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料肉的修割标准
肉的质量不仅受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而且由于同一动物体不同部分的生理机能不同,肉的形态、组织结构、化学成分也就存在差异。熟肉制品原料肉的选择,是由它的产品特点和制作工艺所决定的。因此,根据不同熟肉制品的要求,对原料肉进行修割和整理,使之能够被合理地利用,对提高原料肉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肉制品加工中原料肉的修割原则,是根据原料肉中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的比例不同,按照部位、用途、等级编定修割标准。下面以猪肉和牛肉的修割为例予以说明。
1.猪肉的修割
整猪肉指活猪经宰杀后去掉毛、爪、尾、内脏及三腺所剩余的部分,也叫白条猪肉。通常从背部中线割分为左右两片。对猪躯体的修割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产品的规格、特点、要求不同,其修割方法也不尽一致。但总体原则是修割时不破坏其生理结构。修割方法及部位如图2-1所示。
图2-1 猪躯体修割方法及部位
(一)颈肉分割线;(二)夹心肉分割线;(三)大排肉分割线;(四)后腿肉分割线;(五)后蹄骸分割线;(六)前蹄分割线
1—夹心肉;2—后腿肉;3—大排肉;4—方肉;5—前、后蹄髈;6—颈肉;7—白脢肉;8—奶脯;9—前、后脚圈;10—前、后脚爪;11—后腿三角脯;12—牡丹肉
(1)夹心肉(前腿肉) 从第4胸椎和第5胸椎之间,与背线约成直角下刀割断,去掉牡丹肉、颈肉和前蹄髈,剔除颈椎、肩胛骨、胸椎、肋骨和胸骨。
夹心肉基本上是瘦肉,但不如后腿肉,肌肉间带有夹层脂肪和结缔组织。夹心肉经去皮和割去肩部脂肪,是制作火腿、香肠、肉松、肉干、肉脯、灌制品等的原料。
(2)后腿肉 从第5腰椎与第6腰椎之间,与背线成直角下刀弧形割至后蹄内侧根部,剔除腰椎骨、腿骨、髓骨,去掉后蹄髈。
后腿肉瘦肉多,肥肉和筋腱比较少,是整个猪体中肌肉最集中的部位。整腿可用来加工成金华火腿、西式熏腿等制品。经剔骨修割整理后可制作盐水火腿、香肠、肉松、肉干、肉脯、灌制品等多种肉制品。后腿肉是肉制品生产中用途最广的原料。
(3)腰背肉(大排肉) 分离夹心肉和后腿肉后,从第5肋骨1/5处与背线平行下刀割断为腰背肉部分,剔除胸椎、肋骨、腰椎、肩胛软骨,去掉背部脂肪。
腰背肉是一条圆而长的通脊肉,肉质细嫩,色泽鲜艳,质量好,是肉制品中大排、培根专用原料,同时也是制作熏圆火腿、盐水方火腿、叉烧肉、肉松、中式大排骨和西式烧排骨等制品的上好原料肉。
(4)方肉 是猪躯体中间的一段分离下腰背部和奶脯肉后剩下的腹部部分,再去掉横膈膜和腹部脂肪,剔除肋骨、胸骨及肋胸软骨组织。
方肉特点是一层肥一层瘦,肌肉与脂肪相间,共有五层,因此,又称“五花肉”,是制作中式酱肉、扣肉、红烧肉及西式培根等制品的原料。
(5)前、后蹄髈 瘦肉多,皮厚,胶质多,是制作肴肉、扎蹄、水晶肘、酱肘等制品的原料。
(6)颈肉(槽头肉) 从第1颈椎骨与背部约成垂直下刀割断,上部为牡丹肉,下部为颈肉。颈肉肥瘦难分,肉质差,可同其他原料肉一起制成肉馅,生产灌肠制品。
(7)脂肪 从前、后腿及肩背部修割下来的脂肪块,是各种灌肠制品的原料。
(8)奶脯 方肉下端的一长条边缘肉,没有肌肉,质量差,一般作炼油用或掺入低档灌肠制品中。
