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将至:核战边缘的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甲骨文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0月20日,星期六,下午2∶30

肯尼迪正身处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时值竞选之旅的第二天。为了转移人们对正在发酵的国际危机的关注,肯尼迪高调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突然,他接到博比的电话,说华盛顿有事。弟弟要他尽快回到白宫,因为顾问们的争论正陷入僵局。抉择时刻终究还是来了。

在喜来登-黑石酒店外面的记者正要登上大巴去参加下一场政治会议,却听到消息说,会议取消了。“总统感冒了,要回华盛顿。”白宫新闻秘书长皮埃尔·塞林杰(Pierre Salinger)简单地向大家宣布,没有给出任何说明。

肯尼迪一行登上“空军一号”后,塞林杰马上就问总统发生了什么。肯尼迪并不打算告诉他实情,至少时候未到。他对塞林杰调侃道:“回到华盛顿你就会知道了,可得做好准备啊。”皮埃尔·塞林杰,John F.Kennedy:Commander in Chief(New York:Penguin Studio,1997),116。

历经4天的激辩,候选方案缩减到两个:空袭或者封锁。每个方案都有优势和劣势。突然发动空袭,可能极大地减少来自古巴的直接威胁。1962年10月20日的执行委员会会议纪要,菲利普·泽利科、欧内斯特·梅,《总统记录:约翰·F.肯尼迪,大危机》,第2卷,米勒公共事务中心,弗吉尼亚大学,604-14。但空袭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并可能惹怒赫鲁晓夫把剩下的导弹发射出去或者在其他地方进行报复。五角大楼计划的800次空袭可能造成古巴局势过度混乱,导致美国不得不以入侵来收拾残局。封锁可能会带来和谈,但这样的话,苏联也可能支吾其词、暗度陈仓,偷偷在古巴修好导弹发射场并部署剩下的导弹。

空袭根据提议者命名为“邦迪计划”,这个计划得到军方的支持。中情局局长麦科恩和财长道格拉斯·狄龙(Douglas Dillon)也倾向空袭,但希望给苏联72小时的最后通牒以撤离导弹。麦克纳马拉、国务卿迪安·腊斯克、联合国大使阿德莱·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以及总统特别顾问兼撰稿人西奥多·索伦森(Theodore Sorensen)都支持封锁计划。博比最近才接受封锁方案,然而他也担心这样做可能会错过“消灭卡斯特罗和苏联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的最佳时机”。

“诸位,今天是决定的时候了,”肯尼迪走近聚集在白宫二楼客厅的顾问们时这样说道,“大家都应该希望自己的建议最后不会成真。”Stern,Averting “The Final Failure”,133。也可参见布鲁焦尼,Eyeball to Eyeball,314和Richard Reeves,President Kennedy:Profile of Power(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3),388。

最近几天里,在如何告知国民古巴的苏联导弹这个问题上,白宫曾流传两份观点对立的总统演讲初稿。其中一份初稿,也就是邦迪呈交的“空袭”演讲稿,将被锁在档案馆里长达四十多年:

美国同胞们:

为恪守职责,我带着沉重的心情特此下令,美国空军执行如下军事行动:美军将使用常规武器摧毁部署在古巴的苏联核武器……任何其他措施均可能带来延误以及无法承受的混乱,并且无法有效消除苏共对美国真正的核威胁……延误战机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危机。对苏联发出警告,也会极大地增加双方伤亡。我有责任在此刻采取空袭行动。关于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的哈瓦那研讨会,研讨会简报手册由国家安全档案馆提供,卷二。空袭演说的作者尚未确认,但是根据当时的形势,作者可能是邦迪或者他的助手之一。

总统和博比一样,起先是倾向空袭,现在则更倾向封锁计划。但他尚未做最后决定。封锁似乎更加安全,但也有巨大风险,包括可能造成美苏双方舰队对峙等。会议结束后,总统带着博比和索伦森来到杜鲁门阳台,望着华盛顿纪念碑。

“我们离战争非常非常近了,”总统严肃地说,然后又用他爱尔兰式的自嘲缓解了气氛,“白宫的避难所可不够我们用的。”西奥多·C.索伦森,Kennedy(New York:Harper & Row,1965),1-2;西奥多·索伦森口述历史,60-66,约翰·F.肯尼迪图书馆,波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