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巾帼不让须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念起这首诗,无不让我们想起了她。她,就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才女--李清照。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其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精通书、画,但尤为精通诗词,她的诗词可谓是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在诗词创作、诗词理论方面也赋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一起共同致力于文学
创作,志趣相投,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后因金兵入据中原,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也落了个境遇孤苦。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极为少见的才女,她的词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的诗作在词坛上独树一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易安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发挥到了极致,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位置,
成为了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称她的词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被称为古代乃至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她的诗风分为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于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正如那“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筆秋》展现出了诗人不忍离别的一腔热情,有展现出了一种婉约之美;而后期多感慨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那“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声声慢》,李清照通过描写在残秋时节的所见、所闻、
所感,抒发了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表现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她的人格就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尊崇。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的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金兵的肆虐激起了她的爱国情感。但是南宋王朝的腐朽和无能迫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了幻影,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曾写下了一首雄浑奔放、赫赫有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借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反讽了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这表达的可是淋漓尽致。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但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多年的背井离乡,是她那颗残碎的心,又因改嫁问题遭到了士大夫阶级的污垢渲染,她无依无靠、
呼告无门、流徙漂泊,最后寂寞地死在了江南。尽管她一生坎坷艰苦,但是她的美名却流传千古。清代诗人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写道:“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又如沈谦在《填词杂说》中写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