盾呢。其实他们之间的矛盾来源于对待康熙态度和理念上的不同。吴三桂与耿精忠、尚可喜前往BJ面见圣上,而吴三桂乔装为亲兵随同吴应熊一同来到京城。对于父亲放下身段的举动吴应熊很是不屑,认为康熙仅仅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刚刚亲政,认为他乳臭未干,实在不必担忧惧怕。而吴三桂却认为,康熙刚刚亲政便亲手除掉鳌拜,其胆识谋略实在不可小看,应低调沉着谨慎的面对,最后吴应熊听取了其父的意见。

康熙皇帝与大臣之间的矛盾也属于内部矛盾。大臣本该恪尽职守、忠于皇上,但是由于鳌拜权力和实力过于强大,吴三桂的财富过于丰盈,这帮大臣迫于鳌拜的淫威,无法抵挡吴三桂金钱的诱惑(本质上还属于这帮大臣的品性立场不坚定,苏克萨哈就不是这样),因此纷纷做起了墙头草,大耍两面派,弄得皇上一时之间竟然无人依靠和撑腰,最后只能靠韦小宝的帮助铲平对手,度过难关。而大臣之间也有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包括见利忘义、互相推诿。当康熙将鳌拜押入康亲王府,而鳌拜整日整夜的大呼小叫搞得康亲王本人不堪其扰,压力山大,欲将关押在抗秦王府牢房的鳌拜推给索尔图,而索尔图也是老谋深算,在一番阿谀奉承之后,最终也绝对是不肯接招。

这里再补充一个天地会与韦小宝之间的内部矛盾。当康熙与韦小宝反目之后,康熙将陈近南之死嫁祸于韦小宝。刚才讲过,天地会头脑简单,做事行事非常鲁莽,他们(包括茅十八)擒获韦小宝欲将其斩杀而为陈总舵主报仇。当得知事件真相之后,由于陈近南已死,韦小宝又不愿刺杀皇帝,群龙无首的天地会成员报仇心切,反清复明心切,便出了下策绑架了韦小宝的老婆和孩子,意欲胁迫韦小宝带着他们找到鹿鼎山的大清宝藏,以便可以东山再起。可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他们那边的智商情商和韦小宝相比相差甚远,韦小宝仅仅只用了一个假的宝藏就将他们全都打发走了。

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神龙教战队。其教主洪安通与手下的五龙史及其他教内成员也是矛盾重重,主要是教内成员受迫与教主的豹胎易筋丸而为洪安通卖命,而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与教主洪安通倒向相戈(韦小宝就是因为这种矛盾而侥幸成为教中的一个中层干部—白龙使)。另外一个就是教主洪安通与教主夫人苏荃之间的矛盾。苏荃本为大清一位实权王爷的小妾,被教主洪安通掳走之后变无奈当起了教主夫人。在教内处于安定时期还可以表现得恩恩爱爱、卿卿我我,但是当洪安通失势时,苏荃的真正想法也图穷匕见。

《鹿鼎记》中的内部矛盾我就列举这么多,具体的情节桥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小说或观看影视剧。和次要矛盾一样,内部矛盾的设置也有一些相关的原则需要阐述。

首先,内部矛盾的设置可以进行的丰富一些,争取能做到人人之间都有矛盾,这样可以充实小说的内容内涵。比如说天地会和沐王府之间的矛盾,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矛盾其实可有可无,即使没有,故事的推进也不受影响。但是增加了这个矛盾,加了这些对立和冲突,会显得故事锦上添花、精彩纷呈。

其次内部矛盾也不能凭空而来,内部矛盾也要设置为小说某种社会背景,某种重要目的,或是某种重要情节自然而然延申的产物。

还是拿天地会和沐王府来举例,,刚才提到过,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桂王与唐王”之争。无论是桂王也好,还是唐王也好,他们其实都是崇祯皇帝的宗亲血脉,读者可能会有很多疑惑,反正都姓朱,沐王府也好,天地会也罢,其目标都是反清复明,他们又不是靠通过依附权贵而为自己进身铺路的势力小人,扶持谁当皇帝还不是一样呢?况且,满清这么强大还没有任何覆灭的迹象,现在讨论大明皇帝谁来继位,这岂不是等于熟人之间买彩票,彩票还没中奖就因五百万奖金如何分配而大打出手这样的笑谈呢。应该说,对于这个内部矛盾,金庸先生并不是一拍脑袋就随便设置的。首先说说同样姓朱,同样是大明朱氏的宗亲血脉,谁当皇帝这事儿在古代封建社会可是绝对的事关重大。儒家思想讲究名正言顺,非嫡长子或非先皇指定的接班人如果当了皇帝,这事将会变成千夫所指,被指为大逆不道。即使是有为的明君,这种事情也终将会背负一生的耻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本为先皇李渊的亲生儿子,况且其本人也是战功赫赫,立功无数,即使到了后来亲自开创了贞观之治,他为了皇权杀兄囚父而夺来的皇位也在后来的历史中饱受质疑。更为严重的是明成祖朱棣,其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亲生侄儿那里夺得皇位,为了彰显其合法性,命令方孝孺撰写即位诏书,以示正统。方孝孺本人宁死不从,最后朱棣竟然搞出了一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诛灭十族的不耻行为。即使朱棣后来五征漠北,遣郑和七次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被后续史书评价为文治武功,远迈汉唐,也其实无法抹杀掉众多后人学者对他皇位的质疑,可见同为皇室宗亲,即使功高盖世,得不到皇室正统的认可也是及严重的事情。在康熙刚刚亲政的时代,崇祯皇帝已经死去多年,生前指定的太子已死,对于谁来继承大明皇帝正统,皇位人选这个事情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确实变得更为复杂。很多派系各执一词,因此产生矛盾也是在所难免。

