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鼠疫病原学
第一节 鼠疫的概述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传播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跳蚤。《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为甲类传染病。
在我国,鼠疫可谓历史悠久。据伍连德考证,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鼠疫的流行。有确切记载的最早年代是1644年,山西省潞安(长治)曾有鼠疫发生,迄今已经370年了。鼠疫在世界疾病流行史上,曾发生过三次世界大流行。第一次大流行开始于公元6世纪(520~565年),又称汝斯汀鼠疫,首先起源于地中海附近。公元542年,埃及南部鼠疫从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到北非、中东和欧洲,全世界约1亿人死于鼠疫。这次大流行造成东罗马帝国的衰亡。第二次大流行开始于14世纪(1346~1665年),鼠疫在这段时间里流行遍及整个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欧洲死亡达2500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国约有1/2~2/3的居民因鼠疫死亡。因多数患者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发绀,故人们把这种流行的疾病称为“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19世纪末(1894年),持续到20世纪中叶,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几乎遍及当时全世界沿海各港埠城市及其附近内陆居民区,在这次鼠疫大流行中鼠疫菌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