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徐霞客去旅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05天 十堰—武当山—丹江口

武当山的“黄金周”

雨不停地下着。望着阴沉的天际,看来今天要和雨水为伴了。柯春华不无担忧地说,恐怕看不到什么景色了。我心窃喜,雨中观景一定别有情趣。你看人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行文开始不也说:“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正是这雨色打开了他思想的闸门,落得个这篇美文登上了课本呢。

从十堰市区到武当山40余公里,新修的公路十分宽阔。但灰色的天空还是让我们一行人心里像灌了铅似的。前方开始堵车了,眼看着雾气中的武当山山门,车子就是挪不到它跟前儿。

因行程紧,我们开车直接来到缆车站。游客们冒雨排队等候,距缆车入口仅有二三百米的距离,我们竟眼巴巴地等了两个多小时,让人又急又恼又没辙。

到了山上,找不到一点点雨中观武当山的情致。武当山已被人海淹没,称为“人山”一点都不为过。本来雾就大,看不了多远,在我视力所及的可站人的地方布满了穿着雨衣打着雨伞的人。蠕动的人流和从天而降的雨水搅和在一起,看着就眼晕。临时买的雨衣质地太薄,不一会儿就捉襟见肘。我专为相机包买了一个雨衣,但雨水还是渗了进去。雨水打湿了半条裤腿,冷风一吹整个一个透心凉。

我望着这滚滚人流,分明感到他们不是在观看景色,而是在急急忙忙地赶路,好像前面是将要散场的集市,或是已过中午的喜宴。不时有人冒出一句“这武当山没有什么好看的”云云。我又何尝不是呢?

这武当山给我的印象是:“山上山下人挤人,天上地上水连水,远处近处雾生雾。”

武当山门票价格是每人70元,金顶每人10元,紫霄宫每人10元。

武当山大雾中的金顶金殿。

成人虔诚幼儿受罪。

作者留影。

武当山上同心锁。(本页图2012年3月14日摄)

霞客武当行

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十二日,霞客抵均州城,均州城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境,如今已被淹于丹江口水库之下。霞客参观了城内规模宏大的静乐宫。

十三日,霞客骑马向武当山,过迎恩宫、遇真宫、回龙观、太子坡,观览紫霄宫、谒拜榔仙祠,又往朝天宫、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接近黄昏时分,到达金顶天柱峰。峰顶有一块平地,长宽都只有八尺到一丈的样子。这里有一座铜铸的金殿。本想进殿叩拜,但殿门已关,所以下宿太和宫。

十四日,霞客再上金顶,后转道东面小径前往蜡烛峰及上琼台观和中琼台观,拜南岩宫和飞升台,傍晚回到朝天宫。

十五日,霞客从南天门宫往雷公洞,再至滴水岩、仙侣岩。经白云岩、仙龟岩等景点,到达青羊桥。尔后抵五龙宫,又游自然庵、凌虚岩,还攀登榔梅台,最后到达山下的草店。

神秘榔梅树 深深榔梅情

罗哲文题写的“榔梅仙祠”匾额。

霞客在武当的三天中,每天都与榔梅有过交往。霞客特别描写了在上琼台观旁的几株榔梅。他说,每株榔梅都有一人围抱那么粗壮,满树榔梅花“浮空映山,绚烂岩际”。霞客向道士索要榔梅的果实,道士不敢答应,过了一会儿才说榔梅果是禁物,从前有人带出三四枚,几名道士家家破败。霞客听罢,求取心更切,道士才拿出几枚已经霉烂的给他,还叮嘱他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走到中琼台观,霞客又去索讨,观主托词说没有。待霞客走出门外,忽听后面有人喊叫他,原来是中琼台观的小道士奉师父的命令请霞客回观。观主说:“见您渴求心切,幸好这里有两枚,可以稍稍满足您的愿望。”同时关照他万万不可泄露给他人,不然罪罚立刻会降临。两个观内的道士都谈果色变。后在南岩宫住宿时,霞客又买通小道士,求得6枚榔梅果。第二天霞客再去索要,却没能如愿。

十三日登山谒榔仙祠时,霞客在日记中写道:“前有榔树特大,无寸肤,赤干耸立,纤芽未发。旁多榔梅树。亦高耸,花色深浅如桃杏,蒂垂丝作海棠状。”接着霞客介绍说,梅树和榔树是山中的两种树,相传真武帝折梅花寄生在榔树上,形成了榔梅树这一树种。《襄阳志》上载:“榔梅在太和山。相传真武折梅寄榔树上,仰天誓曰:‘吾道若成,花开果结。’后竟如其言。今树尚存。”