另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南明时期,其军事实力、财务实力、民心所向各个方面的优势仍然远胜满清,但是满清仍然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中原,在满清势力势如破竹的背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南明皇权过于分散,山头林立,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尤其是在南明弘光政权仅仅维持一年之后就土崩瓦解,以及在史可法扬州城破自杀殉国之后,南明内部各派势力开始争权夺势,变得一盘散沙,以至于最后亡国都不足为奇。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金庸先生设置天地会与沐王府之间的“唐王、桂王”之争,也是非常的切合当时时代的大背景,而从中也表露出了金庸对晚期南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强烈惋惜,甚至强烈谴责的心理状态。

在康熙刚刚亲政之时,南明已经进入晚期,只有郑氏家族镇守台湾,并仍然保有大明国号。而世人却不吸取南明迅速衰败的教训,天地会与沐王府两大反清势力仍然进行内部斗争,可见,在小说故事中,金庸设置了天地会与沐王府这个矛盾之时,也同时预示了《鹿鼎记》故事所最终展示的结局,就是这种模式的反清,是绝对要失败的。

再次,笔者想要说明的是,内部矛盾表现得要更为广泛,不仅仅是严厉的对立冲突属于内部矛盾,双方立场的不一致,或观点不一致也属于内部矛盾。因为内部矛盾是矛盾一方内部存在的关系,换句话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可以是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也可以是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表现。即使哪怕是双方的口角、观点相左,甚至是相互之间的误会都属于这种较为缓和的矛盾。

那么有些读者可能会问道,你刚才说到内部矛盾不属于敌我双方之间的矛盾,而属于人民内的矛盾,那么刘一舟最后投靠吴三桂,揭发韦小宝的真实身份,陷害韦小宝欲将韦小宝置于死地,这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吗?读者们说的不错,这已经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了。总的来说,刘一舟这个人物特征和其他人略有不同,这个人物存在非常强烈的反转特征,在后面小说故事的精彩元素一章中,我们会介绍到小说中人物反转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写作手法和精彩元素的表现,刘一舟就具备这个同样的特征元素,只是他的戏份实在太少,纯属打酱油。

我们再来详细说说刘一舟,在鹿鼎记的前半段,刘一舟为了方怡和韦小宝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此时他还属于沐王府的一个仁人志士,虽然中间略微表现出了意志软弱甚至投降的倾向,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名为国为民,大义凛然的好男儿。因为心胸较为狭窄(估计放在谁身上,都不会变得大方)而勇敢夺爱,这本身还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当来到了平西王府之后,刘一舟的个人属性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也就是说,当他向平西王告密之后,他的身份从英雄侠义之士转移到了当叛徒,也就是说从人民内部矛盾转移到了敌我之间的矛盾。当韦小宝、天地会、沐王府从平西王府脱身之后,当众英雄看到刘一舟被平西王府追杀,面对刘一舟的求救而置之不理,就可以理解了这种矛盾的反转过程。

