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创新创业大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共青团中央“挑战杯”竞赛

1998年5月,清华大学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序幕,清华一创业团队获得5250万元风险投资,在全国高校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引起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99年1月,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创业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1999年3月,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全国学联)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正式启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我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该项比赛是全国目前最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代表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活动。“挑战杯”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1.1.1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为“小挑”,又称商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的以推动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活动,它借助风险投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比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最热门、最受关注的竞赛。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00~2012年,第二届~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先后成功举办。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洗礼,一部分学生的创业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

1.1.2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历届情况

(1)第一届竞赛于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和讯网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由和讯网赞助,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使“创业”的热浪从清华园向全国扩散,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第二届竞赛于200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200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万维投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成功举办,竞赛由万维投资网赞助。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137所高校的455件作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和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3)第三届竞赛于2002年在浙江大学举办

2002年,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成为竞赛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竞赛,并提供了全部经费支持。竞赛成为2002西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致力于打造创业天堂的杭州市甚至提出要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永远留在杭州。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44所高校的参赛作品共542件。竞赛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吸引了风险投资金额达10400万元。

(4)第四届竞赛于2004年在厦门大学举办

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中国银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把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竞赛由中国银行和亚礼得集团赞助,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6所高校的603件作品参加了竞赛,其中100件作品进入了终审决赛。中国台湾首次派队参加,香港和澳门的大学也应邀观摩。参加终审决赛的参赛学生达1000余人,参加观摩的媒体、企业、投资等各界人士近2000余人,使“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短短4届、5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5)第五届竞赛于2006年在山东大学举办

2006年,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部分作品在赛前就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赛前共有13个参赛项目与2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获得了5921.35万元的风险投资。

(6)第六届竞赛于2008年在四川大学举办

2008年,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开幕式在四川大学举行,这项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奥林匹克”的赛事,首次在中国西部地区高校举办。经过预赛、复赛的严格审核,全国356所高校选送的600多件作品中,有150件进入终审决赛。来自内地的109所高校的150支大学生团队以及港澳地区的18支大学生团队角逐金银铜奖。

(7)第七届竞赛于2010年在吉林大学举办

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吉林大学举办。本届竞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74所高校(含港澳台)的640项创业作品,参赛学生达6000多名。比赛不仅要用展板、实物、资料、幻灯片和答辩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而且还要进行项目计划书评审、秘密答辩和“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

(8)第八届竞赛于2012年在同济大学举办

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同济大学举办。本届参赛作品首次被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并实行校、省、全国逐级报备制度,力求进一步突出竞赛设计的科学性与竞赛作品的实用性,即在主体赛事中,对于已创业类作品的考察,将更加注重商业运营效果;而对于未创业类作品,则更加注重市场发展潜力。评审专家聘请风险投资专家,不再聘请高校专家。

2012年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纳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历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情况见表1-1。

表1-1 历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情况

1.1.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大挑”和“小挑”的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而“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1.1.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届情况

(1)第一届竞赛于198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

1988年,清华大学首次设立校内“挑战杯”竞赛。次年,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清华大学等34所高校和全国学联、中国科协及部分媒体联合发起举办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

(2)第二届竞赛于1991年在浙江大学举办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初步建立了选拔、申报、评审的竞赛机制,确立组委会和评委会各自独立运作的竞赛机构,形成了两年一届、高校承办的组织方式。上海交通大学获得“挑战杯”。

(3)第三届竞赛于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挑战杯”竞赛的各项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北京大学获得“挑战杯”。

(4)第四届竞赛于1995年在武汉大学举办

获得周光召、朱光亚等100名著名科学家寄语勉励。复旦大学获得“挑战杯”。

(5)第五届竞赛于1997年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

香港大学生首次组团参与竞赛活动。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

(6)第六届竞赛于1999年在重庆大学举办

重庆市政府为主办方之一,这是省级政府首次参与赛事主办。香港地区9所高校的40件作品直接进入终审决赛。竞赛协议项目43个,转让总金额超过1亿元,转让金额超过前五届的总和。

(7)第七届竞赛于200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

首次在西北地区举行终审决赛。西安外事学院成为第一所参加“挑战杯”竞赛的民办高校。还首次实现了内地和港澳台大学生的同台竞技交流。

(8)第八届竞赛于2003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

有来自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地高校的师生代表及企业界、新闻界人士近万人参加了开幕式。共有18件“挑战杯”参赛作品成功转让,总成交额达到1300万元。其中单件作品最高成交额800万元。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

(9)第九届竞赛于2005年在复旦大学举办

这是九届竞赛中参赛高校最多、参赛作品最多的一届,共有1107件作品入围复赛。台湾地区高校首次正式组团参赛。设立飞利浦科技多米诺大赛,成为国内大学生校际的首次多米诺正规赛事。首次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最后的评审。复旦大学获得“挑战杯”。

(10)第十届竞赛于2007年在南开大学举办

有来自内地、港澳台及国外的300多所高校3000多名师生参加了决赛。东南大学夺得 “挑战杯”。全体参赛学生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努力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的倡议。决赛期间,举办了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论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报告会、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港澳台高校学生座谈会。包括109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161名海内外知名人士为竞赛题词。

(11)第十一届竞赛于2009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有1106件项目进入终审决赛,入围高校达432个。竞赛信息化是本届挑战杯竞赛特点之一,组委会邀请专家组开发竞赛官方网站、完善全国大学生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第一次在“挑战杯”中引入网络申报,网络评审的机制,全程实现网络信息化服务。

(12)第十二届竞赛于2011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

开展了校级、省级、全国级三级竞赛,并首次采用了逐级报备制度,共有1900多所高校的近5万件作品实现了网络报备。经全国评委会预赛、复审,最终有来自305个高校的1252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港澳地区12所大学的55件作品也参加了比赛。

(13)第十三届竞赛于2013年在苏州大学举办

共有包括港澳高校参赛团队在内的531所高校的1464件作品进入全国复赛,最终有454所高校的1195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最终评出34件特等奖作品、104件一等奖作品、288件二等奖作品和710件三等奖作品。

(14)第十四届竞赛于2015年在广东工业大学举办

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答辩,最终评出特等奖作品38件、一等奖作品124件、二等奖作品318件、三等奖作品759件。

(15)第十五届竞赛于2017年在上海大学举办

本届竞赛吸引了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问辩,竞赛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出1229件获奖作品。其中,特等奖作品39件、一等奖作品102件、二等奖作品315件、三等奖作品773件。上海交通大学获得“挑战杯”,上海大学等20所高校获得“优胜杯”。

本届赛事开创了自1989年举办以来的多个“首次”:首次构建了“1+2+X”的综合赛事体系,在主体赛基础上,举办“一带一路”国际专项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新挑战营,以及科技创新系列配套活动;首次将台湾地区26所高校纳入“挑战杯”竞赛框架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首次系统梳理近30年来“挑战杯”育人成果、办赛机制、综合效益;首次开辟优秀项目创业落地绿色通道、举办创新人才招聘会;首次组织“挑战杯”宣讲团走进中小学宣讲,设立高中生展台展示低年级学生创新风采。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届情况见表1-2。

表1-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