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IPv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2 IPv6国内发展情况

IPv6在中国其实起步非常早,可以说远远早于世界各国。早在1998年,中国教育网CERNET首次把IPv6的概念引进国内,当时国际上对于IPv6都没有太多的讨论和声音。

2003年,我国政府把IPv6的发展提上了日程,开始了对于IPv6的相关研究和部署。同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导,中国工程院、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八部委联合酝酿并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

2004年12月底,“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初步建成了下一代互联网,即纯IPv6网络——CERNET2,它连接中国20个主要城市的25个核心节点,为数百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接入,并通过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CNGI-6IX高速连接国外下一代互联网。

虽然国内IPv6起步非常早,但是后来其发展却放缓了速度,发展至今,从IPv6领头羊的地位已经降至了世界落后水平。2016年12月7日举行的“2016全球网络技术大会(GNTC)”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在演讲中表示,我国的发展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究其原因,有如下因素。


·NAT技术。NAT全称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即网络地址转换,是一个IETF标准,允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出现在Internet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地址(IP地址)翻译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换句话说,NAT技术节约了海量的公有IPv4地址,变相地延缓了IPv4地址消耗的速度;很多专家都认为NAT是阻碍IPv6在我国发展的第一元凶。

·安全隐患。其实对于IPv6的安全来说,大家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人认为IPv6所自带的IPSec特性,肯定会比IPv4更安全;也有人认为IPv6相对于IPv4又多了一个可被攻击的通道,是不安全的。

·互联网安全监管措施成本和代价。我国非常重视互联网安全,尤其是针对IP地址的安全体系和措施,光是IPv4的备案系统就有三套。一旦从IPv4更换为IPv6,那么整体的架构和产品都要重新设计。

·政府支持也好,鼓励也罢,但是没有做出榜样。截至2018年年中,部委网站中只有教育网支持IPv6;截至2019年2月,已超过80%的政府部委网站支持IPv6访问。

·没有经济效益。IPv6和IPv4一样,都是通信标准协议而已,不像4G、VR和AI等应用技术可以带来明显的市场效益。IPv4过渡至IPv6,目前来看只是意味着成本、支出还有风险,所以大家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知识普及、方案、标准和创新意识等。大部分人其实不知道IPv4和IPv6的区别,以为过渡都是运营商的事情,只要接上IPv6带宽即可;知道区别以后,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方案;选择了方案,也不知道改造完后是否就算成功了。

·我国的互联网产品缺乏应有的国际竞争,像国外的Googl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等都先后支持了IPv6,而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互联网产品可以支持IPv6。截至2019年2月,中国电信、联通和移动均已向手机发放IPv6地址,手机应用支持IPv6。优酷、网易和主要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均开始支持IPv6。

·我国的互联网并未与世界接轨,换言之,IPv6的端口迟迟没有开放,国际的带宽也不够,国外IPv6服务也没有在中国落地,应用和网站上IPv6的迁移滞后,这些因素都严重拖了我国IPv6发展的后腿。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但是IPv6是未来互联网的必然趋势,既然是必经之路,那么我们就要排除万难迎头赶上。如果华为不支持IPv6,那么华为的交换机、路由器和服务器等就不会在国外那么畅销;如果苹果手机不支持IPv6,那么苹果手机就不会成为世界畅销品牌。同样,未来的互联网是IPv6的网络,如果想与世界接轨,如果不想在技术上被其他国家掐着脖子,就需要在全世界都认可的技术上和趋势上去努力,去学习,去实践,而不只是坐当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