读到这里,读者可能想到的是,刘一舟从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那么康熙皇帝与韦小宝最后的反目是否属于从朋友转变为敌我矛盾呢?笔者还是不太认为康熙与韦小宝之间的矛盾最后变成敌对的态度和立场。虽然康熙对韦小宝最后所做的几件事情有些过分,但是这些事情并非出自于完全的敌我双方的真正敌意。下面我们来对康熙对韦小宝所做出的几件事情进行分析拆解,看看康熙皇帝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首先是康熙在当面揭露韦小宝的的真实身份青木堂香主之后,从他与韦小宝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虽然知道韦小宝加入天地会并非出于真心,但是这个天地会的身份实在让他非常恼怒,而让他更为恼火的是,他一直以为只有对他才应该忠心耿耿的韦小宝却为了与天地会之间的情谊不肯为他来反天地会。可以说这个打击实在足够大,康熙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自尊心理被击打得粉碎。这就像爱得轰轰烈烈的恋人,女方一直觉得男方唯一的真爱就是自己,但是最终却发现男方的心里,还有一个与她本人同等地位的其他人,而且那个人在现实中却与自己严重对立,双方势如水火。所以我们不难想象康熙皇帝此时的失望与懊恼,因此要做出囚禁韦小宝,炮轰伯爵府的过激行为来。读者可能会问道,都要炮轰伯爵府了,这还不成为敌我矛盾了?笔者认为,这里需要澄清和解释两个重要的问题。首先是康熙要炮轰伯爵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他真正的目的却是要铲除天地会。那读者可能又会问道,当时天地会已经在伯爵府之中,直接炮轰不就完了。这因为,如果直接炮轰的话,一定对韦小宝产生重大打击,同时也预示着康熙与韦小宝之间的深厚关系彻彻底底的玩完,这是康熙所不想看到也不想做绝的原因,而康熙本人的真实目的确实是希望韦小宝能够深思熟虑,改过自新,康熙他本人自信韦小宝与他的情谊更加深厚,从而能够给与韦小宝一定思考时间,让韦小宝转变认知,让其认识到这样继续下去不会有好的结果,彻底拉拢他站在自己这一方来,并期待韦小宝能够亲自除掉天地会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也就是说,此时康熙仍然未与韦小宝公开为敌。但是读者会说,炮轰伯爵府,炮杀天地会成员,这是康熙与天地会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政权矛盾,并不代表康熙与韦小宝彻底的决裂。这个缘由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但是伯爵府里面毕竟还有韦小宝的几个老婆,如果炮杀了韦小宝的亲人,岂不是与韦小宝彻底成仇了?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考虑,当时在伯爵府之中有韦小宝的老婆苏荃、曾柔、沐剑屏和方怡。在这些老婆之中,方怡和沐剑屏本身就是沐王府的人,杀死二人,本来就是要解决政权的矛盾,因此不能说是和韦小宝决裂,毕竟和韦小宝的情谊再深厚,也比不过祖宗们经过千难万险、浴血搏杀换来的大清江山更为重要。而曾柔和苏荃呢,一个是倒贴,另外一个是得手实在过于容易,二人对韦小宝来说很难说有那么重要。是的,你听的没错,对于韦小宝来说,最重要的老婆一共就两个人,一个是阿珂,一个是双儿。而阿珂此时还在台湾,金庸先生根本就没让她出现在伯爵府中,而另外一个人是双儿,她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他几位老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青梅足马的一起长大,陪伴韦小宝时间最长;二是韦小宝闯荡江湖期间,为韦小宝端茶倒水、照顾起居;为韦小宝升级打怪,用武功为韦小宝排忧解难,作为贴身保镖拯救韦小宝于水火之中;第三是为韦小宝解疑答惑,破解宝藏地图的拼图难题,是韦小宝的最强大脑,最佳智囊(这么看来,小双真是无所不能啊)。

如果康熙杀了小双,对于韦小宝来说,绝对是和康熙结下来不解之仇。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韦小宝与康熙的关系就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同时也逆转到了敌我之间的重要矛盾。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金庸先生命令风际中将小双从伯爵府中带出,从而避免了小双与其他众人一同覆灭的命运,给了韦小宝与康的关系留下了很大的周旋的余地。

第二件事就是韦小宝携妻逃到通吃岛之后,康熙三番五次派人前来劝降,当然附加的条件却是要韦小宝替康熙灭杀天地会。当然韦小宝的仁孝之义绝对不允许他这么做,因此,康熙也实在拿韦小宝没有其他办法。最后康熙只能以不用灭天地会的名义骗韦小宝回京,并颁布诏书将杀害陈近南、风际中等人的行为嫁祸于韦小宝,且命令韦小宝亲自监斩茅十八,其真实的目的也就是让韦小宝走投无路,不让韦小宝再继续与天地会不清不楚,脚踏两只船。康熙皇帝乃是最高权力者,如果他和韦小宝之间成为敌我矛盾,完全可以将韦小宝和其他老婆屠杀殆尽,而他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与韦小宝的深厚情谊使他只能够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最终将韦小宝拉回到自己的一方。

第三件事是韦小宝将天地会骗入假宝藏时,康熙再宝藏的洞外摆起神武大炮,欲将其众人乱跑轰死,那这算不算已经到了敌我之间的矛盾了呢?如果还不算的话,这已经相当于把韦小宝全家架在火上烤成肉饼了。其实呢,还真是不算,主要是因为双方之间存在了深刻的误会。韦小宝所设置宝藏是假宝藏,而康熙以为的却是真的宝藏,以为韦小宝的真实目的是要毁掉其大清的龙脉,这对康熙来说,再深厚的情谊也抵挡不了比挖坟掘墓更为恶劣的行为,即使意欲炮轰韦小宝全家也并不过分。况且康熙对韦小宝的深厚情谊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炮轰的时间,就是想和韦小宝挽回双方的深厚感情,当在假宝藏的洞中意识到韦小宝并没有死而欢欣鼓舞之时,更能说明双方的情谊实际比山还高,比水还深。

以上,关于《鹿鼎记》小说故事的内部矛盾我们就阐述完毕了,接下来,我们要拆解分析的是《鹿鼎记》中的工具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