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翰林”柳鸣九

因为不懂法文,竟然对法国文学研究大家柳鸣九先生一直崇敬而不敢走近。但毕竟是在外国文学翻译的圈子里出入,不仅经常拜读到柳先生的译作和报刊散文随笔,还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柳先生的恩惠。先生主编的两套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都收入过拙译,当然是主管英国作品的分主编拉我加盟的,皇皇队列里我不过是沧海一粟。我相信本领域内像我这样的“加盟小店”不在少数吧,也说明这个圈没有明确的边界,是开放的平台,如同微信朋友圈,柳老更像我们的“群主”。这正是我喜欢混迹其中的原因之一。

有出版社出版“蓝调文丛”,是柳先生和李文俊先生打头,拙作叨陪末座,但柳先生无暇出席作者编者碰面会,就又与柳先生失之交臂。但有趣的是我拿到样书后给朋友题赠时偶然发现,有两本拙作的内封竟然是柳先生的大作《我所见到的法兰西文学大师》!这样奇异的错装书似乎是天意,说明早晚我注定要拜见柳老!我把它们投放到微店,竟然很快被热心的读者抢购收藏了。

那本书里柳先生面晤过的二十来位当代法国文学名家我仅仅听说过三位的大名,也就只读了那三篇印象记。但那之后柳先生开始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回忆录写作,引起读书界轰动。最著名的是《“翰林院”内外》前后二集,把中国社科院比为“翰林院”,记叙了自己从北大毕业进入这座学术圣殿与“翰林院”中的西学大师——钱锺书、杨绛、朱光潜、李健吾、冯至和卞之琳等前辈从“跟班”到同事的交往和交谊,在学术和生活两个方面落墨,叙述温婉、亲切而理智,将学术探索与个人情感经历娓娓道来,在刻画大师别具一格的风貌的同时,道出了自己从小跟班到学术领军人物的成长史,读来令人钦敬、艳羡,也感慨:柳老得到熏陶的那个大师时代和环境我们只有耳闻却不曾有幸亲历,但有幸听到柳老栩栩如生的记述,这是我辈多大的福分!为此我们怎样感谢他也不过分。

这两集散文最近又合为一集《名士风流》出版,柳老又将回忆转向自己在北大求学的恩师郭麟阁、吴达元、徐继曾等,他们都是中国法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开拓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父辈的依恋和爱戴,情动于中,感人至深,一派赤子情怀。文中自然穿插对自己的同窗好友甚至高足的美好回忆。这些动人的文字,与叙述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文字别无二致,又因为有共同的文学事业上的纽带相连,亲情之上又闪烁着智性的光芒,更加令人心向往之。恰巧不久前我读到老北大前辈许君远叙述他那一代北大同学少年和恩师的友情篇章,两代北大外语人,真是一脉相承,如同一种宝贵的家传。

而柳先生的《回顾自省录》则笔锋一转,冷峻肃穆,严谨深沉,让我们对他坎坷艰辛的学术之路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他这个学术段位的个人史不正是“翰林院”乃至整个国家学术界的一个侧面叙述吗?由个案而伸延开去,这样的学术史则会变得立体,变得有温度和韧性。柳先生给这套书命名为“思想者自述文丛”,丛书作者还包括汤一介、许渊冲和钱中文等大师,由此可见作为主编的他的系统性深谋远虑。

正如劳伦斯评论莎士比亚时所说:如果我们对莎翁的个人经历多些了解,他的那些谜一样难解的十四行诗会得到多么完整无缺的解读!同样,对这些学界领军人物的个人史多些了解,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学术思想的渊源脉络,感受他们冷静的学术叙述所受到的情感波动的影响。柳先生的这套书应该说是在传达一种独特的思路。

当然我似乎也在柳先生对诸多大师级人物的回忆中看到了缺席或空白,而这样的空白又恰恰是我打开他的书之前想当然认为应该必须有的一些人和事,因为那同样是这个领域里的传奇。我明白这种空白选择本身就已经令人感到了沉重,“翰林院”应该是有高处不胜寒之感的。这种“真话不能全讲”的两难,在他这本书的序言里已经有了充分的表述。耄耋之年的柳老依然让我们看到了隐忍,这让他的叙述又有了扑朔迷离和情感纠结之感,或许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