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之眼
所谓热带气旋,就是生成于热带地区的气体旋涡。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当海温超过26℃,并且从海面至水深约为60米处的海温都超过26℃时,海面附近的空气就会大量受热上升。当上升气流中的空气冷却,凝结成水滴时,会释放热能,使得低层空气不断上升,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形成热带气旋。
风眼 在强热带气旋的环流中心,气流下沉,会形成直径为2千米~370千米的风眼,风眼内通常无风、无云,甚至时有阳光。
风眼墙 包围风眼的是呈圆桶状的风眼墙,墙内的空气运动非常强烈。风眼墙的云层高度在热带气旋内通常最高,降水和风力也最大。
3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热带气旋。最弱(左)的只呈现出最基本的圆形,而最强(右下)的已经形成风眼。
热带气旋横截面图
螺旋雨带 螺旋雨带是围绕热带气旋中心运动的雨云和雷暴。在北半球,螺旋雨带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南半球则相反。
暖心 暖湿空气环绕热带气旋中心旋转上升。在这一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释放大量热能。
中心密集云层区 围绕热带气旋中心旋转的密集云层区,通常是由雷暴产生的卷云。
热带气旋有强弱之分。威力最弱的热带气旋被称为“热带低压”。如果强度持续增强,则升级为热带风暴。一旦其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19千米/小时或更大,就会被称为“台风”或“飓风”。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它们产生于不同海域,所以称谓不同。在北半球,生成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至本初子午线之间海域的热带气旋被称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之间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一号“疯魔”:台风
“台风”一词源自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之子——象征风暴的妖魔巨人堤丰。这个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暴风”或“冒烟者”。
“山竹”经过后满目疮痍的写字楼
台风是个很有时间观念的“疯魔”,喜欢在夏秋季节肆虐,最早出现在5月初,最迟出现在11月。台风也是个十分随性的“疯魔”,风向时有变化,登陆地点难以准确预报。台风还是出了名的“冷面杀手”,过境时对不够坚固的建筑物、树木、海上船只、海上养鱼网箱、海边农作物“一视同仁”,毫不留情。
国际上以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速(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对其进行分级。
超强台风:风速大于51米/秒,即风力为16级或以上
强台风:风速为41.5~50.9米/秒,即风力为14~15级
台风:风速为32.7~41.4米/秒,即风力为12~13级
强热带风暴:风速为24.5~32.6米/秒,即风力为10~11级
热带风暴:风速为17.2~24.4米/秒,即风力为8~9级
热带低压:风速为10.8~17.1米/秒,即风力为6~7级
二号“疯魔”:飓风
“飓风”一词源自加勒比原住民语言中的“恶魔”。也有传说称:它是玛雅神话中的创世神之一——雷暴与旋风之神。
为了不辜负自己“雷暴之神”的威名,飓风造访时常电闪雷鸣。飓风虽然威力惊人,但其风眼内却风平浪静。千万不要以为风眼区很安全,环绕风眼的风壁下方往往是强雷暴区域,通常是气旋范围内天气最恶劣的地方。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根据飓风的推进速度,将飓风分为五级。
一级飓风:119~153千米/小时
二级飓风:154~177千米/小时
三级飓风:178~209千米/小时
四级飓风:210~249千米/小时
五级飓风:249千米/小时以上
飓风“佛罗伦斯”登陆美国东部海岸时掀起的巨浪
三号“疯魔”:龙卷风
龙卷风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出现时,会产生一个或数个如同“大象鼻子”的漏斗状云柱,同时伴随狂风暴雨、雷电或冰雹。
龙卷风的威力通常比台风和飓风强,杀伤力也更大,但是其持续时间短,属于瞬间爆发型“选手”,往往只持续几小时,波及范围也相对较小。龙卷风是冷空气穿过热空气层,令暖空气急速上升而产生的天气现象,呈漏斗状,与地面接触,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龙卷风经过陆地时,能卷倒房屋,甚至把人吸卷到空中;经过水面时,则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吸水”。
四号“疯魔”:热带扰动
热带扰动是一团没有明显组织的雷暴云。它既可能是热带气旋的胚胎,有机会发展为热带气旋;也可能是热带气旋减弱后的残余。
与前面3个“大魔头”比起来,热带扰动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屁孩”。但它的潜力不容小觑,一旦条件允许,随时可能变身为“大魔头”。一般而言,一个热带扰动位于南北纬5°之外才有机会发展为热带气旋。热带扰动按未来24小时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被分为LOW、MEDIUM、HIGH三级。一旦被评为HIGH级,它就有50%的可能发展为热带低压。此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热带扰动是热带气旋的前身,用数字90~99进行编号,并对生成于不同海域的扰动采用不同的后缀。
西北太平洋—W(WP)
中太平洋—C(CP)
东北太平洋—E (EP)
北大西洋—L(AL)
孟加拉湾—B(IO)
阿拉伯海—A(IO)
南太平洋—P(SH)
南印度洋—S(SH)
南大西洋—Q(SH)
地中海—M(无正式代号)
一个生成于2013年11月2日的热带扰动。后来,它发展为台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