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汉字与脾脏象理论发生
汉字的使用与传播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其音、形、意沿用至今。汉字的结构映射出古人对事物的认识,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见解。从发生学上看来,脾脏象理论系统的构建,所援引的第一种文化要素,就是文字学要素,这也是中国许多古代文化构建的一个基础要素。因此“脾”“胃”等脾相关汉字的产生与发展在脾脏象理论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从汉字发生角度来探讨脾胃脏象,可更好地认识、运用和发展其理论。
一、“脾”在质为肉,从卑示辅
1.“脾”字形的发生
目前尚未发现“脾”字的甲骨文形态,其最早的记录可见于东汉《说文解字》。从造字角度看,“脾”为形声字,古人是从材质和功能两方面认识“脾”的。
形旁为“月”表其为肉质。《正字通·肉部》曰:“月,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经改作月,中二画连左右,与日月之月异。”可知,古代偏旁肉之“月”并非日月之“月”,脾在古人造字之时即把其归入肉质范畴中。
声旁为“卑”,示其地位偏低。“卑”上面的结构现今有两种认识:一为甲胄,表示手持盾甲的官兵;又有研究者认为其为头戴盔甲的士卒,表示地位低下。二为小篆体“卑”演化而来的酒器之意,如《说文通训定声·解部第十一目》曰:“圆盖也,酒器,象形。”“卑”的下半部分结构为左手,叶其容提到“左在卜辞中有三种意义……二是隐身为佐助之意”。由此可以得出,脾在发生之时人们就意识到它的辅助功能,为脾“灌溉四旁”“为胃行其津液”等理论打下了结构基础。
2.“脾”之字义溯源
先秦文献中,此字多有出现,文献考证主要有3种意义。
(1)脾为动物内脏,作为佳肴食用或作为祭祀活动之用:
脾字最早出现于《诗经》。《诗经·大雅·行苇》云:“嘉肴脾臄,或歌或咢。”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先人在集体开宴会时,端上来的好的食物是脾和臄。西周时期,动物的脾脏不但成为人们食用的一种嘉美的食物,而且在重要的祭祀活动中,脾脏也是较为重要的祭祀之品。《礼记·月令》中有:“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孤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古代祭祀的动物为牛,而且为全牛。《说文解字·牛部》云:“牲,牛完全也。”后来汉代对《诗经》中脾的解释为牛百叶,并不是现在的脾,但这个字当时已存在;臄包括舌和唇。这两者都是当时最好的菜肴。
(2)“脾”作为人体的解剖结构与“髀”同:
在先秦文献中,常将“脾”作“髀”字使用。如《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四中有:“自左膘射之达于右脾,远心死难,故以为宾客。”《毛诗正义》卷十三释为:“脾,本又作‘髀’,方尔反,又薄礼反,谓股外。”可见在先秦文化中,将“脾”作“髀”的情况比较频繁。究其原因,髀为股,《说文解字·骨部》释“髀”为“髀,股也,从骨,卑声”。股则为人体肌肉最为丰富的部位。
(3)作为城市名称与中医毫无关系:
在一些先秦文献中,“脾泄”“脾”均指“脾泄”这座城市,与脾脏或“脾泄”之疾病毫无关系。
3.“脾”字与脾脏象理论发生
(1)脾脏自身为肉质并为人体肌肉最丰富的部位与脾脏象理论发生:
汉代时,“脾”字已经很明确、很固定地作为动物或人体的一个内脏而出现,而且是一个属肉的内脏。在《说文解字》中其他脏腑都从肉,脾同髀(“股”,肌肉最丰富的地方)联系到脾与肉的理论。《黄帝内经》中就有“脾藏肉”等论述,脾与髀通过“股”这一肌肉最为丰富的部位,得以互通。从先秦文献“脾”作“髀”的频繁使用可以推测,此时,人们对于人体脾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其功能特性上,对于其在体内的具体位置和形态作不出或者没必要作出更多阐释。
(2)脾脏的卑微地位与脾脏象理论发生:
《易经·系辞》云:“天尊地卑。”“卑”字多有卑下、低微之义,本身就是一个偏阴性的字。脾继承了《易经》八卦藏象的“脾应坤卦”之论。从文字上看,“脾”从“卑”,乃天尊地卑之大地,载万物为万物之母,在五行中从土。《说文解字·肉部》云:“脾,土藏也。从肉,卑声。”土,具有敦厚宽广包容的品格,展现生化万物的母性,这与脾主运化水谷,是气血生化之源,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的特性相契合,故中医脾有“土脏”之称。而中医理论认为,脾脏主四季土月,阴气为主,所以说脾为至阴,是“脾”字从“卑”得声的原因。