在山中行走,霞客也不时能看到开放的榔梅花。例如十五日的日记中写道:“……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茜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这榔梅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霞客写道:“形侔金橘,漉似蜂液,金相玉质,非凡品也。”原来这榔梅形状与金橘相似,渗出像蜂蜜样的液汁,金一般的外表、玉一样的质地,的确不是平凡的物品。霞客将这珍贵神秘的果子珍藏起来,日夜兼程二十余天,终于在“浴佛日”(四月初八),即释迦牟尼生日的第二天到达江阴老家,用太和山的榔梅为老母亲祝寿。

武当香客(组照)
左上:武当山南岩“天乙真庆万寿宫石殿”外绝崖旁的一座雕龙石梁。石梁悬空伸出2.9米,宽约0.3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一香炉,因此号称“天下第一香——龙头香”。(本页图2012年3月14日摄)

从霞客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当年武当山上榔梅遍布,花开远近。令人遗憾的是,今天一株都看不到了。

此次重走霞客路启程前,在认真研读《太和山日记》及相关材料时,我就计划到达武当山后,第一寻找一下还有没有榔梅树,第二到武当山管理部门咨询一下这榔梅树为何绝迹等事宜。然而,由于时间及天气等原因,这一计划搁浅了。

从道士谈榔梅就色变,到悄悄将果子给霞客,且还是烂了的;从托词没有果子,到将已走出门外的霞客唤回,赠予2枚果实;从花钱买通小道士获6枚果实,到第二天再要却已没有,这一系列的描述,使人感到榔梅果确很神秘。这果实是上贡皇帝的贡果,这是神圣的禁果。而对霞客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取果为老母祝寿。可以设想,当霞客把索要榔梅果的经过讲给老母亲听的时候,他的母亲该是多么的开心啊!

补白:其实,就在我来武当山后的5月下旬,我得到消息,《楚天都市报》有文章称,在武当山榔梅祠院内的一株榔梅树结果了。作者是该报通讯员郭占柱和特约记者龙桥。还配发了图片。

文章写道:“榔梅树挂果,这对武当山来说是一件稀奇事。据史料记载,榔梅树是将梅树嫁接在榔树上,榔树是砧木,嫁接成活率极低。武当山现有的两株榔梅树,是武当山文管所1998年从安徽齐云山迎回的,分别栽在榔梅祠和泰山庙。经精心培育,栽在榔梅祠的一株榔梅树近日结了9枚榔梅果,后被大风吹落3枚,现剩6枚。”

相传,真武帝年少时在武当山修道,由于意志不坚,中途准备下山,半路上遇到紫气元君化作老婆婆用铁杵磨针点化他。真武大帝返回山中继续修炼,途中折下一段梅枝插在榔树上,说:“吾若道成,花开结果。”后来,他修炼成功,梅枝果然在榔树上插栽成活,并开花结果。

明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取皇位不久,“久无花实”的武当山榔梅树开花结果。朱棣万分高兴,认为他夺取皇位是真武大帝的护佑,后敕建榔梅祠,以答神贶。榔梅果也由此被列为贡品。嘉靖五年(1526年),齐云山道士访武当山,武当山道士赠送榔梅树。不承想,明朝灭亡后,榔梅树在武当山绝迹了。

我慨叹与很难谋面的榔梅果擦肩而过。我想,下次来武当山,一定要亲眼看看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榔梅树。

榔梅仙祠内的壁画:采摘图。

榔梅仙祠内的壁画:敬献图。

左:远望榔梅仙祠。2012年9月1日作者第3次来到武当山,终于看到了榔梅树。

右:作者与榔梅树合影。(本页图2012年9月1日摄)