在原料肉的修割整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三腺”的识别与处理。“三腺”即为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腺。“三腺”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通常在屠宰后或白条肉出厂前割除干净。原料肉修割整理过程中如发现有遗漏“三腺”应立即割下销毁,防止误食中毒。
2.牛肉的修割
我国的标准将牛胴体二分体首先分割成臀腿肉、腹部肉、腰部肉、胸部肉、肋部肉、肩颈肉、前腿肉、后腿肉共八个部分(图2-2)。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割成牛柳、西冷、眼肉、上脑、嫩肩肉、胸肉、腱子肉、腰肉、臀肉、膝圆、大米龙、小米龙、腹肉13块不同的肉块(图2-3)。
图2-2 我国牛胴体部位分割图
1—后腿肉;2—臀腿肉;3—腰部肉;4—肋部肉;5—肩颈肉;6—前腿肉;7—胸部肉;8.腹部肉
图2-3 我国牛肉分割图(黑色阴影部)
1—牛柳;2—西冷;3—眼肉;4—上脑;5—嫩肩肉;6—胸肉;7—腱子肉;8—腰肉;9—臀肉;10—膝圆;11—大米龙;12—小米龙;13—腹肉
(1)牛柳 牛柳又称里脊,即腰大肌。分割时先剥去肾脂肪,沿耻骨前下方将里脊剔出,然后由里脊头向里脊尾逐个剥离腰横突,取下完整的里脊。
(2)西冷 西冷又称外脊,主要是背最长肌。分割时首先沿最后腰椎切下,然后沿眼肌腹壁侧(离眼肌5~8厘米)切下。再在第12~13胸肋处切断胸椎,逐个剥离胸椎、腰椎。
(3)眼肉 眼肉主要包括背阔肌、肋最长肌、肋间肌等。其一端与外脊相连,另一端在第5~6胸椎处,分割时先剥离胸椎,抽出筋腱,在眼肌腹侧距离8~10厘米处切下。
(4)上脑 上脑主要包括背最长肌、斜方肌等。其一端与眼肉相连,另一端在最后颈椎处。分割时剥离胸椎,去除筋腱,在眼肌腹侧距离6~8厘米处切下。
(5)嫩肩肉 主要是三角肌。分割时循眼肉横切面的前端继续向前分割,可得一圆锥形的肉块,便是嫩肩肉。
(6)胸肉 胸肉主要包括胸升肌和胸横肌等。在剑状软骨处,随胸肉的自然走向剥离,修去部分脂肪积成一块完整的胸肉。
(7)腱子肉 腱子分为前、后部分,主要是前肢肉和后肢肉。前牛腱从耻骨端下刀,剥离骨头;后牛腱从胫骨上端下切,剥离骨头取下。
(8)腰肉 腰肉主要包括臀中肌、臀深肌、股阔筋膜张肌。在臀肉、大米龙、小米龙、膝圆取出后,剩下的一块肉便是腰肉。
(9)臀肉 臀肉主要包括半膜肌、内收肌、股薄肌等。分割时把大米龙、小米龙剥离后便可见到一块肉,沿其边缘分割即可得到臀肉。也可沿着被切断盆骨外缘,再沿本肉块边缘分割。
(10)膝圆 膝圆主要是臀股四头肌。当大米龙、小米龙、臀肉取下后,能见到一块长圆形肉块,沿此肉块周边(自然走向)分割,很容易得到一块完整的膝圆肉。
(11)大米龙 大米龙主要是臀股二头肌。与小米龙紧接相连,故剥离小米龙后大米龙就完全暴露,顺该肉块自然走向剥离,便可得到一块完整的四方形肉块,即为大米龙。
(12)小米龙 小米龙主要是半腱肌,位于臀部。当牛后腱子取下后,小米龙肉块处于最明显的位置。分割时可按小米龙肉块的自然走向剥离。
(13)腹肉 腹肉主要包括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等,也即肋排,分无骨肋排和带骨肋排。一般包括4~7根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