(3)脾脏的辅助功能与脾脏象理论发生:
《说文解字·部》又有:“卑,贱也,执事也。”裨,益也,有辅助之意,在功能上,脾与“胃”共同调理人体运化功能。《释名·释形体》解释说:“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气,主化谷也。”看来在汉代时期,学者尚知脾之得名与其解剖部位“在胃下”、功能为“裨助胃气”密切相关。《医旨绪余·问十二经脏腑命名之义》云:“《卮言》:‘脾者,裨也,所以为胃行水谷,而裨助乎四脏也。又脾属土,天高而地下,尊卑之义也。’”脾所从的“卑”既表示其部位之“裨”(地位低下),又表示其功能之“裨”(裨益、辅助)。
二、“胃”象谷府,围受食物
1.“胃”字形的发生
“胃”为象形会意字,其演变的最早形态可见于金文《吉日王舞剑》。通过其中金文“胃”所示,其下半部分为“肉”,表示其肉质内脏之意,与脾一致。上半部分《说文解字》卷四指出其为象形,无论从金文还是小篆都可看出其为口中含米之结构,可以表示装米的口袋。即说明古人在当时便认识到胃为容纳食物的器官,具有受纳水谷的功能。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西汉帛书的《老子》甲本中,上面口中含米的结构已经简化为“田”,即为如今之“胃”。
2.“胃”之字义溯源
古人对胃有两种认知,一为星宿,二为器官。根据现存史料显示,最早提及的为星宿。
据目前已存文献可知,“胃”最早作为二十八宿之一所记载。《吕氏春秋·有始》曰:“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毕。”后有《史记·天官书》解释道:“胃为天仓……胃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即说胃宿是天下的粮仓,其明亮则预示着谷物丰登。从中不难看出,此星宿“胃”便是从器官“胃”延伸而来,反推之则可得到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胃与水谷有关,水谷丰厚人的生理环境才能达到平和,人的身体状况才能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天人相应思想从秦代甚至更早时期便出现了,这为之后中医的天人合一理念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胃”的结构功能与脾不同。根据东汉较有权威的字书显示,“胃”字只是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进行了训诂。如《说文解字》卷四曰:“谷府也。”《释名·释形体》云:“胃,围也,围受食物也。”这些说明古人对胃功能结构认知的一致性。后又有《白虎通义·性情》曰:“胃者,脾之府也,脾主禀气;胃者,谷之委也,故脾禀气于胃。”
3.“胃”字与脾脏象理论发生
从字形的建造到字义的沿革,胃一直具有“围受谷物”的作用,即胃“受纳水谷”的生理功能从伊始便存在至今,说明古人在“胃”的结构功能方面具有先进性。胃的内容物为饮食水谷,正如《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对于脏腑的命名,祖先是在实地考察了脏腑部位以及各自特点,后按其功能作用,或是形态特征,或是与他脏的部位关系,以一定的语言形式固定下来的,决非任意为之。从文字发生学看脏腑命名的确立,“胃”是象形字,“脾”是形声字;从文字的表意方面看,脾、胃具有体内实质性脏器之象,而其命名主要依据两脏的形态部位及其与他脏的部位关系。
三、“运”转、“化”生,脾胃之功
1.运
《说文解字·辵部》云:“运,移徙也。从辵军声。”“运”字的篆文从辵、从军,本义是部队的转战、调动、迁徙。《易经·系辞》云:“日月运行。”《广雅·释诂四上》云:“运,转也。”在古代文字记载中,“运”有运转、运散、转输的含义。根据《康熙字典》所载,宋代的辞书《广韵·去问》将“运”字解释为“转输也”。
2.化
“化”字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和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组成的,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其本义就是变化、改变。《说文解字·八部》云:“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易经·系辞传》云:“知变化之道。”《礼记·中庸》云:“变则化。”从古代对“化”字的记载描述可以看出“化”具有变化、生成、转化之意。《素问·天元纪大论》云:“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从古代释义不难理解,脾主“运”即转输,即将营养物质运输、散布到全身各处,“化”即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的过程。
