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写给我的女儿:
这本书是一位长年漂泊在外的父亲,专门给他的女儿——萌萌和小馨写的书。
父亲给不了你们多少金钱和名誉,也不能经常陪伴在你们身边,见证你们成长的过程。我现在唯一能给的是我满脑子的胡思乱想。我自以为这些胡思乱想的内容,是老爸很多年的积累,也是老爸最大的私人财富。你们的父亲是一个终生中二病患者且有些不可救药,直到快五十岁了还在探究“人为什么活着”“宇宙的真相”这类旁人根本不关心的问题。而你们作为刚刚经历过中二年龄,或者即将要经历中二阶段的人,不要看不起这种“不着调”,不要太早地变得老成世故,也不要过于远离对未来和宇宙的思考,因为你们这个年龄如果放弃思考这些问题,将来在繁重的生活压力面前,将更不可能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了。
在我看来,你们人生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里,世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你们会更多地面对作为人类该做些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我要放下工作,专心写一本这样的书给你们的原因。我希望你们能够将这本书保存好,留在身边慢慢地去理解。或许你们独立阅读这本书会有困难,可以找一些人一同阅读,如果需要的话老爸也可以在你们面前,帮助你们读懂这样一本古怪的哲学书。
需要强调一点,这本书不是老师、父亲、年长者给你们的教导,也不是所谓的大人经典,而是一部中二病患者的个人笔记,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对错,也不需要你们如何遵循和赞赏,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启发你们的思维方式,开拓你们的知识视野,使你们站在更宏观和美妙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之所以给这本书取名《空间启示录》,是希望真正能够启发你们一点什么,哪怕就只有一点也好。这是一本开放空间的书,你们可以在上面写自己的想法,写下你们自己的思考启发,甚至可以在上面直接批评我的观点与取证的谬误,这都很好,这恰恰是我希望看到的。
这是一本涵盖了哲学、美术、物理、化学、地理、文学、政治、宗教、历史、经济、互联网技术、音乐、社会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读本,你们可以在里面汲取营养,启发灵感,增强兴趣,让思维的野马在书中肆意狂奔。我希望这本书成为你们精神成长的钙片,量很少却是极其重要的补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也是特别想通过这本书对你们产生一点点的影响:
1.不要被时间束缚,虽然生命很可贵,人的一生很短暂,但是如果都拿来务实,与时间赛跑而从不务虚,人就变成没有思想的动物了。有思想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这个宇宙里的许多事物就是思想构建出来的。
2.不要被看得见的东西束缚,多想想看不见的东西是什么,用心去体会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背后是什么,尽量用“空间存在主义”思维去理解世界,这样可以更有包容性。
3.不要被西方的主流思想束缚,也不要被东方古老哲学思想禁锢,人类的未来一定是东西方的合流,很有可能就将在你们这一代形成新的人类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而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新三观一定是东西方交融的,或者是高于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的。
4.不要被“科学”这个概念束缚,唯心和唯物都可以是客观的存在。
5.不要被“主流的历史”观念束缚,线性的逻辑思维很容易将你们带进历史的主河道里,而看不到其他的支流。就如同中国的长江有许多支流一样,历史也是由无数条支流汇集而成的,每条支流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全部,就像生我养我的赣江,她也是长江的一部分一样。
6.不要被生活束缚,其实无论怎样的选择,无论怎样的经历,那都是生活,并没有对的生活,或者错的生活,我亲爱的孩子,你们未来的人生一定要选择你们喜欢的生活,选择你们自己觉得幸福和快乐的生活,做有选择的人。生活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你们的选择,你们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苦乐酸甜,悲欢离合。而掌握和学习哲学知识,是帮助一个人做出自己选择的重要方法。
我亲爱的孩子,学会自己选择人生,不要做随波逐流的人,这是我对你们唯一的期望。
哲学思考,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当你们有自己清晰的哲学观点和态度之后,你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将会走得很轻松,不会轻易迷茫,并且对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会乐在其中。哲学还能帮助你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创新,重新组织和架构你们所在的行业,真正理解商业的规则,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哲学是“渔”而不是“鱼”,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帮你们开启一扇哲学的大门。
无论如何你们的父亲是爱你们的,而且爱得很深!
