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新时代的哲学感悟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探析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判断,“美好生活”一词成为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切入探析美好生活,积极回应党和人民所面临的新时代命题以把握“美好生活”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形成对美好生活的多维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知;思考美好生活的时代价值,透视美好生活对于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深远意蕴;探索追寻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方法,立足历史经验和矛盾转化以坚定道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凝聚力量,注重实践观点和劳动创造以促成现实。
关键词:新时代 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 历史唯物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探析美好生活,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认识美好生活的时代内涵、把握其深远意义、探索实践方法,以期助力美好生活的创造和实现。
一、时代之题:提炼美好生活多维内涵的现实考量
共产党人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考量“美好生活”的多维内涵,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和形势把握提出美好生活的现实基础、历史逻辑,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内涵。
(一)立足当前形势,把握美好生活内涵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论断体现出现阶段我国所处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进程,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坚持物质的观点把握好现实基础。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如同“空中楼阁”般的虚幻之景,而是在物质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亦即是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回应当下现实的“新时代产物”。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在总体上得到了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为当前党和国家提出“美好生活”奠定了坚不可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同时,“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若仍简单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客观反映人民群众的期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是时代之义。
(二)遵循发展规律,厘清美好生活内涵的内在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揭示的是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所构成的人类与世界之间的无限丰富复杂的矛盾关系。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时代发展主题的集中体现,它的变化和发展遵照着一定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历史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正是这一规律的现实反映。新矛盾虽是从事物内部当中产生的,但也离不开所处外部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因而矛盾的转换总是表现有一定的条件性、现实性和时代性。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基于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难以满足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一客观实际,而突破和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稳步推进和深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着眼动态需要,阐释美好生活内涵的丰富内容
美好生活在中国语境中是一个有高度、热度和温度的当红词汇,对其展开深入的解读是现实使然。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解读的美好生活应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美好生活。一定意义上讲,“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抽象凝练的表达方式,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结合理论思维与价值判断的高度概括。
诠释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思考和分析。首先,在我国处于落后的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难以得到充足的保证,人民群众在需求上并没有太多样化的要求,满足于日常吃、穿、住、行以及获取基本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内容;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人们敢于提出对国家和社会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其次是从量到质的提升,就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来说本身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上也是处在动态发展的上升态势,于人们而言没有“最美好的生活”而只有“更美好的生活”。人们的需要不仅仅停留在衣食无忧、住行不愁的满足层面,还在此基础上产生对生活的品味和品质的关注,期待拥有“饮食放心,穿着舒心,居住安心,出行省心,过得开心”的理想生活状态。最后是由表及里的转变,人们的重心逐渐从对外在物质条件如社会财富、权力地位的追求向内在精神世界需要的满足转移,而愈发渴求对艺术审美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此充盈精神需要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二、价值之思:透视美好生活深远意蕴的内生动力
“美好生活”这一概念的提出与落实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为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
(一)有益于展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解读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创新是辩证否定的结果,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标也正是体现了在原来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的辩证否定。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前后的两个表述做比较,可以发现不变的是:两者都是“需要”和“发展”的矛盾,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创造性运用。
“美好生活”是站在社会主要矛盾“需要”这一角度出发的内容表达,它既接应地气又富有朝气,成为眼下引领人民“话语潮流”和“关注热点”的概念,它的“诞生”是以批判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行丰富、完善的创新性表达。质言之,这两者的表述是对在我国生产力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民群众在需要层面的提炼概括,前者是在实现“富起来”过程中的表达,后者是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阶段的表达,后者对前者不是纠偏而是辩证否定基础上的创新发展。美好生活说到底是属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它将以抽象但又具体的形式来呈现。对“美好生活”的探讨和分析有助于厘清社会主要矛盾为何要转化、何以能转化以及其转化后对党和国家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助于人民群众深入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有益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及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时指出“他们没有任何同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指导思想从未动摇,在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的信仰者、践行者、创新者,于具体的实践当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新时代主要矛盾论断的提出,既遵循了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发展规律,又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体现了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话语所表达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对人民的理解从强调满足革命建设的需要到强调满足人民现实需要,人民概念逐渐从“整体性”向“整体性与个体性并存”转变,即在强调整体性的同时,也重视整体中每一个现实的个体,人民也逐渐实现了向个体的复归。不管是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路上对困难群众的牵挂之情,还是在建设全面小康过程中“一个都不能少”的真切之心都体现出“美好生活”是散发着情感温度而非僵冷的一纸空文,是对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重大决议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过程中以纯粹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有益于激发个人与社会担当使命的源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极为凝练地概括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清楚明了地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整个人类奋斗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背景下,追求“美好生活”成为个人和社会的共同的目标,我们要追求的美好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个体,它更是属于全民族、全社会的美好生活。于个人而言,追求的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于社会而言,追求的则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生活应打下每个个人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烙印,同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意愿及行为的集中显现。然而,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当下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人的任何实践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提出“美好生活”这一代表着当前最广大人民群众贴切的需要,无论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社会的角度出发都将激发出源源不竭的内在精神动力,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与才干,勠力同心、共同创造条件使得矛盾的双方趋于缓和的状态从而逐步达成既定的目标。
三、创设之法:追寻美好生活光明前景的行进路向
新的需要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实践的产物,而新的需要的实现,更要靠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故可以此为视角探索追寻美好生活的可行之法,明确道路方位、凝聚人民力量、付诸点滴实践以助力“美好生活”绽放蓬勃生命力并真正转化为现实。
(一)问道:把握矛盾性质,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的紧迫性、艰巨性的“阻碍”,正如邓小平所说,“什么是目前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具有阶段性的,同样地,不同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也存在着阶段性和差异性。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和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逐一突破追寻美好生活道路的“瓶颈”,着力解决好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二)聚力:依靠人民群众,凝聚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观的前提是一切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美好生活”的创造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理应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实现发展承诺;此外,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同时也是改革及其发展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只有将对个人利益和人生价值的追求融入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之中,美好生活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逐步构建和实现美好生活的力量保证,构建和实现美好生活不单单是需要描绘出理想的蓝图,更需要以此为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来创造条件使其逐步成为现实。我们知道,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意识不仅可以正确地认识世界还能够在利用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将美好生活这幅承载着全国人民期待的“设计图”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摩天大楼”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当每个个体积极主动地为修建这座大楼“添砖加瓦”,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才干充分聚集涌流,再加之以人民的辛勤劳动,“美好生活”方可成为现实。
(三)践行:植根脚下土壤,坚定投身实践的必经之路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写道:“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人们在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因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揭示出实现美好生活这未来蓝图的发力点,他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言而喻,奋斗不是纸上谈兵,不是驰于空想,更不是骛于虚声,奋斗必须要在参与具体的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去扎根、发芽和结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当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事物的性质,因此无论是在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的实践活动中,都应该努力做好量的积累这一重要环节以促进事物的质变。实现美好生活这一宏伟目标绝无捷径可走,它只能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汇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植根于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壤之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奋斗出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N].人民日报,2017-07-28(1).
[7]陈锡喜.主要矛盾“变”与初级阶段“不变”相统一的理论辨析 [J].思想理论导刊,2018(1):11-16.
指导教师:白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