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何谓变异型心绞痛,临床应当如何处理
1959年,Prinzmetal等首次描述了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变,称之为变异型心绞痛。随后,研究证实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存在可诱导的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将变异型心绞痛统称为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ospastic angina,VSA)。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包括3个方面:①典型的临床表现,在疼痛发作时,硝酸甘油治疗有效,且至少存在以下情况中的1项:a.静息性心绞痛,尤其是夜间和凌晨发作的心绞痛;b.活动耐力存在昼夜变化,早晨活动耐力较低;c.过度换气可诱发心绞痛;d.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有效,而β受体阻滞剂无效。②心电图记录到发作期间的心肌缺血性改变,发病时至少在两个导联中有以下任何1项改变:ST段抬高≥0.1mV;ST段压低≥0.1mV;新出现的负向U波。③证实有冠状动脉痉挛:自发或激发(乙酰胆碱、麦角新碱或过度通气)试验时出现一过性完全或次全冠脉闭塞(>90%狭窄)伴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变。
治疗方面首先应控制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和硝酸酯类。其中,钙通道阻滞剂是疗效最肯定且应用最广泛的防治冠脉痉挛的药物,它能阻断Ca 2+内流,降低平滑肌细胞内Ca 2+浓度,从而使冠状动脉扩张。地尔硫䓬和贝尼地平可以作为首选,若效果欠佳或不能耐受,可换用不同的CCB;若单一药物治疗控制不理想,可以联合应用CCB和硝酸酯类;若仍不理想可以换用CCB与尼可地尔联合;若冠脉痉挛合并显著血管狭窄或心肌桥,在使用CCB及硝酸酯类无效的情况下,方可考虑CCB和(或)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所有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均不主张单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