写下此书,也一并送给所有爱你们的人。
写下此书,也真切地希望你们快乐和幸福。
写给这本书的所有读者:
《空间启示录》是一本我试图尽量讲得简单易懂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哲学启蒙读物。
这本书的基本哲学观点源于后现代主义,但并不局限在这个领域。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有反现代哲学体系倾向的思潮。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者格里芬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有这种反传统理论倾向的哲学理论流派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空间主义等。这些哲学思考者普遍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主义哲学是存在重大缺陷的,如果不对这种持续了几百年的思潮进行革新和调整,人类将变得非常危险。
在这本书里,我尽可能不带有任何偏向性,既不想证明东方的哲学体系是有超前性的,也不否定西方价值体系中有营养的内容。我在尝试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文明,用更广泛的人物和观点,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和空间的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反感的观点是民族主义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再过分强调大民族、国家的差异性,甚至追求民族与国家的小群体强大和富足,都是很狭隘的。东西方文明在步入全球化,向“新人类”的崭新时代迈进的时候,我们应该摒弃百年以前的落后观点,停止以民族的名义相互仇杀和彼此猜忌。作为人类大家庭的一员,每一个人都有历史责任和使命,为人类共同的未来而眼看前方。
这本书所立足于的“空间思维”,受到了亨利·列斐伏尔[1]1974年所著的《空间的生产》一书的启发,并受到对“空间思维”有论述的思想家的观点影响。虽然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批判主义是“做永远的捣蛋鬼”,但我个人更愿意有建设性地提出“空间思维”和“公平与效率”的空间变化原则、“现实与梦想”的空间创造原则、“空间的折叠”和“空间相对论”等一系列自主的观点,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树立应有的启蒙价值。在这一价值的启发下,至少让更多人重新用哲学的头脑,去思考和理解什么是“时间”与“空间”,什么是“关系空间”的定义。
空间思维是一种立体的思维方式,也是多元化和多维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很多矛盾的观点变得统一;也可以让很多分裂的理论走向一体。更重要的是,空间思维弱化了时间的重要性,更注重空间的系统搭建和公共价值观念,积极应用空间的价值,最终实现对时间的“驯服”和对不同维度空间的“折叠”。空间思维将最终重新定义什么是时间,甚至能带领大家一起对“时间存在与否”的课题进行颠覆性探索。
关于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本书每页上方比其他书多出来的留白,是为了方便读者朋友在阅读起兴时,有个能做笔记的地方。
我个人有幸从事了17年的互联网工作。在电子化阅读、浅阅读泛滥,互联网碎片化思维成灾的年代,我却试图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纸质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似乎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潮流而动?
我很理解,纸质书越来越难以成为人们阅读首选的原因。
首先,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大行其道的今天,阅读这一行为变得太过方便,人们陷入了浅阅读的洪流之中。每个人都在手机上快速浏览一些毫无营养、八卦而缺乏深度的内容,阅读者被一些琐碎的时间片段和无用新闻裹挟,根本没有较完整的时间好进行真正的深度阅读和思考。丰富且功利的商业信息,充斥着几乎所有的阅读终端,低俗的小说、电视剧、娱乐节目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的业余时间,21世纪的人类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关心未来,不关心哲学,不关心思维方法,让这个原本就浮躁的年代,变得更加急不可耐。
其次,人类到目前为止还在沿用源自百年前大工业生产思维的教育体制,学生们被聚集在一起接受一整套被严格确定了的教育内容。但互联网的诞生,导致现代教育严重落后于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学生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时,不得不面临重新学习各种新技能和新知识的困境。这导致新一代的年轻人完全没有了选择和辨别知识的能力,只剩下追求现实利益的动力,没有人关心未来与过去的关系,也没有人关心思想和文化的传承。
最后,因为互联网搜索引擎功能的强大,知识不再难以获得。在过剩乃至爆炸的知识面前,知识的结构、思维方法、哲学体系因而变得越发重要了起来。可叹的是当今的社会,并没有多少人关心这些。人们越来越需要知识的导读者,知识结构的梳理者,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需要做一个行走的书柜去牢记那些堆积如山的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全新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来武装头脑。
《空间启示录》这本书,将致力于做到引导读者、启发读者从繁杂的知识海洋中寻找规律。未来的人类,不再需要掌握知识,只需要了解知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应用知识。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思维方法或哲学体系做指导,就很容易迷失自己,淹没在庞杂无边的知识的海洋里。
《空间启示录》在尝试用一种类似超文本链接的方式,来出版一部图书。这本书里所提及的都是知识点和人物,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联网,搜索关键词,自行补充这本书里面还没有详细阐述的内容。
《空间启示录》将会通过二维码的扫描跳转方式,将读者和作者、读者与读者通过App连接起来,除了自己个人阅读,也可以进入群体阅读的网络空间,获得更多的阅读体会。这本书将开启阅读和导读的新关系,让深陷信息海洋的人们,可以抽身出来,进入一种全新的阅读和社交体验中。
《空间启示录》也将尝试与出售这本图书的书店,联合起来发起“书店印象”的线下读书会联盟,让更多的读者见面交流。我希望书店能成为人们精神交往的一个重要社交场所;通过扫描进入阅读者社群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将成为一种未来常规的新型“深度阅读”方式。未来我们还将把深度阅读与深度旅游结合起来,聚集一批批兴趣相投的人,去到一个地方长时间地待下来,静静地思考一些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爱情的问题。
注释
[1]这本书所立足于的“空间思维”,受到了亨利·列斐伏尔[1]1974年所著的《空间的生产》一书的启发,并受到对“空间思维”有论述的思想家的观点影响。虽然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批判主义是“做永远的捣蛋鬼”,但我个人更愿意有建设性地提出“空间思维”和“公平与效率”的空间变化原则、“现实与梦想”的空间创造原则、“空间的折叠”和“空间相对论”等一系列自主的观点,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树立应有的启蒙价值。在这一价值的启发下,至少让更多人重新用哲学的头脑,去思考和理解什么是“时间”与“空间”,什么是“关系空间”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