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心主行血
心主行血是指血液依靠心的鼓动和濡养在脉中运行。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心脉自身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虽与五脏密切相关,但心的搏动泵血作用最为重要,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以发挥其濡养作用。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或心阴不足,致心脏搏动过快而无力,或心阳不足,致心脏搏动迟缓而无力,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1]
心阳充沛,则可温煦血脉;心阴充沛,则可濡养脉道,从而鼓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或心阴内耗,心阴亏虚,脉道失润,则可导致心脉痹阻,心脉血行不畅,甚则阻闭不行。从阴阳气血失调来分析,有心的阳气失调和心的阴血失调。阳气失调有实有虚,阴血失调也有虚有实。
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脉管的完整和脉气的旺健,其动力主要是宗气,《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大气肇始于先天,而培养于后天,为身体之桢干,故《内经》尊之曰:宗气”。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一是直接推动血行,使气血如潮汐般布散至全身;二是作用于心。如张锡纯说:“心机之跳动,亦为大气所司也”。心的跳动又鼓动脉道,助血运行于周身脉络,无所不至。同时他在临床治疗提出“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周身血脉之纲领矣”,阐发了大气下陷证的论治,制成升陷汤发展了升气举陷之法。
“心气”的充沛是推动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首要因素,《灵枢·经脉》说:“手少阴(心)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没有心脏的收缩或舒张活动,组织器官很快就会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和坏死,生命也随之结束,故《医述》中说:“心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心气不足”的疾病就是急性或慢性心功能衰竭,表现为活动耐量的降低,动辄气喘、乏力、胸闷、气急、畏寒怕冷、心悸等等。中医学对心衰的病因病机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本虚为心阳气虚,标实为血瘀、痰饮、水湿,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其病理特点。
心者,其华在面,表明心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可由面部色泽变化显露出来。有研究表明,中医望诊之“色”,是整体病理生理状况通过心脏、血液、脉管等因素在皮肤表面的反映,面色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面部皮肤血络的改变。不同证型病人面部血管容积的变化与心血管功能、局部微循环、基础代谢率、红细胞比积、儿茶酚胺含量、氧消耗量、皮肤温度等多种因素均有密切关系。[1-3]
[1]赵恩俭.中医脉诊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22-643.
[2]袁肇凯,程韵梅,张渝寒,等.健康人面部常色血流容积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33-36.
[3]袁肇凯,杨运高,黄献平.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辨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J].中医杂志,1995,(9):5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