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夫的一封家书
故事讲到现在,你也许会发现,刻在甲骨、玉石片、石头上,铸在青铜器上,写在缣帛、竹简上的文字几乎都是君王、诸侯所专有的。那些掌握着权力和财富的人们利用文字沟通神灵,订立盟约,称扬祖先,记载功勋。那么古时候的普通人呢,他们也能像今天一样自由地使用文字吗?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书法吗?
1975年,考古学家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一座秦墓里发掘出一片木简,木简的正反面都写满了文字(图3-11)。墓主人是战国晚期的一个普通秦国人,名叫衷。木简是衷的两个弟弟黑夫和惊在征战途中寄回的家书。这两封家书写于公元前223年,当时秦国发动的歼灭六国的战争已接近尾声,侯国中只剩下最后两个,其中楚国是秦国最强硬的对手。为了消灭实力雄厚的楚国,秦国大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杀向楚国边境。战争持续了两年,在秦国“三丁抽二”的征兵制度下,黑夫和惊被征入王翦的部队。他们告别父母兄长,到三百多千米外的淮阳作战。在作战的间隙,他们给哥哥写信,主要是打探秦王是否说话算话,有没有把封爵的文书和赏赐送到家中(看来他们已经立下战功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长里短。比如天气越来越热,他们还穿着冬衣,想请母亲在老家看看有没有便宜的丝布,买些做好夏装送来。当然,要是老家的布太贵,直接寄钱也行,他们可以在淮阳做衣。惊在信里还提到,自己借了同伴的钱,全花光了,要是再不还,就得出人命。所以催家里赶紧寄钱,还连写了“急急急”三个字。这两封距今两千多年的信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战地家书。我们可以想象,黑夫与惊两兄弟不停地写,直到把木牍的正反两面全部写满才匆匆收尾,将信嘱托同乡带回。幸运的是,这片木牍平安地到达了哥哥衷的手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个弟弟的书信对衷来说一定异常珍贵,甚至死后还要将木牍带入墓葬中。在衷的墓中,除了他本人的尸骨,只有这片木牍。
图3-11 睡虎地秦简黑夫“家信”木牍 22厘米×4厘米 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4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黑夫“家信”的创作情景与石鼓文的全然不同。韩愈说石鼓文的刻写者“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既然是宣扬国君的赫赫功勋,当然要选择最有才华的大臣撰写诗歌,再由最优秀的书法家将文字镌刻在石鼓上。石鼓的制作过程一定是严谨、慎重的。黑夫“家信”不同:一来是写给亲人的,聊的都是日常的话题,并无流传后世的打算;二来是在打仗间隙,时间紧迫,只是随手写来,并未仔细斟酌。为了便捷,篆书中盘曲环绕的笔画被分解成几笔来写,破圆转为方折,写起来比较简易(图3-12)。篆书中的许多字保留着象形的特点,比如金文“母”字像一位双手相交、侧身跪坐的女人,胸前的两点代表乳房。而黑夫“家信”中的“母”字笔画精简抽象,看不出母亲的样子了(图3-13)。篆书平衡对称,多数汉字的结构并不对称,就要设法平衡。不管笔画多少,无论哪种结构,都要写得匀称合度,大小相当。而黑夫“家信”中的字体势倾斜,开张恣肆,甚至出现了略带夸张的超长笔画(图3-14)。篆书中的笔画形态比较简单,不外乎点、直笔、曲笔三种,黑夫“家信”中却出现了许多笔画形态,如点、横、竖、撇、捺、弯钩。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图3-12 黑夫“家信”中的“以”字(左)与石鼓文中的“以”字(右)
图3-13 黑夫“家信”中的“母”字(左)与金文中的“母”字(右)
图3-14 黑夫“家信”中的“之”字(左)与石鼓文中的“之”字(右)
如果将石鼓文中的篆书看作“正体”,那么黑夫“家信”中的文字则是一种“俗写体”。这种字体在战国时刚刚萌芽,以后还会发展成一种更加成熟、优美的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