明代“环保”工程

《游太和山日记》不但记录了380多年前武当山上“规划宏整”的宫观建筑,也对珍稀树种榔梅进行了详尽的记述。同时,霞客把这次出行中走过的嵩山、华山和太和山的植被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植被的生长有着直接的作用,而社会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更是巨大的。霞客特别以树木为例,指出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对森林的直接影响。他在日记中写道:“华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无乔枝异干;直至峰顶,则松柏多合三人围者……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华山树少是因为山麓四周都是石壁,所以山脚没有高大奇特的树木,只是到了峰顶才看到松柏。太和山树多,是因为朝廷禁止砍伐,因此,太和山百里以内森林密布,大树遮天蔽日;三人围抱粗的奇异杉树和老柏树,连续不断地长满山坞。嵩山和少室山之间,从平缓的山脚一直到绝顶,树木被人为地砍伐得所剩无几。日记中,霞客不无讽刺地说:“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只有三棵将军树巍然耸立着。这三棵位于嵩阳书院内的汉柏,曾被汉朝皇帝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想必在明朝也被称为类似今日的文物保护单位了。如果一个时代仅有被政府或皇帝封上头衔的东西才能被保存,那么这个时代也是相当可悲的。霞客生活的明末,就是这样一个可悲的时代。

华山的“石壁”,武当山的“国禁”,嵩山的“樵伐无遗”,充分说明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对植被的巨大影响。

武当山地区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温差变化较小,年平均气温13.8℃左右,气候宜人,温润多雨,土壤肥沃,为我国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南北植物在这里竞相生长。霞客在日记中记载道:“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图画。”“数抱松杉,连阴挺秀。”据资料显示,属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的,目前在武当山就有十多种,如银杏、香果树、鹅掌楸、厚朴、青檀等。

武当山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1800多种药用植物中,武当山地区就占有400余种。

在霞客日记中有“且闻虎暴”的记载。的确,武当山的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据清代以前的山志记载,虎、黑虎、金钱豹、野猪、熊、狼等动物这里都有。其他如獾、兔、猫以及鸟类、鱼类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丰富的资源与地理气候有关,也与远离繁华喧嚣的统治中心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统治者屡降敕谕、保护山场的行政命令有关。朱棣在武当山创建宫观后就下令均州千户所负责守山护林,维护宫观,而且专旨划定山场范围,不许平民侵毁,并在圣谕上明确写道:“继今以往,一应官员军民诸色人等,毋得侮慢亵渎,砍伐浸种,生事扰害。敢有不遵朕命者,治之以法,故谕。”难怪霞客走在武当山的山路上感叹道:“满山乔木夹道,密布上下,如到绿幕中。”

武当山被统治者称为神山,因此在营造宫观的过程中,不能就地砍伐建筑木材。所有木材均从四川等地运来。山志载:“建武当宫观材木,采买十万有奇,悉自汉口江岸,直抵均阳,置堡协运。”所用琉璃诸物也是来自东南诸地,“永乐十年,管运武当山琉璃诸物至襄阳,小舟万计泊(真武)祠下”。

从巩固明朝统治者地位的角度而言,武当山被皇室钦定为神山,作为“朝廷家庙”,在朝廷的全力扶持下,才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环境保护”也空前绝后。

国家出面予以保护的武当山,比起同时代的嵩山幸运得多了,霞客已用文字作了真切的记录,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政府的力量。

政府铁的手腕,是政令得以实施的保障。从古到今同理。

审视我们今天众多破坏环境的大案要案……

丹墙林岫画境中

武当山道中杂咏

明·洪翼圣

五里十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在总体设计上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品质。明成祖在武当的设计上提出“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其墙务在随地势,高则不论丈尺”、“定其规制”等规定。这就明确了不可以人工破坏自然的建筑原则。从今天遗留下来的明代建筑以及道路、桥梁等,我们可以看到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武当山的建筑布局是利用峰峦的雄伟和山涧的奇峭,使宫观与周围的地势地貌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宫、观、庙、庵以及山路、桥梁都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互辉映。因此才有霞客在日记中记载的情景:“数抱松杉,连阴挺秀。”“两崖蓊葱蔽日,清流延回。”“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这些描述,表明了明代武当山建筑群与自然界的和谐。

米芾手书“第一山”

太子坡

南岩

丹青壁画“武当山”(本页图2012年9月1日摄)

山谷川原 候同气异

霞客在日记中写道:

山谷川原,候同气异。余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

霞客以一个地理学家的眼光,对所经的豫、秦、鄂三省及游历的三座名山(嵩山、华山、武当山),进行了气候和植被的对比考察。他分析说,山峰、峡谷、河川、平原各种地势,虽然季节相同但天气物象大不相同。

他还说,他从嵩山、少室山出来时,才看到田里麦苗返青,到了陕州,杏树刚刚开花,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摆;一进潼关,则是垂杨夹道,梨树、李子树相继开花;而转入秦岭山地后,却看到层层的冰冻积雪还充塞山谷沟涧,让人感到这真是春风不度的地方啊。下秦岭后到达坞底岔时,又看到杏花;从龙驹寨出去,桃红柳绿,所行之处一片春色。