四、“统”纪、“裹”缠,脾与血联
1.统
《说文解字·糸部》曰:“统,纪也。”“统”与“纪”同义。关于“纪”,《说文解字·糸部》曰:“纪,丝别也,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统”之本义是整理蚕丝,找到了一根蚕丝的头儿,叫做“纪”;所有的蚕丝的头儿都找到了,叫做“统”。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纪”进行注解,并提出“纪”与“统”的细微差别:“纪,别丝也。别丝各本作丝别……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纪”是指丝之别,而“统”则是“众丝得其首”,可理解为统领、控制的意思。由此可知,“脾统血”可能不只是脾摄血的意思。
2.裹
《说文解字·衣部》云:“裹,缠也。缠者,绕也。从衣果声。”《玉篇·衣部》曰:“包也。”《诗·大雅》云:“乃裹糇粮。”裹即包裹,裹撷不散之义。
《难经·四十二难》提到脾主“裹血”。结合语境“脾裹血”可能是古人通过解剖发现脾脏内包裹一定的血液,因此说“裹血”是“脾主统血”理论原始的解剖学层面的认知。
五、“仓”藏、“廪”赐,脾胃供给
1.仓
《说文解字·仓部》的解释是:“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从食省,口象仓形。”像有底、有顶盖而中部开门的粮仓形。《释名·释宫室》说:“仓,藏也,藏谷物也。”
“仓”字的古代运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见于天象。《天文集》说:“廪星管谷仓。”《史记·天官书》说:“胃宿为天仓。”②见于官府。《礼记·月令》说:“八月”,命令主管官员“修困仓”。《周礼·地官·仓人》说:“仓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③见于民间。《礼记》说:“发仓廪,赐贫穷。”
2.廪
“廪”是象形兼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像简易的粮仓,金文复杂化,小篆从广从禀会意,禀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廪”。《说文解字·亩部》云:“廪,赐谷也。从亩,从禾。”(廪,赐给的谷物。由亩、由禾会意)“廪”的本义是米仓。如《史记·货殖列传》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引申泛指粮食仓库。如晁错《论贵粟疏》云:“广蓄积,以实仓廪。”后引申指供给、赐予。如《韩非子·内储说上》云:“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由此引申指俸禄,如苏轼《答杨君素》云:“奉别忽四年,薄廪维绊,归计未成。”
通过仓廪的文字本义,可见仓廪之官主要指胃。在人体,胃接受饮食水谷,与古代的仓、廪功能相似。中医用仓廪形容脾胃及其受纳运化功能,源于脾胃关系密切,脾与胃以膜相连;仓廪的引申义有供给之义,胃受纳后如果没有脾的运化,也无法将精微供给人体,象征脾胃是供应人体生命物质的根本。中医用仓廪之官是源用了古代官府的仓储制度。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注:“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故皆为仓廪之官。”
六、“谏”证、“议”谋,脾知周出
1.谏
“谏”,形声字,从言,柬声。“谏”从“言”,表明与说话、语言等有关;“柬”的本义为挑选、拣择。“言”“柬”为“谏”,即挑选最直接有用的语言表达观点。“谏”本指直言规劝。《说文解字·言部》云:“谏,证也。”“谏”字多指官员劝使天子、下属规劝尊长,使其改正过失,后引申指纠正、挽回。《广韵·谏韵》曰:“谏,直言以悟人也。”《周礼·司谏》曰:“谏,犯正也,以道正人行。”
2.议
《广雅·释诂四》中言:“议,谋也。”旧时指对君主、尊长的监督、劝诫,有纠正之意。
中医形容“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经·系辞上》)。脾需虑周人体万事方能助心君完成调节情志的作用。在先秦著作中,“官”字有诸多含意,可做官职、官府、官能、器官、施用、取法等。在《黄帝内经》的引书中有《比类》一书,可见在当时类比的手法已然成熟,结合《黄帝内经》以及《素问遗篇》语境来看应当是将脾比作谏议大夫这一官职。称脾为谏议之官,应该是指基于脾位中央以灌四旁、升降枢纽的作用原理,在脾主运化提供物质基础的前提下,协助心君调节、统摄人的情志、思意及智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