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6 一般故障的排除

在过程机器中,很少像往复式压缩机那样能在早期看出其故障症状及起因。考虑到如忽视任何性能方面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代价巨大的严重损坏,这一点就变得十分清楚了。如冷却水不足这一简单起因,可能导致排气温度升高。对这一起因如不作出反应,将会使气缸过热,甚至最终发生诸如活塞卡死,活塞环损坏和活塞破裂等事故。同理,出现“气缸内锤击”的声响症状,很可能是由于活塞与活塞头部的间隙不恰当所致。此时如不对其作出反应,会最终导致活塞破损,或活塞杆破裂,并对十字头造成损坏。因此,对症状-起因-故障关系链作一详细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对往复式压缩机进行故障排除时,应注意的最重要的症状是异常声响以及压力、温度和流量方面的变化。因此,最基本的故障排除工具就是两只压力表、两只温度计和一只流量表,以及操作者的眼、耳、手(就是所谓的看、听、摸)。通常并不是各压缩级都有流量表的,但考虑到由前端流入的气体全部由后端流出,因此在压缩机没有设置级间进出口流量表时,沿气流通路装设一只流量表也就够了。

压缩机温度和压力是设计计算的基本参数,并可用于判断设备的完好程度。每天由观测和计算所得的温度差,应基本保持稳定。但实际观测或计算温度可能会有变化。当吸入温度升高时,排出温度也会升高,如通过气缸的压缩比增加,排出温度也将升高。计算排出温度和实际排出温度的比较结果,可以提供判断操作偏差的标准。

观测和计算所得的排出温度很少完全相同,因为压力表和温度表读数以及气体特性都可能有偏差。但如果压缩机运行正常,则每日观测和计算结果应大致相等,两者之差也应基本保持稳定。如温差增加,则可认为系压缩机气阀或活塞环出现故障所致。

排出温度是分析设备是否存在潜在故障的最强有力的论据。故障排除人员应在已知气阀和活塞环处于完好条件的情况下,善于依靠排出温度和压力的记录进行工作。

必须以可靠仪表的读数为依据。有了读数记录,就没有必要每天计算排出温度,而只需在怀疑出现故障时随时查阅原始记录数据即可,随后就应对实际和计算的情况进行分析。

诊断往复式压缩机故障的其他手段包括分析润滑油中的金属含量,观测振动量指示读数,以及采用β分析仪诊断法。在对润滑油分析时,尤其要将重点放在探测轴承和齿轮传动装置中的金属含量这一方面。如金属含量较前一次分析结果有所增加,则表明这些部件已开始出现磨损,而且往往可以预言由磨损而导致发生危险的部位。

振动分析通常应用于像离心式压缩机一类的转动设备,但对往复式压缩机也是有用的。即使当往复式压缩机速度相当低时,振动分析也可以提醒检修人员注意联轴器的偏心问题。有的故障排除人员将振动测定用于由系统内在共振和脉冲所引起的管道疲劳损坏和破裂的事故分析。在这一类故障中,有的是因第一或第二级运转速度激起管段共振频率所致。通常当振动频率高于机器运转速度两倍以上,就应提防出现声学脉冲。

β分析指示器的盘面指示读数可以使检修人员直接判定压缩机气缸内所发生的情况,它在解决与气阀损失和活塞环泄漏有关的故障问题中是极其有用的。这种分析设备价格昂贵,但有的公司可以根据合同或以服务一次为基础计算,提供这种分析服务。然而从诊断学观点看,一次性的指示值读数绝不能代替长期的操作数据记录,因为作为一种故障症状的最具决定性的特点终究是其向上或向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