日记揭示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到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水平差异,即纬度差异,也反映出由平原到山地之间的垂直差异,即高度差异。霞客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道:“山谷川原,候同气异。”

引“火”烧身的遇真宫

下午5时30分,我们从紫霄宫前往遇真宫,遇真宫紧临306国道,站在国道上,就能看见低于国道的遇真宫古建筑群。作为主殿的荷叶殿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堵破墙的墙上遗留着火烧的痕迹。一年前的2003年1月19日下午6时40分,遇真宫主殿在一场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根据初步勘察,火灾是临时建筑里引起的。这些临时建筑由武术学校搭建,因为主殿里不通电,只有临时建筑通电,因此有可能是电线短路引起的火灾。

火灾后的一篇报道是这样描写的:

记者现场看到,大火后的遇真宫主殿,除了石头台基保留下来以外,烧焦的木柱东倒西歪,破碎的瓦砾撒满了整个石基,仅存的一堵破墙光秃秃的,从墙的高度可以判断出主殿遭火劫前的规模宏大。黑糊糊的几根大梁直径足有六七十厘米,可看出遇真宫大殿昔日的雄风。大殿前曾见证遇真宫600多年历史的一棵大树也被大火烤得遍体鳞伤。记者在主殿的西侧看到,紧临主殿的一块空地上竖着十几根木桩。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武术学校练功用的梅花桩,都是武术学校自己竖的,他们经常在这里举行武术表演。大火之后的遇真宫内仍然彩旗招展,上面写有斗大的红“武”字。“武当山陈逵影视武术学校”、“陈逵武术影视集团电视连续剧制作中心”的广告招牌随处可见。东宫被违章修建的校舍全部占用;中宫的中轴线上还搭起了一个巨大的观礼台;西宫吊着一个个供学生习武练功的沙袋,还有一排刚刚搭起的竹舍,悬挂着“影视拍摄基地”巨大横幅,商业气氛十分浓烈,与静穆庄严的道教圣地极不协调。

元末明初,传奇道人张三丰来到武当山北麓山水环绕的九龙山下,看到这里有仙室灵境的好风水,便在此住庵。明太祖朱元璋仰慕张三丰的大名,但招之不获。明成祖朱棣也屡招不遇,便于1412年兴建遇真宫,钦定遇真宫规则,御造铜铸鎏金张三丰塑像,加以崇祀。武当道教尊崇张三丰为祖师,他被列入中国历史上十大名道人之一。

我走下国道,从遇真宫西墙外的小路向正门走去。下了一天的雨,道路泥泞难行。遇真宫的大门紧紧关闭着,从门缝向里望,在空无一人的院子里,停放着几辆越野车。相距太远,我看不清车牌号。

1994年,武当山被联合国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由丹江口市代管,开发区年财政收入为4亿元,其中旅游收入占70%。但遇真宫发生火灾后,竟然要调用数十公里外的十堰市和丹江口市的消防车,实在令人感到奇怪。

据了解,每年下拨武当山进行文物维护的资金只有80万元左右,而武当山的文物保护单位有62处都需要维护,遇真宫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的古建筑群在武当山还有很多,而文物局没有资金来修缮这些文物,就利用民间资金来维护。陈逵在1996年就租用了遇真宫古建筑群办武校,每年要缴纳1.5万元的租金。协议还规定,陈逵租用遇真宫必须要先进行修缮,修缮内容由文物局制定,协议还规定,陈逵只能在建筑群里搭建临时建筑,不得破坏原有的风格。这里最多时有700个学生习武。

遇真宫失火绝非偶然,是文物部门违反规定,擅自招商引资,引“火”烧身。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不能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将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和资源保护监管的职责交给企业承担。而武当山文物部门却“因经费紧张”,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将遇真宫使用权转让给私立的“武当山陈逵影视武术学校”,使遇真宫变成了一所数百人的武术学校。此举埋下安全隐患,招来一场大火,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重要宫庙几乎烧毁殆尽。人祸加上天灾,让人痛心疾首。

★ 今日支出

1.住宿费:0元  2.餐饮费:0元  3.加油费:0元

4.过路费:10元  5.门票:90元  6.购书费:15元

7.乘车费:0元  8.其他:0元

今日小计:115元 本条路线累计支出:1826元

★ 行车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