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石棺刻铭
上文已经提到利用石棺瘗埋舍利的习俗。此外,在现存文物中,可以看到自从汉代开始,上层人士已经有大量使用石棺的埋葬现象。在一些石棺上也刻有文字题铭。《汉书·薛宣传》记载:“其以府决曹掾书立之柩以显其魂。”在四川省芦山县出土的东汉建安十六年(211)王晖石棺右侧刻写铭文,就反映了汉代的柩铭原状(27)。四川曾出土相当数量的汉代石棺。山东、河南等地也有很多石棺椁出土(28)。(图5)在这些石棺上,主要雕刻一些图案纹饰进行装饰,也有少量附有文字,如泸州市石洞镇发现的画像石棺上就刻有“延熹八年”等纪年文字(29)。汉代的石棺主要为长方体外形,一般由两侧石、上盖下底与前后两挡六块石板组成,纹饰多雕刻在两侧与前挡上。晋代的柩铭现在还保存有实物证明。如晋太康三年(282)十二月三日冯恭石椁题字铭文为:“晋故太康三年十二月三日己酉,赵国高邑导官令太中大夫冯恭字元恪。”又如晋元康三年(293)八月十七日乐生之柩铭“阳平乐生之柩”等。南北朝时期的一些贵族墓葬中有使用石棺椁的现象。在现在见到的一些北朝石棺上雕刻有大量精细的图像,包括神异动物、墓主人、孝子故事画等,这些图像的中间,按照古代中原艺术绘画的传统作法留有榜题的位置,刻写一些简单的说明及人物名称等,例如现存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的北魏元谧石棺。这时的石棺已经变为前高后低,近似后来所见的木棺外形。(图6)
图5 汉代画像石棺
图6 北魏孝子石棺
隋唐时期的一些高等级墓葬中,发现有大型的石椁室与石棺存在,它们外形仿照殿堂建筑,上面雕刻精细的绘画,如侍女、仆从、花鸟、武士等,像隋李静训墓、唐章怀太子墓、唐薛儆墓等,但没有刻写文字题记的现象(30)。宋代以来,中原仍然有使用石棺的现象存在,但这时的石棺已模仿木棺的外形,体积较小,在石棺上刻写题铭的情形则不断有所发现。如现存河南省博物院的宋开宝九年(976)石棺(31)、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宋代石棺等。(图7)这些石棺上铭文刻写的位置、内容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随意性较强。如1992年在河南省洛宁县大宋村出土的一件石棺,在其前挡刻画的散乐图右侧刻写“大宋国西京河南府永宁县招化乡大宋村大宋保”,左侧刻写“政和七年五月初一日殡葬父乐讳重进,儿男四人:大男乐宗义,二男乐志良,三男乐宗友,四男乐宗曦。”而在石棺两帮与后挡的孝子图像间刻写孝子姓名题榜,有:“刘明达、田真、董永、杨香、鲍山、郯子、姜诗、老莱子、韩伯俞、元觉、陆绩、王祥、郭巨、刘殷、王武子、赵孝宗、曾参、鲁义姑、丁兰、孟宗、曹娥、闵子骞”等(32)。陕西省华县曾发现明代石棺,棺盖上刻“处士王公之柩”,右侧帮上刻“万历四十四年四月三日巳时故”,左侧帮上刻“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午时葬”(33)。
图7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存宋代石棺刻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