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临证指南医案》:络脉学说理论全面升华之基石

明清时期,中医学界学术争鸣、百花齐放,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融会、深入发展,中医临床辨治体系全面丰富与提高的阶段。络病学说也借此契机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用药方面得到全面充实与升华。清初名医喻昌在《医门法律》中将络脉逐层划分为络-系络-缠络-孙络,并明确指出孙络之间存在气血交换,从而在《内经》基础上进一步将络脉结构、功能细化,加深后世对于络脉的微观认识。嘉庆年间的吴鞠通在其代表作《温病条辨》与《吴鞠通医案》里,创制了以清络法、宣络法、活络法、温络法、补络法、搜络法、透络法为纲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络病治法,为后世络病治疗奠定坚实基础。中医理论革新家王清任,医术精深,名噪一时,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这种创新思维使他在络脉学说方面也颇有建树。其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书中直称“血脉”为“血管”,其对于气管、血管之描述与现代解剖学论述基本一致,为现代中西医多角度探讨络病学说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另外,书中在补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络法上贡献巨大,创制了著名的“补阳还五汤”与“逐瘀汤”。这一时期,对于络病学说影响最深的医家可谓叶天士,从病机、传变、治疗等方面,充实和升华络脉学说,其诸多经典理论至今仍为络病学派奉守的信条。
一、“久病入络”病机演化思想
通读《临证指南医案》(后简称《临证》)一书,“久病入络”这一思想贯穿其中,《临证•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临证•痹》:“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临证•积聚》:“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临证•瘕》也有“病久入络,气血兼有”的说法,叶氏认为不同邪气侵袭人体后,传变途径基本上都归为“由经及络”。《临证•胃脘痛》道:“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虽邪气属性、疾病性质各有所异,但疾病发展方向大体上均为病在络脉。这一思想揭示疾病发展由浅入深、由经及络、由气入血的动态演变规律,提示并指导临床治疗。
二、治络当分虚实
承《内经》思想,叶氏认为究其病因络病不外乎外感、内伤、跌仆外伤等,但在治疗时当应其虚实,治有所变。
1.络实
其病机多为邪痹络中,气血凝滞,络脉不通。如《临证•便血》:“瘀血必结在络,络反肠胃而后乃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初期的肌肤麻木不仁或肌肤弛缓无力,疼痛为微痛、刺痛或剧痛;后期疼痛由剧转微,以微痛、酸痛为主,可见皮下瘀斑、舌质暗等表现 [1]
2.络虚
该病机多见久病体虚、年老体弱而致气虚血少、络脉失荣。如《临证•肩臂背痛》:“痛时筋挛,绕掣耳后,此营虚脉络失养。”临床表现为:久病久痛,皮肤干涩、脱屑、瘙痒,局部肌肤麻木不仁,或寒或热等感觉异常;久病久痛后,病变部位以疲乏无力感为主 [1]。警示切不可犯虚虚实实之误。
三、实者通络以辛,虚者治络以通补
叶氏在《临证•诸痛》中明言:“医不明治络之法,则愈治愈穷矣。”叶氏继承了仲景通络思想,但并未拘泥于此。
1.络实之证
叶氏认为络病“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着里”(《临证•疟》),络病多血伤深伏,非急攻可效,峻药易伤正气,因而络实应治以缓通,加之“络以辛为泄” [2],故应以辛味药为主,对于络实之证,据辨证之不同,分别施以“辛温”(五灵脂、蒲黄、桃仁等)、“辛润”(旋覆花、薤白汁、柏子仁等)、“辛香”(香附、木香、小茴香等)以及“搜剔透络”(穿山甲、土鳖虫、蜈蚣等)四法。
2.络虚之证
叶氏认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临证•木乘土》),久病入络,营卫失和,气血不充,络脉空虚枯涸时,纯补则邪留而不去,而峻泄又恐伤气动血,故应以补益通络之法,临证详辨气血阴阳之不同分别以补气通络、温阳通络、滋阴通络等,补益药多选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猪脊髓、阿胶、羊肾等;并辅以川芎、红花、当归须、牡丹皮、泽兰等通透之品,诸药相合,共奏通补之效。