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戏院搜记·岁月钩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暗黑亮光
淪陷期的戲院運作

戲院雖持續提供娛樂,但戰亂下仍難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像筲箕灣戲院遭日軍破壞,座椅全毀,無法復業,而深水埗戲院的放映機被人拆掉偷走。同時,部分戲院因原名帶有英殖民地色彩而須易名:皇后變成明治、彌敦易名和平,即使勝利也要改為新東亞劇場。

1941年12月25日,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歲月。戰時生活艱苦難熬,不過,作為提供娛樂的場所,戲院一直維持營業,當時出版的《香島日報》、《華僑日報》、《華僑晚報》及《南華日報》,都有相關的報導。雖然,在日軍管治下,報刊須經審查,難免發放唱好的信息,但細探內容,對當時戲院的管理運作、放映影片,以至入場人次等,都能摸到個粗淺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