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星期一,晚上9∶00
(哈瓦那,晚上8∶00)
肯尼迪讲话结束后不到两个小时,菲德尔·卡斯特罗走进了《革命报》的办公室。在卡斯特罗用游击战对抗巴蒂斯塔的时期,这家报社是偷偷运作的。在卡斯特罗的革命面临危机的时候,这里成了他的避难所。在这里,卡斯特罗不但可以获得消息,也能制造消息。由于这样的历史,《革命报》相比于古巴其他的宣传机构更独立一些,这也是令最高领袖身边的官僚们头痛的事。
那天,《革命报》的头版头条写着长长的标语性句子:
准备抗击美国佬入侵
——
佛罗里达飞机和军舰集结
在那时,这样的头条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古巴官员们认为,报社“不负责任”,但卡斯特罗则显得镇定自若。即将到来的战争让他充满了干劲和能量。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口述了第二天头版的内容:
这个国家已经从战争的轰鸣中醒来,准备好抗击任何侵略。所有武器均已到位,每个人均已准备献身保卫革命和祖国……革命领导人和古巴政府准备和古巴人民生死与共。数百万个充满热情和能量的声音,从这片热土的四面八方,汇聚成响彻云霄的一句话:誓死捍卫祖国!我们必将胜利!
“我们不应该怕美国佬,”卡斯特罗对随从人员说,“应该是他们害怕我们。”
古巴革命以前,这里曾属于亲巴蒂斯塔的新闻出版公司。这个位于埃尔奇克(El Chico)的建筑群设有游泳池、网球场以及十多座连排平房。最显眼的莫过于一座两层楼高、盒子形状的五十年代美式建筑。这里位于哈瓦那西南12英里处,幽静而安全,现在被用作苏军总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苏联指挥官们整个夜晚都聚集在“二号楼”(Punto Dos)(Punto Uno,“一号楼”是留给卡斯特罗的)。他们从古巴各地赶来参加苏联军事委员会之前安排好的会议,但具体议程却不断地被推迟。会议室门后的将军们在开着会,门外站着来自导弹团和防空炮兵团的中士和上校们,焦急地交流着各种传言。
最后,伊萨·普利耶夫将军出现了。他病怏怏的,一脸疲惫。普利耶夫来自高加索山区的奥赛梯(Ossetia),骑兵出身,今年58岁,曾在二战中立下显赫功劳。在中国东北,他曾指挥世界上最大的骑兵部队对抗日军。几个月前,他指挥部下镇压了俄罗斯南部新切尔卡斯克(Novocherkassk)发生的粮食暴动,向赫鲁晓夫表明了忠心。但他对导弹却是一窍不通,他的许多部下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会被拉去指挥“阿纳德尔行动”。他乱用军事术语,常被年轻的军官们私下取笑。在表达“炮兵连”的时候,他总是误用“中队”,好像指挥的还是一群骑兵似的。他也是公认的军队里的旧式学院派,喜欢引用俄罗斯经典名著。
普利耶夫接受古巴的差事不是出于情愿,而是出于责任。得知出于安全考虑而使用“巴普洛夫”这个假名时,他表示极力反对。他身患胆囊和肾方面的疾病,在1962年7月乘坐苏联民航总局的图-114航班飞往古巴的时候,已经是个药罐子。他无法适应热带气候。他的胆结石病情恶化,不得不长期躺在床上。到了9月底,他已经剧痛难忍,情况十分危急。一些将军建议将他送回莫斯科,但遭到他的回绝。后来,他的身体状况开始渐渐好转。到了10月中旬,苏联派去顶尖的泌尿科专家给他治疗,而那会儿美国也刚得知苏联在古巴设有基地。
将军很快说明了情况。美国人已经开始海上封锁了,他这次是要宣布进入全面战斗戒备状态,全体人员必须马上回到各自的编队,以击退可能降临的美军伞兵。
晚上,在指挥官们离开埃尔奇克返回各自部队的途中,随处可见装载着古巴预备军的卡车和大巴。到处都是检查站。不过,这些苏联友人则是在“古巴万岁,苏联万岁”(Viva Cuba,Viva la Union Sovietica)的欢呼声中畅行无阻。
民兵们高唱:“要古巴,不要美国佬。誓死保卫祖国。”
整个国家顿时陷入战备状态。看到古巴全国上下播放着肯尼迪总统的电视演说以及古巴的全民动员,这些困惑的苏联士兵才意识到,他们可能要为在祖国另一端的弹丸之地和美国人短兵相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