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在微量物证分析中的应用(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5 红外光谱吸收谱带的类型

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如 −OH、C=O、NH等,都有自己特定的吸收频率范围,分子的其他部分对其频率有影响但比较小,而且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各种基团的红外谱带均出现在一个比较窄的范围,有一定的特征性。通常把这种与一定基团相联系的,能够用来鉴定特定基团的振动频率称为基团频率。相应的谱带有时也称为特征谱带或特征峰。

典型的基团特征谱带具有以下特点:振动频率基本稳定、变动范围窄、强度大、形状特征强、位移原因清楚、较少受其他谱带影响。

在4000~400 cm−1的中红外区,按谱带的来源,常以1333 cm−1为分界,把高频区叫作基团频率区或官能团吸收频率区,把低频区叫作指纹区。

3.5.1 基团频率

红外光谱的4000~1333 cm−1区域称为基团频率区或官能团吸收频率区。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键合力,其大小用键力常数k表示。虽然影响谱带频率的因素很多,但它们的影响通常都比键力常数k小得多,而且它们的作用常会方向不同,互相抵减。因此,一定原子间的键力常数在不同分子中的变化很小。由式(3-3)知道,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与键力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键力常数的相对稳定,使得一个基团在不同分子中某种振动模式(如伸缩振动)的频率,总是在较窄的区域变动。分子的其余部分对谱带频率影响很小,基团的红外光谱表现为一相对独立的单元,基团与频率显示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这种振动频率基本稳定、总是出现在某一较小的频率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强度、能与其他谱带分开,可用于鉴定基团存在的振动频率称为基团特征频率,简称基团频率。基团频率主要用于鉴定官能团,可用于成分分析和结构鉴定。一些双原子基团,如 −OH、CH、NH、C=O、C=C等的振动,都在此区域产生吸收。根据此区域是否有吸收,能够初步确定样品中有何种基团或没有何种基团,这对推定分子结构非常重要。

图3.10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大豆油和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红外光谱。1740 cm−1、1746 cm−1、1726 m−1分别是其分子中羰基的伸缩振动。1740 cm−1、1746 cm−1、1726 cm−1分别叫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大豆油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羰基的特征频率。

3d10

图3.10 EVA(A)、大豆油(B)和PMMA(C)的红外光谱

同一基团的振动频率总是出现在某一较窄的区域内,因连接的基团不同而上下移动,移动的方向和大小常能反映分子结构的特点。因此,只要掌握了各基团的特征振动频率及其移动规律,就可鉴定化合物中存在的基团及其在分子中的相对位置。

3.5.2 指纹频率

红外光谱的1330~400 cm−1区域称为指纹区。在这一区域,有基团频率,也有指纹频率。指纹谱带虽多,但特征性不强。谱带主要是单键(C−C、C−O、C−N)伸缩振动、变角振动的吸收。有些振动频率不是某个基团的吸收,而是整个分子或大分子中某一部分的振动的加合。这些振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偶合,使指纹区谱带变得非常复杂,并且对结构上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域的吸收就有变化,对于特定分子是特征的,可用于整个分子的表征。这种情况如同每个人的指纹一样,因而称为指纹区。我们可以利用红外光谱的这一特点,通过样品红外光谱与标准谱图相比较来鉴定物质。

在指纹区,单个谱带的特征性不强,要说清每一个指纹谱带的来源非常困难。这是因为:①指纹谱带强度弱;②指纹谱带可能不是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而是分子的一部分甚至整个分子的振动频率;③C−C单键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大量存在,直链C−C单键伸缩振动频率(1100~1030 cm−1)、C−O单键伸缩振动频率(1100~1000 cm−1)、C−N单键伸缩振动频率(1160~1000 cm−1)出现在相近区域,互相重叠;④C−C、C−O、C−N、C−H单键弯曲振动频率一般出现在900~650 cm−1,也相互重叠;⑤有些元素,如C和N是多价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